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年,四月三十,亥時
洛陽·玄影門
曹操告辭,夜色深沉,風卷過庭院,帶走最後一絲客人的氣息。
嬴無塵立於門前,負手而立,目送曹操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中。他微微眯眼,月色灑落,映出他深邃如淵的目光。
“孟德公此人,果然不同凡響。”
張鬆與張益站在一旁,皆沉默不語。
“此人雖言笑晏晏,然其誌不在諸侯爭鋒,而在更遠。”嬴無塵緩緩道,語氣帶著幾分意味不明的沉吟。
張鬆折扇輕搖,微微一笑:“此人必有大誌,主公亦非池中物。此番相談,想必也讓主公有所觸動。”
嬴無塵收迴目光,緩緩步入堂內,燭光輕搖,映照在堂內的輿圖之上,光影交錯,仿佛勾勒出這亂世之中無形的棋局。
嬴無塵立於堂中,雙手負後,目光如淵,沉思良久。
張鬆與張益靜立於旁,二人皆是聰慧之人,見主公沉默,皆未貿然開口。
洛陽一戰,關東聯軍分崩離析,董卓雖逃入長安,卻未曾真正敗亡。而他們玄影門,雖在暗中運籌,卻仍未找到真正的立足之地。
“天下棋局已成,我等當落子何方?”嬴無塵語聲輕緩,似是自言自語,又似是問向堂內眾人。
張鬆抬頭,緩緩道:“主公,道德經殘篇已得其二,已知殘篇中的最後一篇據傳落於袁紹手中。若能多收齊一篇,或可窺探道德經更多奧妙。”
嬴無塵輕輕摩挲指尖,目光微斂,似在沉思。
張益則是皺眉道:“袁紹四世三公,雖位高權重,卻優柔寡斷,未必能識得殘篇真正價值。然而,此人心機深沉,若非有萬全之策,恐難輕易取迴。”
嬴無塵未言,他凝望輿圖,指尖輕叩案幾,敲擊聲仿佛擊在眾人心上。
“安置玄影門,亦不可再拖。”張鬆沉聲道,“洛陽已破,局勢未明,若無穩固之地,終究如浮萍隨波。”
“此事不可輕率。”嬴無塵緩緩點頭,眉宇微蹙,目光深沉如夜色。
忽然,他負手而行,步伐輕緩,聲音卻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波動:“青州……”
張鬆與張益皆是一驚。
張鬆思索片刻,試探性道:“主公意欲青州?”
嬴無塵緩緩抬眸,語氣平靜而堅定:“當年自青州出走,未曾迴望,而今黃巾餘部猶存,亂局未定。若要立足天下,青州,或是最穩之基。”
張益微微苦笑道:“青州雖有黃巾舊部,然亦有朝廷大軍鎮守,若要迴去,勢必要做萬全準備。”
嬴無塵輕輕一笑,眸光幽深:“昔年黃巾軍待我為主,而我未曾允諾,如今,該給他們一個答複了。”
張鬆緩緩點頭,正要再言,忽然察覺嬴無塵的目光變得深遠,似乎穿透了堂內的燭火,落向某個更遙遠的地方。
片刻後,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
“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事……”
張益問道:“主公,還有何安排?”
“逍遙派。”
張益神色微變:“主公欲迴……”
嬴無塵緩緩閉目,半晌後輕歎:“自十六歲踏入江湖,至今已近五年。娘親可安?父親可有蹤跡?昔日的親人與師門,如今如何……我亦不知。”
張鬆輕輕點頭,道:“主公,若心有所係,當先行一探。”
嬴無塵緩緩睜眼,眸色沉靜,目光落迴輿圖之上,語氣低沉而不失果斷:“青州是未來,逍遙派是過往。若我想向前走,或許……當先迴頭一觀。”
他轉身望向張鬆,沉聲道:“你領秦儀率秦軍迴青州,整合黃巾舊部,穩固根基。青州若不牢固,吾等難行大計。”
張鬆鄭重抱拳:“屬下領命。”
隨後,嬴無塵目光轉向張益,微微一頓,沉聲道:“你率許褚、五鼠、玄武堂、玄機堂等人,另擇隱秘之地,重建玄影門。此地不可久留,玄影門若立,方可成暗中之劍。”
張益神色凝重,拱手道:“屬下遵命。”
嬴無塵緩緩頷首,眸色微斂,似乎在細細思索。
“至於我……”
他望向窗外,夜色深沉,星光微茫。
“我該迴家了。”
堂內燭火輕搖,映照著嬴無塵堅定而深邃的神色。
風起,吹動窗欞,似有遠方的召喚,低聲迴響在天地之間。
190年,五月初一,巳時
嬴無塵啟程,踏上歸途。
清晨的陽光透過薄霧灑落在官道之上,嬴無塵騎乘黑馬,沿著蜿蜒的山道緩緩前行。
此行需借道豫州、徐州、揚州,抵達會稽郡章安縣,方可乘船出海,南下直往逍遙門。
微風拂麵,他負手策馬,目光幽遠。
190年,五月初一,午時
豫州·官道
官道漫長,青山隱隱,暮春的風攜著泥土與野草的清新,拂過嬴無塵的衣袍。他策馬緩行,沿著蜿蜒官道向許昌而去,身後隻帶了寥寥數騎,行跡低調,不欲引人注目。
然江湖之道,向來風雲莫測。
臨近午時,前方驛站漸入視野,一座小鎮依山而建,雖未因戰亂破敗,但氛圍卻透著幾分沉寂。街上行人匆匆,店鋪寥落,偶有刀劍之客在酒肆前低聲交談。
嬴無塵策馬緩緩入鎮,眼角餘光一掃,便察覺街邊有幾道隱晦的目光掠過自己。
他嘴角微微一勾,未作聲色,翻身下馬,將馬交於驛館夥計,邁步入茶樓。
二樓臨窗處,他悠然落座。店中零星幾名客人,有行商,有旅人,亦有幾名腰佩刀劍的江湖客,或低聲閑談,或獨飲沉思。然而,空氣中那一絲若有若無的壓抑感,卻未曾散去。
嬴無塵輕撫茶盞,耳聽八方,視線不經意地掃過一旁幾桌。
“你聽說了嗎?昨日有人在穀口截殺商隊,江左七虎之一的‘鐵臂彪’竟折損於此……”
“此人武藝高強,竟也……莫非是那群人?”
“不錯,那些人是衝著某件東西去的,傳言與‘道德經’有關……”
嬴無塵眼神微動,指尖輕輕敲擊桌麵,心中一絲警覺悄然浮現。道德經? 江湖之中竟已有此事傳言,究竟是偶然,還是有人刻意引導?
正思索間,樓梯處忽有腳步聲靠近。
一名頭戴鬥笠、身著青袍的劍客緩緩走來,徑直停在他桌前。
劍客微微拱手,語氣平靜:“閣下可是嬴公子?”
嬴無塵目光微微一凝,語氣平淡:“閣下何人?”
劍客微微一笑,低聲道:“在下受人所托,特來請公子移步。”
嬴無塵淡然道:“何人相邀?”
劍客:“江左白家。”
話音一落,茶樓內的空氣似乎凝滯了一瞬。原本低語的江湖客皆不由自主地屏住唿吸,目光閃爍不定。
一些普通客人神色如常,繼續低聲交談,並未察覺異樣。
但幾名腰懸長劍、衣著不凡的江湖客卻不由得微微抬頭,目光閃過一絲驚訝。
“江左白家?”其中一人低聲喃喃,神色微變,似想確認自己是否聽錯。
另一人則迅速低頭,繼續飲酒,仿佛不願多言。
一旁的店小二對這些名號一無所知,仍舊滿臉笑意地招唿客人。
整座茶樓雖未陷入死寂,但那一瞬間的微妙停頓,已足夠說明此名號,非比尋常。
嬴無塵指尖輕輕敲擊桌麵,目光深邃,似在迴憶什麽。片刻後,他輕笑一聲:“白家隱世已久,輕易不入江湖。今日竟破例請我,倒是讓我有些意外。”
江左白家。
這四個字在江湖中雖少有傳聞,卻如驚雷般令人側目。白家隱世已久,卻暗藏驚天底蘊。此世家自稱白起之後,隱居江左一帶,奉行五行、星象之學,亦精研劍道。
盡管極少涉足江湖紛爭,但曆朝曆代,無論廟堂還是江湖,凡是與白家有所牽連之人,無不在亂世中掀起驚濤駭浪。
劍客語氣不變:“家主有意相見。”
嬴無塵目光微微一閃,語調帶著一絲探究:“可知我是誰?”
劍客微微頷首,語氣肅然:“家主已知公子身份,否則,也不會相邀。”
嬴無塵眯起眼,眼中幽光一閃,嘴角輕輕勾起:“白家既然肯現身,想必是有不得不現身的理由?”
劍客沉默半瞬,隨後緩緩道:“公子若有疑問,何不親自前往一探?”
嬴無塵微微一笑,端起茶盞,一飲而盡,隨即起身負手而立:“既然白家有意,那我便走一趟。”
茶樓之外,天色漸暗,遠處的群山在夕陽下投下猙獰的剪影。風起,卷起地上零星的落葉,也卷起了一場未知的風暴……
洛陽·玄影門
曹操告辭,夜色深沉,風卷過庭院,帶走最後一絲客人的氣息。
嬴無塵立於門前,負手而立,目送曹操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中。他微微眯眼,月色灑落,映出他深邃如淵的目光。
“孟德公此人,果然不同凡響。”
張鬆與張益站在一旁,皆沉默不語。
“此人雖言笑晏晏,然其誌不在諸侯爭鋒,而在更遠。”嬴無塵緩緩道,語氣帶著幾分意味不明的沉吟。
張鬆折扇輕搖,微微一笑:“此人必有大誌,主公亦非池中物。此番相談,想必也讓主公有所觸動。”
嬴無塵收迴目光,緩緩步入堂內,燭光輕搖,映照在堂內的輿圖之上,光影交錯,仿佛勾勒出這亂世之中無形的棋局。
嬴無塵立於堂中,雙手負後,目光如淵,沉思良久。
張鬆與張益靜立於旁,二人皆是聰慧之人,見主公沉默,皆未貿然開口。
洛陽一戰,關東聯軍分崩離析,董卓雖逃入長安,卻未曾真正敗亡。而他們玄影門,雖在暗中運籌,卻仍未找到真正的立足之地。
“天下棋局已成,我等當落子何方?”嬴無塵語聲輕緩,似是自言自語,又似是問向堂內眾人。
張鬆抬頭,緩緩道:“主公,道德經殘篇已得其二,已知殘篇中的最後一篇據傳落於袁紹手中。若能多收齊一篇,或可窺探道德經更多奧妙。”
嬴無塵輕輕摩挲指尖,目光微斂,似在沉思。
張益則是皺眉道:“袁紹四世三公,雖位高權重,卻優柔寡斷,未必能識得殘篇真正價值。然而,此人心機深沉,若非有萬全之策,恐難輕易取迴。”
嬴無塵未言,他凝望輿圖,指尖輕叩案幾,敲擊聲仿佛擊在眾人心上。
“安置玄影門,亦不可再拖。”張鬆沉聲道,“洛陽已破,局勢未明,若無穩固之地,終究如浮萍隨波。”
“此事不可輕率。”嬴無塵緩緩點頭,眉宇微蹙,目光深沉如夜色。
忽然,他負手而行,步伐輕緩,聲音卻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波動:“青州……”
張鬆與張益皆是一驚。
張鬆思索片刻,試探性道:“主公意欲青州?”
嬴無塵緩緩抬眸,語氣平靜而堅定:“當年自青州出走,未曾迴望,而今黃巾餘部猶存,亂局未定。若要立足天下,青州,或是最穩之基。”
張益微微苦笑道:“青州雖有黃巾舊部,然亦有朝廷大軍鎮守,若要迴去,勢必要做萬全準備。”
嬴無塵輕輕一笑,眸光幽深:“昔年黃巾軍待我為主,而我未曾允諾,如今,該給他們一個答複了。”
張鬆緩緩點頭,正要再言,忽然察覺嬴無塵的目光變得深遠,似乎穿透了堂內的燭火,落向某個更遙遠的地方。
片刻後,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
“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事……”
張益問道:“主公,還有何安排?”
“逍遙派。”
張益神色微變:“主公欲迴……”
嬴無塵緩緩閉目,半晌後輕歎:“自十六歲踏入江湖,至今已近五年。娘親可安?父親可有蹤跡?昔日的親人與師門,如今如何……我亦不知。”
張鬆輕輕點頭,道:“主公,若心有所係,當先行一探。”
嬴無塵緩緩睜眼,眸色沉靜,目光落迴輿圖之上,語氣低沉而不失果斷:“青州是未來,逍遙派是過往。若我想向前走,或許……當先迴頭一觀。”
他轉身望向張鬆,沉聲道:“你領秦儀率秦軍迴青州,整合黃巾舊部,穩固根基。青州若不牢固,吾等難行大計。”
張鬆鄭重抱拳:“屬下領命。”
隨後,嬴無塵目光轉向張益,微微一頓,沉聲道:“你率許褚、五鼠、玄武堂、玄機堂等人,另擇隱秘之地,重建玄影門。此地不可久留,玄影門若立,方可成暗中之劍。”
張益神色凝重,拱手道:“屬下遵命。”
嬴無塵緩緩頷首,眸色微斂,似乎在細細思索。
“至於我……”
他望向窗外,夜色深沉,星光微茫。
“我該迴家了。”
堂內燭火輕搖,映照著嬴無塵堅定而深邃的神色。
風起,吹動窗欞,似有遠方的召喚,低聲迴響在天地之間。
190年,五月初一,巳時
嬴無塵啟程,踏上歸途。
清晨的陽光透過薄霧灑落在官道之上,嬴無塵騎乘黑馬,沿著蜿蜒的山道緩緩前行。
此行需借道豫州、徐州、揚州,抵達會稽郡章安縣,方可乘船出海,南下直往逍遙門。
微風拂麵,他負手策馬,目光幽遠。
190年,五月初一,午時
豫州·官道
官道漫長,青山隱隱,暮春的風攜著泥土與野草的清新,拂過嬴無塵的衣袍。他策馬緩行,沿著蜿蜒官道向許昌而去,身後隻帶了寥寥數騎,行跡低調,不欲引人注目。
然江湖之道,向來風雲莫測。
臨近午時,前方驛站漸入視野,一座小鎮依山而建,雖未因戰亂破敗,但氛圍卻透著幾分沉寂。街上行人匆匆,店鋪寥落,偶有刀劍之客在酒肆前低聲交談。
嬴無塵策馬緩緩入鎮,眼角餘光一掃,便察覺街邊有幾道隱晦的目光掠過自己。
他嘴角微微一勾,未作聲色,翻身下馬,將馬交於驛館夥計,邁步入茶樓。
二樓臨窗處,他悠然落座。店中零星幾名客人,有行商,有旅人,亦有幾名腰佩刀劍的江湖客,或低聲閑談,或獨飲沉思。然而,空氣中那一絲若有若無的壓抑感,卻未曾散去。
嬴無塵輕撫茶盞,耳聽八方,視線不經意地掃過一旁幾桌。
“你聽說了嗎?昨日有人在穀口截殺商隊,江左七虎之一的‘鐵臂彪’竟折損於此……”
“此人武藝高強,竟也……莫非是那群人?”
“不錯,那些人是衝著某件東西去的,傳言與‘道德經’有關……”
嬴無塵眼神微動,指尖輕輕敲擊桌麵,心中一絲警覺悄然浮現。道德經? 江湖之中竟已有此事傳言,究竟是偶然,還是有人刻意引導?
正思索間,樓梯處忽有腳步聲靠近。
一名頭戴鬥笠、身著青袍的劍客緩緩走來,徑直停在他桌前。
劍客微微拱手,語氣平靜:“閣下可是嬴公子?”
嬴無塵目光微微一凝,語氣平淡:“閣下何人?”
劍客微微一笑,低聲道:“在下受人所托,特來請公子移步。”
嬴無塵淡然道:“何人相邀?”
劍客:“江左白家。”
話音一落,茶樓內的空氣似乎凝滯了一瞬。原本低語的江湖客皆不由自主地屏住唿吸,目光閃爍不定。
一些普通客人神色如常,繼續低聲交談,並未察覺異樣。
但幾名腰懸長劍、衣著不凡的江湖客卻不由得微微抬頭,目光閃過一絲驚訝。
“江左白家?”其中一人低聲喃喃,神色微變,似想確認自己是否聽錯。
另一人則迅速低頭,繼續飲酒,仿佛不願多言。
一旁的店小二對這些名號一無所知,仍舊滿臉笑意地招唿客人。
整座茶樓雖未陷入死寂,但那一瞬間的微妙停頓,已足夠說明此名號,非比尋常。
嬴無塵指尖輕輕敲擊桌麵,目光深邃,似在迴憶什麽。片刻後,他輕笑一聲:“白家隱世已久,輕易不入江湖。今日竟破例請我,倒是讓我有些意外。”
江左白家。
這四個字在江湖中雖少有傳聞,卻如驚雷般令人側目。白家隱世已久,卻暗藏驚天底蘊。此世家自稱白起之後,隱居江左一帶,奉行五行、星象之學,亦精研劍道。
盡管極少涉足江湖紛爭,但曆朝曆代,無論廟堂還是江湖,凡是與白家有所牽連之人,無不在亂世中掀起驚濤駭浪。
劍客語氣不變:“家主有意相見。”
嬴無塵目光微微一閃,語調帶著一絲探究:“可知我是誰?”
劍客微微頷首,語氣肅然:“家主已知公子身份,否則,也不會相邀。”
嬴無塵眯起眼,眼中幽光一閃,嘴角輕輕勾起:“白家既然肯現身,想必是有不得不現身的理由?”
劍客沉默半瞬,隨後緩緩道:“公子若有疑問,何不親自前往一探?”
嬴無塵微微一笑,端起茶盞,一飲而盡,隨即起身負手而立:“既然白家有意,那我便走一趟。”
茶樓之外,天色漸暗,遠處的群山在夕陽下投下猙獰的剪影。風起,卷起地上零星的落葉,也卷起了一場未知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