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一個軍3個師,西北軍核心改製
奉軍家產不稀罕,我25歲當元帥 作者:一隻饅頭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帥,各大軍區司令都讚同您的改編,他們也覺得設立多兵種指揮起來有些不順手,最好是每一個師都能獨當一麵。”
“而且如此一來,可以解決我們缺少指戰員,無法進行大規模擴編的憂慮。”
李榮看了一眼過來匯報的金瞎子,“那就把咱們手頭上的12個軍全部改編了,你覺得如何?”
“是,那我立即召集參謀部。”
此時李榮的參謀部,已經多達60多人,清一色西北軍校畢業的嫡係軍官為主,都是來這裏混資曆和眼熟的。
隻要他們能得到李榮的賞識,未來一個少將的牌子少不了。
眾人坐定之後,李榮示意金瞎子開口宣讀。
“肖弋的機步第1軍,將下轄彭東海第1師、趙傑第2師、穀仁義第3師,方勝利繼續出任副軍長,王文哲升任軍參謀長。”
“馮天魁升任機步第2軍軍長,方立功繼續出任軍參謀長,劉誌輝升任副軍長,下轄吳子強第4師、李本忠第5師、趙喜順第6師。”
“曲虎的機步第3軍,副軍長由朱山璞升任,參謀長湯沐雨,下轄康雷第7師、陳剛第8師、震三江第9師。”
“陳大雷的機步第4軍,副軍長由嶽軍升任,參謀長孫勇,下轄朱傳武第10師、龍文章第11師、全文煥第12師。”
“張大彪的機步第5軍,副軍長樊鵬舉,參謀長由靳繼忠升任,下轄範天雷第13師,池國秀第14師,李大強第15師。”
“袁學勇的機步第6軍,副軍長由陳峰出任,參謀長由梁國平升任,下轄石光榮第16師、陳國華第17師、陳玉堂第18師。”
“楊秀川的機步第7軍,副軍長由陳玉琢出任,參謀長由高大山出任,下轄朱豪第19師、王怒江第20師、胡毅第21師。”
“邱明的機步第8軍,副軍長由薑必達升任,參謀長由段鵬升任,下轄丁玉山的第22師、宋建設的第23師、孫成海的第24師。”
“範希亮的機步第9軍,副軍長由廖光義升任,參謀長由朱開山升任,下轄石光榮的第25師、老獨臂的第26師、李武的第27師。”
“宋雨亭的機步第10軍,副軍長由邢誌國出任,參謀長由金瞎子出任,下轄呂良彪的第28師、秦漢勇第29師、劉洪元第30師。”
“儲世新的機步第11軍,副軍長由邱福林出任,參謀長由龔箭出任,下轄李孝章第31師,範天喜第32師,鄭源第33師。”
“高世巍的機步第12軍,副軍長由李赤水出任,參謀長由翰林調任,下轄池天星第34師,雷震第35師,虞嘯卿第36師。”
“命令時小毛組建火箭炮第1旅,整編64門噴煙者210毫米多管火箭炮。”
“命令杜清時組建火箭炮第2旅。”
“命令王根生組建火箭炮第3旅。”
“後續火箭炮旅,將增加車載式火箭炮,也就是陸地斯圖卡,每個旅24輛。”
“火箭炮旅編製為3200人,炮兵2個軍編製縮編為3萬人。”
“如此一來,我軍12個機械化步兵軍就還能吃下13萬人的兵額。”
“命令李雲龍的第1兵團,下轄1、3、5、7四個軍,外加炮兵第1軍,騎兵第2軍,輜重第3師,火箭炮第3旅。”
“命令孔捷的第2兵團,下轄第6軍,第8軍,第9軍,火箭炮2旅,輜重第2師。”
“命令丁偉在西北組建第3兵團,下轄第2軍,第10軍,第11軍,騎兵第1軍,輜重第5師,火箭炮第3旅。”
“第4軍,騎兵第3軍繼續駐守高北。”
“第12軍進駐塞上省。”
“命令王文進,給我按照1個軍轄3個師5萬6412人的編製,給我再準備4個軍和1個火箭炮旅的編製。”
“在明年3月份之前,我要看到各火箭炮旅的陸地斯圖卡到位。”
“另外,繼續對車載火箭炮進行研發,可以拋棄傳統炮管,采用發射軌道來試試,我不要求太高的精準度,隻要能快速打擊,形成火力覆蓋就行。”
“是。”
金瞎子和翰林都被調走之後,李榮身邊還有參謀部的高大壯、楊之亮、高鏡湖等人,再算上警衛團的馬小五、耿繼輝等人,以及徐承業帶領的副官處。
“大帥,目前1兵團的兵力達到了31萬8848人,2兵團兵力有19萬2436人,3兵團兵力為23萬2436人,光是這3個主力兵團的總兵力就達到了74.3萬人。”
李榮聽完高大壯的匯報,悠閑地落座在自己的躺椅上。
“這不奇怪,我的騎兵軍是4萬人的編製,輜重師是2萬人的編製,而且為了橫掃神農省和秦關省,我調遣一些重兵集結,也是應該的。”
“命令李雲龍的第1兵團,於11月19日出兵南下。”
“命令孔捷的第2兵團,在預定時間之前,抵達別水山地區,從東麵發起攻擊,掩護海軍陸戰第1軍,直撲夏口城。”
“命令丁偉的第3兵團,做好切斷南鄭通道,關門打狗的準備。”
“此戰,命令苗狼的空降旅參戰。”
“命令秦鶴年做好接應準備。”
“這一戰不僅要收拾了秦關省盤踞的直軍殘部,也要給我把南軍盤踞在中原地區的2個兵團給我打殘。”
“是。”
“滴滴滴……”
在電報迅速發出之後,在11月16日左右,李榮這邊,就整頓好了3大兵團和12個軍的編製問題,補充過來的新兵,也都拿到了稱手的武器開始訓練。
現在他們最不缺的就是彈藥了,而且都是直接打實彈,一個新兵200發子彈,13萬新兵那也就是2600萬發。
可在幾十億子彈的庫存麵前,那都是毛毛雨了。
最重要的是快速形成戰鬥力。
不過李榮還覺得不夠,他有心想推動騎兵轉為坦克兵,組建更多的航空部隊。
“命令何堅的航空第1軍,全部參戰。”
“要不是老子手頭上的人才不夠,老子非得多組建幾個航空軍不可。”
飛機的產量已經上來了,新招的5000新飛也訓練了小半年了。
再給他們一年時間,就足以上戰場了。
到那時候,自己能有5000架飛機嗎?
李榮覺得夠嗆。
不是產量不夠,是因為他覺得現在的飛機還不夠好呀。
“而且如此一來,可以解決我們缺少指戰員,無法進行大規模擴編的憂慮。”
李榮看了一眼過來匯報的金瞎子,“那就把咱們手頭上的12個軍全部改編了,你覺得如何?”
“是,那我立即召集參謀部。”
此時李榮的參謀部,已經多達60多人,清一色西北軍校畢業的嫡係軍官為主,都是來這裏混資曆和眼熟的。
隻要他們能得到李榮的賞識,未來一個少將的牌子少不了。
眾人坐定之後,李榮示意金瞎子開口宣讀。
“肖弋的機步第1軍,將下轄彭東海第1師、趙傑第2師、穀仁義第3師,方勝利繼續出任副軍長,王文哲升任軍參謀長。”
“馮天魁升任機步第2軍軍長,方立功繼續出任軍參謀長,劉誌輝升任副軍長,下轄吳子強第4師、李本忠第5師、趙喜順第6師。”
“曲虎的機步第3軍,副軍長由朱山璞升任,參謀長湯沐雨,下轄康雷第7師、陳剛第8師、震三江第9師。”
“陳大雷的機步第4軍,副軍長由嶽軍升任,參謀長孫勇,下轄朱傳武第10師、龍文章第11師、全文煥第12師。”
“張大彪的機步第5軍,副軍長樊鵬舉,參謀長由靳繼忠升任,下轄範天雷第13師,池國秀第14師,李大強第15師。”
“袁學勇的機步第6軍,副軍長由陳峰出任,參謀長由梁國平升任,下轄石光榮第16師、陳國華第17師、陳玉堂第18師。”
“楊秀川的機步第7軍,副軍長由陳玉琢出任,參謀長由高大山出任,下轄朱豪第19師、王怒江第20師、胡毅第21師。”
“邱明的機步第8軍,副軍長由薑必達升任,參謀長由段鵬升任,下轄丁玉山的第22師、宋建設的第23師、孫成海的第24師。”
“範希亮的機步第9軍,副軍長由廖光義升任,參謀長由朱開山升任,下轄石光榮的第25師、老獨臂的第26師、李武的第27師。”
“宋雨亭的機步第10軍,副軍長由邢誌國出任,參謀長由金瞎子出任,下轄呂良彪的第28師、秦漢勇第29師、劉洪元第30師。”
“儲世新的機步第11軍,副軍長由邱福林出任,參謀長由龔箭出任,下轄李孝章第31師,範天喜第32師,鄭源第33師。”
“高世巍的機步第12軍,副軍長由李赤水出任,參謀長由翰林調任,下轄池天星第34師,雷震第35師,虞嘯卿第36師。”
“命令時小毛組建火箭炮第1旅,整編64門噴煙者210毫米多管火箭炮。”
“命令杜清時組建火箭炮第2旅。”
“命令王根生組建火箭炮第3旅。”
“後續火箭炮旅,將增加車載式火箭炮,也就是陸地斯圖卡,每個旅24輛。”
“火箭炮旅編製為3200人,炮兵2個軍編製縮編為3萬人。”
“如此一來,我軍12個機械化步兵軍就還能吃下13萬人的兵額。”
“命令李雲龍的第1兵團,下轄1、3、5、7四個軍,外加炮兵第1軍,騎兵第2軍,輜重第3師,火箭炮第3旅。”
“命令孔捷的第2兵團,下轄第6軍,第8軍,第9軍,火箭炮2旅,輜重第2師。”
“命令丁偉在西北組建第3兵團,下轄第2軍,第10軍,第11軍,騎兵第1軍,輜重第5師,火箭炮第3旅。”
“第4軍,騎兵第3軍繼續駐守高北。”
“第12軍進駐塞上省。”
“命令王文進,給我按照1個軍轄3個師5萬6412人的編製,給我再準備4個軍和1個火箭炮旅的編製。”
“在明年3月份之前,我要看到各火箭炮旅的陸地斯圖卡到位。”
“另外,繼續對車載火箭炮進行研發,可以拋棄傳統炮管,采用發射軌道來試試,我不要求太高的精準度,隻要能快速打擊,形成火力覆蓋就行。”
“是。”
金瞎子和翰林都被調走之後,李榮身邊還有參謀部的高大壯、楊之亮、高鏡湖等人,再算上警衛團的馬小五、耿繼輝等人,以及徐承業帶領的副官處。
“大帥,目前1兵團的兵力達到了31萬8848人,2兵團兵力有19萬2436人,3兵團兵力為23萬2436人,光是這3個主力兵團的總兵力就達到了74.3萬人。”
李榮聽完高大壯的匯報,悠閑地落座在自己的躺椅上。
“這不奇怪,我的騎兵軍是4萬人的編製,輜重師是2萬人的編製,而且為了橫掃神農省和秦關省,我調遣一些重兵集結,也是應該的。”
“命令李雲龍的第1兵團,於11月19日出兵南下。”
“命令孔捷的第2兵團,在預定時間之前,抵達別水山地區,從東麵發起攻擊,掩護海軍陸戰第1軍,直撲夏口城。”
“命令丁偉的第3兵團,做好切斷南鄭通道,關門打狗的準備。”
“此戰,命令苗狼的空降旅參戰。”
“命令秦鶴年做好接應準備。”
“這一戰不僅要收拾了秦關省盤踞的直軍殘部,也要給我把南軍盤踞在中原地區的2個兵團給我打殘。”
“是。”
“滴滴滴……”
在電報迅速發出之後,在11月16日左右,李榮這邊,就整頓好了3大兵團和12個軍的編製問題,補充過來的新兵,也都拿到了稱手的武器開始訓練。
現在他們最不缺的就是彈藥了,而且都是直接打實彈,一個新兵200發子彈,13萬新兵那也就是2600萬發。
可在幾十億子彈的庫存麵前,那都是毛毛雨了。
最重要的是快速形成戰鬥力。
不過李榮還覺得不夠,他有心想推動騎兵轉為坦克兵,組建更多的航空部隊。
“命令何堅的航空第1軍,全部參戰。”
“要不是老子手頭上的人才不夠,老子非得多組建幾個航空軍不可。”
飛機的產量已經上來了,新招的5000新飛也訓練了小半年了。
再給他們一年時間,就足以上戰場了。
到那時候,自己能有5000架飛機嗎?
李榮覺得夠嗆。
不是產量不夠,是因為他覺得現在的飛機還不夠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