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浪漫詩人劉禹錫
短視頻:跪下,不準站起來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浪漫詩人劉禹錫】
......
......
【大多詩人都比較悲觀,唯有劉禹錫,好像一直都是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
【他是大唐嘴硬第一人,天塌下來都能用嘴頂住。】
【他22歲進士及第,連考三科全中,前途無量。】
【中年因唐朝時局混亂,導致它推崇的改革失敗被貶,妻子也在路上離世。】
【即便遭受連番打擊,在如此消沉的情況下他仍寫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十年後,好不容易迴到長安,卻因那句諷刺權貴的‘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得罪了唐憲宗,再次被貶。】
【這一次,他花了十三年才迴到長安。】
【頭鐵的劉禹錫放下一句‘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便有開始了自己的被貶之路。】
【整整二十三年的時光,不是在被貶的路上,就是在被貶的路上。】
【就連白居易都替他感到惋惜,但他卻大袖一揮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被貶和州時,知縣故意刁難,安排他在城南麵江而居。】
【他不但不惱,反而還寫了個對聯‘麵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氣的知縣給他換到城北河邊。】
【劉禹錫仍不計較,又在門上寫道‘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曆陽心在京’。】
【知縣心態炸了,最後給了他一個小破屋。】
【劉禹錫遂憤然提筆,寫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也就是那首流傳千古的《陋室銘》。】
【他的一輩子全是坎,被貶近三十年,不僅嘴上沒有服過軟,還成功的熬死了四屆皇帝。】
【有一個詞叫少年心氣,它包含了一往無前的勇氣,坦蕩通達的正氣,還有鬥誌昂揚的朝氣。】
【人在年輕的時候擁有並不稀奇,但在人漫長的一生中,他好像總是在不停的減損,一點一點失去,直到暮氣沉沉,千帆閱盡之時便所剩無幾。】
【在群雄閃耀的詩詞世界裏,隻有劉禹錫,一生是少年。】
【若沒體會過失去,又怎知得來不易,】
【樂觀昂揚的人,永遠有迷人的魅力。】
......
評論區
【玄都觀一戰成名,人皮嘴欠懟皇帝,哥們就是剛!】
【最後他熬死了所有人,又把他們罵一了遍,估計最後也沒人和他計較了,然後他自己安然辭世。】
【每次讀《再遊玄都觀》讀到那句“前度劉郎今又來”,我滿腦子都是“我胡漢三又迴來了”。】
【《陋室銘》洋洋灑灑數百字,通篇其實一句話:我老劉,太牛了!】
【暮年那首: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這個人才是真的樂天派,不輸蘇軾。】
【他心理素質好,樂觀堅強,所以活得久。主打就是一個長壽,熬死敵人。】
【這小子嘴是真硬啊!】
【這輩子就沒讓嘴吃過苦。】
【劉禹錫的一生深刻的體現了什麽叫“一時嘴賤一時爽,一直嘴賤一直爽”。】
【斯是陋室,他還能惟吾德馨,境界太高了。】
【柳宗元,一個那麽喪的悲觀主義者有一個劉禹錫這麽樂天的朋友。】
【真的很喜歡他寫的這句話: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老年還能寫出“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真的很喜歡!!!】
【那些人招惹他幹嘛,現在根本背不完。】
【他一定是一個氣血很充足的人。】
【我最喜歡的兩句詩都是劉禹錫的!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一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看來劉禹錫大半輩子都在迴家的路上。】
【劉禹錫:就喜歡你們看不上我又罵不過我的感覺,下輩子投胎蘇家接著作!】
【網友1:蘇轍:老哥,聽我說,謝謝你......】
......
【天塌下來有劉禹錫的嘴頂著。】
【網友1:不過對有些人來說,天塌下來恰恰是劉禹錫的嘴造成的。】
【網友2:比如元稹。】
......
【曆代所有詩人,作詩詞95%都是因為被貶或在被貶的路上。】
【網友1:除了乾隆的四萬首】
......
劉武此時也看完了評論區,全都是讚美。
當然,最重要的是《陋室銘》。
這文章,必背啊!
於是跳轉超鏈接,陋室銘洋洋灑灑。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看完之後,劉武沉默了。
“不是,這《陋室銘》就這幾十個字?”
“為啥我背的時候那麽難背,感覺這就是一篇很長很長的鴻篇巨作?”
......
萬界時空
此時的震動一點也不比劉武差,或者說他們的震動更大。
大唐之前暫且不說,畢竟有不少人已經在後世天幕流傳了。
當然了,是不是好名聲無所謂。
而大唐之後也是如此,隻要不是當事人,也是還可以接受的。
唯獨大唐時空,特別是跟劉禹錫一個時代的人,那震動才大呢。
畢竟當官雖然很不錯,但詩詞名流千古他們也喜歡嘛!
“憑什麽?”
那些被劉禹錫給噴了的人,此時瞬間爆炸。
“不是,憑什麽啊?這就是司馬懿,我們是冤枉的。”
評論區所說的,就是劉禹錫硬生生把他們熬死了。
他們自認為自己很好,結果因為這樣,他們才被劉禹錫所汙。
“不公平,不公平!”
“他母的,我去弄死他!”
不少自認為被劉禹錫噴了的人破防,嚷嚷著要弄死他。
這太氣人了,他們成了劉禹錫留名的墊腳石。
然而有討厭劉禹錫的,那自然就有喜歡劉禹錫的。
所以自然有人阻攔,有人揶揄。
“誒誒誒,生什麽氣嘛!你們不也青史留名了嘛。”
“雖然是個汙名,但好歹留名了!”
此話一出,這些人更加破防。
“啊......”
......
然而,也有人為劉禹錫高興,比如白居易,比如柳宗元,比如微之。
雖然他們也受到了劉禹錫的一點牽連,但沒關係,他們就是他們。
最重要的是,“我們也留名了,想來是借得夢得之名。”
劉禹錫則是搖頭:“不,樂天兄、子厚兄、微之兄,你們的才學更優於我,所以你們能留名青史,定然是憑借你們自己的才學。”
眾人搖頭,“夢得兄,你自謙了,這天幕都沒提過我們。”
劉禹錫道:“將來會的。”
......
然而,有幾個人更加崩潰。
他們分別是被罵的皇帝。
畢竟他們是劉禹錫的成名之戰。
另外還有那個縣令。
此時啊,他慌得一批。
“禍事了,禍事了,禍事了!”
當然,有一個人更加崩潰,更加悲傷。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不是,憑什麽?憑什麽?”
他之前高興了一些,畢竟自己的詩詞也上了天幕。
結果呢?
結果呢?
他現在看到了什麽?
一個跟他一樣的詩人,竟然被天幕單獨拿出來。
要知道天幕雖然沒有說他們這些人,也多是以帝王將相為主。
而現在呢?
竟然單獨說了劉禹錫。
李白捂著胸口,“痛,心太痛了。”
“想我李太白,文......”
他的朋友同情的看著李白。
相較於其他人,李白這個謫仙人,實在是......實在是......
“太白兄,不要著急,這天幕也才不過數月,我華夏大地那麽多的名人,應該是還沒輪到你。”
這話不說還好,一說就直接補了一刀,還是直插胸口的那種。
......
然而,劉禹錫的事情,卻讓一個明明跟他沒關係的人遭了災。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蘇軾。
此時,蘇軾的朋友目光灼灼的看著他。
“子瞻,你這怕不是真的劉夢得轉世吧?”
蘇軾:“......不知道?不過應該不是吧?”
“畢竟,我覺得劉夢得的文才不如我!”
旁邊的朋友不由的豎起了大拇指,隨後道:“我們信,但是怕是有些人不信啊!”
是的,很多佛教人士已經開始編寫蘇軾的故事了。
嗯!
至少也得是一個羅漢菩薩之流。
畢竟這可是天幕認真的轉世之人。
至於蘇轍,聽到哥哥又又又又被貶,再看看天幕,又仔細迴想了一下劉禹錫。
“話說,我兄長正是劉禹錫轉世嗎?”
............
【九轉大腸,當代第一陽謀。】
......
......
......
......
【大多詩人都比較悲觀,唯有劉禹錫,好像一直都是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
【他是大唐嘴硬第一人,天塌下來都能用嘴頂住。】
【他22歲進士及第,連考三科全中,前途無量。】
【中年因唐朝時局混亂,導致它推崇的改革失敗被貶,妻子也在路上離世。】
【即便遭受連番打擊,在如此消沉的情況下他仍寫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十年後,好不容易迴到長安,卻因那句諷刺權貴的‘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得罪了唐憲宗,再次被貶。】
【這一次,他花了十三年才迴到長安。】
【頭鐵的劉禹錫放下一句‘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便有開始了自己的被貶之路。】
【整整二十三年的時光,不是在被貶的路上,就是在被貶的路上。】
【就連白居易都替他感到惋惜,但他卻大袖一揮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被貶和州時,知縣故意刁難,安排他在城南麵江而居。】
【他不但不惱,反而還寫了個對聯‘麵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氣的知縣給他換到城北河邊。】
【劉禹錫仍不計較,又在門上寫道‘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曆陽心在京’。】
【知縣心態炸了,最後給了他一個小破屋。】
【劉禹錫遂憤然提筆,寫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也就是那首流傳千古的《陋室銘》。】
【他的一輩子全是坎,被貶近三十年,不僅嘴上沒有服過軟,還成功的熬死了四屆皇帝。】
【有一個詞叫少年心氣,它包含了一往無前的勇氣,坦蕩通達的正氣,還有鬥誌昂揚的朝氣。】
【人在年輕的時候擁有並不稀奇,但在人漫長的一生中,他好像總是在不停的減損,一點一點失去,直到暮氣沉沉,千帆閱盡之時便所剩無幾。】
【在群雄閃耀的詩詞世界裏,隻有劉禹錫,一生是少年。】
【若沒體會過失去,又怎知得來不易,】
【樂觀昂揚的人,永遠有迷人的魅力。】
......
評論區
【玄都觀一戰成名,人皮嘴欠懟皇帝,哥們就是剛!】
【最後他熬死了所有人,又把他們罵一了遍,估計最後也沒人和他計較了,然後他自己安然辭世。】
【每次讀《再遊玄都觀》讀到那句“前度劉郎今又來”,我滿腦子都是“我胡漢三又迴來了”。】
【《陋室銘》洋洋灑灑數百字,通篇其實一句話:我老劉,太牛了!】
【暮年那首: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這個人才是真的樂天派,不輸蘇軾。】
【他心理素質好,樂觀堅強,所以活得久。主打就是一個長壽,熬死敵人。】
【這小子嘴是真硬啊!】
【這輩子就沒讓嘴吃過苦。】
【劉禹錫的一生深刻的體現了什麽叫“一時嘴賤一時爽,一直嘴賤一直爽”。】
【斯是陋室,他還能惟吾德馨,境界太高了。】
【柳宗元,一個那麽喪的悲觀主義者有一個劉禹錫這麽樂天的朋友。】
【真的很喜歡他寫的這句話: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老年還能寫出“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真的很喜歡!!!】
【那些人招惹他幹嘛,現在根本背不完。】
【他一定是一個氣血很充足的人。】
【我最喜歡的兩句詩都是劉禹錫的!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一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看來劉禹錫大半輩子都在迴家的路上。】
【劉禹錫:就喜歡你們看不上我又罵不過我的感覺,下輩子投胎蘇家接著作!】
【網友1:蘇轍:老哥,聽我說,謝謝你......】
......
【天塌下來有劉禹錫的嘴頂著。】
【網友1:不過對有些人來說,天塌下來恰恰是劉禹錫的嘴造成的。】
【網友2:比如元稹。】
......
【曆代所有詩人,作詩詞95%都是因為被貶或在被貶的路上。】
【網友1:除了乾隆的四萬首】
......
劉武此時也看完了評論區,全都是讚美。
當然,最重要的是《陋室銘》。
這文章,必背啊!
於是跳轉超鏈接,陋室銘洋洋灑灑。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看完之後,劉武沉默了。
“不是,這《陋室銘》就這幾十個字?”
“為啥我背的時候那麽難背,感覺這就是一篇很長很長的鴻篇巨作?”
......
萬界時空
此時的震動一點也不比劉武差,或者說他們的震動更大。
大唐之前暫且不說,畢竟有不少人已經在後世天幕流傳了。
當然了,是不是好名聲無所謂。
而大唐之後也是如此,隻要不是當事人,也是還可以接受的。
唯獨大唐時空,特別是跟劉禹錫一個時代的人,那震動才大呢。
畢竟當官雖然很不錯,但詩詞名流千古他們也喜歡嘛!
“憑什麽?”
那些被劉禹錫給噴了的人,此時瞬間爆炸。
“不是,憑什麽啊?這就是司馬懿,我們是冤枉的。”
評論區所說的,就是劉禹錫硬生生把他們熬死了。
他們自認為自己很好,結果因為這樣,他們才被劉禹錫所汙。
“不公平,不公平!”
“他母的,我去弄死他!”
不少自認為被劉禹錫噴了的人破防,嚷嚷著要弄死他。
這太氣人了,他們成了劉禹錫留名的墊腳石。
然而有討厭劉禹錫的,那自然就有喜歡劉禹錫的。
所以自然有人阻攔,有人揶揄。
“誒誒誒,生什麽氣嘛!你們不也青史留名了嘛。”
“雖然是個汙名,但好歹留名了!”
此話一出,這些人更加破防。
“啊......”
......
然而,也有人為劉禹錫高興,比如白居易,比如柳宗元,比如微之。
雖然他們也受到了劉禹錫的一點牽連,但沒關係,他們就是他們。
最重要的是,“我們也留名了,想來是借得夢得之名。”
劉禹錫則是搖頭:“不,樂天兄、子厚兄、微之兄,你們的才學更優於我,所以你們能留名青史,定然是憑借你們自己的才學。”
眾人搖頭,“夢得兄,你自謙了,這天幕都沒提過我們。”
劉禹錫道:“將來會的。”
......
然而,有幾個人更加崩潰。
他們分別是被罵的皇帝。
畢竟他們是劉禹錫的成名之戰。
另外還有那個縣令。
此時啊,他慌得一批。
“禍事了,禍事了,禍事了!”
當然,有一個人更加崩潰,更加悲傷。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不是,憑什麽?憑什麽?”
他之前高興了一些,畢竟自己的詩詞也上了天幕。
結果呢?
結果呢?
他現在看到了什麽?
一個跟他一樣的詩人,竟然被天幕單獨拿出來。
要知道天幕雖然沒有說他們這些人,也多是以帝王將相為主。
而現在呢?
竟然單獨說了劉禹錫。
李白捂著胸口,“痛,心太痛了。”
“想我李太白,文......”
他的朋友同情的看著李白。
相較於其他人,李白這個謫仙人,實在是......實在是......
“太白兄,不要著急,這天幕也才不過數月,我華夏大地那麽多的名人,應該是還沒輪到你。”
這話不說還好,一說就直接補了一刀,還是直插胸口的那種。
......
然而,劉禹錫的事情,卻讓一個明明跟他沒關係的人遭了災。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蘇軾。
此時,蘇軾的朋友目光灼灼的看著他。
“子瞻,你這怕不是真的劉夢得轉世吧?”
蘇軾:“......不知道?不過應該不是吧?”
“畢竟,我覺得劉夢得的文才不如我!”
旁邊的朋友不由的豎起了大拇指,隨後道:“我們信,但是怕是有些人不信啊!”
是的,很多佛教人士已經開始編寫蘇軾的故事了。
嗯!
至少也得是一個羅漢菩薩之流。
畢竟這可是天幕認真的轉世之人。
至於蘇轍,聽到哥哥又又又又被貶,再看看天幕,又仔細迴想了一下劉禹錫。
“話說,我兄長正是劉禹錫轉世嗎?”
............
【九轉大腸,當代第一陽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