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你讓我證明我是我自己?
抗戰:時間越久我的軍隊越強 作者:葉權唯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部隊在享用完一頓美美的豬肉燉粉條後就進入了休息。
除了需要站崗的哨兵沒有休息以外,其他戰士都已經進入了美美的夢鄉。
哨兵12人一組,一個班值3個小時
以保證每人都有9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至於第2天早飯吃什麽,那自然是吃今天晚上剩下的豬肉燉粉條泡饅頭。
晚上劉武良特別燒了許多的豬肉燉粉條,以及還有大量的饅頭。
但戰士們吃飽以後還有大量的食物存留,反正2月份的天氣不可能讓食物在短短幾個小時之內變質,所以幹脆就這麽做。
第2天早上吃早飯也好方便一些,直接把饅頭和粉條一起扔進去燉。
雖然味道可能會比較差,但是現在畢竟是在野外,要求不要那麽多。
當第2天早晨第一縷陽光照進樹林的時候,劉武良已經搶先一步醒了過來,然後將火升了起來。
這一切都是全多虧了原身那豐富的野外生存技巧。
在劉武良將早飯弄得差不多的時候,戰士們這才一個個慢慢的轉醒。
劉武良第1個醒過來不奇怪,畢竟這家夥一天到晚都是在睡覺的,不像戰士們還需要站崗。
畢竟他是團長,而且他還需要到係統裏麵去不停的實操自己的軍事知識打模擬戰,所以站崗的事情他也直接就讓手下的戰士們去做了。
當然了,他們負責站崗,自己早餐自然也會早一點起來給他們準備好早飯。
一行人享用過早飯之後,就再一次踏上了趕路的旅程。
接下來的路程沒有再出任何的意外,劉武良也成功地帶著自己的隊伍來到了大王莊。
看著眼前那飄出渺渺炊煙的村莊,劉武良第1次感覺到自己這麽想住到房子裏麵。
別看這些房子都是土房子,但是總比自己住帳篷的時候好。
他們的保暖性可不是差了一點兩點,現在2月份的山西地區溫度可是相當的低。
就從昨天那個溫度來說,那個溫度可是來到了零下23c。
要不是係統貼心,每個戰士都有一個高級羊毛料做出來的睡袋,而且帳篷的質量也挺好,勉強能夠擋住一部分的熱量流失。
不然的話怕是昨天晚上得凍死人。
“所有人加快腳步,盡量在半個小時後到達那個村莊和當地的老鄉取得聯係。”
“大家多笑笑,不要讓老鄉誤會了。”
“進村以後先盡量和裏麵的黨組織同誌們取得聯係,然後讓他們幫我們和老鄉們解釋。”
同浦公路旁邊的大部分村莊都有我黨的黨員組織宣傳,可以說是已經深入人心。
所以此時劉武良想要在大王莊駐紮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到當地的黨組織,然後讓他們幫忙。
這樣的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建立起和當地老百姓的聯係。
“係統給我兌換340斤大米,平均分配到我現在兌換出來的所有士兵的背包裏。”
別看係統積分在兌換武器彈藥方麵感覺很不經用。
那也隻不過是因為武器和彈藥比較貴,但是在糧食方麵美元,不,應該說是係統積分還是很值錢的。
按照此時的物價來說,一美元也就是一積分可以兌換170斤大米。
所以此時劉武良所需要的340斤大米隻消耗了他兩積分,準確的說,這就隻不過是兩分鍾的收入而已。
340斤大米,平均分配到每個戰士的背包裏,也就是每人多背上十幾斤重的米而已,不成問題。
這些大米不僅可以自己吃,而且如果一時半會兒沒有找到膽組織的話,也可以用這些大米和當地的老百姓拉拉關係先。
到時候老鄉接納了以後也可以拿這些大米報答,人家這樣才符合八路軍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準則。
好歹讓戰士們可以睡到土房子裏去
否則的話繼續靠搭著帳篷睡在外麵就算是有高級羊毛睡袋怕是也要把人給凍壞。
部隊迅速加快了步伐,朝著大彎轉的方向極速趕了過去。
不一會兒,他們便來到了大王莊的村口。
劉武良他們的到來導致莊裏的狗吠聲此起彼伏,引起了村民們的警覺。
劉武良示意戰士們原地待命,自己則帶著一名通訊員,臉上掛著一副微笑的表情,緩緩走進村子。
剛進村,就看到幾位年紀比較大的村民手持農具,神色緊張地站在路中間。
至於其他人,那是一個都沒看到。
看這樣子就算是傻子都清楚自己這支隊伍怕是被人誤會了。
劉武良趕忙上前,抱拳行禮道:“各位老鄉,莫要驚慌,我們是八路軍,不是那些二鬼子。”
八路軍這三個字是絕對的金字招牌。
而且特別是在這些地方。
八路軍的遊擊隊和地下黨組織可是這些老鄉們的保護神。
所以在聽到劉武良這麽說之後,那些老鄉們的戒心開始鬆懈了下來。
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會這麽相信劉武良。
畢竟現在是戰爭時期,隨便相信一個人給自己帶來的將有可能是滅頂之災。
“不行不行,不能你說了我們就相信你有什麽證據沒有?”
對於這些老鄉們說出來的話,劉武良倒還真的有辦法證明自己是八路軍。
他直接就將自己的手臂伸了出來,而那上麵正是八路軍的臂章。
和771團772團這樣的有番號的八路軍部隊不同,普通的八路軍部隊雖然有臂章,但是它上麵也隻有八路這兩個字。
並沒有關於下屬哪幾支部隊的具體番號。
不過八路這兩個字就夠了,老百姓們可能不認識別的字,但是對八路軍的必占八路這兩個字他們還是看得出來的。
“真是八路!老蘇,我覺得他們應該就是八路了,咱們把東西放一下吧。”
臂章的出現,讓大部分的老鄉直接就相信了劉武良的部隊是八路軍。
就在他們準備直接放下自己手中的農具,和劉武良打招唿的時候,年紀最大的那個老人家開口了。
“八路什麽八路,你們以為他拿個臂章就能證明自己是八路嗎?!”
“我看他們絕對不是八路,你什麽時候見到過八路軍穿的衣服這麽新了?
我活了這麽大把的歲數,還沒見過他們這麽好的布料,還有看看他們的棉花塞的這麽鼓鼓的這絕對不是八路軍!”
老人家能活到這麽大把年紀自然是有點能力的,不可能輕而易舉的就相信別人是八路。
特別是劉武良身上的軍裝,由於係統兌換的緣故,劉武良為了對自己手下的戰士們好一點。
也方便他們在野外過冬。可以兌換出了許多的新軍裝。
係統兌換出來的軍裝雖然說樣式依舊是八路軍軍裝的樣式,但是新也是真的新布料也不再是那些土布。
裏麵的棉花更是塞得滿滿的。
“軍爺,您就別拿咱們這些良民開玩笑了,咱和八路軍不熟,一點都不熟啊!”
這話一說出來,輪到劉武良麻瓜了。
現在這這咋整?
自己都已經做到這個地步了,應該怎麽證明自己是八路啊?
我劉武良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出來打算拉隊伍的第1個難度居然是我該怎麽證明我自己是八路軍?
說實話,要是他去別的村子或許展示臂章也就夠了,哪怕他的衣服比較新,在普通的小村莊裏也很少有人能看出來。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有那種見識的但是大王莊不一樣,
這個莊子的人比較多,年紀大的人也比較多,而年紀大的人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人老成精。
疑心也比較重,同樣由於大王莊的人多,所以這個莊子也比較富裕。
他們當中能出去的人也比較多,一眼就能看出來劉武良身上的這些衣服不是普通的衣服。
除了需要站崗的哨兵沒有休息以外,其他戰士都已經進入了美美的夢鄉。
哨兵12人一組,一個班值3個小時
以保證每人都有9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至於第2天早飯吃什麽,那自然是吃今天晚上剩下的豬肉燉粉條泡饅頭。
晚上劉武良特別燒了許多的豬肉燉粉條,以及還有大量的饅頭。
但戰士們吃飽以後還有大量的食物存留,反正2月份的天氣不可能讓食物在短短幾個小時之內變質,所以幹脆就這麽做。
第2天早上吃早飯也好方便一些,直接把饅頭和粉條一起扔進去燉。
雖然味道可能會比較差,但是現在畢竟是在野外,要求不要那麽多。
當第2天早晨第一縷陽光照進樹林的時候,劉武良已經搶先一步醒了過來,然後將火升了起來。
這一切都是全多虧了原身那豐富的野外生存技巧。
在劉武良將早飯弄得差不多的時候,戰士們這才一個個慢慢的轉醒。
劉武良第1個醒過來不奇怪,畢竟這家夥一天到晚都是在睡覺的,不像戰士們還需要站崗。
畢竟他是團長,而且他還需要到係統裏麵去不停的實操自己的軍事知識打模擬戰,所以站崗的事情他也直接就讓手下的戰士們去做了。
當然了,他們負責站崗,自己早餐自然也會早一點起來給他們準備好早飯。
一行人享用過早飯之後,就再一次踏上了趕路的旅程。
接下來的路程沒有再出任何的意外,劉武良也成功地帶著自己的隊伍來到了大王莊。
看著眼前那飄出渺渺炊煙的村莊,劉武良第1次感覺到自己這麽想住到房子裏麵。
別看這些房子都是土房子,但是總比自己住帳篷的時候好。
他們的保暖性可不是差了一點兩點,現在2月份的山西地區溫度可是相當的低。
就從昨天那個溫度來說,那個溫度可是來到了零下23c。
要不是係統貼心,每個戰士都有一個高級羊毛料做出來的睡袋,而且帳篷的質量也挺好,勉強能夠擋住一部分的熱量流失。
不然的話怕是昨天晚上得凍死人。
“所有人加快腳步,盡量在半個小時後到達那個村莊和當地的老鄉取得聯係。”
“大家多笑笑,不要讓老鄉誤會了。”
“進村以後先盡量和裏麵的黨組織同誌們取得聯係,然後讓他們幫我們和老鄉們解釋。”
同浦公路旁邊的大部分村莊都有我黨的黨員組織宣傳,可以說是已經深入人心。
所以此時劉武良想要在大王莊駐紮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到當地的黨組織,然後讓他們幫忙。
這樣的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建立起和當地老百姓的聯係。
“係統給我兌換340斤大米,平均分配到我現在兌換出來的所有士兵的背包裏。”
別看係統積分在兌換武器彈藥方麵感覺很不經用。
那也隻不過是因為武器和彈藥比較貴,但是在糧食方麵美元,不,應該說是係統積分還是很值錢的。
按照此時的物價來說,一美元也就是一積分可以兌換170斤大米。
所以此時劉武良所需要的340斤大米隻消耗了他兩積分,準確的說,這就隻不過是兩分鍾的收入而已。
340斤大米,平均分配到每個戰士的背包裏,也就是每人多背上十幾斤重的米而已,不成問題。
這些大米不僅可以自己吃,而且如果一時半會兒沒有找到膽組織的話,也可以用這些大米和當地的老百姓拉拉關係先。
到時候老鄉接納了以後也可以拿這些大米報答,人家這樣才符合八路軍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準則。
好歹讓戰士們可以睡到土房子裏去
否則的話繼續靠搭著帳篷睡在外麵就算是有高級羊毛睡袋怕是也要把人給凍壞。
部隊迅速加快了步伐,朝著大彎轉的方向極速趕了過去。
不一會兒,他們便來到了大王莊的村口。
劉武良他們的到來導致莊裏的狗吠聲此起彼伏,引起了村民們的警覺。
劉武良示意戰士們原地待命,自己則帶著一名通訊員,臉上掛著一副微笑的表情,緩緩走進村子。
剛進村,就看到幾位年紀比較大的村民手持農具,神色緊張地站在路中間。
至於其他人,那是一個都沒看到。
看這樣子就算是傻子都清楚自己這支隊伍怕是被人誤會了。
劉武良趕忙上前,抱拳行禮道:“各位老鄉,莫要驚慌,我們是八路軍,不是那些二鬼子。”
八路軍這三個字是絕對的金字招牌。
而且特別是在這些地方。
八路軍的遊擊隊和地下黨組織可是這些老鄉們的保護神。
所以在聽到劉武良這麽說之後,那些老鄉們的戒心開始鬆懈了下來。
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會這麽相信劉武良。
畢竟現在是戰爭時期,隨便相信一個人給自己帶來的將有可能是滅頂之災。
“不行不行,不能你說了我們就相信你有什麽證據沒有?”
對於這些老鄉們說出來的話,劉武良倒還真的有辦法證明自己是八路軍。
他直接就將自己的手臂伸了出來,而那上麵正是八路軍的臂章。
和771團772團這樣的有番號的八路軍部隊不同,普通的八路軍部隊雖然有臂章,但是它上麵也隻有八路這兩個字。
並沒有關於下屬哪幾支部隊的具體番號。
不過八路這兩個字就夠了,老百姓們可能不認識別的字,但是對八路軍的必占八路這兩個字他們還是看得出來的。
“真是八路!老蘇,我覺得他們應該就是八路了,咱們把東西放一下吧。”
臂章的出現,讓大部分的老鄉直接就相信了劉武良的部隊是八路軍。
就在他們準備直接放下自己手中的農具,和劉武良打招唿的時候,年紀最大的那個老人家開口了。
“八路什麽八路,你們以為他拿個臂章就能證明自己是八路嗎?!”
“我看他們絕對不是八路,你什麽時候見到過八路軍穿的衣服這麽新了?
我活了這麽大把的歲數,還沒見過他們這麽好的布料,還有看看他們的棉花塞的這麽鼓鼓的這絕對不是八路軍!”
老人家能活到這麽大把年紀自然是有點能力的,不可能輕而易舉的就相信別人是八路。
特別是劉武良身上的軍裝,由於係統兌換的緣故,劉武良為了對自己手下的戰士們好一點。
也方便他們在野外過冬。可以兌換出了許多的新軍裝。
係統兌換出來的軍裝雖然說樣式依舊是八路軍軍裝的樣式,但是新也是真的新布料也不再是那些土布。
裏麵的棉花更是塞得滿滿的。
“軍爺,您就別拿咱們這些良民開玩笑了,咱和八路軍不熟,一點都不熟啊!”
這話一說出來,輪到劉武良麻瓜了。
現在這這咋整?
自己都已經做到這個地步了,應該怎麽證明自己是八路啊?
我劉武良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出來打算拉隊伍的第1個難度居然是我該怎麽證明我自己是八路軍?
說實話,要是他去別的村子或許展示臂章也就夠了,哪怕他的衣服比較新,在普通的小村莊裏也很少有人能看出來。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有那種見識的但是大王莊不一樣,
這個莊子的人比較多,年紀大的人也比較多,而年紀大的人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人老成精。
疑心也比較重,同樣由於大王莊的人多,所以這個莊子也比較富裕。
他們當中能出去的人也比較多,一眼就能看出來劉武良身上的這些衣服不是普通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