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大爺:我又找迴了當孫子的感覺!
短視頻:跪下,不準站起來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祖宗:不是,我宗譜呢?】
......
【本以為是一家人的事,沒想到是世界各地王姓大家的事。】
【網友大年初一去祠堂拜族譜,拜完族譜以後就去打麻將了。】
【正玩得開心呢,家人給他打電話說,著火了,族譜沒了,嚇得他立馬趕迴家。】
【此時祠堂已經燒的很厲害了,都喊來了消防來滅火。】
【最後等火滅了,族譜也隻剩下殘頁了。】
【而事故的起因是香爐裏的香倒了,點了供桌才導致火災。】
【本以為這是網友自家的事,結果竟然是整體三槐堂王氏的事。】
【抱著好奇的態度去搜了一下,北宋滅亡後,三槐堂王氏子孫流落全國各地,是王氏子孫繁衍最大的一支,在全世界都有其後裔。】
【如今三槐堂王氏宗親人口超過3000萬,占到整個王姓人口的近三分之一,繁衍速度在全世界宗族中都是特例。】
【一個視頻炸出一堆王氏宗族,怪不得祖宗說百年後還有一劫,原來是在這啊!】
......
評論區
【(扶額歎息)有你這樣的後代是我的福氣。】
【三槐堂?我爺已經出發了,哥們兒你完了。】
【 剛刷到把我媽叫來一起笑結果看評論一看,三槐堂我媽怒了,我一問原來燒到自己家了。】
【最後的族譜殘頁,真不是我想要燒的啊,已經在祠堂跪著了,跪到正月十五。】
【2024年王氏第一大事,族譜被燒。】
【你小子不會把三槐堂的燒了吧,哥們祖上遷過來的。】
【你小子不會燒的三槐堂的吧,我們今年才編完的呀!】
【而且燒的還是宗譜,比族譜還全,整個三槐王氏宗族的宗譜。】
【老鐵不是我好奇去搜三槐堂,我爸在旁邊聽見說我家也是三槐堂問我怎麽突然搜這個我怎麽迴答他?】
【網友1:說,爸,咱祖宗燃起來了。】
......
【為了族譜第一頁你小子費盡心思。】
【本來笑得挺開心的,把視頻給我爸那是我們家族譜。】
【一個視頻炸出一堆三槐堂的同族。】
【別是三槐堂啊。】
【可能習俗不一樣,我們這過年隻放炮不燒族譜。】
【我也姓王,剛才看熱鬧,我家離安徽老遠了。給我爺爺看,我說安徽姓王的族譜燒了,我沒看過我爺爺坐起來這麽快過,吃瓜吃傻了,爺爺說他小時候就是在安徽,屬三槐堂[泣不成聲][泣不成聲][泣不成聲]現在老生氣了。溜了溜了。】
【那哥們好像被罰跪祠堂從初一跪到十五。】
【我還以為跟我沒關係查了查我好像也是三槐堂的。】
【上一秒還咯咯笑呢,隨口問了我爸,我爸:咱祖上山西太原那邊三槐堂的。】
【燒了就燒了,不是故意的,沒有人員傷亡就好。對了,我姓任。】
【為什麽三槐堂王氏的族譜會在那一家手裏(鄙人不姓王,純好奇)。】
【害,換個角度,族譜可以從他開始寫了。】
【恭喜你獲得s級道具族譜碎片。】
【網友1:附贈(族譜守衛者)碎片x。】
......
【好消息:燒的不是族譜。
壞消息:燒的是宗譜,還是原件[泣不成聲],並且那個博主還沒意識到自己捅的簍子到底多大?】
【族譜有啥用啊,還占地方?】
【網友1:哦,他燒那個,不過第一頁,是蘇軾、嶽飛做的序而已。】
【網友2:......】
......
劉武:“......”
不是,我為什麽就能刷到這東西?
一想到現在的時間。
劉武恍然大悟。
好家夥。
這麽推送,這是怕誰再燒族譜吧??
大數據,這牛批。
......
跟劉武的恍然大悟不一樣。
此時的萬界時空都炸開了鍋。
燒族譜就燒族譜,反正不是他們家的。
燒宗譜就燒宗譜,反正也不是他們家的。
但是......
需要警醒啊!
“我們必須要避免這種情況,這實在是太對不起祖宗了。”
當然......
這些不怎麽在意的家族,他們其實更加在意另一件事。
“不是,一個家族有三千多萬人?確定沒有說錯?不是三千人?”
“天幕都說了,全世界足足三千多萬,最關鍵的是這隻是王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王氏人口有可能有萬萬人。”
所有人都不由的呻吟出聲。
這個數字,簡直龐大的要命。
......
秦朝
秦始皇看向王翦。
“愛卿,你家後人?”
王翦搖頭:“迴稟陛下,臣不知,大概率不是。”
......
晉朝。
正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其中王和謝都是如今最為顯赫的世家。
所以,當他們看到這一幕以後,都震驚了。
“後世,王家竟然如此昌盛。”
......
萬萬人實在是太多了,比他們這些國家的人口都要多出幾倍甚至是十幾倍不等。
簡直就是恐怖。
“嗬嗬,如此大的家族,宗譜那就太重要了。”
“結果,燒了!”
“王氏出了個好子孫啊。”
“不過以後氣人,或者說氣王氏有得說了。”
“是極是極,天幕也是損,那麽大的標題‘祖宗:不是,我宗譜呢?’以後隻要拿出這個,王氏都抬不起頭。”
“哈哈哈,畢竟燒的可是他啊!!”
......
當然。
與其他人幸災樂禍或者感慨不同,三槐堂王氏此時已經不是炸鍋了。
“啊啊啊啊啊,後世的不孝子孫,怎能敢如此?”
特別是蘇軾已經寫了序的時空,那簡直一蹦三尺高。
而到了南宋,嶽飛已經寫過序的時空。
“找,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誰如此不省心?”
再往後的時空。
反應越來越大。
這實在是太要命了。
家族繁榮是一迴事。
族譜宗譜燒了。
那是天大的事。
現如今是阻止不了了。
所以得想辦法避免。
“不行,宗譜必須再次備份一份。”
“從今往後定家規,必須要有人時刻看守祠堂,特別是宗譜、族譜。”
.........
【大爺:我又找迴了當孫子的感覺!】
......
......
......
【本以為是一家人的事,沒想到是世界各地王姓大家的事。】
【網友大年初一去祠堂拜族譜,拜完族譜以後就去打麻將了。】
【正玩得開心呢,家人給他打電話說,著火了,族譜沒了,嚇得他立馬趕迴家。】
【此時祠堂已經燒的很厲害了,都喊來了消防來滅火。】
【最後等火滅了,族譜也隻剩下殘頁了。】
【而事故的起因是香爐裏的香倒了,點了供桌才導致火災。】
【本以為這是網友自家的事,結果竟然是整體三槐堂王氏的事。】
【抱著好奇的態度去搜了一下,北宋滅亡後,三槐堂王氏子孫流落全國各地,是王氏子孫繁衍最大的一支,在全世界都有其後裔。】
【如今三槐堂王氏宗親人口超過3000萬,占到整個王姓人口的近三分之一,繁衍速度在全世界宗族中都是特例。】
【一個視頻炸出一堆王氏宗族,怪不得祖宗說百年後還有一劫,原來是在這啊!】
......
評論區
【(扶額歎息)有你這樣的後代是我的福氣。】
【三槐堂?我爺已經出發了,哥們兒你完了。】
【 剛刷到把我媽叫來一起笑結果看評論一看,三槐堂我媽怒了,我一問原來燒到自己家了。】
【最後的族譜殘頁,真不是我想要燒的啊,已經在祠堂跪著了,跪到正月十五。】
【2024年王氏第一大事,族譜被燒。】
【你小子不會把三槐堂的燒了吧,哥們祖上遷過來的。】
【你小子不會燒的三槐堂的吧,我們今年才編完的呀!】
【而且燒的還是宗譜,比族譜還全,整個三槐王氏宗族的宗譜。】
【老鐵不是我好奇去搜三槐堂,我爸在旁邊聽見說我家也是三槐堂問我怎麽突然搜這個我怎麽迴答他?】
【網友1:說,爸,咱祖宗燃起來了。】
......
【為了族譜第一頁你小子費盡心思。】
【本來笑得挺開心的,把視頻給我爸那是我們家族譜。】
【一個視頻炸出一堆三槐堂的同族。】
【別是三槐堂啊。】
【可能習俗不一樣,我們這過年隻放炮不燒族譜。】
【我也姓王,剛才看熱鬧,我家離安徽老遠了。給我爺爺看,我說安徽姓王的族譜燒了,我沒看過我爺爺坐起來這麽快過,吃瓜吃傻了,爺爺說他小時候就是在安徽,屬三槐堂[泣不成聲][泣不成聲][泣不成聲]現在老生氣了。溜了溜了。】
【那哥們好像被罰跪祠堂從初一跪到十五。】
【我還以為跟我沒關係查了查我好像也是三槐堂的。】
【上一秒還咯咯笑呢,隨口問了我爸,我爸:咱祖上山西太原那邊三槐堂的。】
【燒了就燒了,不是故意的,沒有人員傷亡就好。對了,我姓任。】
【為什麽三槐堂王氏的族譜會在那一家手裏(鄙人不姓王,純好奇)。】
【害,換個角度,族譜可以從他開始寫了。】
【恭喜你獲得s級道具族譜碎片。】
【網友1:附贈(族譜守衛者)碎片x。】
......
【好消息:燒的不是族譜。
壞消息:燒的是宗譜,還是原件[泣不成聲],並且那個博主還沒意識到自己捅的簍子到底多大?】
【族譜有啥用啊,還占地方?】
【網友1:哦,他燒那個,不過第一頁,是蘇軾、嶽飛做的序而已。】
【網友2:......】
......
劉武:“......”
不是,我為什麽就能刷到這東西?
一想到現在的時間。
劉武恍然大悟。
好家夥。
這麽推送,這是怕誰再燒族譜吧??
大數據,這牛批。
......
跟劉武的恍然大悟不一樣。
此時的萬界時空都炸開了鍋。
燒族譜就燒族譜,反正不是他們家的。
燒宗譜就燒宗譜,反正也不是他們家的。
但是......
需要警醒啊!
“我們必須要避免這種情況,這實在是太對不起祖宗了。”
當然......
這些不怎麽在意的家族,他們其實更加在意另一件事。
“不是,一個家族有三千多萬人?確定沒有說錯?不是三千人?”
“天幕都說了,全世界足足三千多萬,最關鍵的是這隻是王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王氏人口有可能有萬萬人。”
所有人都不由的呻吟出聲。
這個數字,簡直龐大的要命。
......
秦朝
秦始皇看向王翦。
“愛卿,你家後人?”
王翦搖頭:“迴稟陛下,臣不知,大概率不是。”
......
晉朝。
正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其中王和謝都是如今最為顯赫的世家。
所以,當他們看到這一幕以後,都震驚了。
“後世,王家竟然如此昌盛。”
......
萬萬人實在是太多了,比他們這些國家的人口都要多出幾倍甚至是十幾倍不等。
簡直就是恐怖。
“嗬嗬,如此大的家族,宗譜那就太重要了。”
“結果,燒了!”
“王氏出了個好子孫啊。”
“不過以後氣人,或者說氣王氏有得說了。”
“是極是極,天幕也是損,那麽大的標題‘祖宗:不是,我宗譜呢?’以後隻要拿出這個,王氏都抬不起頭。”
“哈哈哈,畢竟燒的可是他啊!!”
......
當然。
與其他人幸災樂禍或者感慨不同,三槐堂王氏此時已經不是炸鍋了。
“啊啊啊啊啊,後世的不孝子孫,怎能敢如此?”
特別是蘇軾已經寫了序的時空,那簡直一蹦三尺高。
而到了南宋,嶽飛已經寫過序的時空。
“找,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誰如此不省心?”
再往後的時空。
反應越來越大。
這實在是太要命了。
家族繁榮是一迴事。
族譜宗譜燒了。
那是天大的事。
現如今是阻止不了了。
所以得想辦法避免。
“不行,宗譜必須再次備份一份。”
“從今往後定家規,必須要有人時刻看守祠堂,特別是宗譜、族譜。”
.........
【大爺:我又找迴了當孫子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