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布局京師,丁原的猜忌
三國:我,呂奉先,真不想拜義父 作者:世家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朔方的日光暖煦,輕柔地灑落在郡守府邸,鍍上一層金邊。
呂布棒打“鴛鴦”之事,如一陣風般在朔方流傳開來。
街頭巷尾議論紛紛,褒貶不一。
有人稱讚呂布的果敢,為蔡琰的幸福挺身而出。
也有人指責他插手他人姻緣,行事太過霸道。
呂布處理完軍中事務,坐在廳中休憩。
嚴茹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來,臉上帶著一抹溫婉的笑意。
“夫君,我今日去拜訪了昭姬。”嚴茹輕聲道。
聲音如春日裏的微風,輕柔而舒緩。
“哦?”呂布微微挑眉,眼中閃過一絲好奇,“她近來如何?”
“昭姬是個好姑娘,知書達理,溫婉善良,若嫁給衛仲道實在可惜。”
嚴茹微微搖頭,眼中滿是惋惜。
呂布微微點頭,神色中帶著幾分篤定:
“我也是這麽認為,衛仲道那病弱之軀,連自己都保護不好。”
“如今又逢亂世,昭姬跟著他,必定會受一輩子委屈,困頓一生。”
呂布想起那日衛仲道的狼狽模樣,心中滿是不屑。
“夫君能這麽想,我便放心了。”嚴茹溫婉一笑,眼中滿是柔情。
她緩緩走到呂布身邊,輕輕坐下。
如數家珍說起在蔡府的趣聞,言語間對蔡琰的學問推崇備至。
呂布靜靜地傾聽著,臉上帶著專注的神情,時而微微點頭,時而露出一絲微笑。
他看著嚴茹眉飛色舞的模樣,心中湧起一股暖意,覺得這樣的時光溫馨而美好。
“我覺得自己才學淺薄,想和昭姬學習,不知夫君意下如何?”
嚴茹抬起頭,眼中滿是期待。
“這是好事,我自然讚成。”呂布笑著道。
他伸手輕輕握住嚴茹的手,“夫人若能與昭姬切磋學問,定能有所進益。”
“昭姬不僅學問好,人還美心善,我與她一見如故。”嚴茹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嗯,她確實是個難得的奇女子。”
呂布深以為然,腦海中浮現出蔡琰絕世的容顏和高雅的氣質。
“昭姬是個好姑娘,不知道日後會便宜了誰。”
嚴茹意味深長,眼神中帶著一絲狡黠。
“幹脆留她在朔方,給夫人做姐妹。”
呂布語氣霸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容置疑的決心。
“知我者,夫君也。”嚴茹嬌笑著道,眼中滿是歡喜。
呂布看著嚴茹,心裏充滿了成就感,覺得自己的決定無比正確。
嚴茹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擔憂:
“隻是,夫君不怕背負罵名嗎?”
“夫君剛剛棒打‘鴛鴦’,轉身又和昭姬往來密切,難免會惹來非議。”
呂布微微一愣,隨即眼中閃過一絲不屑:
“怕什麽!我做事向來隨心所欲,不計後果。”
嚴茹耐心地勸說:
“夫君要成就霸業,養望是關鍵。”
“要想天下賢才來投,必須做到滴水不漏。”
呂布滿不在乎:“我不是聖人,有奉孝和誌才出謀劃策,足夠稱霸寰宇了!”
嚴茹輕輕地撫摸著呂布的手背,眼神中滿是關切:
“夫君還是要謙虛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呂布看著嚴茹,心中湧起一股感動。
他伸手將嚴茹擁入懷中,緊緊地抱著她,感受著她的溫暖和柔軟。
嚴茹靠在呂布的懷裏,感受著他有力的心跳,心中滿是甜蜜。
她微微掙紮了一下,卻被呂布抱得更緊了。
“以後什麽都聽我的。”呂布霸道地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
“夫君說什麽都是對的。”嚴茹輕聲道。
她放棄了反抗,順從地依偎在呂布的懷裏。
“不愧是我的第一夫人。”呂布低頭在嚴茹的額頭上輕輕一吻,眼中滿是愛意。
嚴茹知道,朔方正在厲兵秣馬。
呂布心中謀劃的,絕非小事,一場金戈鐵馬的征戰即將拉開帷幕。
而她所能做的,便是在背後默默地支持,給予呂布溫暖與慰藉。
稍頃,戲誌才腳步急切,臉上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走進來:
“府君,朝廷的旨意下來了!”
呂布瞬間精神一振,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快呈上來!”
戲誌才趕忙上前,雙手將旨意恭敬地遞上。
呂布伸手接過,動作迅速地拆開。
郭嘉跟了過來,微微前傾身體,眼中滿是期待,急切地問道:
“將軍,朝廷怎麽說?”
呂布看完旨意,微微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了然的神色:
“大將軍何進,讓我調遣一千人馬,混入蹇碩的隊伍入京。”
郭嘉忍不住拍手稱讚,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將軍籌謀的第一步,算是完成了!”
呂布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
他輕輕揮了揮袖,示意嚴茹退下。
嚴茹明白呂布的意思,她站起身來,腳步輕盈地向外走去。
在轉身的瞬間,她的明眸中閃過一絲憂慮。
嚴茹離開後,呂布與郭嘉、戲誌才繼續探討方案。
戲誌才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道:
“高順統兵有方,不如讓他入京,定能出色完成任務。”
郭嘉微微搖頭,神色凝重地道:
“此舉不夠妥,丁原與我們雖有合作,但他也不是好糊弄的。”
“高順堂而皇之入京,丁原那邊恐怕會有所察覺,生出變故。”
戲誌才心中一凜,不禁感慨道:“是我考慮不周了。”
他微微低下頭,臉上露出一絲懊惱的神色。
呂布靜靜地聽著兩人的對話,心中早已有了主意。
他微微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的光芒:“文遠是最合適的人選!”
“張遼為人有方略,不錯!”郭嘉眼睛一亮,立刻表示讚同。
張遼智勇雙全,在軍中威望頗高,而且行事謹慎,確實是執行此次任務的不二人選。
最重要的是,高順是呂布的屬下。
張遼目前還有並州的官身,名義上並不是直接歸呂布統帥。
調遣張遼入京,能降低丁原的猜忌之心。
戲誌才連忙點頭讚成:“府君所言極是,張遼必能不辱使命。”
“去,把張遼找來。”呂布吩咐門外的魏續。
不多時,張遼大步走進堂內。
他臉龐沉毅,身上散發著一股久經沙場的英氣:
“末將張遼,前來報到!”
呂布站起身來,快步走到張遼麵前,雙手將他扶起,目光中滿是信任與期許:
“文遠,此次召你來,是委派你到京師。”
張遼抬頭,目光與呂布對視,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願為將軍肝腦塗地!”
郭嘉走上前,神色關切地叮囑道:
“文遠,到了京師,你什麽都不需要做,先收集情報。”
“京師局勢複雜,各方勢力盤根錯節,情報就是我們的眼睛和耳朵,至關重要。”
張遼認真地點點頭,道:
“郭祭酒放心,我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呂布雙手搭在張遼的肩膀上,鄭重地道:
“文遠,不管發生什麽事,你都要明哲保身為先,不可衝動行事。”
“你的安危,關乎著我們整個計劃。”
張遼心中一暖,感動不已。
他用力地點點頭,將呂布的話銘記於心:
“將軍放心,末將定當謹慎行事。”
呂布繼續道:“倘若京師有變故,我又沒辦法及時增援,你可以先行撤退。”
“我會見機行事。”張遼堅定道。
郭嘉又接著叮囑了一些細節,戲誌才也在一旁不斷完善計劃,補充著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和應對策略。
張遼認真傾聽,不時點頭,表示自己已經完全理解。
一切交代完畢,張遼點齊一千人馬,來到校場。
兵馬齊整,軍容肅穆,旗幟烈烈作響,在朔方的風中獵獵飄揚。
呂布親自為張遼餞行,端起一碗酒,遞給張遼:
“文遠,此去京師,一路保重。”
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不舍,也有著對張遼的深切期望。
張遼雙手接過酒碗,一飲而盡,然後將碗重重地放在案上:
“將軍,末將定不辱使命!”
呂布豪氣縱橫:“善!”
張遼看著呂布,真誠地道:
“有些事,我不理解,但我仍希望,將軍能少殺戮,向正道邁進。”
呂布昂首挺立:“終結亂世,最簡單的辦法是以暴製暴。”
“對百姓好一點。”張遼無奈叮囑。
百姓在亂世中受苦最深,他希望呂布能多為百姓著想。
“這一點,我可以向文遠保證,以天地為誓。”
呂布神色莊重,舉起右手。
張遼欣慰地笑了笑,轉身翻身上馬,向呂布抱拳行禮:
“奉先,告辭!”
呂布心中感慨萬千,不斷策馬前行,送了張遼一程又一程。
張遼迴頭望去,看到呂布仍在遠處目送,心中一陣感動。
他揚起馬鞭,大喊一聲:“出發!”
鐵騎滾滾,向著京師的方向疾馳而去 。
朔方的天際,殘陽如血,將大地染成一片橙紅。
呂布勒住韁繩,佇立在高坡之上,目光久久地追隨著張遼離去的方向,
“將軍,文遠已經走遠了。”
郭嘉的聲音在身後輕輕響起,將呂布從沉思中喚醒。
呂布緩緩轉過身,臉上帶著一絲淡淡的惆悵:
“奉孝,你說文遠會離我而去嗎?”
張遼是呂布麾下的得力戰將,他實在不願失去這樣一位並肩作戰的夥伴。
郭嘉微微搖頭,眼中閃爍著洞悉人心的光芒:
“張遼不是為功名利祿而動之人,他更像是將軍的奔走之友。”
“他追隨將軍,是因為認同將軍的抱負和為人。”
“文遠,確實比較特別。”呂布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認同。
張遼在軍中的表現,他都看在眼裏。
張遼的忠誠、勇敢和謀略,都讓他十分欣賞。
“隻要將軍保持初心,那麽京師的榮華富貴,就奪不走張文遠的誌向!”
郭嘉相信呂布的魅力和領導能力,足以留住張遼這樣的人才。
“哈哈哈,怎麽奉孝比我還了解文遠。”
呂布爽朗地大笑起來,笑聲在空曠的原野上迴蕩,帶著幾分調侃和輕鬆。
“我看人,向來精準。譬如將軍,一定會成就霸業!”郭嘉自信滿滿地道。
“借奉孝吉言。”呂布笑著道,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生逢大世,就讓我們盡情地施展吧!”戲誌才走上前,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身處亂世之中,他渴望能與呂布、郭嘉一起,闖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會有機會的!”呂布斬釘截鐵地道。
他望著中原的京師方向,心中湧起無盡的豪邁。
不久,三人迴到朔方城,街道上熙熙攘攘,一片繁榮景象。
百姓們安居樂業,店鋪林立,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
呂布看著昌盛之景,心中感慨萬千。
這一切的繁榮,都是他和將士們努力的結果。
他要守護好這片土地,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更要以此為根基,實現自己的霸業。
“將軍,如今朔方安定,我們也該為下一步做打算了。”
郭嘉清楚,要想成就霸業,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
呂布微微點頭,目光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
“嗯,奉孝所言極是。”
“我們要繼續擴充實力,廣納賢才,等待時機。”
朔方的日光暖煦而柔和,傾灑在長街之上。
為熱鬧非凡的街道,添上了幾分愜意。
呂布、郭嘉和戲誌才三人漫步其中,感受著北疆獨有的民生百態。
街邊的攤位琳琅滿目,擺滿了各種貨物。
有皮毛、肉幹,還有從遙遠西域傳來的奇珍異寶。
小販們扯著嗓子叫賣,聲音此起彼伏,交織成一曲熱鬧的市井樂章。
行人往來如織,有身著厚重皮襖的牧民。
他們臉龐被風沙磨礪得黝黑粗糙,卻帶著質樸的笑容。
也有行色匆匆的商旅,他們的行囊裝滿了故事,眼神中透著對遠方的憧憬。
三人悠然走著,呂布的目光被一處皮毛攤位吸引。
攤主是個憨厚的大漢,正熱情地向過往的人介紹著自己的貨物。
呂布走上前去,與他攀談起來。
“這皮毛可是上等的好貨,都是從草原上最健壯的牛羊身上取下的。”
攤主拍著胸脯,滿臉自豪。
呂布輕輕撫摸著皮毛,感受著它的柔軟與厚實,點頭稱讚:
“確實不錯,如今生意可好做?”
攤主微微歎氣:
“生意還算過得去,就是世道不太平,有時候運貨的路上會遇到些麻煩。”
“不過好在有飛將軍守護著朔方,我們才能安心做點小買賣。”
呂布微微一愣,沒想到自己的作為能被百姓如此銘記。
他心中湧起一股暖流,與攤主又聊了幾句,才繼續前行。
一路上,他們又與不少過往客商交流。
這些客商來自五湖四海,帶來了各地的消息,也分享著自己的生活感悟。
有的說在別處遭遇了戰亂,百姓流離失所。
有的感慨在朔方的安定生活,來之不易。
呂布靜靜地聽著,心中波瀾起伏。
這些所見所聞,讓他心曠神怡,心境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提升。
……
太原晉陽,刺史府邸內,氣氛凝重而壓抑。
丁亮腳步匆匆地走進廳堂,手中緊緊握著一封書信,聲音中帶著難以抑製的激動:
“爹,您看!蹇碩和大將軍同時征召我們,簡直是莫大的榮幸呐!”
他的眼睛發亮,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紅暈,仿佛看到了家族飛黃騰達的未來。
丁原正坐在主位上,眉頭緊鎖,神色陰沉。
他猛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怒色:“你知道個屁!”
低沉而嚴厲的嗬斥,如同一記重錘,瞬間打破了丁亮的喜悅。
丁亮被突如其來的斥責嚇了一跳,手中的書信差點掉落。
他愣了一下,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疑惑和委屈:
“爹,您怎麽了?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丁原站起身來,雙手背在身後,在廳堂中來迴踱步。
他的眉頭皺得更深了,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
“蹇碩和何進,明爭暗鬥,關乎儲君之爭。”
“背後的水太深了,我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複。”
他的聲音沉重,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斤的重量。
丁亮心神震顫,臉上的血色瞬間褪去,變得蒼白如紙。
他終於意識到,這件事情遠沒有他想象的那麽簡單。
丁亮咽了一口唾沫,聲音顫抖地問道:
“那我們父子,應該怎麽辦?”
丁原停下腳步,看著丁亮,眼神中滿是慈愛和擔憂:
“首先,你不能入京。”
“你是我唯一的兒子,入京以後很可能朝不保夕。”
“我不能讓你去冒險。”
丁亮心中一陣感動,用力地點點頭,道:
“我聽爹的安排!”
丁原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繼續道:
“此次大將軍不僅給我密信,還往朔方送去了一封。”
丁亮震驚地瞪大了眼睛,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什麽?呂奉先,他配嗎?”
他一直認為自己的父親才是北疆的霸主,呂布不過是一個後起之秀,怎麽能和父親相提並論。
丁原微微歎氣:“奉先手握重兵,是一枚重要的棋子,大將軍怎麽會放過。”
“那怎麽辦?”丁亮焦急地問,眼神中充滿了焦慮,
丁原沉思片刻,緩緩道:
“先讓張楊,前去探探京師的情況。”
“他為人謹慎,辦事可靠,或許能為我們帶迴一些有用的消息。”
“暫且隻能如此了!”丁亮無奈地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沮喪。
丁原派人將張楊找來,交代要事。
張楊一進廳堂,便抱拳行禮:
“使君,不知找下官來有何吩咐?”
丁原走上前,雙手將張楊扶起,眼神中滿是信任:
“稚叔,此次有重任托付於你。”
“你速去京師,探清蹇碩和何進的虛實,以及各方勢力的動向。”
“此事關係重大,務必小心行事。”
張楊堅定道:“願為使君效犬馬之勞!”
丁原拍了拍張楊的肩膀,鼓勵道:
“稚叔,此去京師,萬事小心。”
“我相信你的能力,期待你早日歸來。”
張楊微微低下頭,臉上露出一絲謙遜的笑容:
“使君過獎了,下官定當竭盡全力。”
丁原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銳利,緊緊盯著張楊:
“聽說最近,你和奉先走得很近?”
張楊心中一驚,但他很快鎮定下來,不慌不忙地道:
“這不正是使君的安排嗎?”
丁原微微點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滿意:
“稚叔,你清楚最好。”
“我希望你能明白自己的立場,不要做出讓我失望的事情。”
張楊心神凜然,連忙道:“使君放心,末將心中有數。”
丁原望著張楊,眼中滿是期許,伸手從身後取下一把寶刀,刀鞘古樸,泛著幽光。
“稚叔,此去京師,前路難測,這把寶刀贈予你,願它護你周全。”
他雙手捧著刀,遞向張楊,神色殷切,目光中既有信任,也有一絲難以察覺的試探。
張楊先是一怔,隨即臉上浮現出受寵若驚的神情。
他連忙雙手接過寶刀,動作小心翼翼,仿佛捧著的是世間最珍貴的寶物。
“使君如此厚愛,末將無以為報,定當肝腦塗地,不負使君所托!”
丁原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輕輕拍了拍張楊的肩膀:
“有你這句話,我便放心了。京師局勢複雜,萬事多加小心。”
張楊站起身來,將寶刀緊緊握在手中,沉穩地迴應:
“使君放心,下官定當謹慎行事。”
告別丁原後,張楊匆匆趕迴軍營,在校場點齊兵馬。
他手持寶刀,高高舉起,陽光灑在刀刃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謔!”張楊大喝一聲,揮舞起寶刀,刀風唿唿作響,引得周圍士兵紛紛側目。
這刀果然鋒利無比,輕輕一揮,便能斬斷麵前的草靶,切口整齊。
“好刀!”張楊忍不住讚歎,心中對丁原的贈禮充滿感激。
演練完畢,張楊迴到書房,汗水未幹,便迫不及待地鋪開信紙。
他提起筆,略作思索,開始給呂布寫信。
“奉先,此次我受丁使君之命前往京師。”
“臨行前他贈我寶刀,看似恩寵有加,實則暗藏猜忌。”
“你在朔方,亦需多加小心,謹防丁使君暗中算計。”
張楊的筆觸沉穩有力,每一個字都透露出對呂布的擔憂與關切。
寫罷,他吹幹墨跡,將信仔細折好,裝入信封。
張楊叫來一名親信士兵,將信鄭重地交給他:
“務必將這封信親手交給呂將軍,不可有絲毫差錯。”
信使麵色凝重,領命而去。
呂布棒打“鴛鴦”之事,如一陣風般在朔方流傳開來。
街頭巷尾議論紛紛,褒貶不一。
有人稱讚呂布的果敢,為蔡琰的幸福挺身而出。
也有人指責他插手他人姻緣,行事太過霸道。
呂布處理完軍中事務,坐在廳中休憩。
嚴茹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來,臉上帶著一抹溫婉的笑意。
“夫君,我今日去拜訪了昭姬。”嚴茹輕聲道。
聲音如春日裏的微風,輕柔而舒緩。
“哦?”呂布微微挑眉,眼中閃過一絲好奇,“她近來如何?”
“昭姬是個好姑娘,知書達理,溫婉善良,若嫁給衛仲道實在可惜。”
嚴茹微微搖頭,眼中滿是惋惜。
呂布微微點頭,神色中帶著幾分篤定:
“我也是這麽認為,衛仲道那病弱之軀,連自己都保護不好。”
“如今又逢亂世,昭姬跟著他,必定會受一輩子委屈,困頓一生。”
呂布想起那日衛仲道的狼狽模樣,心中滿是不屑。
“夫君能這麽想,我便放心了。”嚴茹溫婉一笑,眼中滿是柔情。
她緩緩走到呂布身邊,輕輕坐下。
如數家珍說起在蔡府的趣聞,言語間對蔡琰的學問推崇備至。
呂布靜靜地傾聽著,臉上帶著專注的神情,時而微微點頭,時而露出一絲微笑。
他看著嚴茹眉飛色舞的模樣,心中湧起一股暖意,覺得這樣的時光溫馨而美好。
“我覺得自己才學淺薄,想和昭姬學習,不知夫君意下如何?”
嚴茹抬起頭,眼中滿是期待。
“這是好事,我自然讚成。”呂布笑著道。
他伸手輕輕握住嚴茹的手,“夫人若能與昭姬切磋學問,定能有所進益。”
“昭姬不僅學問好,人還美心善,我與她一見如故。”嚴茹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嗯,她確實是個難得的奇女子。”
呂布深以為然,腦海中浮現出蔡琰絕世的容顏和高雅的氣質。
“昭姬是個好姑娘,不知道日後會便宜了誰。”
嚴茹意味深長,眼神中帶著一絲狡黠。
“幹脆留她在朔方,給夫人做姐妹。”
呂布語氣霸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容置疑的決心。
“知我者,夫君也。”嚴茹嬌笑著道,眼中滿是歡喜。
呂布看著嚴茹,心裏充滿了成就感,覺得自己的決定無比正確。
嚴茹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擔憂:
“隻是,夫君不怕背負罵名嗎?”
“夫君剛剛棒打‘鴛鴦’,轉身又和昭姬往來密切,難免會惹來非議。”
呂布微微一愣,隨即眼中閃過一絲不屑:
“怕什麽!我做事向來隨心所欲,不計後果。”
嚴茹耐心地勸說:
“夫君要成就霸業,養望是關鍵。”
“要想天下賢才來投,必須做到滴水不漏。”
呂布滿不在乎:“我不是聖人,有奉孝和誌才出謀劃策,足夠稱霸寰宇了!”
嚴茹輕輕地撫摸著呂布的手背,眼神中滿是關切:
“夫君還是要謙虛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呂布看著嚴茹,心中湧起一股感動。
他伸手將嚴茹擁入懷中,緊緊地抱著她,感受著她的溫暖和柔軟。
嚴茹靠在呂布的懷裏,感受著他有力的心跳,心中滿是甜蜜。
她微微掙紮了一下,卻被呂布抱得更緊了。
“以後什麽都聽我的。”呂布霸道地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
“夫君說什麽都是對的。”嚴茹輕聲道。
她放棄了反抗,順從地依偎在呂布的懷裏。
“不愧是我的第一夫人。”呂布低頭在嚴茹的額頭上輕輕一吻,眼中滿是愛意。
嚴茹知道,朔方正在厲兵秣馬。
呂布心中謀劃的,絕非小事,一場金戈鐵馬的征戰即將拉開帷幕。
而她所能做的,便是在背後默默地支持,給予呂布溫暖與慰藉。
稍頃,戲誌才腳步急切,臉上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走進來:
“府君,朝廷的旨意下來了!”
呂布瞬間精神一振,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快呈上來!”
戲誌才趕忙上前,雙手將旨意恭敬地遞上。
呂布伸手接過,動作迅速地拆開。
郭嘉跟了過來,微微前傾身體,眼中滿是期待,急切地問道:
“將軍,朝廷怎麽說?”
呂布看完旨意,微微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了然的神色:
“大將軍何進,讓我調遣一千人馬,混入蹇碩的隊伍入京。”
郭嘉忍不住拍手稱讚,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將軍籌謀的第一步,算是完成了!”
呂布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
他輕輕揮了揮袖,示意嚴茹退下。
嚴茹明白呂布的意思,她站起身來,腳步輕盈地向外走去。
在轉身的瞬間,她的明眸中閃過一絲憂慮。
嚴茹離開後,呂布與郭嘉、戲誌才繼續探討方案。
戲誌才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道:
“高順統兵有方,不如讓他入京,定能出色完成任務。”
郭嘉微微搖頭,神色凝重地道:
“此舉不夠妥,丁原與我們雖有合作,但他也不是好糊弄的。”
“高順堂而皇之入京,丁原那邊恐怕會有所察覺,生出變故。”
戲誌才心中一凜,不禁感慨道:“是我考慮不周了。”
他微微低下頭,臉上露出一絲懊惱的神色。
呂布靜靜地聽著兩人的對話,心中早已有了主意。
他微微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的光芒:“文遠是最合適的人選!”
“張遼為人有方略,不錯!”郭嘉眼睛一亮,立刻表示讚同。
張遼智勇雙全,在軍中威望頗高,而且行事謹慎,確實是執行此次任務的不二人選。
最重要的是,高順是呂布的屬下。
張遼目前還有並州的官身,名義上並不是直接歸呂布統帥。
調遣張遼入京,能降低丁原的猜忌之心。
戲誌才連忙點頭讚成:“府君所言極是,張遼必能不辱使命。”
“去,把張遼找來。”呂布吩咐門外的魏續。
不多時,張遼大步走進堂內。
他臉龐沉毅,身上散發著一股久經沙場的英氣:
“末將張遼,前來報到!”
呂布站起身來,快步走到張遼麵前,雙手將他扶起,目光中滿是信任與期許:
“文遠,此次召你來,是委派你到京師。”
張遼抬頭,目光與呂布對視,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願為將軍肝腦塗地!”
郭嘉走上前,神色關切地叮囑道:
“文遠,到了京師,你什麽都不需要做,先收集情報。”
“京師局勢複雜,各方勢力盤根錯節,情報就是我們的眼睛和耳朵,至關重要。”
張遼認真地點點頭,道:
“郭祭酒放心,我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呂布雙手搭在張遼的肩膀上,鄭重地道:
“文遠,不管發生什麽事,你都要明哲保身為先,不可衝動行事。”
“你的安危,關乎著我們整個計劃。”
張遼心中一暖,感動不已。
他用力地點點頭,將呂布的話銘記於心:
“將軍放心,末將定當謹慎行事。”
呂布繼續道:“倘若京師有變故,我又沒辦法及時增援,你可以先行撤退。”
“我會見機行事。”張遼堅定道。
郭嘉又接著叮囑了一些細節,戲誌才也在一旁不斷完善計劃,補充著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和應對策略。
張遼認真傾聽,不時點頭,表示自己已經完全理解。
一切交代完畢,張遼點齊一千人馬,來到校場。
兵馬齊整,軍容肅穆,旗幟烈烈作響,在朔方的風中獵獵飄揚。
呂布親自為張遼餞行,端起一碗酒,遞給張遼:
“文遠,此去京師,一路保重。”
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不舍,也有著對張遼的深切期望。
張遼雙手接過酒碗,一飲而盡,然後將碗重重地放在案上:
“將軍,末將定不辱使命!”
呂布豪氣縱橫:“善!”
張遼看著呂布,真誠地道:
“有些事,我不理解,但我仍希望,將軍能少殺戮,向正道邁進。”
呂布昂首挺立:“終結亂世,最簡單的辦法是以暴製暴。”
“對百姓好一點。”張遼無奈叮囑。
百姓在亂世中受苦最深,他希望呂布能多為百姓著想。
“這一點,我可以向文遠保證,以天地為誓。”
呂布神色莊重,舉起右手。
張遼欣慰地笑了笑,轉身翻身上馬,向呂布抱拳行禮:
“奉先,告辭!”
呂布心中感慨萬千,不斷策馬前行,送了張遼一程又一程。
張遼迴頭望去,看到呂布仍在遠處目送,心中一陣感動。
他揚起馬鞭,大喊一聲:“出發!”
鐵騎滾滾,向著京師的方向疾馳而去 。
朔方的天際,殘陽如血,將大地染成一片橙紅。
呂布勒住韁繩,佇立在高坡之上,目光久久地追隨著張遼離去的方向,
“將軍,文遠已經走遠了。”
郭嘉的聲音在身後輕輕響起,將呂布從沉思中喚醒。
呂布緩緩轉過身,臉上帶著一絲淡淡的惆悵:
“奉孝,你說文遠會離我而去嗎?”
張遼是呂布麾下的得力戰將,他實在不願失去這樣一位並肩作戰的夥伴。
郭嘉微微搖頭,眼中閃爍著洞悉人心的光芒:
“張遼不是為功名利祿而動之人,他更像是將軍的奔走之友。”
“他追隨將軍,是因為認同將軍的抱負和為人。”
“文遠,確實比較特別。”呂布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認同。
張遼在軍中的表現,他都看在眼裏。
張遼的忠誠、勇敢和謀略,都讓他十分欣賞。
“隻要將軍保持初心,那麽京師的榮華富貴,就奪不走張文遠的誌向!”
郭嘉相信呂布的魅力和領導能力,足以留住張遼這樣的人才。
“哈哈哈,怎麽奉孝比我還了解文遠。”
呂布爽朗地大笑起來,笑聲在空曠的原野上迴蕩,帶著幾分調侃和輕鬆。
“我看人,向來精準。譬如將軍,一定會成就霸業!”郭嘉自信滿滿地道。
“借奉孝吉言。”呂布笑著道,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生逢大世,就讓我們盡情地施展吧!”戲誌才走上前,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身處亂世之中,他渴望能與呂布、郭嘉一起,闖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會有機會的!”呂布斬釘截鐵地道。
他望著中原的京師方向,心中湧起無盡的豪邁。
不久,三人迴到朔方城,街道上熙熙攘攘,一片繁榮景象。
百姓們安居樂業,店鋪林立,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
呂布看著昌盛之景,心中感慨萬千。
這一切的繁榮,都是他和將士們努力的結果。
他要守護好這片土地,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更要以此為根基,實現自己的霸業。
“將軍,如今朔方安定,我們也該為下一步做打算了。”
郭嘉清楚,要想成就霸業,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
呂布微微點頭,目光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
“嗯,奉孝所言極是。”
“我們要繼續擴充實力,廣納賢才,等待時機。”
朔方的日光暖煦而柔和,傾灑在長街之上。
為熱鬧非凡的街道,添上了幾分愜意。
呂布、郭嘉和戲誌才三人漫步其中,感受著北疆獨有的民生百態。
街邊的攤位琳琅滿目,擺滿了各種貨物。
有皮毛、肉幹,還有從遙遠西域傳來的奇珍異寶。
小販們扯著嗓子叫賣,聲音此起彼伏,交織成一曲熱鬧的市井樂章。
行人往來如織,有身著厚重皮襖的牧民。
他們臉龐被風沙磨礪得黝黑粗糙,卻帶著質樸的笑容。
也有行色匆匆的商旅,他們的行囊裝滿了故事,眼神中透著對遠方的憧憬。
三人悠然走著,呂布的目光被一處皮毛攤位吸引。
攤主是個憨厚的大漢,正熱情地向過往的人介紹著自己的貨物。
呂布走上前去,與他攀談起來。
“這皮毛可是上等的好貨,都是從草原上最健壯的牛羊身上取下的。”
攤主拍著胸脯,滿臉自豪。
呂布輕輕撫摸著皮毛,感受著它的柔軟與厚實,點頭稱讚:
“確實不錯,如今生意可好做?”
攤主微微歎氣:
“生意還算過得去,就是世道不太平,有時候運貨的路上會遇到些麻煩。”
“不過好在有飛將軍守護著朔方,我們才能安心做點小買賣。”
呂布微微一愣,沒想到自己的作為能被百姓如此銘記。
他心中湧起一股暖流,與攤主又聊了幾句,才繼續前行。
一路上,他們又與不少過往客商交流。
這些客商來自五湖四海,帶來了各地的消息,也分享著自己的生活感悟。
有的說在別處遭遇了戰亂,百姓流離失所。
有的感慨在朔方的安定生活,來之不易。
呂布靜靜地聽著,心中波瀾起伏。
這些所見所聞,讓他心曠神怡,心境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提升。
……
太原晉陽,刺史府邸內,氣氛凝重而壓抑。
丁亮腳步匆匆地走進廳堂,手中緊緊握著一封書信,聲音中帶著難以抑製的激動:
“爹,您看!蹇碩和大將軍同時征召我們,簡直是莫大的榮幸呐!”
他的眼睛發亮,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紅暈,仿佛看到了家族飛黃騰達的未來。
丁原正坐在主位上,眉頭緊鎖,神色陰沉。
他猛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怒色:“你知道個屁!”
低沉而嚴厲的嗬斥,如同一記重錘,瞬間打破了丁亮的喜悅。
丁亮被突如其來的斥責嚇了一跳,手中的書信差點掉落。
他愣了一下,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疑惑和委屈:
“爹,您怎麽了?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丁原站起身來,雙手背在身後,在廳堂中來迴踱步。
他的眉頭皺得更深了,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
“蹇碩和何進,明爭暗鬥,關乎儲君之爭。”
“背後的水太深了,我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複。”
他的聲音沉重,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斤的重量。
丁亮心神震顫,臉上的血色瞬間褪去,變得蒼白如紙。
他終於意識到,這件事情遠沒有他想象的那麽簡單。
丁亮咽了一口唾沫,聲音顫抖地問道:
“那我們父子,應該怎麽辦?”
丁原停下腳步,看著丁亮,眼神中滿是慈愛和擔憂:
“首先,你不能入京。”
“你是我唯一的兒子,入京以後很可能朝不保夕。”
“我不能讓你去冒險。”
丁亮心中一陣感動,用力地點點頭,道:
“我聽爹的安排!”
丁原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繼續道:
“此次大將軍不僅給我密信,還往朔方送去了一封。”
丁亮震驚地瞪大了眼睛,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什麽?呂奉先,他配嗎?”
他一直認為自己的父親才是北疆的霸主,呂布不過是一個後起之秀,怎麽能和父親相提並論。
丁原微微歎氣:“奉先手握重兵,是一枚重要的棋子,大將軍怎麽會放過。”
“那怎麽辦?”丁亮焦急地問,眼神中充滿了焦慮,
丁原沉思片刻,緩緩道:
“先讓張楊,前去探探京師的情況。”
“他為人謹慎,辦事可靠,或許能為我們帶迴一些有用的消息。”
“暫且隻能如此了!”丁亮無奈地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沮喪。
丁原派人將張楊找來,交代要事。
張楊一進廳堂,便抱拳行禮:
“使君,不知找下官來有何吩咐?”
丁原走上前,雙手將張楊扶起,眼神中滿是信任:
“稚叔,此次有重任托付於你。”
“你速去京師,探清蹇碩和何進的虛實,以及各方勢力的動向。”
“此事關係重大,務必小心行事。”
張楊堅定道:“願為使君效犬馬之勞!”
丁原拍了拍張楊的肩膀,鼓勵道:
“稚叔,此去京師,萬事小心。”
“我相信你的能力,期待你早日歸來。”
張楊微微低下頭,臉上露出一絲謙遜的笑容:
“使君過獎了,下官定當竭盡全力。”
丁原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銳利,緊緊盯著張楊:
“聽說最近,你和奉先走得很近?”
張楊心中一驚,但他很快鎮定下來,不慌不忙地道:
“這不正是使君的安排嗎?”
丁原微微點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滿意:
“稚叔,你清楚最好。”
“我希望你能明白自己的立場,不要做出讓我失望的事情。”
張楊心神凜然,連忙道:“使君放心,末將心中有數。”
丁原望著張楊,眼中滿是期許,伸手從身後取下一把寶刀,刀鞘古樸,泛著幽光。
“稚叔,此去京師,前路難測,這把寶刀贈予你,願它護你周全。”
他雙手捧著刀,遞向張楊,神色殷切,目光中既有信任,也有一絲難以察覺的試探。
張楊先是一怔,隨即臉上浮現出受寵若驚的神情。
他連忙雙手接過寶刀,動作小心翼翼,仿佛捧著的是世間最珍貴的寶物。
“使君如此厚愛,末將無以為報,定當肝腦塗地,不負使君所托!”
丁原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輕輕拍了拍張楊的肩膀:
“有你這句話,我便放心了。京師局勢複雜,萬事多加小心。”
張楊站起身來,將寶刀緊緊握在手中,沉穩地迴應:
“使君放心,下官定當謹慎行事。”
告別丁原後,張楊匆匆趕迴軍營,在校場點齊兵馬。
他手持寶刀,高高舉起,陽光灑在刀刃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謔!”張楊大喝一聲,揮舞起寶刀,刀風唿唿作響,引得周圍士兵紛紛側目。
這刀果然鋒利無比,輕輕一揮,便能斬斷麵前的草靶,切口整齊。
“好刀!”張楊忍不住讚歎,心中對丁原的贈禮充滿感激。
演練完畢,張楊迴到書房,汗水未幹,便迫不及待地鋪開信紙。
他提起筆,略作思索,開始給呂布寫信。
“奉先,此次我受丁使君之命前往京師。”
“臨行前他贈我寶刀,看似恩寵有加,實則暗藏猜忌。”
“你在朔方,亦需多加小心,謹防丁使君暗中算計。”
張楊的筆觸沉穩有力,每一個字都透露出對呂布的擔憂與關切。
寫罷,他吹幹墨跡,將信仔細折好,裝入信封。
張楊叫來一名親信士兵,將信鄭重地交給他:
“務必將這封信親手交給呂將軍,不可有絲毫差錯。”
信使麵色凝重,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