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古代名人齊罵娘
短視頻:跪下,不準站起來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要在華夏古代發動一次軍閥叛亂。】
【但依靠宮廷政變這點你是清楚的。】
【不管是呂後殺韓信。】
【還是趙構殺嶽飛。】
【作為一個領兵在外的大將軍。】
【你首先需要對軍閥叛亂這事有一個唯物主義的認識。】
......
漢朝。
看到天幕的這一刻。
正準備前往皇宮的韓信止住了腳步。
自己似乎有一點點小危險。
而呂後也差一點破防。
這天幕早不說晚不說。
怎麽就偏偏現在說?
......
南宋。
嶽飛已經死了的時空。
看著天幕。
趙構臉色陰沉。
不過他當即想出了一個辦法。
“昭告天下,就說嶽飛是因為造反才被誅殺的。”
朝臣:“......”
嶽飛是不是造反我們不清楚嗎?
還有天幕就在這裏。
百姓信你還是信天幕?
......
嶽飛沒有死的時空。
正在軍營內的嶽飛抬頭看著天幕。
眼中閃過一絲沒落之色。
果然。
而他的兒子嶽雲此時卻憤怒至極。
“父親,我們為朝廷出生入死,官人怎麽能這樣?”
嶽飛:“住嘴,官人豈能有錯?”
......
【軍閥叛亂本質上是統治階級分贓不均導致的。】
【雖然同樣是造反。】
【但他和農民起義的自下而上完全不同。】
【他往往是靠少部分的上層意誌來掌控下層多數人發動的。】
【所以如果你不是像楊堅那樣已經獲得朝中龐大支持的話。】
【走宮廷政變這條路的下場。】
【大概率是被反殺的何進。】
【體麵點也是藍玉。】
【因為除了南北朝。】
【完美成功的將軍。】
【隻有趙匡胤和楊堅兩個人。】
......
漢末
大將軍何進。
正準備誅殺十常侍的他直接停了下來。
畢竟他優柔寡斷多了。
現在頗為猶豫。
萬一天幕說的是自己呢?
......
洪武
還沒打捕魚兒海戰役的藍玉。
“啥?啥玩意兒?我謀反了?我為什麽謀反?”
打完捕魚兒海戰役,朱標死後的藍玉臉色陰沉。
“宮廷政變?”
“難道......不是允熥繼位?”
至於朱元璋。
無論是那個時期。
臉色都平靜如水。
沒有人能夠知道他想要幹什麽?
......
北周
不久前周宣帝十分氣憤楊麗華。
他對皇後楊麗華說:“一定要將你家滅族!”
於是召楊堅入宮。
對左右侍衛說:“楊堅的臉色稍有變化,就殺了他。”
結果在楊堅入宮途中,
天幕正好播放到這裏。
楊堅:“......”
別管是不是我,先留為敬。
......
五代十國
顯德六年。
柴榮北伐,臥病迴京。
命趙匡胤任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以接替張永德。
看到這一幕本就病重的他差一點就死了。
不過他煞白的臉色在這一刻更加的陰沉。
這個時代就是這樣。
但這並不意味著柴榮可以容忍背叛。
無論是不是重名。
趙匡胤都得死。
“來人!”
“陛下。”
......
【所以牢記一點。】
【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想要當皇帝。】
【還是得靠武力。】
......
一眾有心造反但又不知道該如何造反的人。
“哦......”
“明白了。”
“這就去掌控軍權。”
......
【但曆朝曆代京師附近都會駐紮全國40%以上的軍隊。】
【直接像七王之亂那樣的去莽肯定是不成熟的。】
......
漢朝
剛剛平息七王之亂的漢景帝心有餘悸。
“這還不成熟?”
“這要是成熟了那他們豈不就是造反成功了?”
“幸好。”
“天幕是在這個時代出現的。”
“不然朕都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
但是七王之亂還沒發生前。
這些叛亂的藩王雖然不知道說的就是自己。
但......
似乎可以學習一下。
......
【這就是我們的第二點。】
【政治密謀階段。】
【在正式起兵叛亂前。】
【你會發現想要叛亂必須具備這麽三個特征。】
【第一就是擁有所在轄區的財政和行政權。】
【第二就是擁有所在轄區的軍隊指揮權。】
【第三就是在當地根深蒂固。】
【有一批忠於自己的家臣死士。】
【所以你堅決不能穿越到隋唐實行府兵製的時期。】
【在府兵製下他就沒有一個成功的。】
【當年的徐敬業起兵十萬。】
【看起來浩浩蕩蕩。】
【但他隻是拿到了臨時的指揮權和財政權。】
【完全沒有根深蒂固的親兵勢力。】
【最後因為一次小失敗就被部下砍了邀功。】
【跟著一起造反的府兵也沒有一個接著要反的。】
【這就是盲目起兵。】
【這就是不打好群眾基礎的下場。】
......
隋唐
徐敬業此時已經起兵。
十萬大軍。
浩浩蕩蕩。
優勢在我。
但這一刻天幕顯示以後。
徐敬業就心中一驚。
“糟了!”
然而還不等他有什麽動作。
就有人砍了他的腦袋。
踏馬的。
這功勞不拿白不拿。
死了的徐敬業眼睛瞪的很大。
死不閉目啊。
他怒罵。
“天幕你個*************”
同時,優勢在他的十萬大軍這一刻也徹底煙消雲散。
而前來平叛的李孝逸看著潑天的軍功飛了。
人都麻了。
不是。
天幕。
你好歹讓我打一打啊!!
......
【牢記一點。】
【造反必須一次成功。】
【這三點要素缺一不可。】
【而想要達成。】
【就要來到我們的第三步。】
【勢力培養階段。】
【第一你要掌握財政權。】
【早年七王和八王之亂能夠發動的原因。】
【就是這些藩王有當地的財稅權。】
【但中原王朝製度的更迭逐漸堵住了這個漏洞。】
......
這一點之後的朝代自然是點頭。
這漏洞確確實實是補上了。
所以這要怎麽政變呢?
......
【但你也不用急切。】
【當年的安祿山除了能夠得到唐玄宗給他源源不斷的補充之外。】
【互市牙郎出身的他悄咪咪讓軍隊經商。】
【也就是在邊境發動掠奪戰爭。】
【然後搞奴隸貿易。】
【這就給自己增加了另一份收入。】
......
唐朝
此時的安祿山正在貴妃楊玉環懷裏喝奶。
李隆基在旁邊笑嗬嗬的看著呢。
結果現在。
所有人都僵住了。
安祿山:“聖人,我說這不是我您信嗎?”
李隆基遲疑了一下。
他該信嗎?
但是麵對淚眼欲滴的楊玉環。
他最終還是勉強選擇了暫且相信一下。
搏的美人一笑。
他還是願意的。
最重要的是他並不認為安祿山有這本事。
“或許是與愛卿同名同姓之人吧!”
至於說唐玄宗?
怎麽可能是他。
他可是李隆基。
開創了開元盛世。
古今從未有之盛世。
‘玄’字如此之差。
怎麽可能會是他。
估計啊。
是後世子孫。
但實際上他內心已經非常鬆動了。
總不能後世也有一個安祿山。
也跟這家夥一樣是互市牙郎出身的吧。
......
【第二就是培養士卒的感情。】
【封建軍隊培養感情的方式。】
【除了一起打仗。】
【那就是實打實的給士兵關係到切身利益的好處。】
......
“好處?”
“發錢嗎?”
各朝各代,野心家若有所思。
......
【第三步就是培養親兵衛隊。】
【親兵衛隊至關重要。】
【是你鞏固威嚴的基礎。】
【如果穿越到東漢。】
【就學那幫軍閥鑽空子說是自己的家丁。】
【穿越到隋唐就學張亮、安祿山說是自己幹兒子。】
【穿越到明朝那就更簡單了。】
【像朱棣那樣光明正大的說這是自己防蒙古的護衛軍。】
【總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鑽空子活泛點就行。】
......
漢朝
“東漢?”
“什麽是東漢?”
漢朝所有人都懵了。
因為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麽漢。
隻知道後漢、大漢。
東漢是什麽鬼?
好歹給個年號讓我們判斷一下啊!
......
貞觀
張亮作為玄武門功臣,淩煙閣二十四人之一。
這一瞬間也麻了。
合著他也造反了。
隻是自己為什麽要造反?
沒理由啊!!
至於說天幕說言張亮是不是自己。
他是一點也不懷疑。
隋唐隋唐。
隋沒有。
那隻能是唐了。
唐朝如此位高權重的張亮。
舍我其誰。
我可是國公啊!
想到這裏。
他連忙前去麵見李世民。
不管怎麽樣。
自己可沒反心。
天幕害人不淺。
......
而剛剛選擇相信安祿山的李隆基。
這一刻看著天幕所言幹兒子。
當即好奇問:“祿兒,你可有幹兒子?”
安祿山渾身肥肉抖動。
“聖人,臣絕對沒有幹兒子。”
......
明朝
剛剛打完朱棣的朱元璋已經很累了。
看著氣喘籲籲的父皇。
朱棣很是欣喜。
這該死的天幕怎麽老說我。
現在好了。
我父皇沒力氣了。
結果朱元璋將玉腰帶遞給朱標。
“標兒,來,你來打!”
朱棣:“天幕你踏馬嘞個************”
......
而在朱棣就藩。
朱標已經死了。
朱允炆成為皇太孫的時代。
朱元璋冷酷無情。
當即連夜下旨。
務必要將朱棣的軍權給奪去。
他要給朱允炆鋪好上位的道路。
同時,藍玉也該死了。
畢竟天幕剛剛還提到他。
......
【第四步就是將前三部整合。】
【《吳子兵法.治兵》裏寫。】
【千人學戰,教成萬人。】
【萬人學戰,教成三軍。】
【也就是說少部分忠心耿耿的親兵來到基層做思想工作後。】
【會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感染更多的士兵。】
......
萬界眾人若有所思。
但沒有人覺得這不是一個好辦法。
“妙極!妙極!妙極!”
野心家們狂拍手。
這天幕講解的實在是太完善了。
從最開始到現在。
他們從來沒有如此喜歡天幕。
......
【而作為造反界的一代先師。】
【安祿山是最優先運用這個訣竅的人。】
【他曾經向唐玄宗上奏提拔五百人成為將軍。】
【兩千人成為中郎將。】
【而這兩千心腹來到基層後。】
【很快做好了三鎮兵馬造反的思想工作。】
......
天幕到這。
還跪著的安祿山心中咯噔一聲。
‘完蛋了。’
‘我雖然沒有舉薦如此多的將軍、中郎將。’
‘但我還是舉薦了一些啊!’
這下死球了。
而李隆基此時已經麵無表情。
他心中有了太多的思索。
他現在更加好奇唐玄宗到底是誰?
至於安祿山。
就在他身邊。
跑不了的。
所以唐玄宗是太子嗎?
總不能是自己吧?
......
【畢竟俗話說的好啊。】
【親不親,階級分。】
【大頭兵也是苦出身。】
【要多給他們講。】
【朝廷奸臣禍亂朝綱。】
【地方士紳欺男霸女。】
【咱要起兵重振朝綱。】
【總之叛亂就是如何把自上而下的變成自下而上的。】
【因為隻有借助最為廣大百姓的力量。】
【你才可能成功。】
......
萬界時空。
在聽到這段話以後的皇帝都不由的站起身來。
踏馬的。
就知道這天幕。
這些後人沒放好屁。
前麵都是假的。
都是故意攪亂視線的。
這才是最為重要的東西。
軍心。
民心。
本質上還是那個太陽的內核。
隻不過天幕改了一下。
該死的混蛋啊!!
別讓我知道你是誰的後人。
不然非得從源頭將你給掐了。
......
【在基本的勢力培養後。】
【你就要為造反設計一個口號。】
【口號就是輿論陣地。】
【你不去搶你的敵人機會搶過來攻擊你。】
【其次口號也是輿論造勢。】
【而好的口號非常重要。】
【比如楊廣的三個諡號。】
【李淵給的惡諡,‘隋煬帝’。】
【王世充給的誇誇,‘隋明帝’。】
【竇建德給的同情,‘隋閩帝’。】
【乍一聽,他人格分裂的好像同時擁有梁山反賊和孔孟二聖的濟寧。】
【但其實是按各自旗號給起兵造反找個法理性借口罷了。】
......
隋朝
楊廣:“李淵?”
“好你個老表!”
“隋唐......”
“李世民.....”
“你可真是朕的好老表啊!”
楊廣的母親是獨孤信的第七女。
而李淵的母親是獨孤信的第四女。
所以他倆關係是真的近啊。
現在楊廣破了大防。
他不說江山如何。
身為老表。
你給我個隋煬帝是什麽鬼??
......
與此同時。
曆朝曆代。
孔孟二家破防也不小。
把他們跟反賊相提並論也就罷了。
還把他們跟隋煬帝一起比。
太欺負人了。
我們到底幹了什麽?
竟然被後人如此看不起?
......
【但口號壓力隨即給到了吳三桂這邊。】
【不救崇禎帝。】
【狠打李自成。】
【清軍帶路黨。】
【絞死永曆帝。】
【從北到南一路燒殺搶掠南明和大順。】
【麵對如此罄竹難書、罪行累累的過去。】
【如果是你。】
【你怎麽辦?】
......
無論是那個時期的吳三桂。
此時。
“......”
怎麽辦?
涼拌!
我踏馬都被掛天幕上了。
我有太大的本事也不行啊!
我還能怎麽辦?
【但依靠宮廷政變這點你是清楚的。】
【不管是呂後殺韓信。】
【還是趙構殺嶽飛。】
【作為一個領兵在外的大將軍。】
【你首先需要對軍閥叛亂這事有一個唯物主義的認識。】
......
漢朝。
看到天幕的這一刻。
正準備前往皇宮的韓信止住了腳步。
自己似乎有一點點小危險。
而呂後也差一點破防。
這天幕早不說晚不說。
怎麽就偏偏現在說?
......
南宋。
嶽飛已經死了的時空。
看著天幕。
趙構臉色陰沉。
不過他當即想出了一個辦法。
“昭告天下,就說嶽飛是因為造反才被誅殺的。”
朝臣:“......”
嶽飛是不是造反我們不清楚嗎?
還有天幕就在這裏。
百姓信你還是信天幕?
......
嶽飛沒有死的時空。
正在軍營內的嶽飛抬頭看著天幕。
眼中閃過一絲沒落之色。
果然。
而他的兒子嶽雲此時卻憤怒至極。
“父親,我們為朝廷出生入死,官人怎麽能這樣?”
嶽飛:“住嘴,官人豈能有錯?”
......
【軍閥叛亂本質上是統治階級分贓不均導致的。】
【雖然同樣是造反。】
【但他和農民起義的自下而上完全不同。】
【他往往是靠少部分的上層意誌來掌控下層多數人發動的。】
【所以如果你不是像楊堅那樣已經獲得朝中龐大支持的話。】
【走宮廷政變這條路的下場。】
【大概率是被反殺的何進。】
【體麵點也是藍玉。】
【因為除了南北朝。】
【完美成功的將軍。】
【隻有趙匡胤和楊堅兩個人。】
......
漢末
大將軍何進。
正準備誅殺十常侍的他直接停了下來。
畢竟他優柔寡斷多了。
現在頗為猶豫。
萬一天幕說的是自己呢?
......
洪武
還沒打捕魚兒海戰役的藍玉。
“啥?啥玩意兒?我謀反了?我為什麽謀反?”
打完捕魚兒海戰役,朱標死後的藍玉臉色陰沉。
“宮廷政變?”
“難道......不是允熥繼位?”
至於朱元璋。
無論是那個時期。
臉色都平靜如水。
沒有人能夠知道他想要幹什麽?
......
北周
不久前周宣帝十分氣憤楊麗華。
他對皇後楊麗華說:“一定要將你家滅族!”
於是召楊堅入宮。
對左右侍衛說:“楊堅的臉色稍有變化,就殺了他。”
結果在楊堅入宮途中,
天幕正好播放到這裏。
楊堅:“......”
別管是不是我,先留為敬。
......
五代十國
顯德六年。
柴榮北伐,臥病迴京。
命趙匡胤任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以接替張永德。
看到這一幕本就病重的他差一點就死了。
不過他煞白的臉色在這一刻更加的陰沉。
這個時代就是這樣。
但這並不意味著柴榮可以容忍背叛。
無論是不是重名。
趙匡胤都得死。
“來人!”
“陛下。”
......
【所以牢記一點。】
【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想要當皇帝。】
【還是得靠武力。】
......
一眾有心造反但又不知道該如何造反的人。
“哦......”
“明白了。”
“這就去掌控軍權。”
......
【但曆朝曆代京師附近都會駐紮全國40%以上的軍隊。】
【直接像七王之亂那樣的去莽肯定是不成熟的。】
......
漢朝
剛剛平息七王之亂的漢景帝心有餘悸。
“這還不成熟?”
“這要是成熟了那他們豈不就是造反成功了?”
“幸好。”
“天幕是在這個時代出現的。”
“不然朕都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
但是七王之亂還沒發生前。
這些叛亂的藩王雖然不知道說的就是自己。
但......
似乎可以學習一下。
......
【這就是我們的第二點。】
【政治密謀階段。】
【在正式起兵叛亂前。】
【你會發現想要叛亂必須具備這麽三個特征。】
【第一就是擁有所在轄區的財政和行政權。】
【第二就是擁有所在轄區的軍隊指揮權。】
【第三就是在當地根深蒂固。】
【有一批忠於自己的家臣死士。】
【所以你堅決不能穿越到隋唐實行府兵製的時期。】
【在府兵製下他就沒有一個成功的。】
【當年的徐敬業起兵十萬。】
【看起來浩浩蕩蕩。】
【但他隻是拿到了臨時的指揮權和財政權。】
【完全沒有根深蒂固的親兵勢力。】
【最後因為一次小失敗就被部下砍了邀功。】
【跟著一起造反的府兵也沒有一個接著要反的。】
【這就是盲目起兵。】
【這就是不打好群眾基礎的下場。】
......
隋唐
徐敬業此時已經起兵。
十萬大軍。
浩浩蕩蕩。
優勢在我。
但這一刻天幕顯示以後。
徐敬業就心中一驚。
“糟了!”
然而還不等他有什麽動作。
就有人砍了他的腦袋。
踏馬的。
這功勞不拿白不拿。
死了的徐敬業眼睛瞪的很大。
死不閉目啊。
他怒罵。
“天幕你個*************”
同時,優勢在他的十萬大軍這一刻也徹底煙消雲散。
而前來平叛的李孝逸看著潑天的軍功飛了。
人都麻了。
不是。
天幕。
你好歹讓我打一打啊!!
......
【牢記一點。】
【造反必須一次成功。】
【這三點要素缺一不可。】
【而想要達成。】
【就要來到我們的第三步。】
【勢力培養階段。】
【第一你要掌握財政權。】
【早年七王和八王之亂能夠發動的原因。】
【就是這些藩王有當地的財稅權。】
【但中原王朝製度的更迭逐漸堵住了這個漏洞。】
......
這一點之後的朝代自然是點頭。
這漏洞確確實實是補上了。
所以這要怎麽政變呢?
......
【但你也不用急切。】
【當年的安祿山除了能夠得到唐玄宗給他源源不斷的補充之外。】
【互市牙郎出身的他悄咪咪讓軍隊經商。】
【也就是在邊境發動掠奪戰爭。】
【然後搞奴隸貿易。】
【這就給自己增加了另一份收入。】
......
唐朝
此時的安祿山正在貴妃楊玉環懷裏喝奶。
李隆基在旁邊笑嗬嗬的看著呢。
結果現在。
所有人都僵住了。
安祿山:“聖人,我說這不是我您信嗎?”
李隆基遲疑了一下。
他該信嗎?
但是麵對淚眼欲滴的楊玉環。
他最終還是勉強選擇了暫且相信一下。
搏的美人一笑。
他還是願意的。
最重要的是他並不認為安祿山有這本事。
“或許是與愛卿同名同姓之人吧!”
至於說唐玄宗?
怎麽可能是他。
他可是李隆基。
開創了開元盛世。
古今從未有之盛世。
‘玄’字如此之差。
怎麽可能會是他。
估計啊。
是後世子孫。
但實際上他內心已經非常鬆動了。
總不能後世也有一個安祿山。
也跟這家夥一樣是互市牙郎出身的吧。
......
【第二就是培養士卒的感情。】
【封建軍隊培養感情的方式。】
【除了一起打仗。】
【那就是實打實的給士兵關係到切身利益的好處。】
......
“好處?”
“發錢嗎?”
各朝各代,野心家若有所思。
......
【第三步就是培養親兵衛隊。】
【親兵衛隊至關重要。】
【是你鞏固威嚴的基礎。】
【如果穿越到東漢。】
【就學那幫軍閥鑽空子說是自己的家丁。】
【穿越到隋唐就學張亮、安祿山說是自己幹兒子。】
【穿越到明朝那就更簡單了。】
【像朱棣那樣光明正大的說這是自己防蒙古的護衛軍。】
【總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鑽空子活泛點就行。】
......
漢朝
“東漢?”
“什麽是東漢?”
漢朝所有人都懵了。
因為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麽漢。
隻知道後漢、大漢。
東漢是什麽鬼?
好歹給個年號讓我們判斷一下啊!
......
貞觀
張亮作為玄武門功臣,淩煙閣二十四人之一。
這一瞬間也麻了。
合著他也造反了。
隻是自己為什麽要造反?
沒理由啊!!
至於說天幕說言張亮是不是自己。
他是一點也不懷疑。
隋唐隋唐。
隋沒有。
那隻能是唐了。
唐朝如此位高權重的張亮。
舍我其誰。
我可是國公啊!
想到這裏。
他連忙前去麵見李世民。
不管怎麽樣。
自己可沒反心。
天幕害人不淺。
......
而剛剛選擇相信安祿山的李隆基。
這一刻看著天幕所言幹兒子。
當即好奇問:“祿兒,你可有幹兒子?”
安祿山渾身肥肉抖動。
“聖人,臣絕對沒有幹兒子。”
......
明朝
剛剛打完朱棣的朱元璋已經很累了。
看著氣喘籲籲的父皇。
朱棣很是欣喜。
這該死的天幕怎麽老說我。
現在好了。
我父皇沒力氣了。
結果朱元璋將玉腰帶遞給朱標。
“標兒,來,你來打!”
朱棣:“天幕你踏馬嘞個************”
......
而在朱棣就藩。
朱標已經死了。
朱允炆成為皇太孫的時代。
朱元璋冷酷無情。
當即連夜下旨。
務必要將朱棣的軍權給奪去。
他要給朱允炆鋪好上位的道路。
同時,藍玉也該死了。
畢竟天幕剛剛還提到他。
......
【第四步就是將前三部整合。】
【《吳子兵法.治兵》裏寫。】
【千人學戰,教成萬人。】
【萬人學戰,教成三軍。】
【也就是說少部分忠心耿耿的親兵來到基層做思想工作後。】
【會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感染更多的士兵。】
......
萬界眾人若有所思。
但沒有人覺得這不是一個好辦法。
“妙極!妙極!妙極!”
野心家們狂拍手。
這天幕講解的實在是太完善了。
從最開始到現在。
他們從來沒有如此喜歡天幕。
......
【而作為造反界的一代先師。】
【安祿山是最優先運用這個訣竅的人。】
【他曾經向唐玄宗上奏提拔五百人成為將軍。】
【兩千人成為中郎將。】
【而這兩千心腹來到基層後。】
【很快做好了三鎮兵馬造反的思想工作。】
......
天幕到這。
還跪著的安祿山心中咯噔一聲。
‘完蛋了。’
‘我雖然沒有舉薦如此多的將軍、中郎將。’
‘但我還是舉薦了一些啊!’
這下死球了。
而李隆基此時已經麵無表情。
他心中有了太多的思索。
他現在更加好奇唐玄宗到底是誰?
至於安祿山。
就在他身邊。
跑不了的。
所以唐玄宗是太子嗎?
總不能是自己吧?
......
【畢竟俗話說的好啊。】
【親不親,階級分。】
【大頭兵也是苦出身。】
【要多給他們講。】
【朝廷奸臣禍亂朝綱。】
【地方士紳欺男霸女。】
【咱要起兵重振朝綱。】
【總之叛亂就是如何把自上而下的變成自下而上的。】
【因為隻有借助最為廣大百姓的力量。】
【你才可能成功。】
......
萬界時空。
在聽到這段話以後的皇帝都不由的站起身來。
踏馬的。
就知道這天幕。
這些後人沒放好屁。
前麵都是假的。
都是故意攪亂視線的。
這才是最為重要的東西。
軍心。
民心。
本質上還是那個太陽的內核。
隻不過天幕改了一下。
該死的混蛋啊!!
別讓我知道你是誰的後人。
不然非得從源頭將你給掐了。
......
【在基本的勢力培養後。】
【你就要為造反設計一個口號。】
【口號就是輿論陣地。】
【你不去搶你的敵人機會搶過來攻擊你。】
【其次口號也是輿論造勢。】
【而好的口號非常重要。】
【比如楊廣的三個諡號。】
【李淵給的惡諡,‘隋煬帝’。】
【王世充給的誇誇,‘隋明帝’。】
【竇建德給的同情,‘隋閩帝’。】
【乍一聽,他人格分裂的好像同時擁有梁山反賊和孔孟二聖的濟寧。】
【但其實是按各自旗號給起兵造反找個法理性借口罷了。】
......
隋朝
楊廣:“李淵?”
“好你個老表!”
“隋唐......”
“李世民.....”
“你可真是朕的好老表啊!”
楊廣的母親是獨孤信的第七女。
而李淵的母親是獨孤信的第四女。
所以他倆關係是真的近啊。
現在楊廣破了大防。
他不說江山如何。
身為老表。
你給我個隋煬帝是什麽鬼??
......
與此同時。
曆朝曆代。
孔孟二家破防也不小。
把他們跟反賊相提並論也就罷了。
還把他們跟隋煬帝一起比。
太欺負人了。
我們到底幹了什麽?
竟然被後人如此看不起?
......
【但口號壓力隨即給到了吳三桂這邊。】
【不救崇禎帝。】
【狠打李自成。】
【清軍帶路黨。】
【絞死永曆帝。】
【從北到南一路燒殺搶掠南明和大順。】
【麵對如此罄竹難書、罪行累累的過去。】
【如果是你。】
【你怎麽辦?】
......
無論是那個時期的吳三桂。
此時。
“......”
怎麽辦?
涼拌!
我踏馬都被掛天幕上了。
我有太大的本事也不行啊!
我還能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