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嘴上不說,但是卻一直給幫助
抗戰:時間越久我的軍隊越強 作者:葉權唯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旅長的命令下達警衛立刻就來到了門外。
偵察排的戰士們魚貫而入,整齊地敬禮後,將部隊編製表和信件呈遞給旅長。旅長快速展開信件,逐字閱讀,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緩。
看完後,他重重地將信件拍在桌上,
“劉武良這臭小子,還真是有一套!”
“我還以為他在前幾年已經徹底頹廢了,沒想到是擱這跟我憋著大招,搞得大家都這麽擔心他。這小子等下次見到他,我一定要拿鞋底板抽他的屁股。”
劉武良的那些頂級人才寫的信並不複雜,隻是說明了劉武良在頹廢之後並沒有真的頹廢。
而是和他們這些人互相認識,然後結識起了一段很不錯的友情。
而這段友情那肯定大家都是過命的交情,所以他們知恩圖報在自己迴到國內後,有能力就給劉武良送來了一批武器裝備,幫助他發展軍隊。
除此之外,他們還給部隊中的一些高級人才作出了一些解釋,比如說他們都是從海外留學迴國為國而戰的人。
如此一來,那麽劉武良部隊中那麽多的大學生和博士,碩士就顯得沒有那麽突兀,畢竟海外的情況誰又真的搞得清楚呢?
與劉武良的那些朋友是一個什麽情況,也隻能是他們說什麽就是什麽,八路軍這邊實在是沒有什麽渠道可以了解到外麵的事情。
等到八路軍這邊有渠道可以了解到外麵的事情時,劉武良派出去的這批老將畢業已經打下了一片大大的家業,到時候更加不成問題了。
看完了這些信以後,旅長再拿起劉武良的部隊編製表,也變得理所當然了起來,不過該有的震驚還是有的。
畢竟不管是誰看到自己手下的人居然在一個月的時間裏不聲不響就拉出了一個絕對的主力。團這任誰都要看傻眼。
而且現在用主力團來形容劉武良的部隊也不對,畢竟一支將近5000人的部隊繼續形容步兵團實在也是有問題的。
按照八路軍現在還沒有進行大整編的編製,劉武良手下的這支部隊可以被稱為是兩個步兵團。
而且根據他上報上來的武器裝備編製上可以看得出來這兩個步兵團不管是用八路軍的標準還是用那邊來支部隊的標準都是絕對的主力。
比771團772團那些主力團還要強的主力,也就是說自己的學生被自己放出去努力發育了一個月以後就直接拉出了一比支386旅還要強的部隊!
看著自己手中的這份編製單,旅長的恭喜發財之魂瞬間就熊熊燃燒了起來,但最後又重新熄滅了下去。
旅長的恭喜發財,一般都是武器裝備剛剛抵達的時候他才會恭喜發財。
像劉武良這種已經裝備給了部隊的武器裝備,他是不會去恭喜發財的,畢竟自己向他要了以後,那他手下的那些人該裝備什麽?
而且劉武良的新三團並不是主力團,也沒有需要給其他部隊組建基幹團的責任。
直接抽走自己這個好學生的士兵,然後用他的士兵組建一個新的步兵團,這樣的行為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而且信中也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他們受到的訓練是一流的柏林軍事學院畢業出來的德式訓練。
這種訓練出來的部隊和現在八路軍所需要的遊擊戰術是格格不入的,這是頂級的陸軍作戰。
也就是說劉武良的部隊作戰是成體係的,自己動手把他的體係拆掉,這無疑會給部隊造成巨大的影響。
把一支王牌部隊拆掉,然後組建一大批的地方武裝和基幹團這樣的行為他旅長還做不出來。
而且自己的學生好不容易才弄出了這麽一個步兵團,作為老師的自己直接上去就把人家拆了?
這樣的事多少是有點不太好的。
因此旅長在沉思了片刻之後,他總算是將自己打算恭喜發財的心給壓了下去,然後將這些信通通都重新封存起來。
“行了,具體的情況我也清楚了,你們將這些東西重新帶迴去,給你們的團長好好的收好。”
“既然他有這個實力守住中原曲線,那就迴去告訴他,讓他守好那裏,給我掐住小鬼子的交通線,讓他感受感受,什麽叫被掐脖子!”
“但是如果小鬼子傾盡全力的對他進攻,也要告訴他不要在那裏死守要發揮出咱們八路軍的長處避其豐滿。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句話我對他說了很多遍了,我希望他能記住。”
旅長的每一句話都被偵查排的戰士直接拿紙筆詳細地記錄下來,然後準備迴去以後念給劉武良聽。
而看著偵察排的戰士直接就進行記錄,旅長也沒有多少稀奇的,畢竟信上已經說的很明白了。
要是說起文化人的部隊含金量,劉武良的這個步兵團含金量確實是最高的全員文化人。
最差的也能認識個幾百個字。
不過一想起這個旅長的心裏就是有一種窩火的感覺。
畢竟自己作為他的老師,什麽東西都沒弄到,武器裝備沒弄到,人也沒弄到,越想越是難過。
他的新三團是已經組建出來了,但是編製早就已經報上來的新二團到現在為止都隻籌建了一點點的武器裝備和一點點的人。
這可不行,劉武良這個死沒良心的也不知道給自己的老師送一點武器裝備過來
“你們迴去以後記得告訴你們的劉團長告訴他,吃飽了以後可別忘了他的老師,他是吃飽了他老師我還餓著肚子呢。”
“我也不要他現在的現役裝備看著有什麽東西能給一點就給一點,把新二團的架子給我搭起來就行。”
旅長說著說著,幹脆就將新二團的組建任務直接丟給了劉武良。
自己的這個學生這麽有能力,如果不利用起來,那簡直是浪費了,作為老師他不去打自己學生部隊的主意已經是能做的一切了。
但是作為八路軍不為組織作出貢獻是不可能的,組建新二團既是給劉武良一個繼續擴充,一個團部隊的編製,又是給他立功的機會。
自己曾經最看重的學生,現在總算是好起來了,旅長又怎麽可能不會幫上一把,這就是他給劉武良的機遇。
不是想當新一旅新二旅那樣的旅長嗎?
想要當那樣的旅長就要把部隊拉出來,而且要在組織中做出足夠的貢獻。
偵察排的戰士們魚貫而入,整齊地敬禮後,將部隊編製表和信件呈遞給旅長。旅長快速展開信件,逐字閱讀,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緩。
看完後,他重重地將信件拍在桌上,
“劉武良這臭小子,還真是有一套!”
“我還以為他在前幾年已經徹底頹廢了,沒想到是擱這跟我憋著大招,搞得大家都這麽擔心他。這小子等下次見到他,我一定要拿鞋底板抽他的屁股。”
劉武良的那些頂級人才寫的信並不複雜,隻是說明了劉武良在頹廢之後並沒有真的頹廢。
而是和他們這些人互相認識,然後結識起了一段很不錯的友情。
而這段友情那肯定大家都是過命的交情,所以他們知恩圖報在自己迴到國內後,有能力就給劉武良送來了一批武器裝備,幫助他發展軍隊。
除此之外,他們還給部隊中的一些高級人才作出了一些解釋,比如說他們都是從海外留學迴國為國而戰的人。
如此一來,那麽劉武良部隊中那麽多的大學生和博士,碩士就顯得沒有那麽突兀,畢竟海外的情況誰又真的搞得清楚呢?
與劉武良的那些朋友是一個什麽情況,也隻能是他們說什麽就是什麽,八路軍這邊實在是沒有什麽渠道可以了解到外麵的事情。
等到八路軍這邊有渠道可以了解到外麵的事情時,劉武良派出去的這批老將畢業已經打下了一片大大的家業,到時候更加不成問題了。
看完了這些信以後,旅長再拿起劉武良的部隊編製表,也變得理所當然了起來,不過該有的震驚還是有的。
畢竟不管是誰看到自己手下的人居然在一個月的時間裏不聲不響就拉出了一個絕對的主力。團這任誰都要看傻眼。
而且現在用主力團來形容劉武良的部隊也不對,畢竟一支將近5000人的部隊繼續形容步兵團實在也是有問題的。
按照八路軍現在還沒有進行大整編的編製,劉武良手下的這支部隊可以被稱為是兩個步兵團。
而且根據他上報上來的武器裝備編製上可以看得出來這兩個步兵團不管是用八路軍的標準還是用那邊來支部隊的標準都是絕對的主力。
比771團772團那些主力團還要強的主力,也就是說自己的學生被自己放出去努力發育了一個月以後就直接拉出了一比支386旅還要強的部隊!
看著自己手中的這份編製單,旅長的恭喜發財之魂瞬間就熊熊燃燒了起來,但最後又重新熄滅了下去。
旅長的恭喜發財,一般都是武器裝備剛剛抵達的時候他才會恭喜發財。
像劉武良這種已經裝備給了部隊的武器裝備,他是不會去恭喜發財的,畢竟自己向他要了以後,那他手下的那些人該裝備什麽?
而且劉武良的新三團並不是主力團,也沒有需要給其他部隊組建基幹團的責任。
直接抽走自己這個好學生的士兵,然後用他的士兵組建一個新的步兵團,這樣的行為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而且信中也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他們受到的訓練是一流的柏林軍事學院畢業出來的德式訓練。
這種訓練出來的部隊和現在八路軍所需要的遊擊戰術是格格不入的,這是頂級的陸軍作戰。
也就是說劉武良的部隊作戰是成體係的,自己動手把他的體係拆掉,這無疑會給部隊造成巨大的影響。
把一支王牌部隊拆掉,然後組建一大批的地方武裝和基幹團這樣的行為他旅長還做不出來。
而且自己的學生好不容易才弄出了這麽一個步兵團,作為老師的自己直接上去就把人家拆了?
這樣的事多少是有點不太好的。
因此旅長在沉思了片刻之後,他總算是將自己打算恭喜發財的心給壓了下去,然後將這些信通通都重新封存起來。
“行了,具體的情況我也清楚了,你們將這些東西重新帶迴去,給你們的團長好好的收好。”
“既然他有這個實力守住中原曲線,那就迴去告訴他,讓他守好那裏,給我掐住小鬼子的交通線,讓他感受感受,什麽叫被掐脖子!”
“但是如果小鬼子傾盡全力的對他進攻,也要告訴他不要在那裏死守要發揮出咱們八路軍的長處避其豐滿。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句話我對他說了很多遍了,我希望他能記住。”
旅長的每一句話都被偵查排的戰士直接拿紙筆詳細地記錄下來,然後準備迴去以後念給劉武良聽。
而看著偵察排的戰士直接就進行記錄,旅長也沒有多少稀奇的,畢竟信上已經說的很明白了。
要是說起文化人的部隊含金量,劉武良的這個步兵團含金量確實是最高的全員文化人。
最差的也能認識個幾百個字。
不過一想起這個旅長的心裏就是有一種窩火的感覺。
畢竟自己作為他的老師,什麽東西都沒弄到,武器裝備沒弄到,人也沒弄到,越想越是難過。
他的新三團是已經組建出來了,但是編製早就已經報上來的新二團到現在為止都隻籌建了一點點的武器裝備和一點點的人。
這可不行,劉武良這個死沒良心的也不知道給自己的老師送一點武器裝備過來
“你們迴去以後記得告訴你們的劉團長告訴他,吃飽了以後可別忘了他的老師,他是吃飽了他老師我還餓著肚子呢。”
“我也不要他現在的現役裝備看著有什麽東西能給一點就給一點,把新二團的架子給我搭起來就行。”
旅長說著說著,幹脆就將新二團的組建任務直接丟給了劉武良。
自己的這個學生這麽有能力,如果不利用起來,那簡直是浪費了,作為老師他不去打自己學生部隊的主意已經是能做的一切了。
但是作為八路軍不為組織作出貢獻是不可能的,組建新二團既是給劉武良一個繼續擴充,一個團部隊的編製,又是給他立功的機會。
自己曾經最看重的學生,現在總算是好起來了,旅長又怎麽可能不會幫上一把,這就是他給劉武良的機遇。
不是想當新一旅新二旅那樣的旅長嗎?
想要當那樣的旅長就要把部隊拉出來,而且要在組織中做出足夠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