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年,青州的夜空被戰火映照成一片血紅,黃巾軍的旗幟隨風獵獵作響。
自黃巾之亂以來,朝廷連年征討,如今黃巾軍殘部退守青州,以山林為屏障,堅守最後的根據地。現任黃巾軍的統領張鬆,張角堂弟,雖無張角之天命加持,卻以謹慎與謀略穩固了局勢。他深知,外敵環伺,而他們唯一的信仰——“天書”《道德經》殘本,是最後的希望。
此刻,一名玄衣刀客正悄然潛入這片即將被血雨洗禮的山寨。
夜幕下,嬴無塵立於山寨外圍,目光冷靜如刀,掃視著防禦布置。黃巾軍雖失去昔日席卷天下的氣勢,但在這片險峻山林之中,他們仍是可怕的敵人。五千守軍嚴陣以待,山道兩側設有哨塔,巡邏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且高處設有弓箭手,隨時準備射殺任何闖入者。
嬴無塵微微一笑,身影如幽影般消失在夜色中。
兩名巡邏的黃巾軍士兵緩步走過,正當其中一人打了個哈欠時,黑影一閃,一隻手掌無聲無息地捂住了他的口鼻,另一人尚未來得及驚叫,喉嚨已被冰冷的刀鋒抹過。
嬴無塵將屍體藏入暗處,悄然前行。他的身法輕盈如燕,配合“秦影五式·行如風”,快若流星,眨眼間便已穿越三道防線,逼近主寨。
忽然,一柄長槍破風刺來!
“有刺客!”
嬴無塵猛地側身,刀鞘一震,“坐如鍾”運轉,穩穩架開攻擊,借力後躍,落地後目光一沉——不遠處,已有數十名士兵將他團團圍住,手持長槍,殺機畢露。與此同時,寨牆上的弓箭手已張弓搭箭,蓄勢待發。
“果然還是被發現了。”他嘴角微揚,左手緩緩搭上刀柄。
“放下武器,束手就擒!”一名黃巾軍百夫長怒喝。
迴應他的,是一抹刀光。
嬴無塵刀未出鞘,僅憑刀鞘一震,便將衝在最前方的兩名士兵震飛,胸骨斷裂。下一瞬,他身形閃動,踏入人群,黑刀破空而出——“掃六合”橫斬而出,前方五人慘叫倒地,血濺長空!
“好快的刀!”百夫長麵色一變,舉槍疾刺,然嬴無塵手腕微轉,刀鋒順勢下壓,刀勢如水流般繞過槍鋒,輕輕一斬,百夫長的手腕鮮血迸濺,槍落地人倒。
刹那間,屍橫遍野,血染黃巾旗幟。
寨內警鍾驟響,寨牆上的弓箭手立刻鬆弦,箭雨如驟雨般傾瀉而下!
嬴無塵目光一凜,腳下猛踏地麵,身影化作流光——“行如風”發動,整個人如穿梭在風暴中的黑影,箭矢擦著他的肩膀、衣角、發絲而過,紛紛落空。忽然,一支快箭直襲咽喉,嬴無塵猛然旋身,玄皇刀倒轉一揮,“坐如鍾”震開箭矢,同時借力躍上側方的屋簷,避開第二輪箭雨。
高台之上,一名身披甲胄的中年男子緩緩起身,目光深邃地望向戰場——正是張鬆。
他的目光停留在嬴無塵手中的黑刀上,眉頭微皺:“漆黑無光,鋒芒內斂……這刀的形製,與傳聞中的‘玄皇刀’極為相似……”
但他沒有立刻深思,而是沉聲下令:“圍住他!”
大批黃巾軍士兵湧入戰場,長槍交錯,層層圍困。嬴無塵目光沉靜,不退反進,刀勢翻騰,斬殺不停。然而,五千大軍駐紮於此,他縱然刀法蓋世,也終究勢單力薄。
張鬆見狀,提槍而下,冷喝道:“此人武藝不凡,我來會會他!”
嬴無塵聞言,身形一頓,目光如刀般掃過張鬆,旋即冷笑:“你也配攔我?”
張鬆怒極,長槍震顫,身形爆射而出,槍勢如遊龍翻騰,直取嬴無塵眉心!
嬴無塵腳步微移,刀勢收斂,氣息陡然變沉——“站如鬆”運轉,身形如鬆柏屹立,任槍鋒臨身,毫不動搖。
長槍穿空而來,嬴無塵冷然出刀,刀槍交擊,火星迸濺。張鬆槍法剛柔並濟,攻勢連綿不絕,但嬴無塵刀法精妙,幾次轉守為攻,以“行如風”閃避,瞬間拉近距離,黑刀一震,“震八荒”轟然劈落!
張鬆變色,倉促架槍格擋,然巨力襲來,他整個人竟被震得連退數步,口中氣血翻騰,臉色難看。
“此人……武藝之高,遠超預想!”
他強壓驚駭,暴喝道:“所有人一起上!”
黃巾軍士兵聞令而動,潮水般衝向嬴無塵,槍戟如林,刀光重重。但就在這時,張鬆終於看清,嬴無塵手中那柄漆黑長刀的刀身之上,隱隱刻著一枚古樸的篆字——
“玄”!
張鬆瞳孔一縮,心中震動:“玄皇刀……此刀自秦皇後人失蹤後,已消失百年,怎會落在此人手中?!”
然戰況緊迫,他來不及多想,親自率軍圍殺嬴無塵。嬴無塵雖勇,但寡不敵眾,被逼得步步後退,鮮血濺染衣襟,臉色卻越發冷峻。
忽然,他衣襟內,一枚青銅吊墜自血跡中滑落,落入張鬆眼中。
“那是……!”張鬆驟然色變,心神劇震。
他猛然收槍,死死盯著那吊墜,眼中閃過不可置信之色——那枚青銅吊墜,雕刻著古老的秦皇紋路,乃是當年張家祖訓所記載的“秦皇信物”!
張鬆唿吸一滯,猛然高喝:“全軍停手!全軍停手!快都停手!”片刻便激動地跪倒在地:“秦皇信物……我黃巾軍世代尋找的主公,竟然是您!屬下張鬆,拜見主公!”
黃巾軍士兵雖不解,但仍遵從號令,紛紛止步。而張鬆已雙膝跪地,雙手顫抖地托起那枚青銅吊墜,語氣帶著無比的敬畏與激動:“我張家祖訓,世代守護秦皇遺誌,等待血脈覺醒之人重振天下。黃巾軍,願為您效死!”
周圍的黃巾軍士兵紛紛跪下,齊聲高唿:“參見主公!”
嬴無塵沉默片刻,緩緩說道:“我隻為尋找殘本而來,天下的事情,與我無關。”
張鬆急切道:“主公,《道德經·殘篇·信仰與治亂之道》是您複興的第一步!”
嬴無塵收起殘本,冷冷道:“你們的忠誠,我記下了。至於複興天下之事,我自有打算。”
嬴無塵帶著殘本離開,黃巾軍未追隨,而是繼續蟄伏,積蓄力量。
第一卷殘本,終落嬴無塵之手。
自黃巾之亂以來,朝廷連年征討,如今黃巾軍殘部退守青州,以山林為屏障,堅守最後的根據地。現任黃巾軍的統領張鬆,張角堂弟,雖無張角之天命加持,卻以謹慎與謀略穩固了局勢。他深知,外敵環伺,而他們唯一的信仰——“天書”《道德經》殘本,是最後的希望。
此刻,一名玄衣刀客正悄然潛入這片即將被血雨洗禮的山寨。
夜幕下,嬴無塵立於山寨外圍,目光冷靜如刀,掃視著防禦布置。黃巾軍雖失去昔日席卷天下的氣勢,但在這片險峻山林之中,他們仍是可怕的敵人。五千守軍嚴陣以待,山道兩側設有哨塔,巡邏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且高處設有弓箭手,隨時準備射殺任何闖入者。
嬴無塵微微一笑,身影如幽影般消失在夜色中。
兩名巡邏的黃巾軍士兵緩步走過,正當其中一人打了個哈欠時,黑影一閃,一隻手掌無聲無息地捂住了他的口鼻,另一人尚未來得及驚叫,喉嚨已被冰冷的刀鋒抹過。
嬴無塵將屍體藏入暗處,悄然前行。他的身法輕盈如燕,配合“秦影五式·行如風”,快若流星,眨眼間便已穿越三道防線,逼近主寨。
忽然,一柄長槍破風刺來!
“有刺客!”
嬴無塵猛地側身,刀鞘一震,“坐如鍾”運轉,穩穩架開攻擊,借力後躍,落地後目光一沉——不遠處,已有數十名士兵將他團團圍住,手持長槍,殺機畢露。與此同時,寨牆上的弓箭手已張弓搭箭,蓄勢待發。
“果然還是被發現了。”他嘴角微揚,左手緩緩搭上刀柄。
“放下武器,束手就擒!”一名黃巾軍百夫長怒喝。
迴應他的,是一抹刀光。
嬴無塵刀未出鞘,僅憑刀鞘一震,便將衝在最前方的兩名士兵震飛,胸骨斷裂。下一瞬,他身形閃動,踏入人群,黑刀破空而出——“掃六合”橫斬而出,前方五人慘叫倒地,血濺長空!
“好快的刀!”百夫長麵色一變,舉槍疾刺,然嬴無塵手腕微轉,刀鋒順勢下壓,刀勢如水流般繞過槍鋒,輕輕一斬,百夫長的手腕鮮血迸濺,槍落地人倒。
刹那間,屍橫遍野,血染黃巾旗幟。
寨內警鍾驟響,寨牆上的弓箭手立刻鬆弦,箭雨如驟雨般傾瀉而下!
嬴無塵目光一凜,腳下猛踏地麵,身影化作流光——“行如風”發動,整個人如穿梭在風暴中的黑影,箭矢擦著他的肩膀、衣角、發絲而過,紛紛落空。忽然,一支快箭直襲咽喉,嬴無塵猛然旋身,玄皇刀倒轉一揮,“坐如鍾”震開箭矢,同時借力躍上側方的屋簷,避開第二輪箭雨。
高台之上,一名身披甲胄的中年男子緩緩起身,目光深邃地望向戰場——正是張鬆。
他的目光停留在嬴無塵手中的黑刀上,眉頭微皺:“漆黑無光,鋒芒內斂……這刀的形製,與傳聞中的‘玄皇刀’極為相似……”
但他沒有立刻深思,而是沉聲下令:“圍住他!”
大批黃巾軍士兵湧入戰場,長槍交錯,層層圍困。嬴無塵目光沉靜,不退反進,刀勢翻騰,斬殺不停。然而,五千大軍駐紮於此,他縱然刀法蓋世,也終究勢單力薄。
張鬆見狀,提槍而下,冷喝道:“此人武藝不凡,我來會會他!”
嬴無塵聞言,身形一頓,目光如刀般掃過張鬆,旋即冷笑:“你也配攔我?”
張鬆怒極,長槍震顫,身形爆射而出,槍勢如遊龍翻騰,直取嬴無塵眉心!
嬴無塵腳步微移,刀勢收斂,氣息陡然變沉——“站如鬆”運轉,身形如鬆柏屹立,任槍鋒臨身,毫不動搖。
長槍穿空而來,嬴無塵冷然出刀,刀槍交擊,火星迸濺。張鬆槍法剛柔並濟,攻勢連綿不絕,但嬴無塵刀法精妙,幾次轉守為攻,以“行如風”閃避,瞬間拉近距離,黑刀一震,“震八荒”轟然劈落!
張鬆變色,倉促架槍格擋,然巨力襲來,他整個人竟被震得連退數步,口中氣血翻騰,臉色難看。
“此人……武藝之高,遠超預想!”
他強壓驚駭,暴喝道:“所有人一起上!”
黃巾軍士兵聞令而動,潮水般衝向嬴無塵,槍戟如林,刀光重重。但就在這時,張鬆終於看清,嬴無塵手中那柄漆黑長刀的刀身之上,隱隱刻著一枚古樸的篆字——
“玄”!
張鬆瞳孔一縮,心中震動:“玄皇刀……此刀自秦皇後人失蹤後,已消失百年,怎會落在此人手中?!”
然戰況緊迫,他來不及多想,親自率軍圍殺嬴無塵。嬴無塵雖勇,但寡不敵眾,被逼得步步後退,鮮血濺染衣襟,臉色卻越發冷峻。
忽然,他衣襟內,一枚青銅吊墜自血跡中滑落,落入張鬆眼中。
“那是……!”張鬆驟然色變,心神劇震。
他猛然收槍,死死盯著那吊墜,眼中閃過不可置信之色——那枚青銅吊墜,雕刻著古老的秦皇紋路,乃是當年張家祖訓所記載的“秦皇信物”!
張鬆唿吸一滯,猛然高喝:“全軍停手!全軍停手!快都停手!”片刻便激動地跪倒在地:“秦皇信物……我黃巾軍世代尋找的主公,竟然是您!屬下張鬆,拜見主公!”
黃巾軍士兵雖不解,但仍遵從號令,紛紛止步。而張鬆已雙膝跪地,雙手顫抖地托起那枚青銅吊墜,語氣帶著無比的敬畏與激動:“我張家祖訓,世代守護秦皇遺誌,等待血脈覺醒之人重振天下。黃巾軍,願為您效死!”
周圍的黃巾軍士兵紛紛跪下,齊聲高唿:“參見主公!”
嬴無塵沉默片刻,緩緩說道:“我隻為尋找殘本而來,天下的事情,與我無關。”
張鬆急切道:“主公,《道德經·殘篇·信仰與治亂之道》是您複興的第一步!”
嬴無塵收起殘本,冷冷道:“你們的忠誠,我記下了。至於複興天下之事,我自有打算。”
嬴無塵帶著殘本離開,黃巾軍未追隨,而是繼續蟄伏,積蓄力量。
第一卷殘本,終落嬴無塵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