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遼地百姓,悉數入關?!
我不停死諫,崇禎成聖君了? 作者:最愛喝娃哈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短短幾個字,讓朱由檢的內心,無比激動!
他第一次感受到,先進的武器,對戰場帶來的影響,到底有多麽恐怖!
士農工商,將工放在倒數第二,似乎不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
或許,工人在有些時候,能夠發揮出更多的力量!
而這些武器,都是葉銘搞出來的!
【王之臣被殺的膽寒,隻能一路南逃!可又遇到了左輔的阻滯,進不能進,退不能退,而這時,毛文龍拉著第一批人,已經出發,遼人唱著葉先生編造的遼地俚曲,以此攻心!關寧鐵騎大多都是遼人,這一部分遼人,徹底失去了戰鬥意誌。】
【王之臣知曉事情已經不可為,於是帶著僅剩的嫡係,一路向西逃竄,活下來的,不超過兩百人!】
朱由檢看到這,忍不住笑了起來。
真他娘的帥啊!
好一個葉先生,哪怕隔了如此之遠,依舊能遙遙掌控戰局,這種軍事才能,即便是放眼曆朝曆代,也很難找到能和他相提並論的吧?
兵仙韓信算一個?嶽武穆算一個?本朝的徐達,勉強算半個?
【經此一戰,你已經成為遼地野戰最強的,此刻你即便是大搖大擺的從寧遠旁邊走過,孫祖壽也不可能出城來打你,而你要做的,是繼續南下收攏百姓。】
朱由檢頷首,這一戰對未來的影響,或許不算大,在模擬器的眼裏,即便是這一場勝了,對大明的國祚影響,也極為有限。
但是對遼地百姓來說,就非常關鍵了。
如果這一場仗沒贏,被盧象升帶著數萬百姓,會被王之臣給殘忍殺害。
而寧遠以南到山海關這兩百裏的百姓,一樣不會有什麽好日子過,等到建奴來的時候,他們都將成為建奴的財物。
但這一仗贏了,差別就非常大。
數萬百姓的性命,得以保全,寧遠以南的百姓,也可以收攏,大部分也能得以保全。
最關鍵的,他們事情做的足夠漂亮。
否則那數萬百姓一死,無論後續怎麽補救,哪怕守住了山海關,哪怕給皇太極造成了極大的損傷,都免不了被士大夫口誅筆伐。
他們會說他朱由檢和葉銘草菅人命,數萬人的性命,說沒就沒了。
哪怕贏了,這數萬人也活不過來了。
總之,怎麽惡心人怎麽來,這是他們慣用的手段,盡管他們也草菅人命,也不把老百姓當人看,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借助老百姓來攻擊他和葉銘。
越看越惡心。
以前怎麽會被這些賤人給忽悠啊!
【你一路南下,經過寧遠城,孫祖壽也沒做什麽,相當於將你‘禮送出境’你一路聚集遼東百姓,隻要上船,每一戶都給一兩銀子的安家費。】
【在到達山海關的時候,你又聚集起了七萬百姓,安全進入了山海關,遼東戶籍人口十八萬,有十三萬到了關內,剩下的,大多數都是年老體衰,經不起折騰,也不願意離開故土的。】
朱由檢忍不住笑了笑,絕大多數百姓得以保全,是一個極好的消息。
葉銘抬起頭,狐疑的看了朱由檢,皺眉道:“高興個什麽勁?如今遼東是個什麽情況都不知道,你有什麽心情笑?”
朱由檢已經習慣了葉銘對他的態度。
能救大明,他朱由檢當孫子又如何?
而且葉先生啊葉先生,你再厲害,可你沒有模擬器啊,你不知道遼東是個什麽情況,我可知道的!
朕開天眼,你待如何?
“沒什麽,隻是看到葉先生低頭苦思的樣子,就覺得有些好笑。”
葉銘皺眉,好笑?
他是看這係統這麽小氣,一次獎勵這麽一點,在那心情不佳罵係統娘呢。
苦思?
我苦思個der!
“葉先生,你說,山海關能守得住嗎?”朱由檢忍不住問道。
葉銘歎息道,“這誰說得準?”
“臣隻能勉力為之,至於結果如何,臣並不敢保證,如果山海關真的守不住,那臣隻希望陛下在山海關被攻破消息傳迴的時候,殺臣。”
“臣雖拚盡全力,可無力迴天,陛下隻有殺了臣,平息眾怒,然後盡量做服帖溫順狀,才有活下去的機會。”
朱由檢暗暗感慨,這就是葉銘!
哪怕到了這個時候,還在為朕著想,想著怎麽用他的命,來救朕的命!
放心!朕一定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的!到了那個時候,咱哥倆一起死!
我看煤山上有一棵歪脖子樹,就非常不錯!
但表麵上,他鄭重其事的說道:“一定!”
葉銘非常高興,繼續研究著眼前的麵板,思考有沒有什麽好玩的東西。
朱由檢繼續開始模擬。
【絕大數遼人都活了下來,十三萬遼人入關,這個成績非常不錯,你得到了陛下的嘉獎,你得到了葉銘的讚揚,相比前者,後者更讓你高興。】
朱由檢看到這,忍不住暗中腹誹。
你他娘的到底是朕的臣子,還是葉銘的臣子啊?
【但你知道,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皇太極帶著三大貝勒,盡起後金十萬兵馬,一路南下!沒有遇到任何的阻礙,路過寧遠的時候,孫祖壽出城投降,寧遠六萬兵馬,悉數歸於皇太極!】
朱由檢看到這,忍不住一陣心神震顫。
十萬人加六萬人!足足十六萬人!
難怪係統認為那一場大勝,對大明的國祚影響不大,十六萬人啊!就算是十六萬頭豬,都是多大的陣仗?
【而你們,隻有四萬人,王在晉的兩萬人,以及你帶來的兩萬人。】
【朝廷並無一兵一卒來援,山西、宣府、居庸的兵馬,一動不動,你明白,這是來自朝廷的掣肘,哪怕山河破碎,他們也想讓你們死。】
【當然,他們有他們的道理,山西、宣府、居庸的兵馬,要用來拱衛京城!與山海關相比,京師更為重要!】
【可你明白,一旦山海關沒了,那些宣府、居庸的兵馬,或許就會成為殺陛下和葉銘的刀。】
朱由檢看到這一幕,忍不住心神震蕩!
殺機重重!
毫不誇張的說,隻要山海關出了問題,葉銘活不下去,他這個皇帝,也當不下去!
甚至山海關不出問題!隻要僵持一天,他們就處於一天的危險之中!
【崇禎元年四月末,皇太極帶著三大貝勒和新封侯爺孫祖壽,兵臨山海關!】
他第一次感受到,先進的武器,對戰場帶來的影響,到底有多麽恐怖!
士農工商,將工放在倒數第二,似乎不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
或許,工人在有些時候,能夠發揮出更多的力量!
而這些武器,都是葉銘搞出來的!
【王之臣被殺的膽寒,隻能一路南逃!可又遇到了左輔的阻滯,進不能進,退不能退,而這時,毛文龍拉著第一批人,已經出發,遼人唱著葉先生編造的遼地俚曲,以此攻心!關寧鐵騎大多都是遼人,這一部分遼人,徹底失去了戰鬥意誌。】
【王之臣知曉事情已經不可為,於是帶著僅剩的嫡係,一路向西逃竄,活下來的,不超過兩百人!】
朱由檢看到這,忍不住笑了起來。
真他娘的帥啊!
好一個葉先生,哪怕隔了如此之遠,依舊能遙遙掌控戰局,這種軍事才能,即便是放眼曆朝曆代,也很難找到能和他相提並論的吧?
兵仙韓信算一個?嶽武穆算一個?本朝的徐達,勉強算半個?
【經此一戰,你已經成為遼地野戰最強的,此刻你即便是大搖大擺的從寧遠旁邊走過,孫祖壽也不可能出城來打你,而你要做的,是繼續南下收攏百姓。】
朱由檢頷首,這一戰對未來的影響,或許不算大,在模擬器的眼裏,即便是這一場勝了,對大明的國祚影響,也極為有限。
但是對遼地百姓來說,就非常關鍵了。
如果這一場仗沒贏,被盧象升帶著數萬百姓,會被王之臣給殘忍殺害。
而寧遠以南到山海關這兩百裏的百姓,一樣不會有什麽好日子過,等到建奴來的時候,他們都將成為建奴的財物。
但這一仗贏了,差別就非常大。
數萬百姓的性命,得以保全,寧遠以南的百姓,也可以收攏,大部分也能得以保全。
最關鍵的,他們事情做的足夠漂亮。
否則那數萬百姓一死,無論後續怎麽補救,哪怕守住了山海關,哪怕給皇太極造成了極大的損傷,都免不了被士大夫口誅筆伐。
他們會說他朱由檢和葉銘草菅人命,數萬人的性命,說沒就沒了。
哪怕贏了,這數萬人也活不過來了。
總之,怎麽惡心人怎麽來,這是他們慣用的手段,盡管他們也草菅人命,也不把老百姓當人看,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借助老百姓來攻擊他和葉銘。
越看越惡心。
以前怎麽會被這些賤人給忽悠啊!
【你一路南下,經過寧遠城,孫祖壽也沒做什麽,相當於將你‘禮送出境’你一路聚集遼東百姓,隻要上船,每一戶都給一兩銀子的安家費。】
【在到達山海關的時候,你又聚集起了七萬百姓,安全進入了山海關,遼東戶籍人口十八萬,有十三萬到了關內,剩下的,大多數都是年老體衰,經不起折騰,也不願意離開故土的。】
朱由檢忍不住笑了笑,絕大多數百姓得以保全,是一個極好的消息。
葉銘抬起頭,狐疑的看了朱由檢,皺眉道:“高興個什麽勁?如今遼東是個什麽情況都不知道,你有什麽心情笑?”
朱由檢已經習慣了葉銘對他的態度。
能救大明,他朱由檢當孫子又如何?
而且葉先生啊葉先生,你再厲害,可你沒有模擬器啊,你不知道遼東是個什麽情況,我可知道的!
朕開天眼,你待如何?
“沒什麽,隻是看到葉先生低頭苦思的樣子,就覺得有些好笑。”
葉銘皺眉,好笑?
他是看這係統這麽小氣,一次獎勵這麽一點,在那心情不佳罵係統娘呢。
苦思?
我苦思個der!
“葉先生,你說,山海關能守得住嗎?”朱由檢忍不住問道。
葉銘歎息道,“這誰說得準?”
“臣隻能勉力為之,至於結果如何,臣並不敢保證,如果山海關真的守不住,那臣隻希望陛下在山海關被攻破消息傳迴的時候,殺臣。”
“臣雖拚盡全力,可無力迴天,陛下隻有殺了臣,平息眾怒,然後盡量做服帖溫順狀,才有活下去的機會。”
朱由檢暗暗感慨,這就是葉銘!
哪怕到了這個時候,還在為朕著想,想著怎麽用他的命,來救朕的命!
放心!朕一定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的!到了那個時候,咱哥倆一起死!
我看煤山上有一棵歪脖子樹,就非常不錯!
但表麵上,他鄭重其事的說道:“一定!”
葉銘非常高興,繼續研究著眼前的麵板,思考有沒有什麽好玩的東西。
朱由檢繼續開始模擬。
【絕大數遼人都活了下來,十三萬遼人入關,這個成績非常不錯,你得到了陛下的嘉獎,你得到了葉銘的讚揚,相比前者,後者更讓你高興。】
朱由檢看到這,忍不住暗中腹誹。
你他娘的到底是朕的臣子,還是葉銘的臣子啊?
【但你知道,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皇太極帶著三大貝勒,盡起後金十萬兵馬,一路南下!沒有遇到任何的阻礙,路過寧遠的時候,孫祖壽出城投降,寧遠六萬兵馬,悉數歸於皇太極!】
朱由檢看到這,忍不住一陣心神震顫。
十萬人加六萬人!足足十六萬人!
難怪係統認為那一場大勝,對大明的國祚影響不大,十六萬人啊!就算是十六萬頭豬,都是多大的陣仗?
【而你們,隻有四萬人,王在晉的兩萬人,以及你帶來的兩萬人。】
【朝廷並無一兵一卒來援,山西、宣府、居庸的兵馬,一動不動,你明白,這是來自朝廷的掣肘,哪怕山河破碎,他們也想讓你們死。】
【當然,他們有他們的道理,山西、宣府、居庸的兵馬,要用來拱衛京城!與山海關相比,京師更為重要!】
【可你明白,一旦山海關沒了,那些宣府、居庸的兵馬,或許就會成為殺陛下和葉銘的刀。】
朱由檢看到這一幕,忍不住心神震蕩!
殺機重重!
毫不誇張的說,隻要山海關出了問題,葉銘活不下去,他這個皇帝,也當不下去!
甚至山海關不出問題!隻要僵持一天,他們就處於一天的危險之中!
【崇禎元年四月末,皇太極帶著三大貝勒和新封侯爺孫祖壽,兵臨山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