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賞
穿荒年隻剩一格電,父母砸錢續命 作者:公子無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送走了知府和縣令還有收上來的兩畝地土豆紅薯之後,蘇平安迴歸日常讀書的日子。
土豆和紅薯運迴臨江府城,秦遠舟每樣挑了兩百斤用八百裏加急送去京城。
臨江府城這邊的動靜早就有南沐宸和唐赫的人關注著,東西還在路上,這對祖孫就得到了消息。
“蘇家果然沒令人失望,金礦的封賞還沒下達,現在又添了兩樣高產作物,不知陛下會如何封賞。”
“外公可有建議?”
“我隻能建議,還得看陛下心情,不過當初壓著金礦的封賞是對的,幾份功勞加一起應該不會低,我們盡量為他爭取。”
“多謝外公。”
為蘇平安爭取,說到底是為了他,南沐宸該對唐赫說謝。
唐赫和南沐宸得到消息沒半天,皇帝也接到了臨江府送上的加急奏折以及物品。
隔天早朝著重商討土豆和紅薯之事。
皇帝還讓人照著奏折上提到的做法讓禦廚做了些與十幾個重要大臣品嚐。
無人不讚不絕口。
有灣塘縣令和臨江府知府的奏報,不存在懷疑產量的問題,沒有人會拿自個的前途做這樣的假。
皇帝就更不會懷疑了,他早就在南沐宸和唐赫重迴京城時就知道有這一迴事。
吃完了土豆紅薯,接著商量對蘇平安一家的封賞。
有大臣提議蘇平安是臨江府的解元,年後會上京參與進士考,封賞不宜過早。
有大臣說科考與論功行賞又不衝突,前有金礦解東魏財政危機,後有高產糧解東魏的糧食危機,不及時行賞怕寒了人心。
還有大臣在討論這樣的功勞該如何賞。
先是救皇孫性命,先有金礦,後有高產糧食,最後皇帝一錘定音,大賞。
讓翰林院擬旨,封蘇平安侯爵之位,封號宣平,其妻周幸瀾封夫人,其母嚴氏封太夫人。除了爵位還有京城的府邸一座。
東魏的侯爵公爵都是隻有爵位無封地的,王爵除外,能封王爵隻有皇親。
在座的大臣無不羨慕的,蘇平安真是命好啊,超品爵位,年後還進場科考,如無意外進士及第板上釘釘,這是改換門庭?不,這是從小民一腳踏入貴族圈,還是頂貴的那種。
不管金礦或是糧食,單拎一件出來都是救國級別的功勞,羨慕歸羨慕,嫉妒有,倒也不敢在皇帝麵前表露。
唐赫和南沐宸是最欣慰的兩人,蘇平安的功勞一方麵,也少不得他們從中推波助瀾,若換了個人,萬不可能有封侯這麽大的賞賜的。
南沐宸整顆心安樂了。
半個月後,縣令付邦德一大早就到來鬆嶺村蘇平安家中。
“草民……”
“別!”
沒給蘇平安行禮的機會,付邦德與他的師爺死死把蘇平安扶住。
然後換成縣令與其師爺對蘇平安行禮,“下官參見侯爺!”
“……”蘇平安一頭黑線。
不過他也很快反應過來,土豆和紅薯送上去的時間對得上,差不多有賞賜下來了,但封侯確是他沒料到的。
“付大人,這是什麽意思?”
“侯爺,旨意中午就送到村中,下官特來告知,請您快些準備接旨的事情。”
“真事?”
“我的侯爺,下官怎敢拿這事開玩笑,下官特來協助您做準備的,快些,我們書房說,說完我還得趕迴縣衙接待使者。”
三人去了書房,都是付邦德在說蘇平安在聽,無非是一些禮儀問題。
蘇老太正巧在廚房內,從窗口看出來,見著縣令老爺對著她兒子行禮的,這事多稀奇啊,再沒見識她也知道縣令不可能對一個舉人那麽恭敬,把兒媳孫女孫子都拉到房間問。
“奶,我們蘇家要翻身了。”
“切,我們愛從你爹考取舉人就翻身啦,用你說。”
周幸瀾不作聲,她懂女兒話裏的意思。
“奶奶,我說的翻身不是我爹半隻腳踏入仕途的翻身,我也是猜的,一會兒爹送走縣令後,喊他來問問。”
蘇玥不是憑空猜想,金礦的賞賜她爹當時跟南沐宸和唐赫說不用,但以那兩人的品性,不可能不給爭取,再到這次土豆紅薯,對東魏的影響太大了。
要知道東魏的主糧水稻畝產才兩百多不到三百斤,小麥,大豆,高粱這些作物的產量也差不多三百斤左右,一下給出兩樣畝產三四千斤的東西,說功在千秋都擔得起。
蘇平安很快就找了過來。
“你們娘幾個躲這裏幹嘛?阿澤那小子呢?紀六,你去把阿澤找迴來。”
“是,老爺。”
蘇澤一大早帶著三個姑娘在後院的樹林子裏鍛煉著呢,就被紀六給薅走。
一家人齊聚在客廳,蘇平安才把付邦德來意跟家人說開。
老太太聽完捂著心口暈了。
蘇玥在旁邊眼疾手快地把人接住,嚇得蘇平安和周幸瀾趕忙過來按人中,才把人弄醒。
蘇澤插不上手,但話可不少,“奶,你暈什麽?承受能力也太差啦。”
蘇玥拉了蘇澤一把,“你閉嘴吧。”
蘇老太以為聽差了,拉著蘇平安問,“平安,娘不是做夢對吧?”
“娘,真的,你也先別激動,縣令說了,我們一家得打扮整齊接旨,不然不尊敬。”
“要的要的,那娘現在就去。”
可別壞了大兒的好事,蘇老太也不管大兒一家子了,去找在忙活著鮮花皂的三兒媳去給她穿戴。
“爹,娘,老妹,我現在不是蘇少爺了,別人見了我是不是該稱小侯爺了?啊哈哈……”
“爹,娘,又瘋一個了。”
剛才還說奶奶呢,蘇玥不想理笑得像神經病的哥。
蘇平安敲了兒子一記,然後讓大家先去穿戴整齊,這來的不是一般人,本來好好的事不能被扣一個不敬的名頭。
蘇澤讓三個丫鬟侍候他穿上最心愛的紅色長袍,頭巾香包腰間玉牌都搭配齊全。
“少爺這是要去見貴客嗎?”
“我們少爺這樣打扮最是豐神俊朗。”
“少爺,您抬腳穿鞋子……”
另一邊的蘇平安也由周幸瀾在給他穿戴。
“用得著這樣裏三層外三層嗎?外袍一罩別人又不知我裏麵穿的是什麽。”
“要,可不能給人挑一絲錯處。”
“我這好了,你去瞧一下老太太還有小玥兒那邊吧。”
“行,我知道了。”
蘇玥穿戴她是沒問題的,就是頭發她總是梳不順手,周幸瀾去給女兒梳了個時下的少女發髻,然後又去找老太太。
檢查一家子都儀表端莊了,周幸瀾還讓今天在院子裏幹活的那群人把院子內外都幫忙打掃收拾了一遍,然後讓大家先停工迴去。
此時,洪公公為首的一隊人馬由縣令付邦德引領著已經到了村口,正朝蘇平安家來。
村裏從沒有過如此高規格的官員馬車隊,村人都不用老族長叮囑,自動迴避,連自家養的土狗母雞都關到院子裏不給出來不給叫,生怕衝撞了貴人。
蘇家院門大開,蘇平安攜老娘妻兒跪接。
土豆和紅薯運迴臨江府城,秦遠舟每樣挑了兩百斤用八百裏加急送去京城。
臨江府城這邊的動靜早就有南沐宸和唐赫的人關注著,東西還在路上,這對祖孫就得到了消息。
“蘇家果然沒令人失望,金礦的封賞還沒下達,現在又添了兩樣高產作物,不知陛下會如何封賞。”
“外公可有建議?”
“我隻能建議,還得看陛下心情,不過當初壓著金礦的封賞是對的,幾份功勞加一起應該不會低,我們盡量為他爭取。”
“多謝外公。”
為蘇平安爭取,說到底是為了他,南沐宸該對唐赫說謝。
唐赫和南沐宸得到消息沒半天,皇帝也接到了臨江府送上的加急奏折以及物品。
隔天早朝著重商討土豆和紅薯之事。
皇帝還讓人照著奏折上提到的做法讓禦廚做了些與十幾個重要大臣品嚐。
無人不讚不絕口。
有灣塘縣令和臨江府知府的奏報,不存在懷疑產量的問題,沒有人會拿自個的前途做這樣的假。
皇帝就更不會懷疑了,他早就在南沐宸和唐赫重迴京城時就知道有這一迴事。
吃完了土豆紅薯,接著商量對蘇平安一家的封賞。
有大臣提議蘇平安是臨江府的解元,年後會上京參與進士考,封賞不宜過早。
有大臣說科考與論功行賞又不衝突,前有金礦解東魏財政危機,後有高產糧解東魏的糧食危機,不及時行賞怕寒了人心。
還有大臣在討論這樣的功勞該如何賞。
先是救皇孫性命,先有金礦,後有高產糧食,最後皇帝一錘定音,大賞。
讓翰林院擬旨,封蘇平安侯爵之位,封號宣平,其妻周幸瀾封夫人,其母嚴氏封太夫人。除了爵位還有京城的府邸一座。
東魏的侯爵公爵都是隻有爵位無封地的,王爵除外,能封王爵隻有皇親。
在座的大臣無不羨慕的,蘇平安真是命好啊,超品爵位,年後還進場科考,如無意外進士及第板上釘釘,這是改換門庭?不,這是從小民一腳踏入貴族圈,還是頂貴的那種。
不管金礦或是糧食,單拎一件出來都是救國級別的功勞,羨慕歸羨慕,嫉妒有,倒也不敢在皇帝麵前表露。
唐赫和南沐宸是最欣慰的兩人,蘇平安的功勞一方麵,也少不得他們從中推波助瀾,若換了個人,萬不可能有封侯這麽大的賞賜的。
南沐宸整顆心安樂了。
半個月後,縣令付邦德一大早就到來鬆嶺村蘇平安家中。
“草民……”
“別!”
沒給蘇平安行禮的機會,付邦德與他的師爺死死把蘇平安扶住。
然後換成縣令與其師爺對蘇平安行禮,“下官參見侯爺!”
“……”蘇平安一頭黑線。
不過他也很快反應過來,土豆和紅薯送上去的時間對得上,差不多有賞賜下來了,但封侯確是他沒料到的。
“付大人,這是什麽意思?”
“侯爺,旨意中午就送到村中,下官特來告知,請您快些準備接旨的事情。”
“真事?”
“我的侯爺,下官怎敢拿這事開玩笑,下官特來協助您做準備的,快些,我們書房說,說完我還得趕迴縣衙接待使者。”
三人去了書房,都是付邦德在說蘇平安在聽,無非是一些禮儀問題。
蘇老太正巧在廚房內,從窗口看出來,見著縣令老爺對著她兒子行禮的,這事多稀奇啊,再沒見識她也知道縣令不可能對一個舉人那麽恭敬,把兒媳孫女孫子都拉到房間問。
“奶,我們蘇家要翻身了。”
“切,我們愛從你爹考取舉人就翻身啦,用你說。”
周幸瀾不作聲,她懂女兒話裏的意思。
“奶奶,我說的翻身不是我爹半隻腳踏入仕途的翻身,我也是猜的,一會兒爹送走縣令後,喊他來問問。”
蘇玥不是憑空猜想,金礦的賞賜她爹當時跟南沐宸和唐赫說不用,但以那兩人的品性,不可能不給爭取,再到這次土豆紅薯,對東魏的影響太大了。
要知道東魏的主糧水稻畝產才兩百多不到三百斤,小麥,大豆,高粱這些作物的產量也差不多三百斤左右,一下給出兩樣畝產三四千斤的東西,說功在千秋都擔得起。
蘇平安很快就找了過來。
“你們娘幾個躲這裏幹嘛?阿澤那小子呢?紀六,你去把阿澤找迴來。”
“是,老爺。”
蘇澤一大早帶著三個姑娘在後院的樹林子裏鍛煉著呢,就被紀六給薅走。
一家人齊聚在客廳,蘇平安才把付邦德來意跟家人說開。
老太太聽完捂著心口暈了。
蘇玥在旁邊眼疾手快地把人接住,嚇得蘇平安和周幸瀾趕忙過來按人中,才把人弄醒。
蘇澤插不上手,但話可不少,“奶,你暈什麽?承受能力也太差啦。”
蘇玥拉了蘇澤一把,“你閉嘴吧。”
蘇老太以為聽差了,拉著蘇平安問,“平安,娘不是做夢對吧?”
“娘,真的,你也先別激動,縣令說了,我們一家得打扮整齊接旨,不然不尊敬。”
“要的要的,那娘現在就去。”
可別壞了大兒的好事,蘇老太也不管大兒一家子了,去找在忙活著鮮花皂的三兒媳去給她穿戴。
“爹,娘,老妹,我現在不是蘇少爺了,別人見了我是不是該稱小侯爺了?啊哈哈……”
“爹,娘,又瘋一個了。”
剛才還說奶奶呢,蘇玥不想理笑得像神經病的哥。
蘇平安敲了兒子一記,然後讓大家先去穿戴整齊,這來的不是一般人,本來好好的事不能被扣一個不敬的名頭。
蘇澤讓三個丫鬟侍候他穿上最心愛的紅色長袍,頭巾香包腰間玉牌都搭配齊全。
“少爺這是要去見貴客嗎?”
“我們少爺這樣打扮最是豐神俊朗。”
“少爺,您抬腳穿鞋子……”
另一邊的蘇平安也由周幸瀾在給他穿戴。
“用得著這樣裏三層外三層嗎?外袍一罩別人又不知我裏麵穿的是什麽。”
“要,可不能給人挑一絲錯處。”
“我這好了,你去瞧一下老太太還有小玥兒那邊吧。”
“行,我知道了。”
蘇玥穿戴她是沒問題的,就是頭發她總是梳不順手,周幸瀾去給女兒梳了個時下的少女發髻,然後又去找老太太。
檢查一家子都儀表端莊了,周幸瀾還讓今天在院子裏幹活的那群人把院子內外都幫忙打掃收拾了一遍,然後讓大家先停工迴去。
此時,洪公公為首的一隊人馬由縣令付邦德引領著已經到了村口,正朝蘇平安家來。
村裏從沒有過如此高規格的官員馬車隊,村人都不用老族長叮囑,自動迴避,連自家養的土狗母雞都關到院子裏不給出來不給叫,生怕衝撞了貴人。
蘇家院門大開,蘇平安攜老娘妻兒跪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