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混血的老楊(五更送上)
重生八零:開局女知青悔婚,反手迎娶她閨蜜 作者:亂打沒有破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楊,久等了。”
胡洪雷和對方握了握手,對方很熱情地將他們往裏麵迎,胡洪雷轉身對那些貨車司機招手示意了一下,隨後瞄了一眼公交車的方向,飽含深意地和侯勇對視了一眼。
“走吧,我們也下去。”
侯勇站起身,帶著李二倉和趙平安下了車。
“雷老板,這兩位是?”
老楊看到侯勇他們三人下了車,眼神頓時戒備了起來,胡洪雷卻拍了拍老楊的肩膀,微笑道:“老楊,不用緊張,這是勇老板,這趟要是沒有他幫忙的話,我們這些黃桃罐頭都沒辦法貼牌,放心就行。”
“原來如此,幾位老板,裏麵請。”
聽完胡洪雷的解釋,老楊的臉色這才緩和了下來,接著重新換上了笑臉,“我已經給各位準備了最好的食物,請吧。”
眼看著胡洪雷和老楊兩人先後走到裏麵,周老板看到侯勇還在原地站著,便上前低聲道:“老弟,你放心,這是十來年的老關係了,穩妥得很,絕對不會出任何亂子。”
侯勇看著他們的背影,輕聲問道:“那個老楊的真名叫什麽?”
“這個……還真不知道,這麽多年了,剛認識他那會,就叫他老楊。”
周老板笑了笑,“就像老雷,那個老楊也隻是知道叫他雷老板,跟你的勇老板是一樣的道理。”
“十幾年的老關係,連名字都不知道?這能穩妥嗎?”
李二倉在一旁忽然開口,周老板的麵色頓時十分尷尬。
“老弟,這是規矩,這一行裏麵利潤大,就算是擱在東南沿海那邊,大多數人做了半輩子買賣,也不知道對方的真名,而且這個老楊,是個混血,兩邊他都吃得開,就是地位比較尷尬罷了。”
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有很多老毛子因為白俄逃亡、援華以及中東鐵路修建的問題進入我國東北,通婚之下,就留下了一些被稱為“二轉子”的混血族群,一直到1980年,這些混血基本上都會說我們這邊的話。
這一類人都有一個特征,會說東北方言,俄語帶東北口音,有的人甚至還懂一些黑話切口。
隻是這一類的人的身份比較尷尬,這邊的人叫他們“二毛子”,那邊的人叫他們“間諜”,在這個年代,屬於兩邊都看不上的一類人。
這一部分人,要麽遠走他鄉,換個身份享受外國人的待遇,要麽憑借父輩的關係,靠著1950年那會的兩國合作項目的關係網,搞起了邊境走私的事情。
這個老楊,就屬於後者。
……
跟著周老板走進樓裏,迎麵就有一副已經泛黃的斯大林畫像,旁邊還有一張“工業學大慶”的獎狀,裏麵是個小二樓的設計,樓上樓下都有住宿的房間,但是在大堂就有一張餐桌,頗有些西方聚餐的風格。
隻不過長桌是用四張方桌臨時拚湊的,椅子更是學校裏麵的那種普通木製椅子,桌子上那能反光的油汙,一看這桌子至少也是十年以上了。
至於擺在桌上的食物,看著就有點更寒磣了。
除了桌子正中間有一大盤子沒切的烤肉和香腸之外,就是大列巴麵包,還有一盆淡黃色的水裏,一堆酸黃瓜在裏麵泡著,旁邊的盤子裏,還有一捆切好的小蔥擺在裏麵。
幾人落座之後,老楊率先舉杯,“各位遠道而來,這杯酒給各位老板接風,要是喝不慣這個伏特加的,旁邊還有二鍋頭和悶倒驢,我先幹了。”
說著,一兩多的伏特加被他一口喝幹淨了,接著,就用叉子插出來一根酸黃瓜,一口咬了一半,一邊嚼,一邊露出享受的表情。
侯勇沒喝酒,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看起來破舊的招待所裏麵,餐具竟然全都是銀質的,自己的碗筷和盤子,包括筷子之類的在內,全都是銀子做的。
烤肉味道還可以,許是這幾天都沒正經吃飯的緣故,侯勇吃了不少烤肉,感覺膩了配點小蔥,倒也別有一番風味。
反觀老楊,一口酒一口肉,甚至把酸黃瓜給切片放在了大列巴裏麵,偶爾咬上一口,一臉享受的表情。
旁邊的李二倉看他吃得香,而且他也沒見過酸黃瓜這種東西,拿起一根酸黃瓜,沾了一點醬送進嘴裏。
一口差點沒給他送走。
“老弟,在我們這邊,烤肉要配最精細的鹽,酸黃瓜要配大列巴,至於小蔥,才是配那個蔥伴侶醬的。”
老楊給李二倉示範了一下,李二倉看了一會,感覺學會了,也學著吃了起來,整個飯桌上,隻有這貨一個人吃得有滋有味。
吃飯的時候,胡洪雷和老楊他們都是在聊一些無足輕重的話題,侯勇插不上話,至於趙平安,吃了兩口烤肉就不吃了,一直都坐在侯勇身邊戒備著。
“老楊,這次從哪走貨?”
飯吃得差不多了,胡洪雷率先開口,老楊用小蔥將盤子裏最後一點蔥伴侶抹了,然後塞進嘴裏心滿意足地咽下去,開口道:“要是擱在冬天的時候,可以從黑江冰麵上走馬車隊,但是現在咱們走不了,所以就兩條路,要麽走綏芬河,要麽走滿洲裏鐵路。”
“綏芬河不行。”
周老板直接開口拒絕了,“那條路走不通,我之前已經試過了,邊防太嚴。”
“哦……那就隻剩下滿洲裏鐵路了。”
老楊似笑非笑地看了周老板一眼,胡洪雷則是麵色陰沉地撇了一眼周老板,後者有些心虛地低下頭。
“走的是什麽東西?”
“黃桃罐頭,全部都是黃桃罐頭。”
胡洪雷補充了一句,“貼牌都完全沒問題,都是國營罐頭廠的品質。”
“換什麽迴來?”
“也是罐頭,斯帕姆的午餐肉。”
“那就走滿洲裏鐵路正好。”
老楊擦了擦手,給自己點燃了一根雪茄,抽了兩口之後道:“鐵路上我有人,下周有一批長城牌的豬肉罐頭要走出口,正好有冷藏車皮,等到運迴來的時候摻進去就可以了。”
“下周太晚,明天行不行?”
“不不不,那不行。”
老楊用力搖了搖頭,“明天是星期三,不吉利。”
胡洪雷和對方握了握手,對方很熱情地將他們往裏麵迎,胡洪雷轉身對那些貨車司機招手示意了一下,隨後瞄了一眼公交車的方向,飽含深意地和侯勇對視了一眼。
“走吧,我們也下去。”
侯勇站起身,帶著李二倉和趙平安下了車。
“雷老板,這兩位是?”
老楊看到侯勇他們三人下了車,眼神頓時戒備了起來,胡洪雷卻拍了拍老楊的肩膀,微笑道:“老楊,不用緊張,這是勇老板,這趟要是沒有他幫忙的話,我們這些黃桃罐頭都沒辦法貼牌,放心就行。”
“原來如此,幾位老板,裏麵請。”
聽完胡洪雷的解釋,老楊的臉色這才緩和了下來,接著重新換上了笑臉,“我已經給各位準備了最好的食物,請吧。”
眼看著胡洪雷和老楊兩人先後走到裏麵,周老板看到侯勇還在原地站著,便上前低聲道:“老弟,你放心,這是十來年的老關係了,穩妥得很,絕對不會出任何亂子。”
侯勇看著他們的背影,輕聲問道:“那個老楊的真名叫什麽?”
“這個……還真不知道,這麽多年了,剛認識他那會,就叫他老楊。”
周老板笑了笑,“就像老雷,那個老楊也隻是知道叫他雷老板,跟你的勇老板是一樣的道理。”
“十幾年的老關係,連名字都不知道?這能穩妥嗎?”
李二倉在一旁忽然開口,周老板的麵色頓時十分尷尬。
“老弟,這是規矩,這一行裏麵利潤大,就算是擱在東南沿海那邊,大多數人做了半輩子買賣,也不知道對方的真名,而且這個老楊,是個混血,兩邊他都吃得開,就是地位比較尷尬罷了。”
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有很多老毛子因為白俄逃亡、援華以及中東鐵路修建的問題進入我國東北,通婚之下,就留下了一些被稱為“二轉子”的混血族群,一直到1980年,這些混血基本上都會說我們這邊的話。
這一類人都有一個特征,會說東北方言,俄語帶東北口音,有的人甚至還懂一些黑話切口。
隻是這一類的人的身份比較尷尬,這邊的人叫他們“二毛子”,那邊的人叫他們“間諜”,在這個年代,屬於兩邊都看不上的一類人。
這一部分人,要麽遠走他鄉,換個身份享受外國人的待遇,要麽憑借父輩的關係,靠著1950年那會的兩國合作項目的關係網,搞起了邊境走私的事情。
這個老楊,就屬於後者。
……
跟著周老板走進樓裏,迎麵就有一副已經泛黃的斯大林畫像,旁邊還有一張“工業學大慶”的獎狀,裏麵是個小二樓的設計,樓上樓下都有住宿的房間,但是在大堂就有一張餐桌,頗有些西方聚餐的風格。
隻不過長桌是用四張方桌臨時拚湊的,椅子更是學校裏麵的那種普通木製椅子,桌子上那能反光的油汙,一看這桌子至少也是十年以上了。
至於擺在桌上的食物,看著就有點更寒磣了。
除了桌子正中間有一大盤子沒切的烤肉和香腸之外,就是大列巴麵包,還有一盆淡黃色的水裏,一堆酸黃瓜在裏麵泡著,旁邊的盤子裏,還有一捆切好的小蔥擺在裏麵。
幾人落座之後,老楊率先舉杯,“各位遠道而來,這杯酒給各位老板接風,要是喝不慣這個伏特加的,旁邊還有二鍋頭和悶倒驢,我先幹了。”
說著,一兩多的伏特加被他一口喝幹淨了,接著,就用叉子插出來一根酸黃瓜,一口咬了一半,一邊嚼,一邊露出享受的表情。
侯勇沒喝酒,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看起來破舊的招待所裏麵,餐具竟然全都是銀質的,自己的碗筷和盤子,包括筷子之類的在內,全都是銀子做的。
烤肉味道還可以,許是這幾天都沒正經吃飯的緣故,侯勇吃了不少烤肉,感覺膩了配點小蔥,倒也別有一番風味。
反觀老楊,一口酒一口肉,甚至把酸黃瓜給切片放在了大列巴裏麵,偶爾咬上一口,一臉享受的表情。
旁邊的李二倉看他吃得香,而且他也沒見過酸黃瓜這種東西,拿起一根酸黃瓜,沾了一點醬送進嘴裏。
一口差點沒給他送走。
“老弟,在我們這邊,烤肉要配最精細的鹽,酸黃瓜要配大列巴,至於小蔥,才是配那個蔥伴侶醬的。”
老楊給李二倉示範了一下,李二倉看了一會,感覺學會了,也學著吃了起來,整個飯桌上,隻有這貨一個人吃得有滋有味。
吃飯的時候,胡洪雷和老楊他們都是在聊一些無足輕重的話題,侯勇插不上話,至於趙平安,吃了兩口烤肉就不吃了,一直都坐在侯勇身邊戒備著。
“老楊,這次從哪走貨?”
飯吃得差不多了,胡洪雷率先開口,老楊用小蔥將盤子裏最後一點蔥伴侶抹了,然後塞進嘴裏心滿意足地咽下去,開口道:“要是擱在冬天的時候,可以從黑江冰麵上走馬車隊,但是現在咱們走不了,所以就兩條路,要麽走綏芬河,要麽走滿洲裏鐵路。”
“綏芬河不行。”
周老板直接開口拒絕了,“那條路走不通,我之前已經試過了,邊防太嚴。”
“哦……那就隻剩下滿洲裏鐵路了。”
老楊似笑非笑地看了周老板一眼,胡洪雷則是麵色陰沉地撇了一眼周老板,後者有些心虛地低下頭。
“走的是什麽東西?”
“黃桃罐頭,全部都是黃桃罐頭。”
胡洪雷補充了一句,“貼牌都完全沒問題,都是國營罐頭廠的品質。”
“換什麽迴來?”
“也是罐頭,斯帕姆的午餐肉。”
“那就走滿洲裏鐵路正好。”
老楊擦了擦手,給自己點燃了一根雪茄,抽了兩口之後道:“鐵路上我有人,下周有一批長城牌的豬肉罐頭要走出口,正好有冷藏車皮,等到運迴來的時候摻進去就可以了。”
“下周太晚,明天行不行?”
“不不不,那不行。”
老楊用力搖了搖頭,“明天是星期三,不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