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我李雲龍是一個聽得進意見的人
抗戰:時間越久我的軍隊越強 作者:葉權唯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雲龍和劉武良兩個人一前一後的來到了柱子的炮兵陣地旁邊。
柱子這裏擺放著整個新一團唯一的一門迫擊炮。
王承柱手中的迫擊炮是31式60毫米迫擊炮。
這種迫擊炮是抗日戰爭時期西遷至陪都重慶的第50兵工廠生產的,也是當時中國生產數量最大的火炮。
性能參數:全炮長677mm,身管長601mm,全炮質量19kg,最大射程1444m,最大初速148m\/s,最大射速18-30發\/分,方向射界11°,高低射界45°-70°。配備的民國31年式殺傷榴彈全彈質量1.36-1.54kg,彈片殺傷半徑15m。
要不怎麽說電視劇的世界就是抽象的,這個明明是41年時候才會列裝的迫擊炮。
但是李雲龍的新一團卻偏偏在40年2月初的蒼雲嶺之戰就已經用上了。
而且它的最大射程雖然說表麵上是1444米,但是問題是這個1440米的距離是4號裝藥才能打出來的效果。
這款迫擊炮總共有0~4號這幾種裝藥
- 0號裝藥:初速59m\/s,最大射程285m。
- 1號裝藥:初速88m\/s,最大射程583m。
- 2號裝藥:初速111m\/s,最大射程885m。
- 3號裝藥:初速130m\/s,最大射程1169m。
- 4號裝藥:初速148m\/s,最大射程1444m 。
八路軍一般使用的都是1號裝藥和2號裝藥。
八路軍的武器彈藥主要依靠繳獲和有限的自製。
31式迫擊炮的0號和1號裝藥相對簡單,在繳獲的彈藥中,這兩種裝藥的炮彈更容易獲得。
且八路軍自製的彈藥也更傾向於生產配備這兩種裝藥的炮彈,因其生產難度和成本相對較低。
同時八路軍現有的軍工廠幾乎無法加工4號裝藥這種裝藥對軍工廠來說幾乎是一項艱難的挑戰。
而且八路軍多開展遊擊戰和山地戰,作戰中對迫擊炮的射程要求並非極高。
0號裝藥最大射程285米,1號裝藥最大射程583米,這樣的射程在其作戰場景中,如山地伏擊、突襲等,基本能夠滿足對近距離敵人的火力壓製和支援需求。
而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一點。
31式迫擊炮本身性能有限,使用高級裝藥時,對炮管等部件的磨損較大。
八路軍的火炮數量有限且難以得到及時更換和維修。
為保證火炮的使用壽命和作戰效能,也會傾向於使用0號和1號裝藥這種對火炮損耗較小的裝藥方式 。
這也是為什麽李雲龍在原劇中需要讓張大彪的部隊向前推進500米的原因。
不過現在不需要了。
現在他們獲得了更好的替代品。
由劉武良提供的97式迫擊炮。
這可是發射通常彈時最大射程2850米,遠程彈可達3200米的武器。
現在根本不需要張大彪帶著自己的大刀隊向前突進,小鬼子的指揮部就已經暴露在了迫擊炮的射程之內。
當王承柱看到李雲龍手中的那門迫擊炮的時候,他直接就將自己手中原本寶貝的不行的31式迫擊炮放在了原地。
然後頭也不迴的就朝著李雲龍的方向衝了過來。
王承柱以三步並作兩步的速度迅速來到李雲龍麵前,伸手接過那門重達 60 多千克的 97 式迫擊炮。
60多kg重的迫擊炮在王承柱的手裏就好像沒有重量一樣。
“團長,你這炮是哪來的?這炮真大呀看起來就比咱們現在在用的這個好。”
王承柱的言語之間滿是對自己手上這門火炮的讚揚。
至於他之前用的那門60迫擊炮?
哦~那現在已經成為了牛夫人了。
現在他懷裏的這門97式迫擊炮才是他真正的寶貝。
李雲龍看著柱子這副模樣,也是沒好氣的抬起了腿踢了一下他的屁股。
“你這是沒見到過好炮嗎?真沒出息,你看看咱老李手上拎著這門炮也是處境不驚。”
“你還得好好學。”
一直以來都沒什麽文化的老李在這一刻變得特別有文化。
甚至還用上了拎這個詞表明自己對拿著這門火炮的平靜。
劉武良就在一旁靜靜的看著自己麵前的這兩個人耍寶。
對比起他們,他的心態要平靜的多,畢竟這東西也就是4個普通小鬼子士兵的價格而已。
甚至他就算一天到晚什麽事不幹,光靠係統每分鍾加一點積分的效率也能弄到兩門這樣子的迫擊炮。
所以劉武良的心態是全場所有人中最平靜的。
“好了好了,柱子還有團長不要再拿著這迫擊炮了趕緊設立炮兵陣地。”
“團長可是說了,這門火炮的第一炮可是要由我讓人來開柱子,你可不能跟我搶。”
聽到這句話的王承柱原本明媚的心情瞬間就陰沉了下來。
就好像有一朵烏雲在他的頭上下雨一樣。
“啊?”
王承柱急了,委屈巴巴地看著李雲龍,那眼神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滿心的不情願與期待團長能為自己說句話。
李雲龍被柱子這眼神盯得有些不自在,不過就在他轉頭看向劉武良的時候,則再一次看到了劉武良那嚴肅的表情。
麵對和自己的老班長兼救命恩人對噴,而且還要違背自己剛剛答應好的內容,以及老劉和他翻臉,李雲龍決定還是委屈一下柱子。
“咳咳咳!”
“柱子啊,你也是一個有責任感,有革命覺悟,有崇高信仰的人了,這個炮是老劉弄迴來的,他就是要讓自己的手下打一炮,為戰友報仇。”
“咱新一團是一個民主的地方你團長我也是一個聽得進話的人。
所以我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咱們新一團應該滿足他這個想法,你說呢?”
李雲龍一本正經的對著王承柱說這句話。
而且一邊說著一邊拔腿就走根本不再迴頭看王承柱一眼。
生怕王承柱再次叫住他說出讓他為難的話。
原地隻留下了王承柱一個人看著李雲龍離去的方向一臉呆滯。
我是誰?我在哪?我剛剛聽到了什麽?
這還是自家的團長嗎?他剛剛說了什麽?
難道不應該是槍炮一響全團都要聽他李雲龍的嗎?
柱子這裏擺放著整個新一團唯一的一門迫擊炮。
王承柱手中的迫擊炮是31式60毫米迫擊炮。
這種迫擊炮是抗日戰爭時期西遷至陪都重慶的第50兵工廠生產的,也是當時中國生產數量最大的火炮。
性能參數:全炮長677mm,身管長601mm,全炮質量19kg,最大射程1444m,最大初速148m\/s,最大射速18-30發\/分,方向射界11°,高低射界45°-70°。配備的民國31年式殺傷榴彈全彈質量1.36-1.54kg,彈片殺傷半徑15m。
要不怎麽說電視劇的世界就是抽象的,這個明明是41年時候才會列裝的迫擊炮。
但是李雲龍的新一團卻偏偏在40年2月初的蒼雲嶺之戰就已經用上了。
而且它的最大射程雖然說表麵上是1444米,但是問題是這個1440米的距離是4號裝藥才能打出來的效果。
這款迫擊炮總共有0~4號這幾種裝藥
- 0號裝藥:初速59m\/s,最大射程285m。
- 1號裝藥:初速88m\/s,最大射程583m。
- 2號裝藥:初速111m\/s,最大射程885m。
- 3號裝藥:初速130m\/s,最大射程1169m。
- 4號裝藥:初速148m\/s,最大射程1444m 。
八路軍一般使用的都是1號裝藥和2號裝藥。
八路軍的武器彈藥主要依靠繳獲和有限的自製。
31式迫擊炮的0號和1號裝藥相對簡單,在繳獲的彈藥中,這兩種裝藥的炮彈更容易獲得。
且八路軍自製的彈藥也更傾向於生產配備這兩種裝藥的炮彈,因其生產難度和成本相對較低。
同時八路軍現有的軍工廠幾乎無法加工4號裝藥這種裝藥對軍工廠來說幾乎是一項艱難的挑戰。
而且八路軍多開展遊擊戰和山地戰,作戰中對迫擊炮的射程要求並非極高。
0號裝藥最大射程285米,1號裝藥最大射程583米,這樣的射程在其作戰場景中,如山地伏擊、突襲等,基本能夠滿足對近距離敵人的火力壓製和支援需求。
而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一點。
31式迫擊炮本身性能有限,使用高級裝藥時,對炮管等部件的磨損較大。
八路軍的火炮數量有限且難以得到及時更換和維修。
為保證火炮的使用壽命和作戰效能,也會傾向於使用0號和1號裝藥這種對火炮損耗較小的裝藥方式 。
這也是為什麽李雲龍在原劇中需要讓張大彪的部隊向前推進500米的原因。
不過現在不需要了。
現在他們獲得了更好的替代品。
由劉武良提供的97式迫擊炮。
這可是發射通常彈時最大射程2850米,遠程彈可達3200米的武器。
現在根本不需要張大彪帶著自己的大刀隊向前突進,小鬼子的指揮部就已經暴露在了迫擊炮的射程之內。
當王承柱看到李雲龍手中的那門迫擊炮的時候,他直接就將自己手中原本寶貝的不行的31式迫擊炮放在了原地。
然後頭也不迴的就朝著李雲龍的方向衝了過來。
王承柱以三步並作兩步的速度迅速來到李雲龍麵前,伸手接過那門重達 60 多千克的 97 式迫擊炮。
60多kg重的迫擊炮在王承柱的手裏就好像沒有重量一樣。
“團長,你這炮是哪來的?這炮真大呀看起來就比咱們現在在用的這個好。”
王承柱的言語之間滿是對自己手上這門火炮的讚揚。
至於他之前用的那門60迫擊炮?
哦~那現在已經成為了牛夫人了。
現在他懷裏的這門97式迫擊炮才是他真正的寶貝。
李雲龍看著柱子這副模樣,也是沒好氣的抬起了腿踢了一下他的屁股。
“你這是沒見到過好炮嗎?真沒出息,你看看咱老李手上拎著這門炮也是處境不驚。”
“你還得好好學。”
一直以來都沒什麽文化的老李在這一刻變得特別有文化。
甚至還用上了拎這個詞表明自己對拿著這門火炮的平靜。
劉武良就在一旁靜靜的看著自己麵前的這兩個人耍寶。
對比起他們,他的心態要平靜的多,畢竟這東西也就是4個普通小鬼子士兵的價格而已。
甚至他就算一天到晚什麽事不幹,光靠係統每分鍾加一點積分的效率也能弄到兩門這樣子的迫擊炮。
所以劉武良的心態是全場所有人中最平靜的。
“好了好了,柱子還有團長不要再拿著這迫擊炮了趕緊設立炮兵陣地。”
“團長可是說了,這門火炮的第一炮可是要由我讓人來開柱子,你可不能跟我搶。”
聽到這句話的王承柱原本明媚的心情瞬間就陰沉了下來。
就好像有一朵烏雲在他的頭上下雨一樣。
“啊?”
王承柱急了,委屈巴巴地看著李雲龍,那眼神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滿心的不情願與期待團長能為自己說句話。
李雲龍被柱子這眼神盯得有些不自在,不過就在他轉頭看向劉武良的時候,則再一次看到了劉武良那嚴肅的表情。
麵對和自己的老班長兼救命恩人對噴,而且還要違背自己剛剛答應好的內容,以及老劉和他翻臉,李雲龍決定還是委屈一下柱子。
“咳咳咳!”
“柱子啊,你也是一個有責任感,有革命覺悟,有崇高信仰的人了,這個炮是老劉弄迴來的,他就是要讓自己的手下打一炮,為戰友報仇。”
“咱新一團是一個民主的地方你團長我也是一個聽得進話的人。
所以我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咱們新一團應該滿足他這個想法,你說呢?”
李雲龍一本正經的對著王承柱說這句話。
而且一邊說著一邊拔腿就走根本不再迴頭看王承柱一眼。
生怕王承柱再次叫住他說出讓他為難的話。
原地隻留下了王承柱一個人看著李雲龍離去的方向一臉呆滯。
我是誰?我在哪?我剛剛聽到了什麽?
這還是自家的團長嗎?他剛剛說了什麽?
難道不應該是槍炮一響全團都要聽他李雲龍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