第74章 又罰俸三月?
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 作者:我老火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個多時辰後。
朱高熾有些垂頭喪氣的迴到了奉天殿暖閣之中。
正在批閱奏疏的朱元璋看到朱高熾的模樣,不由一笑:“怎麽?感覺到為難了?”
朱高熾頓時臉色一苦,隨手拿起旁邊桌子上甜心閣的點心狠狠地咬了一口。
“皇爺爺,您都知道了,我其實就是有些不明白,文武之間的矛盾怎麽可以這麽大啊!”
“我和那些舉子說的明明白白的,陳新甲以及整個陳家莊就是一窩拐賣孩童的罪犯,藍武抓他們是秉公執法,陳新甲更是罪有應得。”
“雖然藍武沒有停馬,甚至還撞死了那舉子做的的確有些過激,但那舉子不分青紅皂白,當街斥責當朝國公,同樣也有罪過啊!”
“我勸雙方緩和,由我出麵,出錢厚葬那個舉子,同時給其家人一定數額的賠償,如此處置在我看來已經可以了。”
“可那些人呢,偏要我秉公執法!”
朱高熾說到這裏臉上滿滿的都是無奈:“然後我說,既然覺得我如此處置不公,我可以陪著他們去刑部立案,依照大明律行事。”
“可他們立馬就跪了一地,說什麽藍武勢大,刑部判罰不了,需要陛下處置公道,非要孫兒來找皇爺爺您出麵。”
“然後你就到咱這裏來了?”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疏,笑吟吟的看著朱高熾問道。
朱高熾聞言頓時尷尬的笑了起來。
當時在那麽多舉子眾目睽睽之下,他也隻能先答應下來,把這件事交給老朱聖裁。
“皇爺爺,孫兒並不是處理不好這件事,孫兒就是感覺,那些人其實對於那位舉子的死並沒有多少在意,甚至能不能借助此事扳倒藍武都是次要的,他們就是想要孫兒出麵,帶著他們上書彈劾藍武。”
“以此疏遠孫兒和藍武,甚至整個武勳群體的關係。”
朱高熾小聲為自己辯駁了一句,說實話,他心裏的確在為此感覺苦惱。
之前的他喜愛讀書,特別是儒家聖賢經典。
心裏對於儒家是有一定仰慕的。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宋朝大儒張載張先生的這句話一直被他引為立身之本,以及終身奉行的行事準則。
可當他真正開始接觸儒生,卻是又發現,自己腦海中想象的儒生,和現實中真正遇到的儒生完全是兩迴事。
自從老朱開始放鬆對他的管束,允許他隨意出宮之後,他在京城也接觸到了很多的儒生,但真正能擔當得起張栽張先生那句話的一個也沒見到的。
一眼望去,那些儒生雖然滿嘴的仁義道德,但卻都是追名逐利之輩,當然如果隻是這樣也就罷了,甚至儒生中還有陳新甲這種,表麵上一副聖人君子做派,暗地裏卻做著猶如畜生一般事情的家夥。
這讓他心中本來對於儒家的堅定信仰,有了一種幻滅感。
他之前一直覺得文臣主內,治理國家,武勳主外,抵禦外敵,如此文武相合,國家自然就能夠長治久安,但現在的所見所聞卻在清楚明白的告訴他,文武好像水火不容,完全無法融洽相處。
他好像必須要從兩者之間選擇一個加以信重。
朱元璋看著麵前的朱高熾,眼神之中不由就有了些許恍惚。
他想到了朱標,當年和朱高熾差不多一樣大的朱標,曾經也有過這樣的困惑,麵臨過這樣的選擇。
和朱高熾今天一樣,因為一件武勳濫權的案子,很多文官突然集體上書當時還是太子的朱標,請求太子殿下嚴懲武勳,還天下以公道。
當時的自己是怎麽處理的來著……。
他記得就是因為這件事,他掀起了空印案,開始了自大明建立以來,第一次對文官群體的大開殺戒。
然後那些文官就老實了。
那件需要太子秉公主持的案子也不了了之。
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膽敢嚐試著逼迫太子站隊了。
當然,當年的大明和現在的大明局勢已經完全不同,朱標和朱高煦也不同。
朱元璋看著麵前的朱高熾,卻並沒有第一時間給出判定,而是語重心長的教導道:“高熾,這就是接觸到權利中心代價,以後你會麵臨更多像今天這樣的選擇,武勳、文臣,都會逼著你選擇他們那一邊,因為這代表著朝堂上的權以及朝堂下的利。”
“如何在文臣武勳之間做出選擇,這就是所謂的朝堂博弈,就是你以後經常要去思考,去做的事情。”
“你明白嗎?”
朱高熾雖然心中很不喜歡這種選擇和博弈,但此刻卻也隻能無奈的點了點頭。
“孫兒明白了!”
“孫兒知道該怎麽做。”
“嗬嗬,那你倒是說說,這件事到底要如何收尾?”朱元璋饒有興致的問道。
朱高熾聞言沉吟了一下,這才開口道:“那個舉子有錯在先,但畢竟已經死了,便不做追究,同時朝廷應該給予一定的撫恤,其子女也應該給予一定的優待。”
“至於藍武……!”
朱高熾猶豫了一下,偷眼打量著朱元璋的神色,試探著道:“不如罰俸三月如何?”
“哈哈!”
朱元璋看著麵前這個明顯有著自己小心思的孫兒,突然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笑著笑著,甚至眼眶中不知不覺竟然多了一絲淚光。
他之前一直覺得朱允炆最像朱標,但直到現在他才發現,朱允炆隻是貌似而神不似,倒是朱高熾這個小胖孫子,雖然和他的標兒模樣大相徑庭,但無論是處事的手法,還是對於一件事的態度,卻都高度相似。
“好吧!”
“既然你都這麽說了,那便如此吧!”
朱元璋笑著拿起了桌子旁邊的一方皇帝寶印,隨意的遞給朱高熾道:“去寫聖旨,然後用印吧!”
朱高熾聞言一愣。
之前老朱雖然也會把一些奏疏交給他來處置,詢問他的意見,但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直接拿著聖旨遞給他,讓他來自己用印。
這一刻,朱高熾卻並沒有之前想象中的那麽激動或者緊張,他臉色鄭重,從老朱的手裏雙手接過皇帝寶印,雖然這一方寶印看似很輕,但他卻感受到了一絲沉重的意味。
“皇爺爺,我會盡自己所能,不辜負您的托付。”
他鄭重的開口道。
朱高熾有些垂頭喪氣的迴到了奉天殿暖閣之中。
正在批閱奏疏的朱元璋看到朱高熾的模樣,不由一笑:“怎麽?感覺到為難了?”
朱高熾頓時臉色一苦,隨手拿起旁邊桌子上甜心閣的點心狠狠地咬了一口。
“皇爺爺,您都知道了,我其實就是有些不明白,文武之間的矛盾怎麽可以這麽大啊!”
“我和那些舉子說的明明白白的,陳新甲以及整個陳家莊就是一窩拐賣孩童的罪犯,藍武抓他們是秉公執法,陳新甲更是罪有應得。”
“雖然藍武沒有停馬,甚至還撞死了那舉子做的的確有些過激,但那舉子不分青紅皂白,當街斥責當朝國公,同樣也有罪過啊!”
“我勸雙方緩和,由我出麵,出錢厚葬那個舉子,同時給其家人一定數額的賠償,如此處置在我看來已經可以了。”
“可那些人呢,偏要我秉公執法!”
朱高熾說到這裏臉上滿滿的都是無奈:“然後我說,既然覺得我如此處置不公,我可以陪著他們去刑部立案,依照大明律行事。”
“可他們立馬就跪了一地,說什麽藍武勢大,刑部判罰不了,需要陛下處置公道,非要孫兒來找皇爺爺您出麵。”
“然後你就到咱這裏來了?”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疏,笑吟吟的看著朱高熾問道。
朱高熾聞言頓時尷尬的笑了起來。
當時在那麽多舉子眾目睽睽之下,他也隻能先答應下來,把這件事交給老朱聖裁。
“皇爺爺,孫兒並不是處理不好這件事,孫兒就是感覺,那些人其實對於那位舉子的死並沒有多少在意,甚至能不能借助此事扳倒藍武都是次要的,他們就是想要孫兒出麵,帶著他們上書彈劾藍武。”
“以此疏遠孫兒和藍武,甚至整個武勳群體的關係。”
朱高熾小聲為自己辯駁了一句,說實話,他心裏的確在為此感覺苦惱。
之前的他喜愛讀書,特別是儒家聖賢經典。
心裏對於儒家是有一定仰慕的。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宋朝大儒張載張先生的這句話一直被他引為立身之本,以及終身奉行的行事準則。
可當他真正開始接觸儒生,卻是又發現,自己腦海中想象的儒生,和現實中真正遇到的儒生完全是兩迴事。
自從老朱開始放鬆對他的管束,允許他隨意出宮之後,他在京城也接觸到了很多的儒生,但真正能擔當得起張栽張先生那句話的一個也沒見到的。
一眼望去,那些儒生雖然滿嘴的仁義道德,但卻都是追名逐利之輩,當然如果隻是這樣也就罷了,甚至儒生中還有陳新甲這種,表麵上一副聖人君子做派,暗地裏卻做著猶如畜生一般事情的家夥。
這讓他心中本來對於儒家的堅定信仰,有了一種幻滅感。
他之前一直覺得文臣主內,治理國家,武勳主外,抵禦外敵,如此文武相合,國家自然就能夠長治久安,但現在的所見所聞卻在清楚明白的告訴他,文武好像水火不容,完全無法融洽相處。
他好像必須要從兩者之間選擇一個加以信重。
朱元璋看著麵前的朱高熾,眼神之中不由就有了些許恍惚。
他想到了朱標,當年和朱高熾差不多一樣大的朱標,曾經也有過這樣的困惑,麵臨過這樣的選擇。
和朱高熾今天一樣,因為一件武勳濫權的案子,很多文官突然集體上書當時還是太子的朱標,請求太子殿下嚴懲武勳,還天下以公道。
當時的自己是怎麽處理的來著……。
他記得就是因為這件事,他掀起了空印案,開始了自大明建立以來,第一次對文官群體的大開殺戒。
然後那些文官就老實了。
那件需要太子秉公主持的案子也不了了之。
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膽敢嚐試著逼迫太子站隊了。
當然,當年的大明和現在的大明局勢已經完全不同,朱標和朱高煦也不同。
朱元璋看著麵前的朱高熾,卻並沒有第一時間給出判定,而是語重心長的教導道:“高熾,這就是接觸到權利中心代價,以後你會麵臨更多像今天這樣的選擇,武勳、文臣,都會逼著你選擇他們那一邊,因為這代表著朝堂上的權以及朝堂下的利。”
“如何在文臣武勳之間做出選擇,這就是所謂的朝堂博弈,就是你以後經常要去思考,去做的事情。”
“你明白嗎?”
朱高熾雖然心中很不喜歡這種選擇和博弈,但此刻卻也隻能無奈的點了點頭。
“孫兒明白了!”
“孫兒知道該怎麽做。”
“嗬嗬,那你倒是說說,這件事到底要如何收尾?”朱元璋饒有興致的問道。
朱高熾聞言沉吟了一下,這才開口道:“那個舉子有錯在先,但畢竟已經死了,便不做追究,同時朝廷應該給予一定的撫恤,其子女也應該給予一定的優待。”
“至於藍武……!”
朱高熾猶豫了一下,偷眼打量著朱元璋的神色,試探著道:“不如罰俸三月如何?”
“哈哈!”
朱元璋看著麵前這個明顯有著自己小心思的孫兒,突然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笑著笑著,甚至眼眶中不知不覺竟然多了一絲淚光。
他之前一直覺得朱允炆最像朱標,但直到現在他才發現,朱允炆隻是貌似而神不似,倒是朱高熾這個小胖孫子,雖然和他的標兒模樣大相徑庭,但無論是處事的手法,還是對於一件事的態度,卻都高度相似。
“好吧!”
“既然你都這麽說了,那便如此吧!”
朱元璋笑著拿起了桌子旁邊的一方皇帝寶印,隨意的遞給朱高熾道:“去寫聖旨,然後用印吧!”
朱高熾聞言一愣。
之前老朱雖然也會把一些奏疏交給他來處置,詢問他的意見,但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直接拿著聖旨遞給他,讓他來自己用印。
這一刻,朱高熾卻並沒有之前想象中的那麽激動或者緊張,他臉色鄭重,從老朱的手裏雙手接過皇帝寶印,雖然這一方寶印看似很輕,但他卻感受到了一絲沉重的意味。
“皇爺爺,我會盡自己所能,不辜負您的托付。”
他鄭重的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