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考完縣試
穿成國公府庶子考科舉 作者:周樹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縣試有五場考試,一天考一場。當天考完就迴去,不用住在貢院的考房裏。
第一場考試,也叫正場考試,是五場考試中最為重要的一場考試。如果考生考過了正場考試,那麽他接下來不用考剩下來四場考試。
如果考生在正場考試考得不好,那麽他可以接著考剩下來的四場考試。剩下來的四場考試,考生考得好的話,那麽他還是能考過縣試的,可以參加接下來的府試。
第一場考試,從“四書”和“五經”中各選取一篇內容為考題,五言六韻詩試帖詩一首,默寫一篇《聖人廣訓》。
正場考試完,會讓考生休息兩天。兩天後,沒有考過正場考試的學生,接下來要參加第二場考試。
縣試的前十名都是在第一場考試中選出來。
魏雲舟找到自己的考房後,拿出筆墨紙硯,等待開考。
沒過多久,貢院裏響起一聲鍾聲,接著就見官差們走了進來。他們手裏拿著一個貼著封條的盒子,裏麵裝著的是縣試的考卷。
官差們當著眾考生的麵前,撕開封條,從盒子裏取出考卷,然後一一發下去。
魏雲舟拿到考卷,先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從頭到尾看了下考題。
看完後,心裏有數了。
比他想象中還要簡單。
他沒有急著寫“四書”和“五經”的考題,而是先把《聖人廣訓》默寫了出來,這是最簡單的。
等寫完《聖人廣訓》,他接著把五言六韻詩試帖詩寫了出來。
魏雲舟這才拿起“四書”的考卷,先是一些“四書”中最基本的內容,比如說選取一段話,給了前一句話,讓考生默寫後一句話。或者給出後一句話,讓考生默寫出前一句話。
這些四書中最基本的內容對魏雲舟來說沒有任何難度。這六年裏,他早就把四書五經背的滾瓜爛熟。
寫完最基本的內容,接下來就是類似命題作文的考題。
今年的“四書”和“五經”選取的考題跟往年沒有什麽差別,依舊跟“忠孝”和“仁義”有關。
關於“忠孝”和“仁義”的文章很好寫,但是要想寫的出色,那就不太好寫。
魏雲舟在空白的紙上寫下草稿,然後再在考卷上正式寫文章。
寫草稿時,他寫的是行書。等在考卷上寫文章時,他用的是館閣體。
科舉考試有規定,所有人的學生必須用館閣體答卷。如果不用館閣體答卷,視為廢卷。
午時前,魏雲舟寫完了“四書”的文章。然後,拿出帶來的幹糧,慢慢吃了起來。
等簡單用完午膳,他繼續寫“五經”的文章。等寫完,不過才未時,離交卷還有一個時辰。
科舉考試不像前世的高考可以提前交卷。所有考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交卷,不允許提前交卷走人,不然會視為作弊。
把所有考卷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三遍,確定自己沒有任何問題,魏雲舟便趴在桌子上等交卷。
申時,貢院裏又響起一聲鍾聲,巡邏的官差們讓考生們停筆,不允許再答題了。接著,官差們一一收起考卷。
等考卷全部收好放進一個盒子裏,然後又用封條封住,這是防止官差們在運送考卷過程中偷梁換柱,或者撕毀,或者丟棄考生的考卷。
等考生們親眼看到官差們貼好封條,他們這才能離開考場。
走出考場,有人歡喜,有人愁,還有的人哭了起來。
魏雲舟走出貢院,就見到李泉和元寶,還有湯圓。
“你怎麽來了?”魏雲舟沒想到湯圓會來貢院門口等他。
“來接你啊。”湯圓伸手攬著魏雲舟的肩膀,笑著說,“你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身為你的好兄弟自然要來看看,考的怎麽樣?”
“我剛出來,你就問我考的怎麽樣,你禮貌嗎?”
“看你這副輕鬆的模樣,一定考的不錯。”
“是不錯。”魏雲舟自信滿滿地說道,“不用參加第二場考試。”
“表弟,考題是什麽?”李泉最好奇的就是這個。
“馬車上說。”
等上了馬車,魏雲舟詳細地把第一場考試的考題告訴了李泉和湯圓。
他記性好,能記住每一道考題。
李泉聽完後,也覺得不是很難。
“沒想到縣試比我想象中還要簡單啊。”
“看到你沒事,那我就放心了。”湯圓叫停了馬車,“你姨娘肯定著急地等你迴去,我就不請你吃飯了,等兩天後發榜,我再請你吃飯,慶祝你考中案首。”
“你就這麽確定我能考中案首?”他雖然覺得正場考試的考卷簡單,但並沒有十足的把握覺得自己能考中案首。
“你要是連縣試的案首都考不中,那我鄙視你。”湯圓抬手拍了下魏雲舟的肩膀,笑眯眯地說道,“對你自己有些信心,案首非你莫屬,我走了。”
“慢走。”
“我發現你不管做什麽事情,湯圓都對你非常有信心。”李泉驚奇道,“你這剛考完,他就覺得你能考中案首。”
“也不知道誰給他的信心。”
等迴到翠竹園,李姨娘把魏雲舟從頭上下仔細地檢查了一遍,然後滿眼心疼地說道:“你怎麽去考一場縣試瘦了一圈?過幾天得好好地給你補補。”
魏雲舟:“……”姨娘,誇張了啊。
在用晚膳前,魏逸文派夏義過來請魏雲舟去一趟海棠院。魏雲舟考縣試,魏逸文十分關心。至於其他哥哥不僅不關心,還嘲笑。
魏雲舟去了一趟海棠院,跟魏逸文說了說縣試第一場考試的內容。
魏逸文聽了後,直接說道:“恭喜你考過縣試。”
用晚膳時,魏國公來了翠竹園,關心地詢問了下魏雲舟考縣試的情況。
聽小兒子說不用參加第二場考試,他也沒有高興,而是讓小兒子好好準備府試。
府試是魏國公府少爺們的一個劫,至今為止隻有兩個人考過。魏國公也不知道小兒子能不能渡過這個劫。
第一場考試,也叫正場考試,是五場考試中最為重要的一場考試。如果考生考過了正場考試,那麽他接下來不用考剩下來四場考試。
如果考生在正場考試考得不好,那麽他可以接著考剩下來的四場考試。剩下來的四場考試,考生考得好的話,那麽他還是能考過縣試的,可以參加接下來的府試。
第一場考試,從“四書”和“五經”中各選取一篇內容為考題,五言六韻詩試帖詩一首,默寫一篇《聖人廣訓》。
正場考試完,會讓考生休息兩天。兩天後,沒有考過正場考試的學生,接下來要參加第二場考試。
縣試的前十名都是在第一場考試中選出來。
魏雲舟找到自己的考房後,拿出筆墨紙硯,等待開考。
沒過多久,貢院裏響起一聲鍾聲,接著就見官差們走了進來。他們手裏拿著一個貼著封條的盒子,裏麵裝著的是縣試的考卷。
官差們當著眾考生的麵前,撕開封條,從盒子裏取出考卷,然後一一發下去。
魏雲舟拿到考卷,先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從頭到尾看了下考題。
看完後,心裏有數了。
比他想象中還要簡單。
他沒有急著寫“四書”和“五經”的考題,而是先把《聖人廣訓》默寫了出來,這是最簡單的。
等寫完《聖人廣訓》,他接著把五言六韻詩試帖詩寫了出來。
魏雲舟這才拿起“四書”的考卷,先是一些“四書”中最基本的內容,比如說選取一段話,給了前一句話,讓考生默寫後一句話。或者給出後一句話,讓考生默寫出前一句話。
這些四書中最基本的內容對魏雲舟來說沒有任何難度。這六年裏,他早就把四書五經背的滾瓜爛熟。
寫完最基本的內容,接下來就是類似命題作文的考題。
今年的“四書”和“五經”選取的考題跟往年沒有什麽差別,依舊跟“忠孝”和“仁義”有關。
關於“忠孝”和“仁義”的文章很好寫,但是要想寫的出色,那就不太好寫。
魏雲舟在空白的紙上寫下草稿,然後再在考卷上正式寫文章。
寫草稿時,他寫的是行書。等在考卷上寫文章時,他用的是館閣體。
科舉考試有規定,所有人的學生必須用館閣體答卷。如果不用館閣體答卷,視為廢卷。
午時前,魏雲舟寫完了“四書”的文章。然後,拿出帶來的幹糧,慢慢吃了起來。
等簡單用完午膳,他繼續寫“五經”的文章。等寫完,不過才未時,離交卷還有一個時辰。
科舉考試不像前世的高考可以提前交卷。所有考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交卷,不允許提前交卷走人,不然會視為作弊。
把所有考卷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三遍,確定自己沒有任何問題,魏雲舟便趴在桌子上等交卷。
申時,貢院裏又響起一聲鍾聲,巡邏的官差們讓考生們停筆,不允許再答題了。接著,官差們一一收起考卷。
等考卷全部收好放進一個盒子裏,然後又用封條封住,這是防止官差們在運送考卷過程中偷梁換柱,或者撕毀,或者丟棄考生的考卷。
等考生們親眼看到官差們貼好封條,他們這才能離開考場。
走出考場,有人歡喜,有人愁,還有的人哭了起來。
魏雲舟走出貢院,就見到李泉和元寶,還有湯圓。
“你怎麽來了?”魏雲舟沒想到湯圓會來貢院門口等他。
“來接你啊。”湯圓伸手攬著魏雲舟的肩膀,笑著說,“你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身為你的好兄弟自然要來看看,考的怎麽樣?”
“我剛出來,你就問我考的怎麽樣,你禮貌嗎?”
“看你這副輕鬆的模樣,一定考的不錯。”
“是不錯。”魏雲舟自信滿滿地說道,“不用參加第二場考試。”
“表弟,考題是什麽?”李泉最好奇的就是這個。
“馬車上說。”
等上了馬車,魏雲舟詳細地把第一場考試的考題告訴了李泉和湯圓。
他記性好,能記住每一道考題。
李泉聽完後,也覺得不是很難。
“沒想到縣試比我想象中還要簡單啊。”
“看到你沒事,那我就放心了。”湯圓叫停了馬車,“你姨娘肯定著急地等你迴去,我就不請你吃飯了,等兩天後發榜,我再請你吃飯,慶祝你考中案首。”
“你就這麽確定我能考中案首?”他雖然覺得正場考試的考卷簡單,但並沒有十足的把握覺得自己能考中案首。
“你要是連縣試的案首都考不中,那我鄙視你。”湯圓抬手拍了下魏雲舟的肩膀,笑眯眯地說道,“對你自己有些信心,案首非你莫屬,我走了。”
“慢走。”
“我發現你不管做什麽事情,湯圓都對你非常有信心。”李泉驚奇道,“你這剛考完,他就覺得你能考中案首。”
“也不知道誰給他的信心。”
等迴到翠竹園,李姨娘把魏雲舟從頭上下仔細地檢查了一遍,然後滿眼心疼地說道:“你怎麽去考一場縣試瘦了一圈?過幾天得好好地給你補補。”
魏雲舟:“……”姨娘,誇張了啊。
在用晚膳前,魏逸文派夏義過來請魏雲舟去一趟海棠院。魏雲舟考縣試,魏逸文十分關心。至於其他哥哥不僅不關心,還嘲笑。
魏雲舟去了一趟海棠院,跟魏逸文說了說縣試第一場考試的內容。
魏逸文聽了後,直接說道:“恭喜你考過縣試。”
用晚膳時,魏國公來了翠竹園,關心地詢問了下魏雲舟考縣試的情況。
聽小兒子說不用參加第二場考試,他也沒有高興,而是讓小兒子好好準備府試。
府試是魏國公府少爺們的一個劫,至今為止隻有兩個人考過。魏國公也不知道小兒子能不能渡過這個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