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如何在古代成功發動農民起義
短視頻:跪下,不準站起來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三章:如何在古代成功發動農民起義
【如何在古代成功發動農民起義】
就在古代眾人還沉浸在起義口號的時候,天幕的第二個視頻一變,直接就是造反起義了。
看著天幕上明晃晃的大字,聽著那響亮的聲音,很多皇帝都是勃然大怒,唯有開國皇帝方能有些不同。
大秦,嬴政:
“農民起義?”
“什麽是農民起義?”
“就那些種地的黔首嗎?”
“寡人六國都滅了,天下歸位一統。”
“他們能成何事?”
......
大漢,劉邦。
“哈哈哈,乃公得天命矣,後世若是朝廷暴虐,百姓群起而攻之,亦是天命也。”
劉邦認為自己並沒有什麽太大能力,自己之所以得到天下隻不過是天命讓他得到的。
再說了,自己雖然算不得黔首,但是也沒太大區別,可是自己卻成了皇帝。
為什麽?
暴秦無道罷了。
想來要發動所謂的農民起義,也需要在特定的時間才能成功。
故而他非常灑脫。
......
晉朝,司馬炎:
“農民起義?”
“想來就是黃巾之亂了。”
“不過現如今朕有九品中正製,分封諸王,內遷胡虜,絕不會再發生此種事情。”
......
隋朝,楊堅。
“朕躬行儉樸,任用官員不限門第,唯才是舉,整飭吏治,寬簡刑法,均田地,減免賦役,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重新編訂戶籍,廣設倉庫,分官倉、義倉,建新都大興城,開鑿廣通渠,提倡文教,攻打分化突厥,使突厥分為東西兩部,以消除北顧之憂。”
“如今國朝安定,百姓生活富足,人心思定,誰能造反?”
“隻是此事需警惕,避免有人記錄下來。”
......
唐朝,李淵。
“朕有太子建成,天策上將世民,再挑撥他們兩個內鬥,龍椅無憂也。”
......
宋朝,趙匡胤。
“造反?”
“燕雲十六州都不曾收複,不必在意。”
“朕今生,必收複燕雲十六州!”
“即便朕做不到,朕之子孫也定能做到!”
......
元朝,忽必烈。
“朕正帶著漢人幹蒙古人,農民有我鐵騎之利?”
......
明朝,朱元璋:
“百姓吃飽飯,就絕對不會造反。”
“反而是貪官汙吏,該殺!”
......
清朝,皇太極。
“朕都不一定能夠得到天下,想來這天幕說的還是李自成?”
“朕能打敗他嗎?”
......
其他皇帝多是驚恐憤怒,這天幕盡是妖言惑眾之言。
“傳令下去,誰都不能看抬頭看天幕。”
某位十全老人,“文字獄看來是不行了,以後誰敢抬頭看天幕,就有造反之嫌。”
“傳朕口諭,天幕之言誰都不能錄下一字!”
“錄字者,全家皆斬!”
......
然而,無論各朝皇帝如何,天幕依舊在繼續。
也不知道為什麽,劉武看著個就覺得分外舒爽。
就好似自己幹過這種事情似的。
隻聽天幕道。
【如何在古代成功發動農民起義?
首先就是心理準備,教員曾經說過,馬*思主義的道理千頭萬緒,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
農民起義任何時候都有純天然的正義性,所以無須有任何心理負擔。】
......
這才剛剛開始,各朝各代的皇帝雖然早有準備,但還是被這言論給氣的半死。
“混賬,混賬,都是妖言惑眾。”
“無君無父,無君無父之言。”
“這姓馬的是誰?”
“他竟然敢說造反有理。”
“傳朕口諭,捉拿馬姓之人。”
各朝各代馬姓人:“......”
不是,還有一個姓教的,你們也抓一下啊!!
......
天幕的聲音還在繼續。
【其次便是適當的時間點。
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好選擇起義遍地的時機。
這裏推薦秦末、隋末、唐末、清末。
切記要做風口上的豬。】
......
此話一出,很多朝代,無論是皇帝,還是達官顯貴,這一刻都鬆了一口氣。
唯有被點名的秦、隋、唐、清四朝的皇帝臉黑如鍋底。
為什麽要選他們?
......
【之後是密謀組織階段。
而利用宗教就是最好的選擇,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快速的壯大組織。
大賢良師張角,就是教科書式的先賢。
但擴充的同時,也要小心叛徒。
要明白有人因為餓肚子跟你起義,就可能因為肚子飽了收手。】
......
漢靈帝:“快,傾盡全力剿滅黃巾。”
“取張角首級者,封侯。”
其他朝代:“這道教得盯嚴實了。”
道教:“......”
我想爆粗口,但又怕壞了道行。
所以......
“我覺的咱們可以借佛教之名。”
“彌勒佛最好。”
“以後就叫白蓮教吧!”
“這叫借花獻佛!”
“不,這叫借佛獻道!”
“無量天尊!”
“不,應該叫白蓮聖母。”
“無生老母也是不錯。”
“管他呢,隨便編一個,用壞了再編一個,隻要白蓮的名頭不丟就行。”
......
【第四點,打造響亮一點的口號。
縱觀曆代起義軍的口號,黃巢的‘天補均平’最具有突破性,他第一次明確了起義的目的。
所以打造口號不僅要具有煽動性,還要學會畫大餅。】
......
與此同時,剛剛寫了......抄了一首《不第後賦菊》的黃巢,留下的詩句被人發現。
隨後人人驚唿,看黃巢跟看稀罕玩物似的。
“他就是黃巢,他就是黃巢啊!”
黃巢:“......”
我*尼瑪!!
......
【最後要確定起義方式。
曆史經驗告訴我們,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必須武裝鬥爭,絕不能接受招安,去背叛跟你混的弟兄們,比如宋江。】
......
此時正在接受招安的水泊梁山眾人,齊刷刷的將目光落在宋江身上。
而宋江則是刷的一下,汗流浹背。
“諸位兄弟,我敢說,此宋江非我宋江。”
李逵揮舞大斧,“可是哥哥,你在接受招安啊!”
宋江:“這......”
你們且讓我想想怎麽騙......怎麽解釋一下。
......
【當然如黃巢那般戰略性投降也未嚐不可。
所以是慷慨就義戰死沙場,還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這就由你自己選擇了。
好了,諸位穿越者們,祝你們早日造反成功。
下課!】
......
一聲下課,萬界百姓一時間竟然感覺自己身處私塾的明堂之中。
特別是那些朝代末期,活不下去的百姓,這一刻都蠢蠢欲動。
而和尚朱重八見此,暗道:“我當和尚都吃不飽,不如投了紅巾軍去。”
【如何在古代成功發動農民起義】
就在古代眾人還沉浸在起義口號的時候,天幕的第二個視頻一變,直接就是造反起義了。
看著天幕上明晃晃的大字,聽著那響亮的聲音,很多皇帝都是勃然大怒,唯有開國皇帝方能有些不同。
大秦,嬴政:
“農民起義?”
“什麽是農民起義?”
“就那些種地的黔首嗎?”
“寡人六國都滅了,天下歸位一統。”
“他們能成何事?”
......
大漢,劉邦。
“哈哈哈,乃公得天命矣,後世若是朝廷暴虐,百姓群起而攻之,亦是天命也。”
劉邦認為自己並沒有什麽太大能力,自己之所以得到天下隻不過是天命讓他得到的。
再說了,自己雖然算不得黔首,但是也沒太大區別,可是自己卻成了皇帝。
為什麽?
暴秦無道罷了。
想來要發動所謂的農民起義,也需要在特定的時間才能成功。
故而他非常灑脫。
......
晉朝,司馬炎:
“農民起義?”
“想來就是黃巾之亂了。”
“不過現如今朕有九品中正製,分封諸王,內遷胡虜,絕不會再發生此種事情。”
......
隋朝,楊堅。
“朕躬行儉樸,任用官員不限門第,唯才是舉,整飭吏治,寬簡刑法,均田地,減免賦役,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重新編訂戶籍,廣設倉庫,分官倉、義倉,建新都大興城,開鑿廣通渠,提倡文教,攻打分化突厥,使突厥分為東西兩部,以消除北顧之憂。”
“如今國朝安定,百姓生活富足,人心思定,誰能造反?”
“隻是此事需警惕,避免有人記錄下來。”
......
唐朝,李淵。
“朕有太子建成,天策上將世民,再挑撥他們兩個內鬥,龍椅無憂也。”
......
宋朝,趙匡胤。
“造反?”
“燕雲十六州都不曾收複,不必在意。”
“朕今生,必收複燕雲十六州!”
“即便朕做不到,朕之子孫也定能做到!”
......
元朝,忽必烈。
“朕正帶著漢人幹蒙古人,農民有我鐵騎之利?”
......
明朝,朱元璋:
“百姓吃飽飯,就絕對不會造反。”
“反而是貪官汙吏,該殺!”
......
清朝,皇太極。
“朕都不一定能夠得到天下,想來這天幕說的還是李自成?”
“朕能打敗他嗎?”
......
其他皇帝多是驚恐憤怒,這天幕盡是妖言惑眾之言。
“傳令下去,誰都不能看抬頭看天幕。”
某位十全老人,“文字獄看來是不行了,以後誰敢抬頭看天幕,就有造反之嫌。”
“傳朕口諭,天幕之言誰都不能錄下一字!”
“錄字者,全家皆斬!”
......
然而,無論各朝皇帝如何,天幕依舊在繼續。
也不知道為什麽,劉武看著個就覺得分外舒爽。
就好似自己幹過這種事情似的。
隻聽天幕道。
【如何在古代成功發動農民起義?
首先就是心理準備,教員曾經說過,馬*思主義的道理千頭萬緒,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
農民起義任何時候都有純天然的正義性,所以無須有任何心理負擔。】
......
這才剛剛開始,各朝各代的皇帝雖然早有準備,但還是被這言論給氣的半死。
“混賬,混賬,都是妖言惑眾。”
“無君無父,無君無父之言。”
“這姓馬的是誰?”
“他竟然敢說造反有理。”
“傳朕口諭,捉拿馬姓之人。”
各朝各代馬姓人:“......”
不是,還有一個姓教的,你們也抓一下啊!!
......
天幕的聲音還在繼續。
【其次便是適當的時間點。
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好選擇起義遍地的時機。
這裏推薦秦末、隋末、唐末、清末。
切記要做風口上的豬。】
......
此話一出,很多朝代,無論是皇帝,還是達官顯貴,這一刻都鬆了一口氣。
唯有被點名的秦、隋、唐、清四朝的皇帝臉黑如鍋底。
為什麽要選他們?
......
【之後是密謀組織階段。
而利用宗教就是最好的選擇,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快速的壯大組織。
大賢良師張角,就是教科書式的先賢。
但擴充的同時,也要小心叛徒。
要明白有人因為餓肚子跟你起義,就可能因為肚子飽了收手。】
......
漢靈帝:“快,傾盡全力剿滅黃巾。”
“取張角首級者,封侯。”
其他朝代:“這道教得盯嚴實了。”
道教:“......”
我想爆粗口,但又怕壞了道行。
所以......
“我覺的咱們可以借佛教之名。”
“彌勒佛最好。”
“以後就叫白蓮教吧!”
“這叫借花獻佛!”
“不,這叫借佛獻道!”
“無量天尊!”
“不,應該叫白蓮聖母。”
“無生老母也是不錯。”
“管他呢,隨便編一個,用壞了再編一個,隻要白蓮的名頭不丟就行。”
......
【第四點,打造響亮一點的口號。
縱觀曆代起義軍的口號,黃巢的‘天補均平’最具有突破性,他第一次明確了起義的目的。
所以打造口號不僅要具有煽動性,還要學會畫大餅。】
......
與此同時,剛剛寫了......抄了一首《不第後賦菊》的黃巢,留下的詩句被人發現。
隨後人人驚唿,看黃巢跟看稀罕玩物似的。
“他就是黃巢,他就是黃巢啊!”
黃巢:“......”
我*尼瑪!!
......
【最後要確定起義方式。
曆史經驗告訴我們,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必須武裝鬥爭,絕不能接受招安,去背叛跟你混的弟兄們,比如宋江。】
......
此時正在接受招安的水泊梁山眾人,齊刷刷的將目光落在宋江身上。
而宋江則是刷的一下,汗流浹背。
“諸位兄弟,我敢說,此宋江非我宋江。”
李逵揮舞大斧,“可是哥哥,你在接受招安啊!”
宋江:“這......”
你們且讓我想想怎麽騙......怎麽解釋一下。
......
【當然如黃巢那般戰略性投降也未嚐不可。
所以是慷慨就義戰死沙場,還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這就由你自己選擇了。
好了,諸位穿越者們,祝你們早日造反成功。
下課!】
......
一聲下課,萬界百姓一時間竟然感覺自己身處私塾的明堂之中。
特別是那些朝代末期,活不下去的百姓,這一刻都蠢蠢欲動。
而和尚朱重八見此,暗道:“我當和尚都吃不飽,不如投了紅巾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