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年少鳳雛
190年,六月初五,申時
由拳縣·清風樓後院
黃昏漸近,清風樓後院別有洞天。青石小徑蜿蜒於假山翠竹之間,池水澄澈,蓮葉田田,微風拂過,水麵蕩起道道漣漪。暮光斜灑,院內光影交錯,宛如靜謐的世外之境。
嬴無塵與白昱並肩而行,步履沉穩。院門處,兩道人影早已靜候。為首之人青袍長須,鬢角微霜,神態自若,正是龐德公;他身旁立著一名身著素衣的少年,眉宇清秀,目光澄澈而沉靜,與其年紀顯得極不相稱。
“嬴公子,白長老。”龐德公率先抱拳,笑意溫和,“嬴公子久仰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不負所聞。”
“龐長老。”嬴無塵微頷首,迴以一禮,“久仰。”
白昱神色略緩,也抱拳問候:“龐長老安好。”
寒暄過後,龐德公目光轉向身側少年,語氣中帶著幾分自豪與寵溺:“這是舍侄龐統,年歲雖小,卻心性聰穎,過目不忘。雖不過十一二歲,然談經論道,已頗有見地。老夫將他視作龐氏一脈未來的希望,故而特意帶來見識一二。”
龐統微微欠身,聲音清亮而不失禮數:“見過嬴公子,見過白長老。”
嬴無塵看了他一眼,心中微動。少年的眼神澄澈卻不失機敏,雖語調謙和,眉宇間卻自有一股不容忽視的自信。白昱則暗自點頭,心中感歎龐家教子有方。
龐德公笑道:“年輕人,總要走走江湖,見些風浪。龐統雖年幼,然誌氣不凡,望他日能有所擔當。”
閑談片刻,龐德公做了個請的手勢:“院中茶席已備,不若移步再談。”
幾人入座。素木茶幾上茶香氤氳,銅壺中熱水翻滾,輕霧嫋嫋升起。庭中偶有風過,竹葉窸窣。
龐德公斟茶,率先開口,神色已轉為凝重:“兩位,閑話至此,正事不便再拖。閣內之局,已到了最危急的時刻。李鍾多年籌謀,至今已將大半機構納於掌控之中。雖仍有部分人堅定支持閣主,可局勢每況愈下,若再遲疑,恐怕將再無翻盤之機。”
白昱聞言,麵色微沉,手指輕叩桌麵,未語。嬴無塵端起茶盞,茶水未飲,望著杯中倒映的暮色,淡淡開口:“我今日來赴約之前,收到一條頗有趣卻也讓人頭疼的情報。”
龐德公眉頭微挑:“哦?何事?”
嬴無塵抬眸,眸光沉如深潭,緩緩道:“有人懷疑,鬼穀書院的司馬氏已暗中介入此局。隻是這人與李鍾之間關係微妙,表麵似有合作之意,可其所為,又並非全然支持李鍾。”
此言一出,龐德公臉上的笑意收斂幾分,眉宇間浮現凝重之色,低聲喃喃:“竟是鬼穀書院……”
龐統微微變色,雖未出聲,眼底已有幾分警惕與不安。
片刻沉默,龐德公長歎一聲:“若真是司馬氏插手,那情況便不容樂觀。鬼穀書院素來行事詭譎,所涉皆大局,絕非簡單地助李鍾篡權那麽簡單。他們若肯動手,定是在謀劃更大的盤子。”
白昱沉聲接話:“那如今該如何是好?”
龐德公抿了抿茶,目光深邃,緩緩道:“若鬼穀書院真有染指,李鍾不過是個跳梁小醜,真正要防的是背後的司馬儁。他行事一向深藏不露,能動書院之力,必有圖謀。我們若坐視不理,怕是連迴手之力都無。”
嬴無塵指尖輕敲桌麵,似在思索,聲音卻不見波瀾:“無論是李鍾,還是司馬儁,此局終究要有人執刀。隻是——”
話鋒微頓,他淡淡補道:“執刀之人,不該是我。”
龐德公目光微凝,沉默須臾,緩緩道:“可局已至此,嬴公子,很多時候,局不由人。”
院中風起,竹影婆娑。茶盞中水波微漾,仿佛應和著這亂世未解的局勢。
龐統靜坐片刻,目光在茶盞中略過,忽而開口,聲音清晰而不失沉穩:“司馬儁既已插手,絕不會止步於暗中布局。他行事風格隱忍狠辣,向來善於借勢殺人。此局若不及時應對,恐怕不隻是閣內要亂,江東、江左,甚至朝堂都難獨善其身。”
龐德公微微頷首,目露讚賞,卻未出聲打斷。
龐統繼續分析道:“嬴公子如今已被李鍾視作心腹大患,司馬氏更不會容忍局外之人破壞布局。若要保全自己與同道,最好提前布局,尤其是孫策。江東兵馬雖未明言插手,但現今司馬儁若見他們有意幹涉,必然會先下手為強。”
話音落下,院中一靜。白昱挑眉,望向這個年僅十一二歲的少年,眼中閃過一抹異色。如此見地與冷靜,遠超常人。
嬴無塵凝視龐統,眸中一抹深意流轉。半晌,低聲道:“年紀輕輕,見識不凡。”
話至此,他腦海中不由浮現出過年時在洛陽客棧,偶遇的一名孩童。那孩子不過八九歲,聰慧機敏,言談間便能窺透人心,如今想來,竟與眼前這龐統有幾分神似。
“諸葛亮…龐統…”嬴無塵心底輕歎,唇角微不可察地勾了勾,“這世道,果真少年英才輩出。”
龐統抬眸,眼神透出超出年紀的冷靜與謀算,緩緩開口道:“此局要破,需步步為營,先亂敵心,再破其勢。”
他抬手,在茶幾上虛劃,仿若布陣:“第一計,散疑生間。叔父可先迴閣內,暗中散播消息,指稱李鍾與鬼穀書院暗中勾結,意圖染指天機閣大權。此言一出,縱使有人不信,李鍾亦難無動於衷。最妙的是,他疑心起,必會傳書質問司馬儁。兩者本就心懷芥蒂,這一攪動,必能叫他們先亂一陣。”
龐德公輕撫須髯,目中閃過一抹讚許:“好,言語利劍,先亂其心,正是上策。”
龐統微一點頭,續道:“第二計,借刀加火。我們可安排人喬裝鬼穀書院殺手,行刺李鍾、公孫策、張汜等叛亂派核心人物。刺殺成敗倒是其次,貴在營造出‘司馬儁對李鍾惱怒,借殺手出手’的假象。此舉既能加深李鍾對司馬儁的疑忌,又能震懾公孫策、張汜等心存僥幸之徒,讓他們知曉,一旦局勢反噬,刀鋒不留情。”
白昱沉聲問:“若李鍾設法穩住陣腳,此計豈非無功?”
“他穩得住人,卻穩不住人心。”龐統神色不改,“閣中支持李鍾者,多是趨利避害之輩。若見‘鬼穀’來勢洶洶,而李鍾又自顧不暇,必有人心生退意,削其羽翼不難。”
嬴無塵微頷首,眸光微斂:“兩計雖險,卻恰中其要。”
龐統唇角微抿,第三根指節輕敲桌麵,落下最後一子:“第三計,乘虛而入。待叛亂派內部疑雲四起、互相猜忌之時,閣主司馬徽先生便可親自出麵,公開斥責李鍾及其黨羽,聲討其擾亂閣內秩序、敗壞名聲之行徑。此舉當借天機閣一貫的道義之名,喚迴眾人心向。屆時,白長老、黃承彥長老與叔父你等三位長老須同時表態支持閣主,當眾撐起場麵。如此一來,天機閣中人望所歸,叛亂派自會崩散。”
龐德公聞言,神色漸凝,眼底透出讚賞與一抹自豪:“此三計環環相扣,先亂其心,再斬其膽,後聚其眾。統兒,難得你思路如此清晰。”
白昱望了龐統一眼,冷峻麵容也稍有緩和,低聲道:“年紀輕輕,竟能謀如此局,佩服。”
嬴無塵卻隻是淡淡一笑,指尖摩挲茶盞,低語道:“借心、借人、借勢……三策皆以敵之力反製,果然妙。”
龐統謙然拱手:“嬴公子過獎。此局雖設,但成與否,還需諸位謀劃得當,步步緊扣。”
院中微風拂麵,竹葉搖曳,茶香氤氳。棋盤未下,心中已自有勝負輪廓。
190年,六月初五,申時
由拳縣·清風樓後院
黃昏漸近,清風樓後院別有洞天。青石小徑蜿蜒於假山翠竹之間,池水澄澈,蓮葉田田,微風拂過,水麵蕩起道道漣漪。暮光斜灑,院內光影交錯,宛如靜謐的世外之境。
嬴無塵與白昱並肩而行,步履沉穩。院門處,兩道人影早已靜候。為首之人青袍長須,鬢角微霜,神態自若,正是龐德公;他身旁立著一名身著素衣的少年,眉宇清秀,目光澄澈而沉靜,與其年紀顯得極不相稱。
“嬴公子,白長老。”龐德公率先抱拳,笑意溫和,“嬴公子久仰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不負所聞。”
“龐長老。”嬴無塵微頷首,迴以一禮,“久仰。”
白昱神色略緩,也抱拳問候:“龐長老安好。”
寒暄過後,龐德公目光轉向身側少年,語氣中帶著幾分自豪與寵溺:“這是舍侄龐統,年歲雖小,卻心性聰穎,過目不忘。雖不過十一二歲,然談經論道,已頗有見地。老夫將他視作龐氏一脈未來的希望,故而特意帶來見識一二。”
龐統微微欠身,聲音清亮而不失禮數:“見過嬴公子,見過白長老。”
嬴無塵看了他一眼,心中微動。少年的眼神澄澈卻不失機敏,雖語調謙和,眉宇間卻自有一股不容忽視的自信。白昱則暗自點頭,心中感歎龐家教子有方。
龐德公笑道:“年輕人,總要走走江湖,見些風浪。龐統雖年幼,然誌氣不凡,望他日能有所擔當。”
閑談片刻,龐德公做了個請的手勢:“院中茶席已備,不若移步再談。”
幾人入座。素木茶幾上茶香氤氳,銅壺中熱水翻滾,輕霧嫋嫋升起。庭中偶有風過,竹葉窸窣。
龐德公斟茶,率先開口,神色已轉為凝重:“兩位,閑話至此,正事不便再拖。閣內之局,已到了最危急的時刻。李鍾多年籌謀,至今已將大半機構納於掌控之中。雖仍有部分人堅定支持閣主,可局勢每況愈下,若再遲疑,恐怕將再無翻盤之機。”
白昱聞言,麵色微沉,手指輕叩桌麵,未語。嬴無塵端起茶盞,茶水未飲,望著杯中倒映的暮色,淡淡開口:“我今日來赴約之前,收到一條頗有趣卻也讓人頭疼的情報。”
龐德公眉頭微挑:“哦?何事?”
嬴無塵抬眸,眸光沉如深潭,緩緩道:“有人懷疑,鬼穀書院的司馬氏已暗中介入此局。隻是這人與李鍾之間關係微妙,表麵似有合作之意,可其所為,又並非全然支持李鍾。”
此言一出,龐德公臉上的笑意收斂幾分,眉宇間浮現凝重之色,低聲喃喃:“竟是鬼穀書院……”
龐統微微變色,雖未出聲,眼底已有幾分警惕與不安。
片刻沉默,龐德公長歎一聲:“若真是司馬氏插手,那情況便不容樂觀。鬼穀書院素來行事詭譎,所涉皆大局,絕非簡單地助李鍾篡權那麽簡單。他們若肯動手,定是在謀劃更大的盤子。”
白昱沉聲接話:“那如今該如何是好?”
龐德公抿了抿茶,目光深邃,緩緩道:“若鬼穀書院真有染指,李鍾不過是個跳梁小醜,真正要防的是背後的司馬儁。他行事一向深藏不露,能動書院之力,必有圖謀。我們若坐視不理,怕是連迴手之力都無。”
嬴無塵指尖輕敲桌麵,似在思索,聲音卻不見波瀾:“無論是李鍾,還是司馬儁,此局終究要有人執刀。隻是——”
話鋒微頓,他淡淡補道:“執刀之人,不該是我。”
龐德公目光微凝,沉默須臾,緩緩道:“可局已至此,嬴公子,很多時候,局不由人。”
院中風起,竹影婆娑。茶盞中水波微漾,仿佛應和著這亂世未解的局勢。
龐統靜坐片刻,目光在茶盞中略過,忽而開口,聲音清晰而不失沉穩:“司馬儁既已插手,絕不會止步於暗中布局。他行事風格隱忍狠辣,向來善於借勢殺人。此局若不及時應對,恐怕不隻是閣內要亂,江東、江左,甚至朝堂都難獨善其身。”
龐德公微微頷首,目露讚賞,卻未出聲打斷。
龐統繼續分析道:“嬴公子如今已被李鍾視作心腹大患,司馬氏更不會容忍局外之人破壞布局。若要保全自己與同道,最好提前布局,尤其是孫策。江東兵馬雖未明言插手,但現今司馬儁若見他們有意幹涉,必然會先下手為強。”
話音落下,院中一靜。白昱挑眉,望向這個年僅十一二歲的少年,眼中閃過一抹異色。如此見地與冷靜,遠超常人。
嬴無塵凝視龐統,眸中一抹深意流轉。半晌,低聲道:“年紀輕輕,見識不凡。”
話至此,他腦海中不由浮現出過年時在洛陽客棧,偶遇的一名孩童。那孩子不過八九歲,聰慧機敏,言談間便能窺透人心,如今想來,竟與眼前這龐統有幾分神似。
“諸葛亮…龐統…”嬴無塵心底輕歎,唇角微不可察地勾了勾,“這世道,果真少年英才輩出。”
龐統抬眸,眼神透出超出年紀的冷靜與謀算,緩緩開口道:“此局要破,需步步為營,先亂敵心,再破其勢。”
他抬手,在茶幾上虛劃,仿若布陣:“第一計,散疑生間。叔父可先迴閣內,暗中散播消息,指稱李鍾與鬼穀書院暗中勾結,意圖染指天機閣大權。此言一出,縱使有人不信,李鍾亦難無動於衷。最妙的是,他疑心起,必會傳書質問司馬儁。兩者本就心懷芥蒂,這一攪動,必能叫他們先亂一陣。”
龐德公輕撫須髯,目中閃過一抹讚許:“好,言語利劍,先亂其心,正是上策。”
龐統微一點頭,續道:“第二計,借刀加火。我們可安排人喬裝鬼穀書院殺手,行刺李鍾、公孫策、張汜等叛亂派核心人物。刺殺成敗倒是其次,貴在營造出‘司馬儁對李鍾惱怒,借殺手出手’的假象。此舉既能加深李鍾對司馬儁的疑忌,又能震懾公孫策、張汜等心存僥幸之徒,讓他們知曉,一旦局勢反噬,刀鋒不留情。”
白昱沉聲問:“若李鍾設法穩住陣腳,此計豈非無功?”
“他穩得住人,卻穩不住人心。”龐統神色不改,“閣中支持李鍾者,多是趨利避害之輩。若見‘鬼穀’來勢洶洶,而李鍾又自顧不暇,必有人心生退意,削其羽翼不難。”
嬴無塵微頷首,眸光微斂:“兩計雖險,卻恰中其要。”
龐統唇角微抿,第三根指節輕敲桌麵,落下最後一子:“第三計,乘虛而入。待叛亂派內部疑雲四起、互相猜忌之時,閣主司馬徽先生便可親自出麵,公開斥責李鍾及其黨羽,聲討其擾亂閣內秩序、敗壞名聲之行徑。此舉當借天機閣一貫的道義之名,喚迴眾人心向。屆時,白長老、黃承彥長老與叔父你等三位長老須同時表態支持閣主,當眾撐起場麵。如此一來,天機閣中人望所歸,叛亂派自會崩散。”
龐德公聞言,神色漸凝,眼底透出讚賞與一抹自豪:“此三計環環相扣,先亂其心,再斬其膽,後聚其眾。統兒,難得你思路如此清晰。”
白昱望了龐統一眼,冷峻麵容也稍有緩和,低聲道:“年紀輕輕,竟能謀如此局,佩服。”
嬴無塵卻隻是淡淡一笑,指尖摩挲茶盞,低語道:“借心、借人、借勢……三策皆以敵之力反製,果然妙。”
龐統謙然拱手:“嬴公子過獎。此局雖設,但成與否,還需諸位謀劃得當,步步緊扣。”
院中微風拂麵,竹葉搖曳,茶香氤氳。棋盤未下,心中已自有勝負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