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年,四月二十二
洛陽·玄影門據點
夜色沉沉,南城深處的玄影門據點內,燭火幽幽,映照在廳堂中的棋盤之上。
嬴無塵端坐主位,神色淡然,手指輕叩桌案,張益立於一側,神情沉穩。廳內氣氛寂靜無聲,唯有幾名玄影門成員靜立在暗處,隨時戒備。
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砰!”
大門被推開,洛陽五鼠押著一人緩步踏入。此人身披黑色短甲,臉上雖有血汙,卻依舊挺直脊背,雙目淩厲如刀,正是呂布麾下的悍將——張遼。
張遼雖被五花大綁,但他氣勢絲毫不減,目光冷冽地掃視著廳堂內的眾人,尤其是嬴無塵,眼中閃過一抹探究之色。
飛天鼠上前一步,嘿嘿一笑,拱手道:“嬴公子,這家夥在城南晃蕩,被我們盯上了,果然不像什麽尋常探子。我們稍微試探了一下,嗯……挺硬氣的。”
張遼冷哼一聲,目光銳利:“爾等何人?竟敢擒我?”
嬴無塵未曾作聲,而是看向張益。
張益上前一步,仔細打量著張遼,目光微微閃爍,隨即嘴角浮現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文遠,你可還記得我?”
張遼眉頭一皺,仔細看著張益,眼中浮現一絲疑惑。
這個男人,似乎有幾分熟悉,卻一時想不起是誰。
片刻後,他微微眯眼,語氣帶著幾分不確定:“你……是?”
張益輕輕一笑,緩緩道:“我姓張,名益。”
張遼瞳孔微縮,腦海深處浮現出年少時的片段,他怔了一瞬,旋即猛然抬頭,失聲道:“你是……張益叔?益叔?!”
張益點了點頭,嘴角浮現一抹欣慰之色:“看來,你還記得。”
張遼盯著張益,目光複雜,語氣帶著幾分激動:“益叔,你怎會在此?”
張遼目光複雜地看著張益,腦海中浮現出年少時的迴憶。張益年少時曾與他的父親私交甚好,那時候,張益還抱過他,而他那時年幼,對這位長輩頗為敬重。
然而,自從父親遇害,他便流落至並州,後被呂布收為帳下,再未與族中長輩相見。
如今,竟在這般境況下重逢。
張益輕輕歎息,語氣沉穩而悠長:“文遠,你可知你的家族是誰?你可知黃巾軍的真正使命?”
張遼心頭一震,臉色微變:“黃巾軍?”
黃巾軍,是天下最龐大的亂軍,是被朝廷視作逆賊的存在。他如何不知道?
張益緩緩走到張遼麵前,眼神深邃:“張家,自祖上起,便肩負著一份使命——守護先皇遺誌,等待真正能承載這份信念之人。”
張遼心頭震動,神色嚴肅:“先皇遺誌?你說的是……?”
張益緩緩走到張遼麵前,語氣低沉而鄭重:“張家血脈,自祖上起,便肩負著一份使命——守護先皇遺誌,等待真正能承載這份信念之人。”他頓了頓,目光炯炯,“黃巾軍的存在,從來不隻是亂世中一支尋常的起義軍,而是張家族人堅守數百年的信仰與抉擇。”
張遼眉頭緊皺,語氣低沉:“黃巾軍,竟與張家有如此深的關係?”
張益輕輕頷首,繼續道:“張角、張寶之父,乃是我張家大房,家族中奉其為長兄。而我張家第三房的張鬆,便是如今秦軍的統領。至於我,乃是四房之後。”
他目光沉凝,緩緩說道:“而你的祖父,乃是家中排行老六。你,張遼,血脈正統,亦是張家之後。”
張遼神色微微一震,他從未聽人提及過自己家族的根源,如今聽張益這般說,心中頓生波瀾。
張益目光溫和,聲音低沉而有力:“你小時候,我曾抱過你,你父親與你祖父皆為英傑,可惜你父親英年早逝……你或許不知,家族從未忘記你。”
張遼沉默良久,最終緩緩開口,聲音有些複雜:“所以,黃巾軍的存在,並非世人所言的‘賊軍’?”
張益目光灼灼,沉聲道:“黃巾軍的存在,並非世人所言的‘亂賊’,它的真正意義,是家族數百年來傳承的使命——尋找秦皇血脈,輔佐其重塑天下。”
張遼猛然瞪大雙眼,眼中閃過震驚之色:“秦皇血脈?”
張益微微點頭,緩緩道:“嬴無塵嬴公子,便是當今唯一存世的嬴氏血脈。”
張遼深吸一口氣,內心掀起滔天巨浪。
他原以為嬴無塵隻是洛陽暗中的某個權謀者,如今才明白,他的身份竟牽涉到了更為古老的傳承。
張益繼續說道:“當年黃巾軍起兵,表麵上是反抗暴政,實則是張家後人遵從祖訓,尋找嬴氏血脈,以待天下可定。”
張遼沉默了。
他目光複雜地看著張益,又轉向嬴無塵,心緒翻湧。
嬴無塵靜靜地看著他,神色依舊平靜,仿佛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張益緩緩道:“文遠,你身為張家後人,難道不願承載祖訓,助嬴公子平定亂世?”
張遼沉默了許久,最終緩緩搖頭,目光堅定:“我不能。”
張益眉頭微蹙:“為何?”
張遼深吸一口氣,眼神清晰而堅定:“我受呂將軍知遇之恩,他待我不薄,視我如親,帳下兄弟亦皆同袍之誼。如今呂將軍正值艱難之際,我豈能棄之而去?”
張益聞言,神色微微變了變,輕歎一聲。
嬴無塵靜靜地聽著,終於開口,聲音平靜而不帶絲毫情緒:“你欠呂布的,便一定要償還?即便這份恩情,會讓你困於亂世之中,終究成為一枚隨時可棄的棋子?”
張遼雙拳微握,沉聲道:“我欠呂將軍的,便該還。我張遼,不做忘恩負義之人。”
嬴無塵淡淡一笑,目光深邃:“但你可想過,呂布的未來,未必會如你所願。”
張遼抿唇不語,眼神有一瞬的遲疑,但很快便重新堅定。
張益輕歎道:“文遠,你本該是張家的驕傲……”
張遼低沉道:“無論張家如何,我都不會背棄自己的兄弟。”
嬴無塵看著他,沉默了片刻,忽然微微一笑,語氣悠然:“你果然是忠義之人。”
張遼冷冷道:“嬴公子既已知我不會歸順,想必也不會讓我輕易離開吧?”
嬴無塵沒有迴答,而是緩緩走到窗前,望向夜色籠罩的洛陽,輕聲道:“你確實不能走。但你不必現在做出決定。”
張遼眼神微動,皺眉道:“你什麽意思?”
嬴無塵迴頭看著他,微微一笑:“我不殺你,也不囚你。你可留在玄影門,隨時觀察,看看我嬴無塵究竟在做什麽。”
張遼眉頭緊鎖,思索片刻,最終沉聲道:“……好。”
嬴無塵微微一笑,揮了揮手。
五鼠鬆開了張遼的束縛。
張益仍想再勸,卻被嬴無塵抬手阻止。
嬴無塵看著張遼,語氣淡然:“既然如此,張文遠,接下來的局勢,我便讓你親眼看看。”
張遼沉默,眼神複雜。
這一夜,他的命運,似乎已經被推向了一條新的道路……
洛陽·玄影門據點
夜深露重,燭光映照著廳堂內的書案,嬴無塵端坐案前,手執狼毫,目光沉靜地望著展開的竹簡。
張遼仍立在一旁,雖已解開束縛,但眉頭緊鎖,心思複雜。張益在側,目光時不時落在張遼身上,神色沉穩而深邃。
嬴無塵提筆蘸墨,流暢地在竹簡上寫下幾行字,信中字跡剛勁有力,行筆沉穩,正是戰局即將開啟的訊號——
“張鬆親啟。”
“南門之事已定,五十人內應,已潛入城防。”
“四月二十五,南門破。”
“此戰為引,先攻洛陽南城,後取內城。”
“戰局初開,不可急功,秦軍以進攻為勢,實則穩守,誘敵出城。”
“孫堅軍勇而急,忌鋒銳過甚,戰事起時,當留後策,防董賊詐謀。”
“此戰,非獨攻洛陽,而在定天下之基。”
“信至,付之一炬。”
“嬴無塵。”
寫罷,他緩緩吹幹墨跡,輕輕折起竹簡,封好後遞給站在暗處的密探。
密探拱手,迅速接過信件,小心收好,悄然隱入黑暗之中,連腳步聲都不曾留下。
張益見狀,心知大局已成,忍不住微微點頭。
張遼則在一旁默然無聲,心思翻湧。方才他才得知黃巾軍的真正使命,如今又親眼見到嬴無塵籌謀戰局,隱隱間,他感受到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沉重氣息。
這已不是尋常的城池攻伐,而是一場真正的天下棋局。
嬴無塵輕輕落下筆,目光平靜地看向張遼,淡淡道:“文遠,四月二十五,洛陽南門之戰,你且看著便是。”
張遼眼神微動,拳頭悄然握緊。
這場戰役,將改變洛陽的格局,也將影響呂布的未來。
而他,站在這一局的交點,心中卻難以抉擇。
嬴無塵嘴角微微上揚,目光深邃如淵,仿佛早已看透了一切。
三日之後,洛陽南城,必破。
190年,四月二十四
洛陽·呂布府邸
夜幕低垂,府中火光微弱,映照著廳堂內沉思的身影。
呂布端坐於案前,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安。
張遼失蹤已兩日,按理說,以張遼的能力,絕不會在城南滯留如此之久。且不論城南如今的局勢如何複雜,單論張遼的行事風格,也絕不會如此反常。
他心頭忽然閃過一絲不安的預感。
張遼出發前,曾向他稟報,城南近期出現一股神秘勢力,極可能影響洛陽局勢,而他此行,便是為了探查此事。
“難道……文遠出事了?”
呂布眯起眼睛,拳頭緩緩收緊。
他向來信任張遼的能力,但此刻,這份信任卻讓他愈發覺得不對勁——正因為張遼足夠謹慎,又極擅偵察,所以此番遲遲未歸,才讓人不得不懷疑其中是否另有蹊蹺。
心念至此,他忽然想起兩日前,高順曾在城南酒肆遇到的那個自稱許某的猛漢。
呂布眼神微變,腦海中迅速閃過一個念頭——城南如今看似平靜,但暗潮洶湧,而張遼失蹤的時間,恰好與高順遭遇許某的時間點相近,這當中,是否有什麽關聯?
他不再猶豫,猛然起身,沉聲喝道:“來人!”
守在廳外的親衛立刻快步入內,拱手道:“主公!”
呂布眼神淩厲,沉聲道:“速召高順!”
親衛聞言,不敢耽擱,立刻退下。
不多時,高順披甲而入,神色沉穩地拱手道:“主公。”
呂布目光如電,沉聲道:“文遠探訪城南,至今未歸,本將心中不安。兩日前,你曾在城南遇到一個江湖猛漢,自稱許某,此人身手不凡,而今城南勢力異動,種種跡象,皆透著不對勁。”
高順眉頭微皺,沉思片刻,道:“主公之意是……文遠或許落入城南那股勢力之手?”
呂布點頭,目光鋒銳:“文遠謹慎機警,絕不會無故失蹤,必然是出了變故。而城南之地,如今已經不再是董卓的地盤,暗流洶湧。無論如何,本將都要親自走一趟。”
高順聞言,神色微微一變:“主公要親自前往?”
呂布目光冷厲:“若文遠落入賊手,唯有我親自前去,方能救他。”
高順沉聲道:“主公身份貴重,若親自前往,恐會打草驚蛇。屬下願帶人探查。”
呂布卻冷笑道:“我若不去,文遠若真有不測,如何救人?若城南真有敵手,本將倒要看看,他們膽敢如何?”
他的語氣堅定,絲毫不容反駁。
高順知呂布性格倔強,斷不會輕易改變心意,遂也不再多言,而是沉聲道:“既如此,屬下便隨主公同去。”
呂布微微頷首,旋即沉聲道:“高順,挑選二十名陷陣營精銳,今夜隨本將出城南。”
高順聞言,立刻領命:“諾!”
他心中清楚,呂布一旦做出決定,便不會更改,而張遼身為呂布最為倚重的將領之一,他的安危,呂布定不會坐視不理。
這一夜,呂布的內心,第一次升起一抹不安。
而這股不安,正在推動他踏入南城,直麵那股隱藏在暗處的力量……
洛陽·城南,一場不期而遇的風暴,即將爆發!
洛陽·玄影門據點
夜色沉沉,南城深處的玄影門據點內,燭火幽幽,映照在廳堂中的棋盤之上。
嬴無塵端坐主位,神色淡然,手指輕叩桌案,張益立於一側,神情沉穩。廳內氣氛寂靜無聲,唯有幾名玄影門成員靜立在暗處,隨時戒備。
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砰!”
大門被推開,洛陽五鼠押著一人緩步踏入。此人身披黑色短甲,臉上雖有血汙,卻依舊挺直脊背,雙目淩厲如刀,正是呂布麾下的悍將——張遼。
張遼雖被五花大綁,但他氣勢絲毫不減,目光冷冽地掃視著廳堂內的眾人,尤其是嬴無塵,眼中閃過一抹探究之色。
飛天鼠上前一步,嘿嘿一笑,拱手道:“嬴公子,這家夥在城南晃蕩,被我們盯上了,果然不像什麽尋常探子。我們稍微試探了一下,嗯……挺硬氣的。”
張遼冷哼一聲,目光銳利:“爾等何人?竟敢擒我?”
嬴無塵未曾作聲,而是看向張益。
張益上前一步,仔細打量著張遼,目光微微閃爍,隨即嘴角浮現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文遠,你可還記得我?”
張遼眉頭一皺,仔細看著張益,眼中浮現一絲疑惑。
這個男人,似乎有幾分熟悉,卻一時想不起是誰。
片刻後,他微微眯眼,語氣帶著幾分不確定:“你……是?”
張益輕輕一笑,緩緩道:“我姓張,名益。”
張遼瞳孔微縮,腦海深處浮現出年少時的片段,他怔了一瞬,旋即猛然抬頭,失聲道:“你是……張益叔?益叔?!”
張益點了點頭,嘴角浮現一抹欣慰之色:“看來,你還記得。”
張遼盯著張益,目光複雜,語氣帶著幾分激動:“益叔,你怎會在此?”
張遼目光複雜地看著張益,腦海中浮現出年少時的迴憶。張益年少時曾與他的父親私交甚好,那時候,張益還抱過他,而他那時年幼,對這位長輩頗為敬重。
然而,自從父親遇害,他便流落至並州,後被呂布收為帳下,再未與族中長輩相見。
如今,竟在這般境況下重逢。
張益輕輕歎息,語氣沉穩而悠長:“文遠,你可知你的家族是誰?你可知黃巾軍的真正使命?”
張遼心頭一震,臉色微變:“黃巾軍?”
黃巾軍,是天下最龐大的亂軍,是被朝廷視作逆賊的存在。他如何不知道?
張益緩緩走到張遼麵前,眼神深邃:“張家,自祖上起,便肩負著一份使命——守護先皇遺誌,等待真正能承載這份信念之人。”
張遼心頭震動,神色嚴肅:“先皇遺誌?你說的是……?”
張益緩緩走到張遼麵前,語氣低沉而鄭重:“張家血脈,自祖上起,便肩負著一份使命——守護先皇遺誌,等待真正能承載這份信念之人。”他頓了頓,目光炯炯,“黃巾軍的存在,從來不隻是亂世中一支尋常的起義軍,而是張家族人堅守數百年的信仰與抉擇。”
張遼眉頭緊皺,語氣低沉:“黃巾軍,竟與張家有如此深的關係?”
張益輕輕頷首,繼續道:“張角、張寶之父,乃是我張家大房,家族中奉其為長兄。而我張家第三房的張鬆,便是如今秦軍的統領。至於我,乃是四房之後。”
他目光沉凝,緩緩說道:“而你的祖父,乃是家中排行老六。你,張遼,血脈正統,亦是張家之後。”
張遼神色微微一震,他從未聽人提及過自己家族的根源,如今聽張益這般說,心中頓生波瀾。
張益目光溫和,聲音低沉而有力:“你小時候,我曾抱過你,你父親與你祖父皆為英傑,可惜你父親英年早逝……你或許不知,家族從未忘記你。”
張遼沉默良久,最終緩緩開口,聲音有些複雜:“所以,黃巾軍的存在,並非世人所言的‘賊軍’?”
張益目光灼灼,沉聲道:“黃巾軍的存在,並非世人所言的‘亂賊’,它的真正意義,是家族數百年來傳承的使命——尋找秦皇血脈,輔佐其重塑天下。”
張遼猛然瞪大雙眼,眼中閃過震驚之色:“秦皇血脈?”
張益微微點頭,緩緩道:“嬴無塵嬴公子,便是當今唯一存世的嬴氏血脈。”
張遼深吸一口氣,內心掀起滔天巨浪。
他原以為嬴無塵隻是洛陽暗中的某個權謀者,如今才明白,他的身份竟牽涉到了更為古老的傳承。
張益繼續說道:“當年黃巾軍起兵,表麵上是反抗暴政,實則是張家後人遵從祖訓,尋找嬴氏血脈,以待天下可定。”
張遼沉默了。
他目光複雜地看著張益,又轉向嬴無塵,心緒翻湧。
嬴無塵靜靜地看著他,神色依舊平靜,仿佛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張益緩緩道:“文遠,你身為張家後人,難道不願承載祖訓,助嬴公子平定亂世?”
張遼沉默了許久,最終緩緩搖頭,目光堅定:“我不能。”
張益眉頭微蹙:“為何?”
張遼深吸一口氣,眼神清晰而堅定:“我受呂將軍知遇之恩,他待我不薄,視我如親,帳下兄弟亦皆同袍之誼。如今呂將軍正值艱難之際,我豈能棄之而去?”
張益聞言,神色微微變了變,輕歎一聲。
嬴無塵靜靜地聽著,終於開口,聲音平靜而不帶絲毫情緒:“你欠呂布的,便一定要償還?即便這份恩情,會讓你困於亂世之中,終究成為一枚隨時可棄的棋子?”
張遼雙拳微握,沉聲道:“我欠呂將軍的,便該還。我張遼,不做忘恩負義之人。”
嬴無塵淡淡一笑,目光深邃:“但你可想過,呂布的未來,未必會如你所願。”
張遼抿唇不語,眼神有一瞬的遲疑,但很快便重新堅定。
張益輕歎道:“文遠,你本該是張家的驕傲……”
張遼低沉道:“無論張家如何,我都不會背棄自己的兄弟。”
嬴無塵看著他,沉默了片刻,忽然微微一笑,語氣悠然:“你果然是忠義之人。”
張遼冷冷道:“嬴公子既已知我不會歸順,想必也不會讓我輕易離開吧?”
嬴無塵沒有迴答,而是緩緩走到窗前,望向夜色籠罩的洛陽,輕聲道:“你確實不能走。但你不必現在做出決定。”
張遼眼神微動,皺眉道:“你什麽意思?”
嬴無塵迴頭看著他,微微一笑:“我不殺你,也不囚你。你可留在玄影門,隨時觀察,看看我嬴無塵究竟在做什麽。”
張遼眉頭緊鎖,思索片刻,最終沉聲道:“……好。”
嬴無塵微微一笑,揮了揮手。
五鼠鬆開了張遼的束縛。
張益仍想再勸,卻被嬴無塵抬手阻止。
嬴無塵看著張遼,語氣淡然:“既然如此,張文遠,接下來的局勢,我便讓你親眼看看。”
張遼沉默,眼神複雜。
這一夜,他的命運,似乎已經被推向了一條新的道路……
洛陽·玄影門據點
夜深露重,燭光映照著廳堂內的書案,嬴無塵端坐案前,手執狼毫,目光沉靜地望著展開的竹簡。
張遼仍立在一旁,雖已解開束縛,但眉頭緊鎖,心思複雜。張益在側,目光時不時落在張遼身上,神色沉穩而深邃。
嬴無塵提筆蘸墨,流暢地在竹簡上寫下幾行字,信中字跡剛勁有力,行筆沉穩,正是戰局即將開啟的訊號——
“張鬆親啟。”
“南門之事已定,五十人內應,已潛入城防。”
“四月二十五,南門破。”
“此戰為引,先攻洛陽南城,後取內城。”
“戰局初開,不可急功,秦軍以進攻為勢,實則穩守,誘敵出城。”
“孫堅軍勇而急,忌鋒銳過甚,戰事起時,當留後策,防董賊詐謀。”
“此戰,非獨攻洛陽,而在定天下之基。”
“信至,付之一炬。”
“嬴無塵。”
寫罷,他緩緩吹幹墨跡,輕輕折起竹簡,封好後遞給站在暗處的密探。
密探拱手,迅速接過信件,小心收好,悄然隱入黑暗之中,連腳步聲都不曾留下。
張益見狀,心知大局已成,忍不住微微點頭。
張遼則在一旁默然無聲,心思翻湧。方才他才得知黃巾軍的真正使命,如今又親眼見到嬴無塵籌謀戰局,隱隱間,他感受到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沉重氣息。
這已不是尋常的城池攻伐,而是一場真正的天下棋局。
嬴無塵輕輕落下筆,目光平靜地看向張遼,淡淡道:“文遠,四月二十五,洛陽南門之戰,你且看著便是。”
張遼眼神微動,拳頭悄然握緊。
這場戰役,將改變洛陽的格局,也將影響呂布的未來。
而他,站在這一局的交點,心中卻難以抉擇。
嬴無塵嘴角微微上揚,目光深邃如淵,仿佛早已看透了一切。
三日之後,洛陽南城,必破。
190年,四月二十四
洛陽·呂布府邸
夜幕低垂,府中火光微弱,映照著廳堂內沉思的身影。
呂布端坐於案前,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安。
張遼失蹤已兩日,按理說,以張遼的能力,絕不會在城南滯留如此之久。且不論城南如今的局勢如何複雜,單論張遼的行事風格,也絕不會如此反常。
他心頭忽然閃過一絲不安的預感。
張遼出發前,曾向他稟報,城南近期出現一股神秘勢力,極可能影響洛陽局勢,而他此行,便是為了探查此事。
“難道……文遠出事了?”
呂布眯起眼睛,拳頭緩緩收緊。
他向來信任張遼的能力,但此刻,這份信任卻讓他愈發覺得不對勁——正因為張遼足夠謹慎,又極擅偵察,所以此番遲遲未歸,才讓人不得不懷疑其中是否另有蹊蹺。
心念至此,他忽然想起兩日前,高順曾在城南酒肆遇到的那個自稱許某的猛漢。
呂布眼神微變,腦海中迅速閃過一個念頭——城南如今看似平靜,但暗潮洶湧,而張遼失蹤的時間,恰好與高順遭遇許某的時間點相近,這當中,是否有什麽關聯?
他不再猶豫,猛然起身,沉聲喝道:“來人!”
守在廳外的親衛立刻快步入內,拱手道:“主公!”
呂布眼神淩厲,沉聲道:“速召高順!”
親衛聞言,不敢耽擱,立刻退下。
不多時,高順披甲而入,神色沉穩地拱手道:“主公。”
呂布目光如電,沉聲道:“文遠探訪城南,至今未歸,本將心中不安。兩日前,你曾在城南遇到一個江湖猛漢,自稱許某,此人身手不凡,而今城南勢力異動,種種跡象,皆透著不對勁。”
高順眉頭微皺,沉思片刻,道:“主公之意是……文遠或許落入城南那股勢力之手?”
呂布點頭,目光鋒銳:“文遠謹慎機警,絕不會無故失蹤,必然是出了變故。而城南之地,如今已經不再是董卓的地盤,暗流洶湧。無論如何,本將都要親自走一趟。”
高順聞言,神色微微一變:“主公要親自前往?”
呂布目光冷厲:“若文遠落入賊手,唯有我親自前去,方能救他。”
高順沉聲道:“主公身份貴重,若親自前往,恐會打草驚蛇。屬下願帶人探查。”
呂布卻冷笑道:“我若不去,文遠若真有不測,如何救人?若城南真有敵手,本將倒要看看,他們膽敢如何?”
他的語氣堅定,絲毫不容反駁。
高順知呂布性格倔強,斷不會輕易改變心意,遂也不再多言,而是沉聲道:“既如此,屬下便隨主公同去。”
呂布微微頷首,旋即沉聲道:“高順,挑選二十名陷陣營精銳,今夜隨本將出城南。”
高順聞言,立刻領命:“諾!”
他心中清楚,呂布一旦做出決定,便不會更改,而張遼身為呂布最為倚重的將領之一,他的安危,呂布定不會坐視不理。
這一夜,呂布的內心,第一次升起一抹不安。
而這股不安,正在推動他踏入南城,直麵那股隱藏在暗處的力量……
洛陽·城南,一場不期而遇的風暴,即將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