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他們死不死無所謂,我隻要我死!
我不停死諫,崇禎成聖君了? 作者:最愛喝娃哈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禎元年三月二十五。
整個京城,已經是萬人空巷,而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將近十天的時間!
哪怕京城的世家大族們,已經在全力壓製此次大勝帶來的影響,依舊是收效甚微。
總有方方麵麵的消息,說起北邊的那場大戰,說起遼左的那座錦州城;說起第一次作戰,就展現出極為不俗天賦的盧象升。
當然,他們的談論,都繞不開那個讓建奴遭到重創!讓濟爾哈朗身死,讓身體不太好的皇太極愈發身體不好的葉銘。
所以,當京城百姓知道葉銘即將從北邊歸來的時候,京城的百姓都蜂擁出城,在城外二十裏處靜靜等待。
他們想看一看,那位厲害的大人,到底是怎麽個三頭六臂;還有一萬兩千五百建奴頭顱,到底要塞滿多少大車?他們這一輩子,都沒有見過如此多的建奴頭顱。
有些人掰起指頭數,前些年,建奴的頭顱是不如韃子的頭顱值錢的,但是這些年,隨著建奴聲勢高漲,建奴的頭顱也已經非常值錢了,一顆頭顱五十兩,這一萬兩千五百建奴,就是足足六十萬兩銀子!
還有,他們還想看看,那些士大夫們,是否會如同宮裏傳出的消息那般,會在葉銘迴京的時候,出城二十裏負荊請罪?
那位錢閣老,會不會真的當馬凳?
京城是萬人空巷,而京城之外二十裏,已經是人山人海。
好在朱由檢對此早有預料,已經派遣了足夠多的京營士卒維持秩序,不然說不定連朱由檢自己都出不去。
至於那些當日伏闕的大臣,還真有幾個真性情的,在這尚未迴暖的三月,赤膊上身,背負荊條,就在官道上靜靜地等著。
當然,沒來的,朱由檢自然會給他們一個深刻而又沉痛的教訓。
至於錢龍錫,隻是穿著官袍,靜靜地站在官道上,到時候會不會當葉銘的馬凳,誰都不清楚。
…………
葉銘很高興。
終於要死了!
崇禎小兒陰險狡詐,竟然想讓我葉銘迴不了京城,在遼東當什麽總督?
我可去你娘的總督!
遼東都丟的差不多啦,如今之上下遼左,也就是河西走廊這一部分,還算是遼東的範圍。
這個總督名不副實不講,他還要麵對無比強悍,一年要吃掉朝廷幾百上千萬兩白銀的巨無霸,遼東集團!
我不得被他們弄死?
他們弄死,葉某可就迴不去了!須知這撒幣係統說的,是要朱由檢殺了才算數。
好在,他早就做好了準備,一開始就讓朱由檢立下了字據,白紙黑字,完全沒有辦法抵賴。
這不,朱由檢這小子根本就沒辦法,還不是隻能灰溜溜的讓葉某迴京?
迴去之後,葉某隻要拿出聖旨,能不死?
身後的馬車,拉著一萬多頭建奴的頭顱,迴去就可以在京城找一個壓勝之地,鑄一個極高的京觀。
說不定迴到後世,這京觀都還在呢?
想到這,葉銘心神有些激動,這種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再給十億的感覺,實在是太美妙了。
從錦州到京城千裏之遙,葉銘一路走了十天,迴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三月二十五。
京城已經不遠了。
然後葉銘就聽到了遠處傳來熙熙攘攘的聲音,就像突然置身於鬧市。
葉銘狐疑,問道:“老王,剛剛不是才說還有二十多裏路?”
“大人,情況可能好像有點不對勁。”三十二抬的轎子外麵,傳出了王在晉的聲音。
葉銘掀開極品絲綢織成的窗簾,看到了讓他永生難忘的一幕。
道路兩旁,已經站滿了人!
甚至是遠離道路的兩側的山坡上,都已經全是人了。
葉銘從來沒有京城之外的任何地方,見到如此多的人。
“這朱由檢,到底又在搞什麽飛機啊?”葉銘看著這陣仗,心中升起一些警惕。
朱由檢搞我之心不死,得時時刻刻警惕。
一旁的王在晉聽到葉先生直唿陛下姓名,心中一點起伏都沒有了,這一路以來,葉先生對陛下的大不敬,他見得太多了。
見多了,心裏自然是很難有什麽起伏的。
“聽說大人在錦州城的所作所為,京城百姓已經全部知曉,有些百姓是感念大人的功德,自發的前來迎接。”
“還有一部分百姓,是得知大人帶著一萬多建奴頭顱迴到了,他們有些連一個建奴的頭顱都沒有見過,自然想要見見世麵。”
“對了,還有陛下與大臣們賭鬥,大人這一次錦州之行,會不會有收獲,陛下賭贏了,那些大臣們,就要出迎二十裏,在大人麵前請罪,還有閣老錢龍錫錢大人,更是說大人你要是能解決錦州城的危局,並真的創傷了建奴,他願意給大人你當馬凳。”
“所以這樣的熱鬧,誰不想看?”
葉銘心中頓時升起警惕。
不對勁,十分有十三分的不對勁!
他將目光,落在了王在晉身上,一臉狐疑的問道:“為何我不知道,老王你卻知曉的如此清楚?”
王在晉低著頭,暗自腹誹,你葉銘天天躲在這三十二抬的大轎裏麵,和兩位花魁,還有左輔紀用送來的美貌女子,以及盧象升從錦州城外帶來的一個部落女子,聽說還是後金的皇族,皮膚稍黑,但身段完美。
一天到晚都躲在轎子裏麵探討大事,哪裏管得了外麵的事情?
更何況,陛下在錦州城大勝之後不久,就偷偷來了旨意,讓他務必隱瞞京中消息,陛下有一個大計劃。
一個讓葉銘不死的計劃。
王在晉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相處了這麽久,他自然知道葉銘對於大明來說,到底有多重要。
以前王在晉從來不相信有一個人,能夠改變天下大勢,但是見到葉銘之後,他有些相信,或許這世上真的存在這樣的人。
現在他也明白了,葉銘是真的想死。
兩個都不想葉銘死的人,一拍即合。
所以一路上,關於京城的消息,王在晉總是選擇性的告訴葉銘。
既然已經到了京城之外,王在晉也不藏著掖著了,看著葉銘,苦口婆心的勸道:“大人呐,你看這些熙熙攘攘的人,都是我大明的子民,他們都是來瞻仰你,感謝你的。”
“你看那一家三口,大人在講述你的功德,小孩在認真聽,看向咱們所在的方向,目露敬仰,想成為和您這樣的人;那些人跪伏在地,感謝大人,讓他們大仇得報。”
“你要是死了,如果真的神州陸沉,他們會變成建奴的刀下亡魂,大人,你真的忍心嗎?”
葉銘大怒,他娘的道德綁架我?
老子新時代的年輕人,怨氣比鬼都重,什麽道德能綁架我?
“忍心,他們死不死的無所謂,我隻要我死!”
整個京城,已經是萬人空巷,而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將近十天的時間!
哪怕京城的世家大族們,已經在全力壓製此次大勝帶來的影響,依舊是收效甚微。
總有方方麵麵的消息,說起北邊的那場大戰,說起遼左的那座錦州城;說起第一次作戰,就展現出極為不俗天賦的盧象升。
當然,他們的談論,都繞不開那個讓建奴遭到重創!讓濟爾哈朗身死,讓身體不太好的皇太極愈發身體不好的葉銘。
所以,當京城百姓知道葉銘即將從北邊歸來的時候,京城的百姓都蜂擁出城,在城外二十裏處靜靜等待。
他們想看一看,那位厲害的大人,到底是怎麽個三頭六臂;還有一萬兩千五百建奴頭顱,到底要塞滿多少大車?他們這一輩子,都沒有見過如此多的建奴頭顱。
有些人掰起指頭數,前些年,建奴的頭顱是不如韃子的頭顱值錢的,但是這些年,隨著建奴聲勢高漲,建奴的頭顱也已經非常值錢了,一顆頭顱五十兩,這一萬兩千五百建奴,就是足足六十萬兩銀子!
還有,他們還想看看,那些士大夫們,是否會如同宮裏傳出的消息那般,會在葉銘迴京的時候,出城二十裏負荊請罪?
那位錢閣老,會不會真的當馬凳?
京城是萬人空巷,而京城之外二十裏,已經是人山人海。
好在朱由檢對此早有預料,已經派遣了足夠多的京營士卒維持秩序,不然說不定連朱由檢自己都出不去。
至於那些當日伏闕的大臣,還真有幾個真性情的,在這尚未迴暖的三月,赤膊上身,背負荊條,就在官道上靜靜地等著。
當然,沒來的,朱由檢自然會給他們一個深刻而又沉痛的教訓。
至於錢龍錫,隻是穿著官袍,靜靜地站在官道上,到時候會不會當葉銘的馬凳,誰都不清楚。
…………
葉銘很高興。
終於要死了!
崇禎小兒陰險狡詐,竟然想讓我葉銘迴不了京城,在遼東當什麽總督?
我可去你娘的總督!
遼東都丟的差不多啦,如今之上下遼左,也就是河西走廊這一部分,還算是遼東的範圍。
這個總督名不副實不講,他還要麵對無比強悍,一年要吃掉朝廷幾百上千萬兩白銀的巨無霸,遼東集團!
我不得被他們弄死?
他們弄死,葉某可就迴不去了!須知這撒幣係統說的,是要朱由檢殺了才算數。
好在,他早就做好了準備,一開始就讓朱由檢立下了字據,白紙黑字,完全沒有辦法抵賴。
這不,朱由檢這小子根本就沒辦法,還不是隻能灰溜溜的讓葉某迴京?
迴去之後,葉某隻要拿出聖旨,能不死?
身後的馬車,拉著一萬多頭建奴的頭顱,迴去就可以在京城找一個壓勝之地,鑄一個極高的京觀。
說不定迴到後世,這京觀都還在呢?
想到這,葉銘心神有些激動,這種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再給十億的感覺,實在是太美妙了。
從錦州到京城千裏之遙,葉銘一路走了十天,迴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三月二十五。
京城已經不遠了。
然後葉銘就聽到了遠處傳來熙熙攘攘的聲音,就像突然置身於鬧市。
葉銘狐疑,問道:“老王,剛剛不是才說還有二十多裏路?”
“大人,情況可能好像有點不對勁。”三十二抬的轎子外麵,傳出了王在晉的聲音。
葉銘掀開極品絲綢織成的窗簾,看到了讓他永生難忘的一幕。
道路兩旁,已經站滿了人!
甚至是遠離道路的兩側的山坡上,都已經全是人了。
葉銘從來沒有京城之外的任何地方,見到如此多的人。
“這朱由檢,到底又在搞什麽飛機啊?”葉銘看著這陣仗,心中升起一些警惕。
朱由檢搞我之心不死,得時時刻刻警惕。
一旁的王在晉聽到葉先生直唿陛下姓名,心中一點起伏都沒有了,這一路以來,葉先生對陛下的大不敬,他見得太多了。
見多了,心裏自然是很難有什麽起伏的。
“聽說大人在錦州城的所作所為,京城百姓已經全部知曉,有些百姓是感念大人的功德,自發的前來迎接。”
“還有一部分百姓,是得知大人帶著一萬多建奴頭顱迴到了,他們有些連一個建奴的頭顱都沒有見過,自然想要見見世麵。”
“對了,還有陛下與大臣們賭鬥,大人這一次錦州之行,會不會有收獲,陛下賭贏了,那些大臣們,就要出迎二十裏,在大人麵前請罪,還有閣老錢龍錫錢大人,更是說大人你要是能解決錦州城的危局,並真的創傷了建奴,他願意給大人你當馬凳。”
“所以這樣的熱鬧,誰不想看?”
葉銘心中頓時升起警惕。
不對勁,十分有十三分的不對勁!
他將目光,落在了王在晉身上,一臉狐疑的問道:“為何我不知道,老王你卻知曉的如此清楚?”
王在晉低著頭,暗自腹誹,你葉銘天天躲在這三十二抬的大轎裏麵,和兩位花魁,還有左輔紀用送來的美貌女子,以及盧象升從錦州城外帶來的一個部落女子,聽說還是後金的皇族,皮膚稍黑,但身段完美。
一天到晚都躲在轎子裏麵探討大事,哪裏管得了外麵的事情?
更何況,陛下在錦州城大勝之後不久,就偷偷來了旨意,讓他務必隱瞞京中消息,陛下有一個大計劃。
一個讓葉銘不死的計劃。
王在晉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相處了這麽久,他自然知道葉銘對於大明來說,到底有多重要。
以前王在晉從來不相信有一個人,能夠改變天下大勢,但是見到葉銘之後,他有些相信,或許這世上真的存在這樣的人。
現在他也明白了,葉銘是真的想死。
兩個都不想葉銘死的人,一拍即合。
所以一路上,關於京城的消息,王在晉總是選擇性的告訴葉銘。
既然已經到了京城之外,王在晉也不藏著掖著了,看著葉銘,苦口婆心的勸道:“大人呐,你看這些熙熙攘攘的人,都是我大明的子民,他們都是來瞻仰你,感謝你的。”
“你看那一家三口,大人在講述你的功德,小孩在認真聽,看向咱們所在的方向,目露敬仰,想成為和您這樣的人;那些人跪伏在地,感謝大人,讓他們大仇得報。”
“你要是死了,如果真的神州陸沉,他們會變成建奴的刀下亡魂,大人,你真的忍心嗎?”
葉銘大怒,他娘的道德綁架我?
老子新時代的年輕人,怨氣比鬼都重,什麽道德能綁架我?
“忍心,他們死不死的無所謂,我隻要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