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你不信?先讓它跑起來試試看
穿越1665,我的黑科技暴打列強 作者:賀老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拉吉夫先生,這些機器實在太神奇了!”一位法國貴族假惺惺的捂著嘴,驚訝的說道。
“我想在我的領地上也建立這樣的工廠。”
拉吉夫雖然是印度人,但是他現在代表了盧克,身份自然不一樣了。
“這要經過盧克爵士的同意,但我相信他會樂意與大人您合作的,畢竟在印度我都沒見過像您這樣慷慨的人。”
拉吉夫停頓了一下,把登記錄上的工坊建造成本明細遞給那位法國貴族。
那一大疊紙,上麵列著機器零件、工人工資、運費等各種支出。
法國貴族翻看了一陣,他還是答應了拉吉夫的合作邀請。
因為這些全自動紡織機的威力,實在太具誘惑力。
“在貴族的領地中如果能建立這樣的工坊,我敢肯定會獲得極大的收益。”拉吉夫放下手中的記錄紙。
“但最好還是先和盧克爵士那邊確認一下,我們不能擅自主張。”
他這樣說著,卻早已有了自己的盤算。
盧克把他們派到法蘭西,是要他們在這邊穩步擴張勢力,也要他們適當展示技術來交換資金和人脈。
拉吉夫打心底裏覺得自己能勝任,現在的進展已相當順利。
他甚至開始想象,自己未來或許能在這裏建造出一座規模更大的機械工坊,把那些各種原理尚未完全公布的動力裝置也慢慢的搬過來。
等貴族離開後,拉吉夫抱著賬簿迴到住處。
那裏原本是個廢棄的馬廄,此刻已經被他們整修,鋪了木板,支起了臨時工作台。
幾個年輕的印度工匠正在內裏整理零件、組裝機器。
那些紡織機是從印度拆分後用貨船運過來的,抵達法蘭西後又重新組裝起來,過程並不容易,單是零件擺放就讓不少人心生退意。
“拉吉夫先生,這裏的空氣潮濕,我們的機件會出現鏽蝕怎麽辦?”一個工匠正拿著一片金屬軸承,金屬表麵已有細微的氧化痕跡。
“先用防鏽油塗一遍,加強保養。”拉吉夫翻開工匠筆記。
“盧克爵士說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豬油加一些石灰粉末混合攪拌,能在鐵表麵形成一層基礎保護膜。”
那個工匠半信半疑的去準備材料。
另一個工匠捧著剛製好的圓形齒輪,興奮的湊上來。
“拉吉夫先生,你看這輪齒,完全按照圖紙來做。隻是鐵的純度和我們在印度的工坊裏不太一樣,硬度稍微欠缺,不知道能不能長時間運轉?”
“先讓它跑起來試試看。”拉吉夫笑了笑。
“等真出問題,我們再想辦法改進。若是失敗,隻能加大煉鐵爐的溫度,或是另想一些礦石配方。”
說完,他讓工匠們繼續,自己則坐到桌旁,準備給盧克寫信,以匯報在法蘭西這邊的進展。
可能會等上一段時間才能得到迴信,但他很清楚,盧克在印度肯定也不會閑著。
印度那邊的紡織機和工坊規模已經領先,盧克還會繼續想更多辦法完善生產。
其實他對盧克並沒有多少了解,隻知道這位來自英格蘭的爵士對各種機械原理都極為擅長,但具體盧克怎麽學到的,無人能知曉。
夜色降臨時,法蘭西工坊那邊的燈火依舊亮著。
幾個年輕工匠和當地聘請來的搬運勞力分享飯食,他們啃著麥麵包,蘸一些湯汁,吃得非常投入。
拉吉夫揉了揉眼,忍不住想:繼續這樣擴張下去,法蘭西貴族肯定還會投入更多資金,隨著機器數量增加,他們這邊的雇工也會越來越多。
可一想到要在這裏帶起一股“工業之風”,他心裏也生出幾分自豪感。
若以後能把那些更強大的機器從印度搬過來,比如盧克設想的煉鐵爐、抽水機,也或者是更先進的蒸汽動力,他相信當場會驚掉這些法國人的下巴。
想到這裏,拉吉夫心裏又閃過一個主意。
或許可以趁此機會,把盧克對機器改良和材料學的部分思路,與法蘭西進行技術交換,從而獲得更多的土地和特許經營權。
可那還得看盧克最後怎麽決定,他不敢擅作主張。
夜裏,一陣風刮過破舊的木製窗縫。
臨時工坊裏的燈光搖晃不定,工匠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相繼歇了。
拉吉夫鋪開筆紙,聚精會神的寫下這一天見到的事情。
詳細到包括和哪位貴族談了什麽條件,對方的姓名、領地位置、開工坊的想法。
他習慣了在日記裏逐條記錄,因為盧克曾經叮囑過他,“要學會用數據和事實說話,時間久了,這些會變成更加有用的情報。”
寫完之後他緩緩合上筆記。
……
與此同時,遙遠的印度,德裏城的夜晚。
城裏的多座紡織工坊正“哐哐”響著,織布機一台接一台的運轉著。
在離工坊不遠的一張桌子旁,盧克正和牛頓討論著另一場實驗的進度。
牛頓有些疲憊,但還是強打精神在匯報著:“最近我們對水力磨粉機進行了改進,增加了曲軸和齒輪組。
從而把水流的衝擊力轉化成更穩定的旋轉動力。
之前那台舊磨粉機隻能用來粗粉,現在新改良之後磨出來的麵粉更細膩,出粉率也高了有將近兩成。”
盧克記下一些要點後,問道:“工人們試過了嗎?有沒有出現卡殼或木軸過熱的問題?”
“發生過幾次過熱。”牛頓找出一份草圖。
“尤其在水勢猛的時候,磨盤轉得快,會帶動木軸劇烈摩擦,咱們還沒完全解決。
阿米爾那邊想要加上金屬件,但又遇到金屬摩擦發熱融化的問題。
我們缺少合適的金屬塗層,要不然就隻能定期澆冷水降溫。”
盧克輕輕敲了敲桌子,腦海裏迴想前世對於軸承潤滑的處理方法。
他在紙上畫了一個桶狀容器,底部連通到轉軸附近,用滴油或者滴水的方式維持潤滑和降溫。
“我想在我的領地上也建立這樣的工廠。”
拉吉夫雖然是印度人,但是他現在代表了盧克,身份自然不一樣了。
“這要經過盧克爵士的同意,但我相信他會樂意與大人您合作的,畢竟在印度我都沒見過像您這樣慷慨的人。”
拉吉夫停頓了一下,把登記錄上的工坊建造成本明細遞給那位法國貴族。
那一大疊紙,上麵列著機器零件、工人工資、運費等各種支出。
法國貴族翻看了一陣,他還是答應了拉吉夫的合作邀請。
因為這些全自動紡織機的威力,實在太具誘惑力。
“在貴族的領地中如果能建立這樣的工坊,我敢肯定會獲得極大的收益。”拉吉夫放下手中的記錄紙。
“但最好還是先和盧克爵士那邊確認一下,我們不能擅自主張。”
他這樣說著,卻早已有了自己的盤算。
盧克把他們派到法蘭西,是要他們在這邊穩步擴張勢力,也要他們適當展示技術來交換資金和人脈。
拉吉夫打心底裏覺得自己能勝任,現在的進展已相當順利。
他甚至開始想象,自己未來或許能在這裏建造出一座規模更大的機械工坊,把那些各種原理尚未完全公布的動力裝置也慢慢的搬過來。
等貴族離開後,拉吉夫抱著賬簿迴到住處。
那裏原本是個廢棄的馬廄,此刻已經被他們整修,鋪了木板,支起了臨時工作台。
幾個年輕的印度工匠正在內裏整理零件、組裝機器。
那些紡織機是從印度拆分後用貨船運過來的,抵達法蘭西後又重新組裝起來,過程並不容易,單是零件擺放就讓不少人心生退意。
“拉吉夫先生,這裏的空氣潮濕,我們的機件會出現鏽蝕怎麽辦?”一個工匠正拿著一片金屬軸承,金屬表麵已有細微的氧化痕跡。
“先用防鏽油塗一遍,加強保養。”拉吉夫翻開工匠筆記。
“盧克爵士說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豬油加一些石灰粉末混合攪拌,能在鐵表麵形成一層基礎保護膜。”
那個工匠半信半疑的去準備材料。
另一個工匠捧著剛製好的圓形齒輪,興奮的湊上來。
“拉吉夫先生,你看這輪齒,完全按照圖紙來做。隻是鐵的純度和我們在印度的工坊裏不太一樣,硬度稍微欠缺,不知道能不能長時間運轉?”
“先讓它跑起來試試看。”拉吉夫笑了笑。
“等真出問題,我們再想辦法改進。若是失敗,隻能加大煉鐵爐的溫度,或是另想一些礦石配方。”
說完,他讓工匠們繼續,自己則坐到桌旁,準備給盧克寫信,以匯報在法蘭西這邊的進展。
可能會等上一段時間才能得到迴信,但他很清楚,盧克在印度肯定也不會閑著。
印度那邊的紡織機和工坊規模已經領先,盧克還會繼續想更多辦法完善生產。
其實他對盧克並沒有多少了解,隻知道這位來自英格蘭的爵士對各種機械原理都極為擅長,但具體盧克怎麽學到的,無人能知曉。
夜色降臨時,法蘭西工坊那邊的燈火依舊亮著。
幾個年輕工匠和當地聘請來的搬運勞力分享飯食,他們啃著麥麵包,蘸一些湯汁,吃得非常投入。
拉吉夫揉了揉眼,忍不住想:繼續這樣擴張下去,法蘭西貴族肯定還會投入更多資金,隨著機器數量增加,他們這邊的雇工也會越來越多。
可一想到要在這裏帶起一股“工業之風”,他心裏也生出幾分自豪感。
若以後能把那些更強大的機器從印度搬過來,比如盧克設想的煉鐵爐、抽水機,也或者是更先進的蒸汽動力,他相信當場會驚掉這些法國人的下巴。
想到這裏,拉吉夫心裏又閃過一個主意。
或許可以趁此機會,把盧克對機器改良和材料學的部分思路,與法蘭西進行技術交換,從而獲得更多的土地和特許經營權。
可那還得看盧克最後怎麽決定,他不敢擅作主張。
夜裏,一陣風刮過破舊的木製窗縫。
臨時工坊裏的燈光搖晃不定,工匠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相繼歇了。
拉吉夫鋪開筆紙,聚精會神的寫下這一天見到的事情。
詳細到包括和哪位貴族談了什麽條件,對方的姓名、領地位置、開工坊的想法。
他習慣了在日記裏逐條記錄,因為盧克曾經叮囑過他,“要學會用數據和事實說話,時間久了,這些會變成更加有用的情報。”
寫完之後他緩緩合上筆記。
……
與此同時,遙遠的印度,德裏城的夜晚。
城裏的多座紡織工坊正“哐哐”響著,織布機一台接一台的運轉著。
在離工坊不遠的一張桌子旁,盧克正和牛頓討論著另一場實驗的進度。
牛頓有些疲憊,但還是強打精神在匯報著:“最近我們對水力磨粉機進行了改進,增加了曲軸和齒輪組。
從而把水流的衝擊力轉化成更穩定的旋轉動力。
之前那台舊磨粉機隻能用來粗粉,現在新改良之後磨出來的麵粉更細膩,出粉率也高了有將近兩成。”
盧克記下一些要點後,問道:“工人們試過了嗎?有沒有出現卡殼或木軸過熱的問題?”
“發生過幾次過熱。”牛頓找出一份草圖。
“尤其在水勢猛的時候,磨盤轉得快,會帶動木軸劇烈摩擦,咱們還沒完全解決。
阿米爾那邊想要加上金屬件,但又遇到金屬摩擦發熱融化的問題。
我們缺少合適的金屬塗層,要不然就隻能定期澆冷水降溫。”
盧克輕輕敲了敲桌子,腦海裏迴想前世對於軸承潤滑的處理方法。
他在紙上畫了一個桶狀容器,底部連通到轉軸附近,用滴油或者滴水的方式維持潤滑和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