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年,八月十三,卯時
襄陽城外,江東軍大營
夜風唿嘯,營帳之中的油燈搖曳,映照著眾將緊繃的臉龐。大帳之外,戰馬嘶鳴不安,傳遞著即將動蕩的局勢。
就在不久前,一支狼狽不堪的騎兵闖入江東軍營,鮮血浸透鎧甲,戰馬喘息如牛,宛如從地獄中逃出的孤魂。
為首之人正是韓當,他滿身血汙,臉色鐵青,手中仍緊握著沾滿血跡的戰刀,而在他身後,幾名親衛正抬著一副簡易擔架,擔架上,孫堅靜靜地躺著,額側傷口已被簡單包紮,但血跡依舊浸透了白布。
“什麽?!”
“主公重傷?!”
黃蓋與程普幾乎同時站起,目光震怒地看向韓當。
黃蓋一步衝到擔架旁,望著昏迷不醒的孫堅,胸膛劇烈起伏,猛然轉頭怒視韓當,目光如刀:“韓當!你到底是怎麽護衛主公的?!”
他一拳狠狠砸在案幾上,整張桌案震動,幾乎要掀翻。
韓當臉色陰沉,身上帶著幾道傷口,他猛地單膝跪地,拳頭緊握,咬牙道:“屬下無能!請罪!”
“請罪?”黃蓋怒極反笑,眼中滿是殺意,“你知不知道主公若死了,江東軍會是什麽下場?!你他娘的拿什麽來請罪?!”
韓當咬緊牙關,額上青筋暴起,滿臉愧色,卻一言不發。
“夠了。”
一旁的程普沉著臉,伸手攔住黃蓋,低聲道:“主公還活著,現在不是爭吵的時候。”
他目光銳利地盯著韓當,聲音低沉而不容置疑:“韓將軍,把事情經過仔細說一遍。”
韓當深吸一口氣,壓下胸腔中的憤怒與恥辱,聲音低沉:“主公率軍追擊劉表,至峴山後遭遇伏擊,乃鬼穀書院所設死局!”
“他們利用劉表誘敵,提前在山中布下殺手,我們一入山便被巨石封路,前後埋伏,四麵箭雨,突圍不及,主公……被亂箭所傷。”
他說到這裏,眼中滿是痛色。
黃蓋緊緊握拳,指節發白,怒極反笑:“好,好得很!鬼穀書院,真當我江東軍是砧板上的魚肉?”
程普的臉色亦是難看至極,他沉思片刻,旋即做出決斷:“韓當,你可知祖茂的下落?”
韓當眼中閃過一絲痛楚,咬牙道:“祖將軍率少部分人殿後,為保主公突圍,至今生死未卜!”
程普聞言,目光一凝,旋即轉身對親衛下令:“傳令全軍——派五千人即刻馳援祖茂!其餘人等,準備撤軍!”
親衛一愣:“撤?!”
黃蓋猛然迴頭,臉色難看至極:“程普,你說什麽?”
程普沉聲道:“主公重傷,戰局已變。主公若死,江東軍群龍無首,此戰便再無勝算!我們必須退!”
黃蓋目光一沉,死死盯著程普,嘴角微微抽動,最後卻沒有說話。
他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隻是咽不下這口氣!
“撤軍可以。”黃蓋咬牙道,“但這仇,我們必須報!”
程普目光冷冽,沉聲道:“當然要報,但不是現在。”
他眸光掃過大帳,聲音鏗鏘:“鬼穀書院陰謀詭計再多又如何?荊州是他們的,我們還有整個江東!此戰雖敗,但我們沒有輸!”
“等主公傷愈,我們必然再踏荊州!”
黃蓋深吸一口氣,重重一揮手:“傳令!所有人準備後撤,接應祖將軍,全軍撤迴江東!”
江東軍的戰旗在夜色中獵獵飄揚,烽火之下,戰局已經徹底逆轉。
孫堅一戰大敗,重傷昏迷,江東軍不得不撤離荊州,鬼穀書院的陰影籠罩在這片大地之上……
190年,八月二十,酉時
建業,望江樓
江水滾滾,夜幕籠罩建業,華燈初上,街市依舊熱鬧非凡。
城中望江樓,乃是建業最負盛名的酒樓,登樓遠眺,長江奔騰不息,江風拂麵,酒香飄散,是江東俠士最喜聚會之地。
此刻,酒樓二層,幾名意氣風發的青年圍坐酒案,談笑風生。
孫策端坐主位,年僅十七,已顯英氣,他執杯朗聲笑道:“諸位,今日能同飲一席,實乃人生快事!江湖紛亂,各方群雄逐鹿,然而天下並非他們的天下,亦非我等不可立足之地!”
席間幾人皆是江湖俠客,或身懷武藝,或智計過人,雖未歸屬某家,但彼此惺惺相惜。
周泰咧嘴一笑,舉杯暢飲:“哈哈!伯符說得好!如今戰亂四起,天子無道,天下英雄自當逐鹿,豈能讓宵小橫行!”
徐盛沉穩地點頭,目光深邃:“伯符誌向不凡,令人欽佩。”
太史慈一身勁裝,佩劍掛於案側,微微一笑:“江湖兒郎,快意恩仇。若天下能太平,這杯酒喝得才更舒心。”
“哈哈哈哈!”孫策暢懷大笑,眼神銳利如刀:“子義仍舊灑脫如昔!然當今天下,若無人立起天地綱常,何來太平?”
他忽然看向身旁一人,笑道:“今日我還要介紹一位新朋友。”
眾人目光齊聚,見那人儀表不凡,風姿卓然,雖不過二十出頭,卻氣度雍容,舉止沉穩,一雙眼眸透著深遠的智慧。
“他是周瑜,字公瑾,廬江人,自幼博覽兵書,擅音律,才情冠世。”
孫策朗聲笑道:“此人乃我新識之知交,將來若有大事相托,必能並肩而戰!”
周瑜微微一笑,舉杯道:“伯符盛情,公瑾愧不敢當。然若天下有難,若有可行之道,我自當竭盡全力。”
孫策舉杯相敬,正欲暢飲,忽聽得樓梯處傳來一陣沉重的腳步聲。
黃蓋、程普!
二人風塵仆仆,滿臉肅然,步入酒樓,目光沉重地掃過席間眾人。
孫策眉頭微皺,放下酒杯,起身迎上:“公覆叔,德謀叔,二位怎會突然至此?”
黃蓋目光凝重,眉頭緊鎖,仿佛有千斤重擔壓在心頭,喉結滾動,欲言又止。
程普深吸一口氣,沉聲道:“伯符,請隨我們迴府。”
孫策心頭一震,察覺氣氛異樣,臉上笑意頓時斂去,語氣低沉:“出了何事?”
黃蓋目光沉痛,雙手微微握拳,片刻後,終於吐出那句滯在喉間的話——
“主公……在歸途中,已……殞命。”
此言一出,整座酒樓頃刻間寂靜無聲。
孫策隻覺腦中轟然炸響,耳畔嗡鳴作響,唿吸瞬間凝滯。
他猛地上前一步,死死盯著黃蓋,雙拳緊握,聲音因顫抖而嘶啞:“你說什麽?我父親……戰死了?”
黃蓋閉上雙眼,牙關緊咬,拳頭死死捏緊,低沉道:“孫將軍在撤退途中,傷勢惡化……終究未能撐住。”
程普低聲道:“主公已然歸去,江東軍不可群龍無首,伯符,你與仲謀需盡快做出決斷。”
孫策身子僵硬,渾身如墜冰窟,眼前的世界仿佛瞬間崩塌,他的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唿吸急促,卻沒有崩潰,他不能崩潰。
半晌,他深吸一口氣,沉聲道:“父親的遺體……在哪?”
黃蓋沉聲道:“已由親衛護送迴建業,現安置於府中。”
孫策閉了閉眼,再睜開時,眼底的悲痛化作冷冽如刀的決然。
“迴府。”
他猛然轉身,大步走下樓梯,未再迴頭。
周泰、徐盛、太史慈、甘寧等人紛紛起身,臉色各異,眼中滿是震驚與憤怒。
周瑜望著孫策離去的背影,眼神深邃,微微起身,默然跟隨。
江東的天,變了。
從今夜起,孫策不再隻是孫堅之子,而是即將肩負江東命運的男人。
襄陽城外,江東軍大營
夜風唿嘯,營帳之中的油燈搖曳,映照著眾將緊繃的臉龐。大帳之外,戰馬嘶鳴不安,傳遞著即將動蕩的局勢。
就在不久前,一支狼狽不堪的騎兵闖入江東軍營,鮮血浸透鎧甲,戰馬喘息如牛,宛如從地獄中逃出的孤魂。
為首之人正是韓當,他滿身血汙,臉色鐵青,手中仍緊握著沾滿血跡的戰刀,而在他身後,幾名親衛正抬著一副簡易擔架,擔架上,孫堅靜靜地躺著,額側傷口已被簡單包紮,但血跡依舊浸透了白布。
“什麽?!”
“主公重傷?!”
黃蓋與程普幾乎同時站起,目光震怒地看向韓當。
黃蓋一步衝到擔架旁,望著昏迷不醒的孫堅,胸膛劇烈起伏,猛然轉頭怒視韓當,目光如刀:“韓當!你到底是怎麽護衛主公的?!”
他一拳狠狠砸在案幾上,整張桌案震動,幾乎要掀翻。
韓當臉色陰沉,身上帶著幾道傷口,他猛地單膝跪地,拳頭緊握,咬牙道:“屬下無能!請罪!”
“請罪?”黃蓋怒極反笑,眼中滿是殺意,“你知不知道主公若死了,江東軍會是什麽下場?!你他娘的拿什麽來請罪?!”
韓當咬緊牙關,額上青筋暴起,滿臉愧色,卻一言不發。
“夠了。”
一旁的程普沉著臉,伸手攔住黃蓋,低聲道:“主公還活著,現在不是爭吵的時候。”
他目光銳利地盯著韓當,聲音低沉而不容置疑:“韓將軍,把事情經過仔細說一遍。”
韓當深吸一口氣,壓下胸腔中的憤怒與恥辱,聲音低沉:“主公率軍追擊劉表,至峴山後遭遇伏擊,乃鬼穀書院所設死局!”
“他們利用劉表誘敵,提前在山中布下殺手,我們一入山便被巨石封路,前後埋伏,四麵箭雨,突圍不及,主公……被亂箭所傷。”
他說到這裏,眼中滿是痛色。
黃蓋緊緊握拳,指節發白,怒極反笑:“好,好得很!鬼穀書院,真當我江東軍是砧板上的魚肉?”
程普的臉色亦是難看至極,他沉思片刻,旋即做出決斷:“韓當,你可知祖茂的下落?”
韓當眼中閃過一絲痛楚,咬牙道:“祖將軍率少部分人殿後,為保主公突圍,至今生死未卜!”
程普聞言,目光一凝,旋即轉身對親衛下令:“傳令全軍——派五千人即刻馳援祖茂!其餘人等,準備撤軍!”
親衛一愣:“撤?!”
黃蓋猛然迴頭,臉色難看至極:“程普,你說什麽?”
程普沉聲道:“主公重傷,戰局已變。主公若死,江東軍群龍無首,此戰便再無勝算!我們必須退!”
黃蓋目光一沉,死死盯著程普,嘴角微微抽動,最後卻沒有說話。
他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隻是咽不下這口氣!
“撤軍可以。”黃蓋咬牙道,“但這仇,我們必須報!”
程普目光冷冽,沉聲道:“當然要報,但不是現在。”
他眸光掃過大帳,聲音鏗鏘:“鬼穀書院陰謀詭計再多又如何?荊州是他們的,我們還有整個江東!此戰雖敗,但我們沒有輸!”
“等主公傷愈,我們必然再踏荊州!”
黃蓋深吸一口氣,重重一揮手:“傳令!所有人準備後撤,接應祖將軍,全軍撤迴江東!”
江東軍的戰旗在夜色中獵獵飄揚,烽火之下,戰局已經徹底逆轉。
孫堅一戰大敗,重傷昏迷,江東軍不得不撤離荊州,鬼穀書院的陰影籠罩在這片大地之上……
190年,八月二十,酉時
建業,望江樓
江水滾滾,夜幕籠罩建業,華燈初上,街市依舊熱鬧非凡。
城中望江樓,乃是建業最負盛名的酒樓,登樓遠眺,長江奔騰不息,江風拂麵,酒香飄散,是江東俠士最喜聚會之地。
此刻,酒樓二層,幾名意氣風發的青年圍坐酒案,談笑風生。
孫策端坐主位,年僅十七,已顯英氣,他執杯朗聲笑道:“諸位,今日能同飲一席,實乃人生快事!江湖紛亂,各方群雄逐鹿,然而天下並非他們的天下,亦非我等不可立足之地!”
席間幾人皆是江湖俠客,或身懷武藝,或智計過人,雖未歸屬某家,但彼此惺惺相惜。
周泰咧嘴一笑,舉杯暢飲:“哈哈!伯符說得好!如今戰亂四起,天子無道,天下英雄自當逐鹿,豈能讓宵小橫行!”
徐盛沉穩地點頭,目光深邃:“伯符誌向不凡,令人欽佩。”
太史慈一身勁裝,佩劍掛於案側,微微一笑:“江湖兒郎,快意恩仇。若天下能太平,這杯酒喝得才更舒心。”
“哈哈哈哈!”孫策暢懷大笑,眼神銳利如刀:“子義仍舊灑脫如昔!然當今天下,若無人立起天地綱常,何來太平?”
他忽然看向身旁一人,笑道:“今日我還要介紹一位新朋友。”
眾人目光齊聚,見那人儀表不凡,風姿卓然,雖不過二十出頭,卻氣度雍容,舉止沉穩,一雙眼眸透著深遠的智慧。
“他是周瑜,字公瑾,廬江人,自幼博覽兵書,擅音律,才情冠世。”
孫策朗聲笑道:“此人乃我新識之知交,將來若有大事相托,必能並肩而戰!”
周瑜微微一笑,舉杯道:“伯符盛情,公瑾愧不敢當。然若天下有難,若有可行之道,我自當竭盡全力。”
孫策舉杯相敬,正欲暢飲,忽聽得樓梯處傳來一陣沉重的腳步聲。
黃蓋、程普!
二人風塵仆仆,滿臉肅然,步入酒樓,目光沉重地掃過席間眾人。
孫策眉頭微皺,放下酒杯,起身迎上:“公覆叔,德謀叔,二位怎會突然至此?”
黃蓋目光凝重,眉頭緊鎖,仿佛有千斤重擔壓在心頭,喉結滾動,欲言又止。
程普深吸一口氣,沉聲道:“伯符,請隨我們迴府。”
孫策心頭一震,察覺氣氛異樣,臉上笑意頓時斂去,語氣低沉:“出了何事?”
黃蓋目光沉痛,雙手微微握拳,片刻後,終於吐出那句滯在喉間的話——
“主公……在歸途中,已……殞命。”
此言一出,整座酒樓頃刻間寂靜無聲。
孫策隻覺腦中轟然炸響,耳畔嗡鳴作響,唿吸瞬間凝滯。
他猛地上前一步,死死盯著黃蓋,雙拳緊握,聲音因顫抖而嘶啞:“你說什麽?我父親……戰死了?”
黃蓋閉上雙眼,牙關緊咬,拳頭死死捏緊,低沉道:“孫將軍在撤退途中,傷勢惡化……終究未能撐住。”
程普低聲道:“主公已然歸去,江東軍不可群龍無首,伯符,你與仲謀需盡快做出決斷。”
孫策身子僵硬,渾身如墜冰窟,眼前的世界仿佛瞬間崩塌,他的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唿吸急促,卻沒有崩潰,他不能崩潰。
半晌,他深吸一口氣,沉聲道:“父親的遺體……在哪?”
黃蓋沉聲道:“已由親衛護送迴建業,現安置於府中。”
孫策閉了閉眼,再睜開時,眼底的悲痛化作冷冽如刀的決然。
“迴府。”
他猛然轉身,大步走下樓梯,未再迴頭。
周泰、徐盛、太史慈、甘寧等人紛紛起身,臉色各異,眼中滿是震驚與憤怒。
周瑜望著孫策離去的背影,眼神深邃,微微起身,默然跟隨。
江東的天,變了。
從今夜起,孫策不再隻是孫堅之子,而是即將肩負江東命運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