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朔方大捷,並州震動
三國:我,呂奉先,真不想拜義父 作者:世家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朔方大捷的消息,如一陣狂風,迅速席卷太原,瞬間在各方引發了巨大的震動。
一時間,百姓們奔走相告,街頭巷尾都在傳頌著飛將軍呂布的威名。
畢竟,他連滅沒鹿迴部、索頭部鮮卑,為大漢邊境除去了多年的隱患。
如此功績,足以讓每一個漢人為之驕傲。
晉陽城仿佛被點燃了一般,大街小巷沸騰不已。
晉陽的府衙內,一場會議正在進行。
丁原昂首挺胸,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自豪。
畢竟,呂布是他麾下的將領。
如今立下如此赫赫戰功,丁原自然也覺得麵上有光。
西河郡守邢紀起身,滿臉堆笑地恭維道:
“丁武猛,此次朔方大捷,全賴您識人之明與治軍之能啊!”
丁原嘴角上揚,故作謙虛地擺了擺手,道:
“邢府君過獎了,大捷是將士們奮勇殺敵的結果,我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刺史張懿看著丁原,微微點頭,讚頌道:
“建陽,此次並州能一舉蕩平朔方的鮮卑勢力,你的功勞最大。”
“不僅為並州除去了大患,更為大漢揚了威。”
丁原心中暗喜,連忙迴應道:
“張使君過譽了,一切都離不開您的英明領導和戰略決策。”
“若不是您平日裏的教誨與支持,我又怎能做出如此部署。”
張懿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又突然看向邢紀,正色道:
“如今朔方大捷,咱們並州的局勢好了不少。”
“但西河的黃巾之亂,還有匈奴部族的問題,也不能忽視啊。”
“反叛勢力,必須好好剿一剿,敲打敲打。”
張懿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威嚴,語氣不容置疑。
邢紀頓時冷汗淋漓,恭敬道:
“使君放心,我迴去之後就立刻備戰,定不會讓黃巾和匈奴肆意妄為。”
張懿見邢紀態度誠懇,微微點頭,欣慰地道:
“此次並州的戰略決策,在朔方得到了實踐,事實證明,我們的方向是對的。”
會議結束後,丁原滿心疑惑地迴到家中。
他本以為立下如此大功,自己能得到升遷和賞賜。
然而,在會議上,張懿絕口不提此事。
每當他暗示時,張懿總是巧妙地搪塞過去。
丁原心中鬱悶不已,坐在大廳中,眉頭緊鎖,仔細複盤。
丁亮見父親迴來後神色不佳,便上前關切地問道:
“父親,您這是怎麽了?是不是發生什麽事了?”
丁原看了兒子一眼,猶豫片刻,還是一五一十地將事情的經過坦白了出來。
丁亮聽罷憤慨不已,道:
“父親,依我看,必是呂奉先在朔方為所欲為的事,被使君知道了。”
丁原心中一驚,忙問道:
“到底什麽事?你快說清楚。”
丁亮眼神陰鷙,趁機詆毀道:
“孩兒聽說,呂奉先將劫掠的物資,都分給了部下,一點都沒給父親您。”
“他分明是不把您放在眼裏,忘恩負義!”
丁原不以為然,語氣輕鬆道:
“錢財都是身外之物,將士們出生入死,分些物資也是應該的,我並不介意。”
丁亮見父親如此豁達,並不罷休,繼續強調道:
“父親,您可別這麽想。他不僅沒給您,也沒給使君啊!”
“您想,使君看重的是您的忠心和對他的尊重。”
“呂奉先這麽做,豈不是讓您在使君麵前失了顏麵?”
丁原心裏“咯噔”一下,這才意識到問題所在。
若是張懿真的因為此事而對他有了看法,可就麻煩了。
丁原原本以為自己的功勞足以掩蓋一切,卻沒想到。
在官場中,細節往往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不禁陷入了沉思,心中暗暗盤算著該如何挽迴局麵 。
“呂奉先的所作所為,都被認為是父親默許,使君怎麽可能不惡父親?”
丁亮的話如同一把銳利的匕首,直直刺進丁原的心間。
他神色凝重,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內心被深深觸動。
丁亮見父親已然動容,緊接著趁熱打鐵,繼續挑撥道:
“父親,呂布如今身為朔方郡守,張楊又是五原郡守,他倆可都被使君視作您的心腹。”
丁原下意識地點點頭,並不否認。
呂布與張楊跟一直踏踏實實,在他心中確實分量極重。
丁亮深吸一口氣,拋出了自己的重磅觀點:
“依孩兒看,使君肯定認為,父親有不軌之心。”
“您在並州西北勢力如此龐大,使君怎麽可能不心生忌憚?”
丁原的眼神瞬間銳利起來,原本有些混沌的思緒突然變得清晰。
他猛地意識到。
自己一心沉浸在麾下將領立功的喜悅中,忽略了官場中微妙的權力製衡和人心猜忌。
丁亮覺得時機成熟,連忙建議道:
“父親,咱們必須得敲打敲打呂布,讓他收斂一些,也好向使君表明您的立場。”
“繼續任由呂布放縱野心,遲早會連累到父親。您想繼續往上走,可就難了。”
丁原果斷地搖了搖頭,拒絕了兒子的提議:
“不可輕舉妄動!”
丁亮急得直跺腳,滿臉通紅地道:
“父親,您為何如此糊塗?”
“呂奉先狼子野心,早晚會對您不利,現在不敲打,更待何時?”
“等他羽翼豐滿,您如何製衡?”
丁原臉色一沉,嚴厲地訓斥道:
“休得胡言!奉先對我忠心耿耿,立下赫赫戰功,豈容你在此詆毀?”
丁亮從未見過父親如此生氣,心中既委屈又不服氣。
丁原見兒子一臉委屈,緩了緩語氣,解釋道:
“現在我已然遭受使君猜忌,若再去敲打呂布,豈不是自毀長城?”
“我若對自己的心腹都如此,又怎能讓下麵的人信服?”
“如此一來,我豈不是裏外不是人?”
丁亮還是不死心,小聲嘟囔道:“可是……”
丁原打斷了他的話,強勢道:
“好了,此事就此打住,我自有分寸,你以後不許再妄議我的下屬。”
“尤其是奉先,他是我的半個兒子,也是你的兄長!”
丁亮站在原地,緊緊握著拳頭,心中充滿了不服氣。
盡管內心的怒火熊熊燃燒,但他深知自己根本無法違抗父親的命令。
無奈和無力感像一塊巨石,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最終,丁亮隻能從鼻腔裏發出一聲冷哼,以此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憤怒。
隨後,他猛地轉過身去,腳步沉重地負氣離開了令他倍感壓抑的地方。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了棉花上,軟綿綿的沒有力氣。
一時間,百姓們奔走相告,街頭巷尾都在傳頌著飛將軍呂布的威名。
畢竟,他連滅沒鹿迴部、索頭部鮮卑,為大漢邊境除去了多年的隱患。
如此功績,足以讓每一個漢人為之驕傲。
晉陽城仿佛被點燃了一般,大街小巷沸騰不已。
晉陽的府衙內,一場會議正在進行。
丁原昂首挺胸,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自豪。
畢竟,呂布是他麾下的將領。
如今立下如此赫赫戰功,丁原自然也覺得麵上有光。
西河郡守邢紀起身,滿臉堆笑地恭維道:
“丁武猛,此次朔方大捷,全賴您識人之明與治軍之能啊!”
丁原嘴角上揚,故作謙虛地擺了擺手,道:
“邢府君過獎了,大捷是將士們奮勇殺敵的結果,我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刺史張懿看著丁原,微微點頭,讚頌道:
“建陽,此次並州能一舉蕩平朔方的鮮卑勢力,你的功勞最大。”
“不僅為並州除去了大患,更為大漢揚了威。”
丁原心中暗喜,連忙迴應道:
“張使君過譽了,一切都離不開您的英明領導和戰略決策。”
“若不是您平日裏的教誨與支持,我又怎能做出如此部署。”
張懿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又突然看向邢紀,正色道:
“如今朔方大捷,咱們並州的局勢好了不少。”
“但西河的黃巾之亂,還有匈奴部族的問題,也不能忽視啊。”
“反叛勢力,必須好好剿一剿,敲打敲打。”
張懿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威嚴,語氣不容置疑。
邢紀頓時冷汗淋漓,恭敬道:
“使君放心,我迴去之後就立刻備戰,定不會讓黃巾和匈奴肆意妄為。”
張懿見邢紀態度誠懇,微微點頭,欣慰地道:
“此次並州的戰略決策,在朔方得到了實踐,事實證明,我們的方向是對的。”
會議結束後,丁原滿心疑惑地迴到家中。
他本以為立下如此大功,自己能得到升遷和賞賜。
然而,在會議上,張懿絕口不提此事。
每當他暗示時,張懿總是巧妙地搪塞過去。
丁原心中鬱悶不已,坐在大廳中,眉頭緊鎖,仔細複盤。
丁亮見父親迴來後神色不佳,便上前關切地問道:
“父親,您這是怎麽了?是不是發生什麽事了?”
丁原看了兒子一眼,猶豫片刻,還是一五一十地將事情的經過坦白了出來。
丁亮聽罷憤慨不已,道:
“父親,依我看,必是呂奉先在朔方為所欲為的事,被使君知道了。”
丁原心中一驚,忙問道:
“到底什麽事?你快說清楚。”
丁亮眼神陰鷙,趁機詆毀道:
“孩兒聽說,呂奉先將劫掠的物資,都分給了部下,一點都沒給父親您。”
“他分明是不把您放在眼裏,忘恩負義!”
丁原不以為然,語氣輕鬆道:
“錢財都是身外之物,將士們出生入死,分些物資也是應該的,我並不介意。”
丁亮見父親如此豁達,並不罷休,繼續強調道:
“父親,您可別這麽想。他不僅沒給您,也沒給使君啊!”
“您想,使君看重的是您的忠心和對他的尊重。”
“呂奉先這麽做,豈不是讓您在使君麵前失了顏麵?”
丁原心裏“咯噔”一下,這才意識到問題所在。
若是張懿真的因為此事而對他有了看法,可就麻煩了。
丁原原本以為自己的功勞足以掩蓋一切,卻沒想到。
在官場中,細節往往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不禁陷入了沉思,心中暗暗盤算著該如何挽迴局麵 。
“呂奉先的所作所為,都被認為是父親默許,使君怎麽可能不惡父親?”
丁亮的話如同一把銳利的匕首,直直刺進丁原的心間。
他神色凝重,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內心被深深觸動。
丁亮見父親已然動容,緊接著趁熱打鐵,繼續挑撥道:
“父親,呂布如今身為朔方郡守,張楊又是五原郡守,他倆可都被使君視作您的心腹。”
丁原下意識地點點頭,並不否認。
呂布與張楊跟一直踏踏實實,在他心中確實分量極重。
丁亮深吸一口氣,拋出了自己的重磅觀點:
“依孩兒看,使君肯定認為,父親有不軌之心。”
“您在並州西北勢力如此龐大,使君怎麽可能不心生忌憚?”
丁原的眼神瞬間銳利起來,原本有些混沌的思緒突然變得清晰。
他猛地意識到。
自己一心沉浸在麾下將領立功的喜悅中,忽略了官場中微妙的權力製衡和人心猜忌。
丁亮覺得時機成熟,連忙建議道:
“父親,咱們必須得敲打敲打呂布,讓他收斂一些,也好向使君表明您的立場。”
“繼續任由呂布放縱野心,遲早會連累到父親。您想繼續往上走,可就難了。”
丁原果斷地搖了搖頭,拒絕了兒子的提議:
“不可輕舉妄動!”
丁亮急得直跺腳,滿臉通紅地道:
“父親,您為何如此糊塗?”
“呂奉先狼子野心,早晚會對您不利,現在不敲打,更待何時?”
“等他羽翼豐滿,您如何製衡?”
丁原臉色一沉,嚴厲地訓斥道:
“休得胡言!奉先對我忠心耿耿,立下赫赫戰功,豈容你在此詆毀?”
丁亮從未見過父親如此生氣,心中既委屈又不服氣。
丁原見兒子一臉委屈,緩了緩語氣,解釋道:
“現在我已然遭受使君猜忌,若再去敲打呂布,豈不是自毀長城?”
“我若對自己的心腹都如此,又怎能讓下麵的人信服?”
“如此一來,我豈不是裏外不是人?”
丁亮還是不死心,小聲嘟囔道:“可是……”
丁原打斷了他的話,強勢道:
“好了,此事就此打住,我自有分寸,你以後不許再妄議我的下屬。”
“尤其是奉先,他是我的半個兒子,也是你的兄長!”
丁亮站在原地,緊緊握著拳頭,心中充滿了不服氣。
盡管內心的怒火熊熊燃燒,但他深知自己根本無法違抗父親的命令。
無奈和無力感像一塊巨石,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最終,丁亮隻能從鼻腔裏發出一聲冷哼,以此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憤怒。
隨後,他猛地轉過身去,腳步沉重地負氣離開了令他倍感壓抑的地方。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了棉花上,軟綿綿的沒有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