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舌尖上的甲骨文之伐祭
短視頻:跪下,不準站起來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舌尖上的甲骨文之伐祭!】
......
......
[網上菜譜千千萬,還是甲骨文裏麵的最好看。]
[這又是一集講人祭的視頻。]
[這集又要有不少人上桌。]
[按照慣例,還是先從人少的,一桌一桌開始看。]
[這是小屯村南地的一塊甲骨]
......
【甲骨文圖片】
[‘大乙伐十羌’]
[這句省寫了,補全了應該是某日卜,某人貞,侑大乙,伐十羌,問號。]
[占卜就是問問題,再根據老天爺的迴答決定自己該怎麽辦。]
[我猜他問的不一定是老天爺,也可能是自己的祖宗。]
[甲骨文裏的神仙,分成祖先神和自然神。]
[男女祖宗,包括像伊尹這些先臣,都算是祖先神這波的。]
[上帝、四方、土神、河神這些都算是自然神。]
[商朝人跟自然神的關係沒有跟自己的祖宗關係好。]
[很多學者都認為上帝是至高神,但是好像上帝除了刮風下雨也沒幹別的。]
[不知道的還以為上帝是個播天氣預報的。]
[商朝人得個病、生個娃、打個仗,人家都是問自己祖宗,不問上帝。]
[那些個好吃好喝的,什麽幾百個羌人,幾百壇子酒,多少麥子,多少玉器,都是給自己祖宗的。]
[這自然神也很小氣,給兩條魚就算過年了。]
[所以我總覺得,他問的其實是這幾天值班的這個祖宗。]
[這一天值班的是‘大乙’。]
[‘大乙’就是成湯,商朝的開國君主。]
[這句是問,祭祀成湯的時候,伐十個羌人行不行?]
[‘伐’是今天的主角,一把戈直接剁人脖子上就是‘伐’,意思就是砍人腦袋。]
[還有這種,砍的是老‘熟’人......羌人。]
[這個問題要是迴答行,那這10個羌人就得做成菜,給成湯下飯。]
[要是不行,不是總有人想知道如果迴答不行怎麽辦嗎?]
......
【甲骨文圖片】
[‘大乙伐十羌又五’]
[不行就再問:伐15個行不行?]
[要是還不行。]
......
【甲骨文圖片】
[‘大乙伐卅羌’]
[意思是砍30個行不行?]
[就這麽一直問,問到滿意為止。]
[商朝人都是強種,不問到開席他是不會停的。]
......
【甲骨文圖片】
[‘乙卯卜內’]
[這句少了一個貞,貞人老師叫內,不是丙,丙不是這樣寫的。]
[‘(冊)大庚,七十個羊牢,伐廿’]
[這個(冊)其實不是冊,把下麵這個口拿掉才是冊。]
[冊在甲骨文裏都跟軍事行動有關,應該是簽訂盟書之類的。]
[他也能證明那個時候人們寫字主要是用竹簡。]
[龜甲跟獸骨隻是記載占卜的、刻辭的載體。]
[這個(冊),按於省吾解釋就是砍斷四肢。]
[這個(冊)創造了甲骨文記載的最多的殺人記錄。]
[一次(冊)過千牛、千人,這個數實在是太大了,大到現在人根本接受不了。]
[所以很多學者都認為,冊就是登記造冊的意思。]
[但是登記造冊放在其他卜辭裏還解釋不通。]
[比如‘冊祖乙三十伐’]
[三十個無頭寫下來給祖乙看,不給老人家上菜就算了,還把菜譜拿給他看,這肯定是不對的。]
[所以不能總用我們慣用的思路去思考商朝人的行為。]
[就好像有人都認為殺100個,100個是虛數。]
[人祭卜辭看多了就知道了,祭品數量從最少的1個開始,3個、5個、15個、30個、50、80、100、300。]
[怎麽可能前麵都不是虛數,到100變成虛數了呢?]
[再說誰家祭祀用虛數啊?]
[騙鬼呢?]
......
【甲骨文圖片】
[‘丙子貞丁醜侑父丁伐卅羌歲三牢茲用’]
[意思是:丙子日,問明天祭祀老爹(老爹叫什麽丁),把30個羌人砍頭,再肢解三隻自己養的牛。]
[‘歲’意思是利刃割解,不是碎,那個年代肉餡的難度還是有點大。]
[在考古工作者還沒有挖掘出青銅絞肉機之前,那碎開始個切成塊的意思,不是剁成餡。
[‘茲用’]
[意思是老爹迴複‘同意’,趕緊上菜。]
......
【甲骨文圖片】
[‘丁酉卜貞王賓文武丁伐三十人卯六牢鬯六卣亡尤’]
[丁酉日占卜,問的是,王要祭祀文武丁。]
[‘賓’也是一種祭祀,其實就是迎接文武丁上崗,該他值班了,文武丁巨石紂王他爺爺。]
[這條卜辭要麽就是紂王的,要麽就是他爹帝乙的。]
[砍30個人,再殺6頭自己養的牛,又獻上了6壇子酒。]
[亡(wu)通無,‘亡尤’即‘沒有災禍吧?’]
[商朝人認為祖先會降災給自己,所以祭祀就是給祖先先做幾個菜。]
[吃了我的嘴短,您老人家就別禍害我了,就這意思。]
[現在好多老一輩人也這麽想,他供奉祖宗不是出於緬懷,而是出於畏懼。]
[這個想法其實很奇怪。]
[當祖宗看著自己後人的人間一頓忙活,他活著已經不容易了就算是做的再不好,大不了托夢罵他一頓,實在不行,下界踹他兩腳,啐一口都行。]
[你給他降災,讓他大病一場,那是圖個啥呢?]
[他還得在這兒猜,我這是得罪我三叔呢?還是得罪我二大爺了呢?]
[這樣信息傳達的效率就非常低。]
[真有這個本事,打仗的時候裏讓別人大病一場,幫幫他不是更好嗎?]
[實在是理解不了。]
......
【甲骨文圖片】
[‘丙寅卜侑伐於司(什麽)卅羌卯卅豕’]
[丙寅占卜,用伐祭,祭祀某位司。]
[‘司’就是後,甲骨文除了特殊的幾個表達方位的字之外,像上下左右這種不能反著寫,大部分字都可以正寫、反寫,隨便。]
[為啥司母戊鼎改成後母戊鼎了呢,就是這個原因。]
[其實意思沒變,就是字型換了。]
[那個時候‘司’跟‘後’還沒分化呢,是一個字。]
[‘司’就是王的配偶,她的地位最高,還要主持祭祀,這裏不知道是誰。]
[後邊是什麽30個羌,郭moruo認為他就是‘磔’,也就是分裂肢體的一種死法(僅供參考)。]
[再往後,卯30隻豬。]
[‘卯’其實就是殺的意思,很多人都說卯是劈開了掛起來,那就劈開了掛起來吧。]
[反正豬都沒意見,我也沒意見。]
......
【甲骨文圖片】
[‘貞侑伐妾媚’]
[這裏的‘妾’指的是本族的女子,甲骨文‘女’、‘母’還有‘妾’,三個字可以混著用,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媚’是眉族之女,在這兒也是人牲。]
[這條卜辭就是問,咱們下次祭祀的時候,用幾名本族的女子和幾名眉族的女子可不可以?]
[祭祀方式是砍頭。]
[這個問題老天爺給的答案應該是可以,因為後麵還有一句。]
[‘卅妾媚’]
[用30個行不行?]
......
【甲骨文圖片】
[‘貞禦於父乙盟三牛冊卅伐卅牢’]
[這‘盟’說是‘血’也行,但在這兒它是個動詞,放血的意思。]
[‘伐’本來是動詞,在這變成名詞了。]
[經過砍頭之後的人就叫‘伐’,就是無頭,咱不說腔子了。]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向老爹舉行禦祭,給某人治病,祭品是給三頭牛放血,再砍30個無頭,再加上三十隻家養的羊。]
[這個無頭是先讓他無頭,然後再砍。]
[而這段話,其實就是他在問這些掛號費夠不夠?]
[不是問禦祭要不要舉行?]
[禦祭不能停!]
[像這樣占卜問30個無頭的還有5個卜辭,這些就不說了,太血腥,看點更多的。]
......
【甲骨文圖片】
[‘貞疛’疛就是肚子疼。]
[‘不以伐百’不要用100個無頭吧?]
[下一句是‘以伐百’,用100個無頭吧?]
[這是一正一反兩。]
[其實就跟以前那些談戀愛的電影裏小女孩拿個花,往下揪花瓣,掰一個愛我,再掰一個不愛我,一個意思。]
[隻不過這裏掰的不是花瓣,是個無頭。]
......
【甲骨文圖片】
[‘百伐十月’]
[十月份的某一天,又開席了,一次用了一百個無頭。]
......
【甲骨文圖片】
[‘乙亥丙......日冊大......五百牛伐百’]
[乙亥第二天是丙子,給某位大神開席,500頭牛切成片,500個人去掉頭。]
[這就是個流水席的賬單。]
......
【甲骨文圖片】
[‘丁未卜酒宜伐百羌於官’]
[‘宜’都說是陳列,擺在那。]
[其實應該是把肉擺在那,不是把整個人擺在那。]
[不然那成什麽了?]
[‘於官’,官就是館。]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丁未,先用酒祭,再宜100個去掉頭的羌人,在某一個特定的館舍內開席。]
......
[看了這麽多,能看出來,伐祭其實就是針對人的。]
[所以他的血腥程度要遠遠高於那些出了名的卯啊,燎啊。]
[卯主要是牛羊,卯人的很少。]
[燎祭更是,燒的基本上都是豬牛羊,一般不燒人。]
[行了,這一集就這些。]
.........
.........
評論區
【看了這個視頻。整的我都想嚐嚐羌人。】
【古人說個話一個字一個字的。】
【突然感覺,我們這過年上供和商朝祭祀很像。祭祀祖宗和自然神。先是在院裏祭祀自然神,天地眾神。用豬頭,雞魚等這些東西。然後再祭祀自己家裏的祖宗,也是那些東西,關鍵是雞魚肉,豬頭豬蹄豬尾巴都是生的。】
【羌人:我以為不行就不伐了。】
【開席本來是件開心的事,自從看了這個視頻沒到要吃席都有點後脊背發涼。】
【冊,可否理解為“碼得整整齊齊的樣子”,冊下有皿,可否理解為“在大容器裏碼得整整齊齊的”。】
【不問到開席不行,有這個強勁,果然商朝人做什麽都會成功的。】
【他們一年得殺多少個羌人啊??】
【羌人就好像日常菜。】
【我們商丘現在還是把焯水叫卯(mao)】
【還以為不行就能撿一命,沒想到是又“添”新丁。】
【羌人會不會供不應求呢?】
【網友1:不礙事,有的是,周文王就是供應商之一。】
......
【所以後麵是周人發現人相吃會有脘病毒,所以戒掉了吃人的習俗嗎?】
【網友1:周人祖先是見多了受不了,才改掉咪西人的毛病的!最最關鍵的是周人也是羌,也被商朝人各種咪西掉,武王伐紂的前麵就是商紂王幹掉周文王長子,然後把丫的做成肉醬之類的讓周文王吃!(周王室與商王族通婚至少兩三代了,周文王從血統上講和商紂王是表兄弟關係,沒關係你就隻能上餐桌被吃,有關係就是上餐桌咪西別人)】
......
萬界時空
再一次講到甲骨文,但這一次,破防的人更多。
前麵講的無所謂,破防的多是貴人和神棍。
但這一次,破防的大多都是讀書人。
畢竟儒家推崇的是什麽在明顯不過。
周文王那可是大聖人。
結果呢?
現在說周文王是一個羌人,這誰能忍?
這一點也就罷了,商人祭祀祖先用羌人,結果周文王竟然是羌人供應商,這就更不能忍了。
“不,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後人知道什麽?都是假的。”
這簡直就是在褻瀆他們心目中的聖人,這誰能忍?
另外,《易經》或者說《周易》,本就被推到了極高的層次,結果你說他的創作者並不是完人,而是一個極具道德缺陷的人,這無疑是在破碎這些人的三觀。
一時間,萬界時空,到處都是辱罵聲,不信聲。
這一刻,就連孔子,也都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孔子並不是什麽迂腐的人,可是他就是商人後裔,同時又極其維護周禮。
所以,他的人也是極其複雜的。
這一刻,他的道心都有些破碎。
“不......不對,他們是他們,我是我。”
“還有,他們不是他們,我卻一定是他們。”
孔子終究是想明白了,他要尋找的是出路,是那個讓天下太平的周禮。
本質上,就是借用周文王、周公他們,但這並不代表非要用他們。
此路不通,換條路重新走!
“道路就在腳下,道理就在這裏。”
“天幕在,何嚐不是為我指路!”
“這天下,終將要太平。”
“這百姓,終將可以好好的活下去。”
“既見後世之景,何不前去追尋?”
............
【獨屬於我們國人的浪漫】
......
......
......
......
[網上菜譜千千萬,還是甲骨文裏麵的最好看。]
[這又是一集講人祭的視頻。]
[這集又要有不少人上桌。]
[按照慣例,還是先從人少的,一桌一桌開始看。]
[這是小屯村南地的一塊甲骨]
......
【甲骨文圖片】
[‘大乙伐十羌’]
[這句省寫了,補全了應該是某日卜,某人貞,侑大乙,伐十羌,問號。]
[占卜就是問問題,再根據老天爺的迴答決定自己該怎麽辦。]
[我猜他問的不一定是老天爺,也可能是自己的祖宗。]
[甲骨文裏的神仙,分成祖先神和自然神。]
[男女祖宗,包括像伊尹這些先臣,都算是祖先神這波的。]
[上帝、四方、土神、河神這些都算是自然神。]
[商朝人跟自然神的關係沒有跟自己的祖宗關係好。]
[很多學者都認為上帝是至高神,但是好像上帝除了刮風下雨也沒幹別的。]
[不知道的還以為上帝是個播天氣預報的。]
[商朝人得個病、生個娃、打個仗,人家都是問自己祖宗,不問上帝。]
[那些個好吃好喝的,什麽幾百個羌人,幾百壇子酒,多少麥子,多少玉器,都是給自己祖宗的。]
[這自然神也很小氣,給兩條魚就算過年了。]
[所以我總覺得,他問的其實是這幾天值班的這個祖宗。]
[這一天值班的是‘大乙’。]
[‘大乙’就是成湯,商朝的開國君主。]
[這句是問,祭祀成湯的時候,伐十個羌人行不行?]
[‘伐’是今天的主角,一把戈直接剁人脖子上就是‘伐’,意思就是砍人腦袋。]
[還有這種,砍的是老‘熟’人......羌人。]
[這個問題要是迴答行,那這10個羌人就得做成菜,給成湯下飯。]
[要是不行,不是總有人想知道如果迴答不行怎麽辦嗎?]
......
【甲骨文圖片】
[‘大乙伐十羌又五’]
[不行就再問:伐15個行不行?]
[要是還不行。]
......
【甲骨文圖片】
[‘大乙伐卅羌’]
[意思是砍30個行不行?]
[就這麽一直問,問到滿意為止。]
[商朝人都是強種,不問到開席他是不會停的。]
......
【甲骨文圖片】
[‘乙卯卜內’]
[這句少了一個貞,貞人老師叫內,不是丙,丙不是這樣寫的。]
[‘(冊)大庚,七十個羊牢,伐廿’]
[這個(冊)其實不是冊,把下麵這個口拿掉才是冊。]
[冊在甲骨文裏都跟軍事行動有關,應該是簽訂盟書之類的。]
[他也能證明那個時候人們寫字主要是用竹簡。]
[龜甲跟獸骨隻是記載占卜的、刻辭的載體。]
[這個(冊),按於省吾解釋就是砍斷四肢。]
[這個(冊)創造了甲骨文記載的最多的殺人記錄。]
[一次(冊)過千牛、千人,這個數實在是太大了,大到現在人根本接受不了。]
[所以很多學者都認為,冊就是登記造冊的意思。]
[但是登記造冊放在其他卜辭裏還解釋不通。]
[比如‘冊祖乙三十伐’]
[三十個無頭寫下來給祖乙看,不給老人家上菜就算了,還把菜譜拿給他看,這肯定是不對的。]
[所以不能總用我們慣用的思路去思考商朝人的行為。]
[就好像有人都認為殺100個,100個是虛數。]
[人祭卜辭看多了就知道了,祭品數量從最少的1個開始,3個、5個、15個、30個、50、80、100、300。]
[怎麽可能前麵都不是虛數,到100變成虛數了呢?]
[再說誰家祭祀用虛數啊?]
[騙鬼呢?]
......
【甲骨文圖片】
[‘丙子貞丁醜侑父丁伐卅羌歲三牢茲用’]
[意思是:丙子日,問明天祭祀老爹(老爹叫什麽丁),把30個羌人砍頭,再肢解三隻自己養的牛。]
[‘歲’意思是利刃割解,不是碎,那個年代肉餡的難度還是有點大。]
[在考古工作者還沒有挖掘出青銅絞肉機之前,那碎開始個切成塊的意思,不是剁成餡。
[‘茲用’]
[意思是老爹迴複‘同意’,趕緊上菜。]
......
【甲骨文圖片】
[‘丁酉卜貞王賓文武丁伐三十人卯六牢鬯六卣亡尤’]
[丁酉日占卜,問的是,王要祭祀文武丁。]
[‘賓’也是一種祭祀,其實就是迎接文武丁上崗,該他值班了,文武丁巨石紂王他爺爺。]
[這條卜辭要麽就是紂王的,要麽就是他爹帝乙的。]
[砍30個人,再殺6頭自己養的牛,又獻上了6壇子酒。]
[亡(wu)通無,‘亡尤’即‘沒有災禍吧?’]
[商朝人認為祖先會降災給自己,所以祭祀就是給祖先先做幾個菜。]
[吃了我的嘴短,您老人家就別禍害我了,就這意思。]
[現在好多老一輩人也這麽想,他供奉祖宗不是出於緬懷,而是出於畏懼。]
[這個想法其實很奇怪。]
[當祖宗看著自己後人的人間一頓忙活,他活著已經不容易了就算是做的再不好,大不了托夢罵他一頓,實在不行,下界踹他兩腳,啐一口都行。]
[你給他降災,讓他大病一場,那是圖個啥呢?]
[他還得在這兒猜,我這是得罪我三叔呢?還是得罪我二大爺了呢?]
[這樣信息傳達的效率就非常低。]
[真有這個本事,打仗的時候裏讓別人大病一場,幫幫他不是更好嗎?]
[實在是理解不了。]
......
【甲骨文圖片】
[‘丙寅卜侑伐於司(什麽)卅羌卯卅豕’]
[丙寅占卜,用伐祭,祭祀某位司。]
[‘司’就是後,甲骨文除了特殊的幾個表達方位的字之外,像上下左右這種不能反著寫,大部分字都可以正寫、反寫,隨便。]
[為啥司母戊鼎改成後母戊鼎了呢,就是這個原因。]
[其實意思沒變,就是字型換了。]
[那個時候‘司’跟‘後’還沒分化呢,是一個字。]
[‘司’就是王的配偶,她的地位最高,還要主持祭祀,這裏不知道是誰。]
[後邊是什麽30個羌,郭moruo認為他就是‘磔’,也就是分裂肢體的一種死法(僅供參考)。]
[再往後,卯30隻豬。]
[‘卯’其實就是殺的意思,很多人都說卯是劈開了掛起來,那就劈開了掛起來吧。]
[反正豬都沒意見,我也沒意見。]
......
【甲骨文圖片】
[‘貞侑伐妾媚’]
[這裏的‘妾’指的是本族的女子,甲骨文‘女’、‘母’還有‘妾’,三個字可以混著用,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媚’是眉族之女,在這兒也是人牲。]
[這條卜辭就是問,咱們下次祭祀的時候,用幾名本族的女子和幾名眉族的女子可不可以?]
[祭祀方式是砍頭。]
[這個問題老天爺給的答案應該是可以,因為後麵還有一句。]
[‘卅妾媚’]
[用30個行不行?]
......
【甲骨文圖片】
[‘貞禦於父乙盟三牛冊卅伐卅牢’]
[這‘盟’說是‘血’也行,但在這兒它是個動詞,放血的意思。]
[‘伐’本來是動詞,在這變成名詞了。]
[經過砍頭之後的人就叫‘伐’,就是無頭,咱不說腔子了。]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向老爹舉行禦祭,給某人治病,祭品是給三頭牛放血,再砍30個無頭,再加上三十隻家養的羊。]
[這個無頭是先讓他無頭,然後再砍。]
[而這段話,其實就是他在問這些掛號費夠不夠?]
[不是問禦祭要不要舉行?]
[禦祭不能停!]
[像這樣占卜問30個無頭的還有5個卜辭,這些就不說了,太血腥,看點更多的。]
......
【甲骨文圖片】
[‘貞疛’疛就是肚子疼。]
[‘不以伐百’不要用100個無頭吧?]
[下一句是‘以伐百’,用100個無頭吧?]
[這是一正一反兩。]
[其實就跟以前那些談戀愛的電影裏小女孩拿個花,往下揪花瓣,掰一個愛我,再掰一個不愛我,一個意思。]
[隻不過這裏掰的不是花瓣,是個無頭。]
......
【甲骨文圖片】
[‘百伐十月’]
[十月份的某一天,又開席了,一次用了一百個無頭。]
......
【甲骨文圖片】
[‘乙亥丙......日冊大......五百牛伐百’]
[乙亥第二天是丙子,給某位大神開席,500頭牛切成片,500個人去掉頭。]
[這就是個流水席的賬單。]
......
【甲骨文圖片】
[‘丁未卜酒宜伐百羌於官’]
[‘宜’都說是陳列,擺在那。]
[其實應該是把肉擺在那,不是把整個人擺在那。]
[不然那成什麽了?]
[‘於官’,官就是館。]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丁未,先用酒祭,再宜100個去掉頭的羌人,在某一個特定的館舍內開席。]
......
[看了這麽多,能看出來,伐祭其實就是針對人的。]
[所以他的血腥程度要遠遠高於那些出了名的卯啊,燎啊。]
[卯主要是牛羊,卯人的很少。]
[燎祭更是,燒的基本上都是豬牛羊,一般不燒人。]
[行了,這一集就這些。]
.........
.........
評論區
【看了這個視頻。整的我都想嚐嚐羌人。】
【古人說個話一個字一個字的。】
【突然感覺,我們這過年上供和商朝祭祀很像。祭祀祖宗和自然神。先是在院裏祭祀自然神,天地眾神。用豬頭,雞魚等這些東西。然後再祭祀自己家裏的祖宗,也是那些東西,關鍵是雞魚肉,豬頭豬蹄豬尾巴都是生的。】
【羌人:我以為不行就不伐了。】
【開席本來是件開心的事,自從看了這個視頻沒到要吃席都有點後脊背發涼。】
【冊,可否理解為“碼得整整齊齊的樣子”,冊下有皿,可否理解為“在大容器裏碼得整整齊齊的”。】
【不問到開席不行,有這個強勁,果然商朝人做什麽都會成功的。】
【他們一年得殺多少個羌人啊??】
【羌人就好像日常菜。】
【我們商丘現在還是把焯水叫卯(mao)】
【還以為不行就能撿一命,沒想到是又“添”新丁。】
【羌人會不會供不應求呢?】
【網友1:不礙事,有的是,周文王就是供應商之一。】
......
【所以後麵是周人發現人相吃會有脘病毒,所以戒掉了吃人的習俗嗎?】
【網友1:周人祖先是見多了受不了,才改掉咪西人的毛病的!最最關鍵的是周人也是羌,也被商朝人各種咪西掉,武王伐紂的前麵就是商紂王幹掉周文王長子,然後把丫的做成肉醬之類的讓周文王吃!(周王室與商王族通婚至少兩三代了,周文王從血統上講和商紂王是表兄弟關係,沒關係你就隻能上餐桌被吃,有關係就是上餐桌咪西別人)】
......
萬界時空
再一次講到甲骨文,但這一次,破防的人更多。
前麵講的無所謂,破防的多是貴人和神棍。
但這一次,破防的大多都是讀書人。
畢竟儒家推崇的是什麽在明顯不過。
周文王那可是大聖人。
結果呢?
現在說周文王是一個羌人,這誰能忍?
這一點也就罷了,商人祭祀祖先用羌人,結果周文王竟然是羌人供應商,這就更不能忍了。
“不,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後人知道什麽?都是假的。”
這簡直就是在褻瀆他們心目中的聖人,這誰能忍?
另外,《易經》或者說《周易》,本就被推到了極高的層次,結果你說他的創作者並不是完人,而是一個極具道德缺陷的人,這無疑是在破碎這些人的三觀。
一時間,萬界時空,到處都是辱罵聲,不信聲。
這一刻,就連孔子,也都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孔子並不是什麽迂腐的人,可是他就是商人後裔,同時又極其維護周禮。
所以,他的人也是極其複雜的。
這一刻,他的道心都有些破碎。
“不......不對,他們是他們,我是我。”
“還有,他們不是他們,我卻一定是他們。”
孔子終究是想明白了,他要尋找的是出路,是那個讓天下太平的周禮。
本質上,就是借用周文王、周公他們,但這並不代表非要用他們。
此路不通,換條路重新走!
“道路就在腳下,道理就在這裏。”
“天幕在,何嚐不是為我指路!”
“這天下,終將要太平。”
“這百姓,終將可以好好的活下去。”
“既見後世之景,何不前去追尋?”
............
【獨屬於我們國人的浪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