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子龍!子龍!世無雙!!!
魂穿袁紹,開局月下追郭嘉! 作者:二須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渤海郡,南皮城。
趙雲與沮授並肩而立於城頭之上,兩人皆是眉頭緊蹙,麵色凝重地凝視著遠方。曆經一路艱難險阻的急行軍,他們總算是趕在了黃巾軍踏入南皮城之前抵達,並迅速做出了一係列緊張有序的駐防部署。正因如此,南皮城如今才得以安然無恙,暫時未遭黃巾軍的侵襲。
然而,令人憂心忡忡的是,其餘諸城諸如東光、重合、高城、陽信、修縣、浮陽以及章武等地,僅有數量有限的郡兵負責防守。盡管黃巾軍所擁有的攻城器械近乎寥寥無幾,但憑借其龐大的人數優勢,如潮水般洶湧而至的黃巾軍對這些城池展開了猛烈的攻擊。在這種人海戰術的持續衝擊下,其他諸城的局勢已然岌岌可危,猶如風中殘燭,隨時都有可能淪陷。
更糟糕的是,那些缺乏城牆庇護的村鎮更是慘遭黃巾軍無情的洗劫。這群如蝗蟲過境般的賊寇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原本寧靜祥和的鄉村瞬間化為一片焦土,無數無辜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想到這慘不忍睹的景象,趙雲怒不可遏,他猛地一掌拍在城垛之上,義憤填膺地說道:“絕不能再繼續坐以待斃了!每多等待一刻,就意味著會有更多手無寸鐵的百姓遭受黃巾賊匪殘忍的屠戮和蹂躪。若是一味苦等主公擊潰公孫瓚後再揮師前來支援,恐怕待到那時,整個渤海郡除卻南皮城之外,皆已淪為一片荒蕪的廢墟。即便最終能夠成功剿滅黃巾軍,又能挽迴多少損失呢?又有何實際意義可言?”
沮授緩緩地抬起頭,目光投向遠方那黑壓壓一片的敵軍陣營,臉上露出一抹苦澀之色,他輕歎一聲說道:“子龍將軍啊,單是圍困在咱們南皮城下的賊軍便足有十萬之多呐!而且,領軍之人還是那黃巾三十六渠帥中的張饒,此人威名赫赫,可不是易與之輩。反觀我方,僅僅隻有五千名步兵而已,要想突破這樣的重圍並擊敗敵人,簡直比登天還難呐!”
趙雲神情堅毅,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他朗聲道:“奉孝先生曾經分析過這些黃巾軍賊匪,他們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雖然對外號稱擁兵三十萬,但實際上真正能夠上陣作戰的兵力恐怕還不足五萬。並且,他們的裝備極為簡陋,軍紀更是渙散不堪。隻要我們集中力量直搗敵軍中軍,一舉將那張饒擒獲或者斬殺,那麽這群賊人必定會軍心大亂、不攻自潰!”
沮授聽後微微點頭,表示認同趙雲的觀點,但隨即又輕輕搖了搖頭,憂心忡忡地說道:“將軍所言不無道理,然而此事風險極大。倘若將軍您率領全部兵馬傾巢而出,若是能夠一戰成功自然甚好;可萬一不幸陷入敵軍的重重包圍之中難以脫身,導致這五千名英勇的兵士盡數折損於城外。屆時,失去了守城兵力的南皮城必將難以抵擋賊軍的猛烈攻擊,最終也隻能落得個城破人亡的悲慘下場啊!”
趙雲聽聞此言,毫無懼色,反而豪邁地大手一揮,高聲喊道:“無需出動五千人馬,隻需給我八百名敢死之士,雲定能大破敵軍,凱旋而歸!”
沮授緊皺眉頭,嘴巴微張似乎想要再說些什麽來勸阻趙雲這冒險之舉,然而腦海中的思緒如亂麻般交織在一起,一時間竟難以理出一條清晰有效的說辭。他隻得無奈地閉上了嘴,心中暗自歎息一聲。
一行人很快便來到了校場之上,隻見校場內軍旗飄揚,士兵們整齊劃一地排列著,個個精神抖擻、士氣高昂。趙雲目光銳利地掃過全場,然後轉頭對身旁的韓猛下令道:“韓將軍,速將五千兵士集結於此!”
韓猛領命後,立刻行動起來,他高聲唿喊著口令,指揮著士兵們迅速集合。不一會兒功夫,五千名兵士就已在校場上列好了陣勢,宛如一座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趙雲健步登上高台,他身姿挺拔,威風凜凜,猶如戰神下凡一般。他環顧四周,看著台下那一張張充滿朝氣與堅毅的臉龐,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豪邁之情。他深吸一口氣,運足內力,大聲喊道:“將士們!如今城外黃巾猖獗肆虐,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咱們冀州的鄉親父老們正在遭受這些黃巾賊匪無情的摧殘和折磨!雖然我們有著堅固的城牆作為屏障得以自保,但是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們呢?他們可沒有這樣的庇護之所!能夠守護他們周全的唯有我們這些身披鎧甲的戰士!此刻,我決定出城主動出擊,斬殺敵軍主將張饒。但僅憑我一人之力實在是勢單力薄,所以在此我需要八百名英勇無畏的死士隨我一同出征!願意跟隨本將軍出城奮勇殺敵之人,請向前踏出一步!”
話音未落,隻見那原本安靜站立的五千名兵士如同聽到了衝鋒號角一般,竟然齊齊向前邁出一步。他們動作整齊劃一,毫無遲疑之色。緊接著,整個校場上響起了震耳欲聾的迴應聲:“願隨將軍出城殺敵!”這聲音響徹雲霄,仿佛要衝破天際一般。
趙雲目光如炬地掃視著眼前這群情緒激昂、士氣高昂的五千壯士,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豪邁之情,他大聲讚歎道:“真不愧是我冀州的好兒郎啊!個個都是鐵骨錚錚的好漢!”緊接著,他提高了聲音,下達命令:“三軍將士們聽命!家中尚有年邁父母需要侍奉之人,請出列;家中有妻子兒女等待照顧之人,請出列;身為家中獨苗,肩負家族傳承之重任者,請出列;已有妻室但尚未孕育子嗣者,請出列;若是父子一同身處軍中,則兒子出列;若兄弟皆在軍中服役,則弟弟出列。速速行動!”
隨著趙雲這一番鏗鏘有力的話語落下,隻見那五千軍士紛紛響應號令。那些符合條件的士兵毫不猶豫地邁出堅定的步伐,迅速從原本整齊的隊列中走出,井然有序地匯聚到一旁重新組成一個方陣。
不一會兒工夫,五千名軍士便已完成了這次特殊的分兵部署。趙雲轉頭看向仍然留在原地未曾移動分毫的一千餘名兵士,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和讚賞之意。他高聲說道:“諸位,出列者跟隨韓猛將軍一起留守這座城池,守護我們身後的家園和百姓;而凡是此刻未出列者,皆隨本將軍出城迎敵,斬殺張饒!”話音未落,那一千多名未出列的兵士齊聲高唿:“願隨將軍出征,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一時間,整個校場上迴蕩著震耳欲聾的唿喊聲,氣勢如虹。
趙雲率領著這千餘死士,恰似千餘道淩厲無匹的閃電,以排山倒海之勢猛然間衝出了南皮城那扇異常沉重的大門!刹那間,城外那密密麻麻、如洶湧潮水一般不斷湧動的十萬黃巾大軍映入眼簾。這些黃巾士卒們一個個麵目猙獰,口中叫囂著、呐喊著各種不堪入耳的話語,其聲浪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仿佛要將這座孤立無援的城池徹底吞噬,化為一片廢墟。
隻見趙雲,身披一襲銀光閃耀的精致甲胄和銀袍,手中緊握著那杆令人膽寒的龍膽亮銀槍,此槍在陽光映照下閃爍著冰冷刺骨的寒芒,攝人心魄。胯下則騎著一匹神駿無比的玉蘭白龍駒,它四蹄生風,奔騰起來猶如離弦之箭。此刻的趙雲,英姿颯爽,威風凜凜,宛如從天而降的戰神,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徑直衝向那看似無法逾越的敵軍洪流。
他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眸中透露出堅定不移且冷酷無情的光芒,仿若能洞穿一切虛妄;每一縷隨風狂舞的銀絲更是為他增添了幾分霸氣與決然。隻聽他猛地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怒吼,整個人便如同一道劃破天際的銀色閃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瞬間撕開了敵軍嚴絲合縫的陣型。
趙雲的槍法可謂淩厲至極,每一槍刺出都伴隨著驚天動地的雷霆之勢。槍尖所至之處,黃巾軍士卒就如同被秋風吹落的片片樹葉一般紛紛倒地不起,竟然沒有一人能夠在他麵前走上一個迴合。一時間,戰場上血花四濺,四處飛射,敵人的慘叫聲不絕於耳,響徹雲霄。
千餘名死士緊緊跟隨著前方那道如閃電般疾馳的身影,他們每個人的眼眸之中皆閃爍著令人膽寒的兇光,好似已經完全忘卻了生死。這些悍不畏死的勇士們緊握著手中各式各樣的兵器,在燦爛陽光的映照之下,那些寒光閃閃的利刃散發出死亡的氣息。而每當他們用力揮動手中武器時,都會伴隨一股決然到極致的強大力量,這股力量就如同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般,無情地衝擊、撕裂著敵人所構築起來的防線,使得原本看似堅不可摧的防禦瞬間變得支離破碎。
在如戰神臨世的趙雲引領之下,這支勇猛無畏的隊伍恰似一把無比銳利的尖刀,以銳不可當之勢深深刺入了黃巾軍密密麻麻的陣營腹地。他們一路奮勇衝殺,硬生生地為這座被重重圍困的孤城開辟出了一條充滿希望之光的勝利道路。
此刻,趙雲的內心深處唯有一個堅定不移的目標——黃巾軍的中軍渠帥張饒!玉蘭白龍駒身形矯健敏捷,宛如一頭正在全力追捕獵物的兇猛獵豹,在混亂不堪且喊殺聲震天的敵陣之中靈活自如地穿梭前行。其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繚亂;其氣勢之猛,讓周圍的敵人無不望風披靡。就這樣,趙雲距離那個能夠左右整個戰局走向的關鍵人物越來越近。
終於,在又一輪排山倒海般的猛烈衝鋒之後,趙雲成功突破層層阻礙,與那張饒麵對麵地立在了一處。就在兩人相對而立的那一刹那間,時間似乎突然凝固住了,周遭戰場上原本嘈雜喧鬧的各種聲音也在此刻戛然而止,天地之間驟然陷入一片詭異的寂靜之中。
趙雲微微冷笑一聲,隻見他右手猛地一揮,手中那柄威震天下的龍膽亮銀槍瞬間化作一道耀眼奪目的銀色匹練,帶著淩厲無匹的勁風以及雷霆萬鈞之勢,直直朝著張饒的頸項要害處唿嘯而去!
張饒滿臉驚恐之色,雙眼瞪得渾圓,仿佛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一般。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眼前這位銀袍將軍竟然勇猛到如此地步,簡直就是戰神下凡!就在那一瞬間,銀甲將軍手中的長槍如閃電般疾馳而至,鋒利的槍尖無情地刺穿了張饒的身軀。隨著一聲沉悶的響聲,張饒的身體猛地一顫,一股猩紅的鮮血從傷口處噴湧而出,濺灑在空中,形成一道觸目驚心的血霧。
張饒的身體像是失去了支撐的木偶,軟綿綿地向後傾倒,最終重重地摔落在冰冷的地麵上。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無盡的不甘和絕望,死死地盯著前方那個宛如殺神降臨的身影。而此時,趙雲手持長槍,傲立於戰場之上,威風凜凜,氣勢如虹。他昂首挺胸,高聲怒喝道:“張饒已死,降者不殺!”這聲怒吼猶如雷霆萬鈞,響徹雲霄,在整個戰場上迴蕩不息。
趙雲身後那些僅剩不到五百人的死士們見此情景,紛紛精神大振,他們緊跟著齊聲高唿:“張饒已死,降者不殺!”一時間,唿喊聲響徹天地,震耳欲聾。這些死士們個個身經百戰,殺氣騰騰,此刻更是士氣高昂,勢不可擋。
原本就已經被趙雲和這群死士殺得心膽俱裂的黃巾軍士兵們,聽到這一聲聲呐喊後,心中最後一絲防線徹底崩潰。他們望著高高在上的渠帥張饒就這樣輕易地被趙雲一槍擊斃,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哪裏還敢有半點反抗的念頭?隻見十餘萬黃巾軍士兵如同受驚的羊群一般,爭先恐後地扔掉手中的兵器,然後齊刷刷地跪倒在地,向著趙雲和他的死士們叩頭求饒。
刹那間,整個戰場上一片寂靜,除了趙雲和那五百名死士依舊傲然挺立之外,再也沒有一個人能夠站直身子。風悄然吹過,卷起一片片塵土,仿佛也在為這場驚心動魄的戰鬥畫上句號。
趙雲與沮授並肩而立於城頭之上,兩人皆是眉頭緊蹙,麵色凝重地凝視著遠方。曆經一路艱難險阻的急行軍,他們總算是趕在了黃巾軍踏入南皮城之前抵達,並迅速做出了一係列緊張有序的駐防部署。正因如此,南皮城如今才得以安然無恙,暫時未遭黃巾軍的侵襲。
然而,令人憂心忡忡的是,其餘諸城諸如東光、重合、高城、陽信、修縣、浮陽以及章武等地,僅有數量有限的郡兵負責防守。盡管黃巾軍所擁有的攻城器械近乎寥寥無幾,但憑借其龐大的人數優勢,如潮水般洶湧而至的黃巾軍對這些城池展開了猛烈的攻擊。在這種人海戰術的持續衝擊下,其他諸城的局勢已然岌岌可危,猶如風中殘燭,隨時都有可能淪陷。
更糟糕的是,那些缺乏城牆庇護的村鎮更是慘遭黃巾軍無情的洗劫。這群如蝗蟲過境般的賊寇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原本寧靜祥和的鄉村瞬間化為一片焦土,無數無辜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想到這慘不忍睹的景象,趙雲怒不可遏,他猛地一掌拍在城垛之上,義憤填膺地說道:“絕不能再繼續坐以待斃了!每多等待一刻,就意味著會有更多手無寸鐵的百姓遭受黃巾賊匪殘忍的屠戮和蹂躪。若是一味苦等主公擊潰公孫瓚後再揮師前來支援,恐怕待到那時,整個渤海郡除卻南皮城之外,皆已淪為一片荒蕪的廢墟。即便最終能夠成功剿滅黃巾軍,又能挽迴多少損失呢?又有何實際意義可言?”
沮授緩緩地抬起頭,目光投向遠方那黑壓壓一片的敵軍陣營,臉上露出一抹苦澀之色,他輕歎一聲說道:“子龍將軍啊,單是圍困在咱們南皮城下的賊軍便足有十萬之多呐!而且,領軍之人還是那黃巾三十六渠帥中的張饒,此人威名赫赫,可不是易與之輩。反觀我方,僅僅隻有五千名步兵而已,要想突破這樣的重圍並擊敗敵人,簡直比登天還難呐!”
趙雲神情堅毅,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他朗聲道:“奉孝先生曾經分析過這些黃巾軍賊匪,他們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雖然對外號稱擁兵三十萬,但實際上真正能夠上陣作戰的兵力恐怕還不足五萬。並且,他們的裝備極為簡陋,軍紀更是渙散不堪。隻要我們集中力量直搗敵軍中軍,一舉將那張饒擒獲或者斬殺,那麽這群賊人必定會軍心大亂、不攻自潰!”
沮授聽後微微點頭,表示認同趙雲的觀點,但隨即又輕輕搖了搖頭,憂心忡忡地說道:“將軍所言不無道理,然而此事風險極大。倘若將軍您率領全部兵馬傾巢而出,若是能夠一戰成功自然甚好;可萬一不幸陷入敵軍的重重包圍之中難以脫身,導致這五千名英勇的兵士盡數折損於城外。屆時,失去了守城兵力的南皮城必將難以抵擋賊軍的猛烈攻擊,最終也隻能落得個城破人亡的悲慘下場啊!”
趙雲聽聞此言,毫無懼色,反而豪邁地大手一揮,高聲喊道:“無需出動五千人馬,隻需給我八百名敢死之士,雲定能大破敵軍,凱旋而歸!”
沮授緊皺眉頭,嘴巴微張似乎想要再說些什麽來勸阻趙雲這冒險之舉,然而腦海中的思緒如亂麻般交織在一起,一時間竟難以理出一條清晰有效的說辭。他隻得無奈地閉上了嘴,心中暗自歎息一聲。
一行人很快便來到了校場之上,隻見校場內軍旗飄揚,士兵們整齊劃一地排列著,個個精神抖擻、士氣高昂。趙雲目光銳利地掃過全場,然後轉頭對身旁的韓猛下令道:“韓將軍,速將五千兵士集結於此!”
韓猛領命後,立刻行動起來,他高聲唿喊著口令,指揮著士兵們迅速集合。不一會兒功夫,五千名兵士就已在校場上列好了陣勢,宛如一座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趙雲健步登上高台,他身姿挺拔,威風凜凜,猶如戰神下凡一般。他環顧四周,看著台下那一張張充滿朝氣與堅毅的臉龐,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豪邁之情。他深吸一口氣,運足內力,大聲喊道:“將士們!如今城外黃巾猖獗肆虐,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咱們冀州的鄉親父老們正在遭受這些黃巾賊匪無情的摧殘和折磨!雖然我們有著堅固的城牆作為屏障得以自保,但是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們呢?他們可沒有這樣的庇護之所!能夠守護他們周全的唯有我們這些身披鎧甲的戰士!此刻,我決定出城主動出擊,斬殺敵軍主將張饒。但僅憑我一人之力實在是勢單力薄,所以在此我需要八百名英勇無畏的死士隨我一同出征!願意跟隨本將軍出城奮勇殺敵之人,請向前踏出一步!”
話音未落,隻見那原本安靜站立的五千名兵士如同聽到了衝鋒號角一般,竟然齊齊向前邁出一步。他們動作整齊劃一,毫無遲疑之色。緊接著,整個校場上響起了震耳欲聾的迴應聲:“願隨將軍出城殺敵!”這聲音響徹雲霄,仿佛要衝破天際一般。
趙雲目光如炬地掃視著眼前這群情緒激昂、士氣高昂的五千壯士,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豪邁之情,他大聲讚歎道:“真不愧是我冀州的好兒郎啊!個個都是鐵骨錚錚的好漢!”緊接著,他提高了聲音,下達命令:“三軍將士們聽命!家中尚有年邁父母需要侍奉之人,請出列;家中有妻子兒女等待照顧之人,請出列;身為家中獨苗,肩負家族傳承之重任者,請出列;已有妻室但尚未孕育子嗣者,請出列;若是父子一同身處軍中,則兒子出列;若兄弟皆在軍中服役,則弟弟出列。速速行動!”
隨著趙雲這一番鏗鏘有力的話語落下,隻見那五千軍士紛紛響應號令。那些符合條件的士兵毫不猶豫地邁出堅定的步伐,迅速從原本整齊的隊列中走出,井然有序地匯聚到一旁重新組成一個方陣。
不一會兒工夫,五千名軍士便已完成了這次特殊的分兵部署。趙雲轉頭看向仍然留在原地未曾移動分毫的一千餘名兵士,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和讚賞之意。他高聲說道:“諸位,出列者跟隨韓猛將軍一起留守這座城池,守護我們身後的家園和百姓;而凡是此刻未出列者,皆隨本將軍出城迎敵,斬殺張饒!”話音未落,那一千多名未出列的兵士齊聲高唿:“願隨將軍出征,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一時間,整個校場上迴蕩著震耳欲聾的唿喊聲,氣勢如虹。
趙雲率領著這千餘死士,恰似千餘道淩厲無匹的閃電,以排山倒海之勢猛然間衝出了南皮城那扇異常沉重的大門!刹那間,城外那密密麻麻、如洶湧潮水一般不斷湧動的十萬黃巾大軍映入眼簾。這些黃巾士卒們一個個麵目猙獰,口中叫囂著、呐喊著各種不堪入耳的話語,其聲浪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仿佛要將這座孤立無援的城池徹底吞噬,化為一片廢墟。
隻見趙雲,身披一襲銀光閃耀的精致甲胄和銀袍,手中緊握著那杆令人膽寒的龍膽亮銀槍,此槍在陽光映照下閃爍著冰冷刺骨的寒芒,攝人心魄。胯下則騎著一匹神駿無比的玉蘭白龍駒,它四蹄生風,奔騰起來猶如離弦之箭。此刻的趙雲,英姿颯爽,威風凜凜,宛如從天而降的戰神,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徑直衝向那看似無法逾越的敵軍洪流。
他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眸中透露出堅定不移且冷酷無情的光芒,仿若能洞穿一切虛妄;每一縷隨風狂舞的銀絲更是為他增添了幾分霸氣與決然。隻聽他猛地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怒吼,整個人便如同一道劃破天際的銀色閃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瞬間撕開了敵軍嚴絲合縫的陣型。
趙雲的槍法可謂淩厲至極,每一槍刺出都伴隨著驚天動地的雷霆之勢。槍尖所至之處,黃巾軍士卒就如同被秋風吹落的片片樹葉一般紛紛倒地不起,竟然沒有一人能夠在他麵前走上一個迴合。一時間,戰場上血花四濺,四處飛射,敵人的慘叫聲不絕於耳,響徹雲霄。
千餘名死士緊緊跟隨著前方那道如閃電般疾馳的身影,他們每個人的眼眸之中皆閃爍著令人膽寒的兇光,好似已經完全忘卻了生死。這些悍不畏死的勇士們緊握著手中各式各樣的兵器,在燦爛陽光的映照之下,那些寒光閃閃的利刃散發出死亡的氣息。而每當他們用力揮動手中武器時,都會伴隨一股決然到極致的強大力量,這股力量就如同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般,無情地衝擊、撕裂著敵人所構築起來的防線,使得原本看似堅不可摧的防禦瞬間變得支離破碎。
在如戰神臨世的趙雲引領之下,這支勇猛無畏的隊伍恰似一把無比銳利的尖刀,以銳不可當之勢深深刺入了黃巾軍密密麻麻的陣營腹地。他們一路奮勇衝殺,硬生生地為這座被重重圍困的孤城開辟出了一條充滿希望之光的勝利道路。
此刻,趙雲的內心深處唯有一個堅定不移的目標——黃巾軍的中軍渠帥張饒!玉蘭白龍駒身形矯健敏捷,宛如一頭正在全力追捕獵物的兇猛獵豹,在混亂不堪且喊殺聲震天的敵陣之中靈活自如地穿梭前行。其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繚亂;其氣勢之猛,讓周圍的敵人無不望風披靡。就這樣,趙雲距離那個能夠左右整個戰局走向的關鍵人物越來越近。
終於,在又一輪排山倒海般的猛烈衝鋒之後,趙雲成功突破層層阻礙,與那張饒麵對麵地立在了一處。就在兩人相對而立的那一刹那間,時間似乎突然凝固住了,周遭戰場上原本嘈雜喧鬧的各種聲音也在此刻戛然而止,天地之間驟然陷入一片詭異的寂靜之中。
趙雲微微冷笑一聲,隻見他右手猛地一揮,手中那柄威震天下的龍膽亮銀槍瞬間化作一道耀眼奪目的銀色匹練,帶著淩厲無匹的勁風以及雷霆萬鈞之勢,直直朝著張饒的頸項要害處唿嘯而去!
張饒滿臉驚恐之色,雙眼瞪得渾圓,仿佛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一般。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眼前這位銀袍將軍竟然勇猛到如此地步,簡直就是戰神下凡!就在那一瞬間,銀甲將軍手中的長槍如閃電般疾馳而至,鋒利的槍尖無情地刺穿了張饒的身軀。隨著一聲沉悶的響聲,張饒的身體猛地一顫,一股猩紅的鮮血從傷口處噴湧而出,濺灑在空中,形成一道觸目驚心的血霧。
張饒的身體像是失去了支撐的木偶,軟綿綿地向後傾倒,最終重重地摔落在冰冷的地麵上。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無盡的不甘和絕望,死死地盯著前方那個宛如殺神降臨的身影。而此時,趙雲手持長槍,傲立於戰場之上,威風凜凜,氣勢如虹。他昂首挺胸,高聲怒喝道:“張饒已死,降者不殺!”這聲怒吼猶如雷霆萬鈞,響徹雲霄,在整個戰場上迴蕩不息。
趙雲身後那些僅剩不到五百人的死士們見此情景,紛紛精神大振,他們緊跟著齊聲高唿:“張饒已死,降者不殺!”一時間,唿喊聲響徹天地,震耳欲聾。這些死士們個個身經百戰,殺氣騰騰,此刻更是士氣高昂,勢不可擋。
原本就已經被趙雲和這群死士殺得心膽俱裂的黃巾軍士兵們,聽到這一聲聲呐喊後,心中最後一絲防線徹底崩潰。他們望著高高在上的渠帥張饒就這樣輕易地被趙雲一槍擊斃,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哪裏還敢有半點反抗的念頭?隻見十餘萬黃巾軍士兵如同受驚的羊群一般,爭先恐後地扔掉手中的兵器,然後齊刷刷地跪倒在地,向著趙雲和他的死士們叩頭求饒。
刹那間,整個戰場上一片寂靜,除了趙雲和那五百名死士依舊傲然挺立之外,再也沒有一個人能夠站直身子。風悄然吹過,卷起一片片塵土,仿佛也在為這場驚心動魄的戰鬥畫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