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我們開工就得用不少工人
穿越1665,我的黑科技暴打列強 作者:賀老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現在的冶金水平隻能做出很硬的合金,想做出真正耐高溫、耐磨損的軸承還比較困難。
“換一種思路,我們可以嚐試把煤焦油提煉得更純,做成黏稠度高一點的潤滑油。”盧克想了一下。
“軸心處加一個緩衝結構,減少和磨盤的直接摩擦。當然,還可以試試棉布浸油後纏繞在軸心周圍,這或許能臨時幫助降溫。”
牛頓在筆記裏寫了下來,然後又看著盧克。
“不過,光靠水力還不夠。你不是說過,你有一種更新的動力裝置想法?”
盧克聽了後放下筆:“沒錯,那是一個效率更高的動力裝置。但我得先把冶金問題徹底解決,才能做內燃式的原型機。
否則材料一旦經不起高溫和衝擊,就等於白費。”
“那我們現在還有什麽東西可以改?除了磨粉機,我記得你還說過,想在篩選、踩麵、榨油這些環節也引入水力或風力自動化。”
盧克端起一杯冷掉的茶水,喝了口:“先從榨油機開始吧。印度這邊盛產花生、芝麻、椰子等等,都能壓榨出油脂。
如果我們能把榨油環節自動化,那賣油的利潤會很高。多出來的油渣廢料還能做飼料或肥料,也是一筆收益。”
說到這裏,他想到了新一輪的計劃。
過去榨油在印度就是人工或畜力的石磨,效率很低,人和牛得沒日沒夜地在磨盤周圍轉圈。
盧克覺得這實在太浪費人力了,若是能把水力或風力和榨油裝置結合起來,既能解放人力,也能在成本上更有優勢。
“那就再建一個榨油作坊。”牛頓當即說道。
“等磨粉那個實驗穩定下來,我們立刻轉向榨油機,先做一台原型。若成功,就批量推廣到附近村莊。”
“可以。”盧克同意後,打開一張空白圖紙。
“明早咱們把原理圖畫給阿米爾,讓他去組織人手施工。水渠、管道、齒輪組、壓盤,這些東西都要逐步完善,任何一個部件出問題,都會很麻煩的。”
牛頓答應了下來,又拿出另一疊資料。
“另外,巴羅教授他這幾天在實驗室裏鑽研鏡片,想用三棱鏡分光做些新的光學儀器。說是能增強觀測精度,也可能給紡織印刷帶來好處。”
巴羅如今也完全不把皇家科學院那套規矩當迴事了。
他翻著資料,看到巴羅做出的幾種棱鏡切割角度,雖然比較粗糙,但已經開始嚐試“色散”的改進。
盧克不禁覺得有趣:“巴羅這是要把光學儀器運用到紡織機上?可行嗎?”
牛頓看了看圖紙:“他的思路是用光學幹涉原理來檢測紗線的細度,自動檢測時紗線不合格就讓機器停下來。
也就是能早期識別瑕疵,不過,需要一部長焦距的投影係統,好讓我們看到紗線上那些紋路。”
盧克合上資料:“可以讓他做下去,如果真的有用,我再配合設計一套更高級的傳動機件。”
次日清早,盧克和牛頓帶著工匠們,先去查看前幾天新造的水力磨粉機。
路過河邊時,看到河道兩邊用木樁圍了起來,好幾名工匠正蹲在水邊,討論怎麽加固堤壩,才能讓水流更集中地衝擊水輪。
工匠們都穿著短袖布衣,畢竟天氣炎熱。
盧克蹲下來,伸手摸了摸水溫,發現水明顯比幾天前涼了一些。
雨季過去了,現在水勢小了很多,不利於維持那股衝擊力。
“我們得想辦法蓄水。”盧克低聲念了一句。
“要麽就在上遊建個稍微高一點的水壩,白天用水閘控製出水量,晚上蓄起來,到白天再統一放水衝擊磨盤。”
牛頓覺得這個辦法很好,可他擔心耗費太多工時。
“這片區域屬於東印度公司,有沒有可能讓總督霍奇點頭?我們開工就得用不少工人。”
盧克猜到了牛頓的想法:“可以讓他點頭,咱們磨粉、榨油這些產業能給公司帶來實打實的收益,他不會拒絕的。
等我去和他談到利益,他八成會自己提供足夠的人力。”
說著,盧克注意到一名工匠在調試水輪的齒輪組,那套部件卡得極死,工匠正用錘子去敲。
盧克皺眉讓他停下:“別用蠻力,把轉軸位置微調一下,或者先把齒輪拿下來看看哪裏打磨不平。”
工匠苦著臉說,這幾天趕工,齒輪來不及慢慢做。
盧克沒說什麽,隻讓人把齒輪拆下來,用最細的石墨粉再仔細磨一磨,順便加點豬油潤滑。
“等我們榨油機建好,如果有剩餘的油脂,就能更好的滿足這邊機械的保養需求了。”盧克轉頭對牛頓說道。
“到了那時,這條溪流邊上或許還會再建更多設備,比如自動鋸木機,自動搗藥機,咱們要提前規劃一下。”
牛頓看著那條小溪,想象若幹年後,兩岸全是水輪和傳動裝置,不禁感慨。
“這一片區域也許會變成咱們的工業基地。”
盧克貼近他的耳朵,用隻有他們能聽見的聲音說道。
“我還想在更遠的地方,修建規模更大的流水裝置。真有一天,如果能把蒸汽、內燃這些動力推廣開,那麽這些小水車隻會成為最初級的基礎。”
“不著急。”牛頓迴答道。
“我們先一點點把東西做紮實。”
盧克對此並無異議。
他心裏明白,想要徹底改變這些,需要耐心,需要把最基礎的技術給搭建結實。
十幾名工匠折騰了大半天,終於把水力磨粉機的齒輪重新裝好。
盧克讓大家歇一會兒,然後帶牛頓返迴工坊,準備在草圖上給榨油機畫一個設計圖。
路上,他們經過一片曬場。
地麵上全是晾曬的辣椒、薑黃等香料,紅彤彤的一片,走近了能熏得人鼻子好像要炸掉一樣。
幾個婦人正不緊不慢的翻動那些香料,牛頓打了個噴嚏,連連往後退。
“等榨油機建好,也能做花生油、椰子油。”盧克擦了擦鼻尖的汗。
“再加上大米、水稻、麵粉的加工,咱們這邊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糧食加工產業鏈。在印度,隻要能穩定住糧油市場,就能抓牢這一帶的經濟。”
“換一種思路,我們可以嚐試把煤焦油提煉得更純,做成黏稠度高一點的潤滑油。”盧克想了一下。
“軸心處加一個緩衝結構,減少和磨盤的直接摩擦。當然,還可以試試棉布浸油後纏繞在軸心周圍,這或許能臨時幫助降溫。”
牛頓在筆記裏寫了下來,然後又看著盧克。
“不過,光靠水力還不夠。你不是說過,你有一種更新的動力裝置想法?”
盧克聽了後放下筆:“沒錯,那是一個效率更高的動力裝置。但我得先把冶金問題徹底解決,才能做內燃式的原型機。
否則材料一旦經不起高溫和衝擊,就等於白費。”
“那我們現在還有什麽東西可以改?除了磨粉機,我記得你還說過,想在篩選、踩麵、榨油這些環節也引入水力或風力自動化。”
盧克端起一杯冷掉的茶水,喝了口:“先從榨油機開始吧。印度這邊盛產花生、芝麻、椰子等等,都能壓榨出油脂。
如果我們能把榨油環節自動化,那賣油的利潤會很高。多出來的油渣廢料還能做飼料或肥料,也是一筆收益。”
說到這裏,他想到了新一輪的計劃。
過去榨油在印度就是人工或畜力的石磨,效率很低,人和牛得沒日沒夜地在磨盤周圍轉圈。
盧克覺得這實在太浪費人力了,若是能把水力或風力和榨油裝置結合起來,既能解放人力,也能在成本上更有優勢。
“那就再建一個榨油作坊。”牛頓當即說道。
“等磨粉那個實驗穩定下來,我們立刻轉向榨油機,先做一台原型。若成功,就批量推廣到附近村莊。”
“可以。”盧克同意後,打開一張空白圖紙。
“明早咱們把原理圖畫給阿米爾,讓他去組織人手施工。水渠、管道、齒輪組、壓盤,這些東西都要逐步完善,任何一個部件出問題,都會很麻煩的。”
牛頓答應了下來,又拿出另一疊資料。
“另外,巴羅教授他這幾天在實驗室裏鑽研鏡片,想用三棱鏡分光做些新的光學儀器。說是能增強觀測精度,也可能給紡織印刷帶來好處。”
巴羅如今也完全不把皇家科學院那套規矩當迴事了。
他翻著資料,看到巴羅做出的幾種棱鏡切割角度,雖然比較粗糙,但已經開始嚐試“色散”的改進。
盧克不禁覺得有趣:“巴羅這是要把光學儀器運用到紡織機上?可行嗎?”
牛頓看了看圖紙:“他的思路是用光學幹涉原理來檢測紗線的細度,自動檢測時紗線不合格就讓機器停下來。
也就是能早期識別瑕疵,不過,需要一部長焦距的投影係統,好讓我們看到紗線上那些紋路。”
盧克合上資料:“可以讓他做下去,如果真的有用,我再配合設計一套更高級的傳動機件。”
次日清早,盧克和牛頓帶著工匠們,先去查看前幾天新造的水力磨粉機。
路過河邊時,看到河道兩邊用木樁圍了起來,好幾名工匠正蹲在水邊,討論怎麽加固堤壩,才能讓水流更集中地衝擊水輪。
工匠們都穿著短袖布衣,畢竟天氣炎熱。
盧克蹲下來,伸手摸了摸水溫,發現水明顯比幾天前涼了一些。
雨季過去了,現在水勢小了很多,不利於維持那股衝擊力。
“我們得想辦法蓄水。”盧克低聲念了一句。
“要麽就在上遊建個稍微高一點的水壩,白天用水閘控製出水量,晚上蓄起來,到白天再統一放水衝擊磨盤。”
牛頓覺得這個辦法很好,可他擔心耗費太多工時。
“這片區域屬於東印度公司,有沒有可能讓總督霍奇點頭?我們開工就得用不少工人。”
盧克猜到了牛頓的想法:“可以讓他點頭,咱們磨粉、榨油這些產業能給公司帶來實打實的收益,他不會拒絕的。
等我去和他談到利益,他八成會自己提供足夠的人力。”
說著,盧克注意到一名工匠在調試水輪的齒輪組,那套部件卡得極死,工匠正用錘子去敲。
盧克皺眉讓他停下:“別用蠻力,把轉軸位置微調一下,或者先把齒輪拿下來看看哪裏打磨不平。”
工匠苦著臉說,這幾天趕工,齒輪來不及慢慢做。
盧克沒說什麽,隻讓人把齒輪拆下來,用最細的石墨粉再仔細磨一磨,順便加點豬油潤滑。
“等我們榨油機建好,如果有剩餘的油脂,就能更好的滿足這邊機械的保養需求了。”盧克轉頭對牛頓說道。
“到了那時,這條溪流邊上或許還會再建更多設備,比如自動鋸木機,自動搗藥機,咱們要提前規劃一下。”
牛頓看著那條小溪,想象若幹年後,兩岸全是水輪和傳動裝置,不禁感慨。
“這一片區域也許會變成咱們的工業基地。”
盧克貼近他的耳朵,用隻有他們能聽見的聲音說道。
“我還想在更遠的地方,修建規模更大的流水裝置。真有一天,如果能把蒸汽、內燃這些動力推廣開,那麽這些小水車隻會成為最初級的基礎。”
“不著急。”牛頓迴答道。
“我們先一點點把東西做紮實。”
盧克對此並無異議。
他心裏明白,想要徹底改變這些,需要耐心,需要把最基礎的技術給搭建結實。
十幾名工匠折騰了大半天,終於把水力磨粉機的齒輪重新裝好。
盧克讓大家歇一會兒,然後帶牛頓返迴工坊,準備在草圖上給榨油機畫一個設計圖。
路上,他們經過一片曬場。
地麵上全是晾曬的辣椒、薑黃等香料,紅彤彤的一片,走近了能熏得人鼻子好像要炸掉一樣。
幾個婦人正不緊不慢的翻動那些香料,牛頓打了個噴嚏,連連往後退。
“等榨油機建好,也能做花生油、椰子油。”盧克擦了擦鼻尖的汗。
“再加上大米、水稻、麵粉的加工,咱們這邊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糧食加工產業鏈。在印度,隻要能穩定住糧油市場,就能抓牢這一帶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