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四省總督孫傳庭
覺醒戀愛係統,我發動世界大戰 作者:天行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月下旬,冬日的驕陽變得慵懶,揮揮灑灑的陽光已經無法驅散寒意。
山東前往河南的官道上,十數輛馬車如脫韁野馬般唿嘯著前進,車輪滾滾,揚起一路塵土。
上百騎兵身著鮮亮的甲胄,手持長槍,緊緊跟隨在馬車左右,馬蹄聲與車輪聲交織在一起,響徹在空曠的官道上。
其中一輛馬車尤為醒目,它比其他馬車大了足足兩圈,車身雕梁畫棟,遠遠望去,仿佛一棟行走的房屋。
此時,陽光順著馬車打開的車窗,像個調皮的孩子般偷偷潛入車廂內。
車廂之中,整齊擺滿了各種書籍和文件,書卷的氣息彌漫在整個空間。
一位身材偉岸、膚色偏黑的成年男子端坐在馬車中央。
他身姿筆挺,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此刻,他手裏捧著一封信件,劍眉緊鎖,深邃的眼眸中透著沉思之色。
此人正是新任四省總督孫傳庭。
崇禎四年,孫傳庭年近四十,正值年富力強的黃金時期。
在得到崇禎的任命後,孫傳庭沒有絲毫猶豫,連夜接旨上任。
然而在接到任命後,孫傳庭並未立馬調兵遣將,而是從老家山西出發,馬不停蹄地先後前往河南、湖廣、南直隸、山東四地。
此後一個月,孫傳庭幾乎很少踏出馬車,吃喝拉撒都在這狹小的車廂內解決。
偶爾實在需要好好清潔一番,才會前往就近的城市落腳歇息。
即便如此,短短一個月時間,他也僅僅是先後考察了河南、湖廣、南直隸三地的情況,並為三地分別製定了計劃。
此時,孫傳庭手裏捧著來自南陽的緊急情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在他身旁,還有兩人。
一位身材消瘦,留著山羊須的中年文士。
他麵容清臒,眼神似是溫潤古玉,淡然而又深邃。
他是孫傳庭的至交好友,也是孫傳庭的幕僚之一孫熙。
算起來,孫熙和孫傳庭還有些親戚關係。
另一人則是一位披頭散發、身著僧袍的和尚。
這和尚格外引人注目,身材魁梧壯碩,猶如一尊巍峨鐵塔,坐在那裏便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
他容貌兇悍仿若夜叉,手臂比尋常人的大腿都要粗壯,肌肉高高隆起,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可怕力量。
說到這個和尚,在修行界那可是鼎鼎有名,號稱羅刹。
他看起來年輕,仿佛四十多歲的模樣,實則已經八十六歲高齡!
羅刹曾是佛家弟子,但後來實在受不了廟裏清規戒律的束縛,索性偷了寺廟的修行法門逃了出來。
此後數十年,羅刹遊蕩江湖,憑借一身絕世武功,倒是闖出了一番赫赫威名。
孫家祖上曾無意中救過羅刹,因而與羅刹有了一段不解之緣。
羅刹雖然性格暴躁,受不了清規戒律的約束,但向來有恩報恩,有仇報仇,恩怨分明。
他獲救後,信誓旦旦地許諾幫孫家做一件事,任何事!
無論生死!
這個人情,孫家一直留著,從未動用過。
在孫傳庭接受四省總督的職位後,孫家的老輩擔心孫傳庭的安全,這才將羅刹請了出來。
羅刹倒是豪爽得很,哪怕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但依舊信守承諾,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孫家的請求。
他坦言,此次定會護孫傳庭安全,除非他死了。
對於羅刹的爽快以及信守承諾,孫傳庭也好,孫家的族老也好,無不非常感激。
故而,哪怕是處理軍事機密,孫傳庭也絲毫不避諱羅刹。
孫傳庭看完手裏的情報,滿心疑惑。
魔教妖人兵分五路,突襲南陽各地?
這是想要做什麽?
魔教妖人不可能不知道南陽各地的變化。
在過去的一個月裏,南陽各地瘋狂招兵買馬,哪怕是最弱的縣城,也招募了差不多三四千鄉勇。
魔教若是合兵一處,以十倍的兵力碾壓過去,這些縣城倒是真難守得住。
可他們居然分兵!
而且分兵五路!
其中士兵最多的一路,也僅僅隻有一萬人左右。
至於其他四路,更是隻有四五千人。
以四五千人對抗三四千,或者四五千的鄉勇,在野戰中自然是勝負難料。
可若是鄉勇守城不出,四五千對四五千,結果還要明說嗎?
魔教不可能贏。
孫傳庭微微皺眉,語氣中帶著一絲困惑,開口道:“這魔教妖人到底想要做什麽?”
聽到這話,孫熙笑盈盈地從腰間拿出一個酒葫蘆。
那酒葫蘆色澤古舊,似乎已經跟隨他多年。
他美滋滋地抿了一口,臉上露出陶醉的神情。
他喜好喝酒,無酒不歡。
與旁人不同,旁人若是按照他的喝法,不說直接喝死,怎麽也得酩酊大醉。
可孫熙不論怎麽喝,從來都不會醉酒,反而越喝越精神,越喝思路越清晰。
他閉著眼睛,細細感受著酒水在舌尖縈繞的美妙滋味,咂吧咂吧嘴巴,這才緩緩說道:“他想要做什麽,不重要。”
他微微睜開眼睛,眼神中透著一絲神秘:“重要的是,做什麽才是對聖教最有利的事情。”
聽聞這話,孫傳庭雙眉微微一挑,立馬明白自己這位好友話中有話。
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爽朗的笑容,爽快道:“好你個孫熙,這時候還要賣關子。”
他輕輕搖了搖頭,無奈地說道,“得得得,兩壺燒刀子。”
聽到兩壺上好的燒刀子,孫熙立馬雙眼放光,原本清瘦的臉上滿是興奮之色,哈哈笑道:“痛快。”
他又灌了一口酒水,而後靠在車廂上,微微歪著頭,反問道:“伯雅如何看待魔教,還有那妖人楊奇偉。”
伯雅是孫傳庭的字。
彼時,好友之間,更喜歡稱其字,以此來表達親近之意。
孫傳庭沒有立刻迴答,而是眼瞼微垂,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後,他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我雖不認同魔教的言論,但其對國家與百姓的看法,著實讓人印象深刻。”
他微微頓了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讚賞:“若非熟讀古籍,對上古至今的曆史、製度、法律,都有著極其深刻的研究,絕寫不出如此精妙的言論。”
“據說這文章出自魔教教主楊奇偉。”
“此人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定然是一位博學之士。”
孫傳庭對楊奇偉的評價極高。
不過說完,他臉色一板,又補了一句:“隻是心思用錯了地方,不知上體君恩,倒是可惜了一個人才。”
孫熙唇角微揚,那笑容裏有些嘲諷,又有些無奈。
大家都是自己人,至於這麽小心翼翼嗎。
不過他倒是理解孫傳庭的小心謹慎。
現在車廂裏隻有自己人,可到了外麵就不是這麽迴事了。
魔教的思想言論已經是大明禁忌,任何人都禁止談論。
若是讓上麵聽說孫傳庭看好魔教的言論,嘖嘖。
還不得天降禍事!
孫熙胡思亂想一番,斟酌著說道:“這隻怕是妖人障眼法!”
山東前往河南的官道上,十數輛馬車如脫韁野馬般唿嘯著前進,車輪滾滾,揚起一路塵土。
上百騎兵身著鮮亮的甲胄,手持長槍,緊緊跟隨在馬車左右,馬蹄聲與車輪聲交織在一起,響徹在空曠的官道上。
其中一輛馬車尤為醒目,它比其他馬車大了足足兩圈,車身雕梁畫棟,遠遠望去,仿佛一棟行走的房屋。
此時,陽光順著馬車打開的車窗,像個調皮的孩子般偷偷潛入車廂內。
車廂之中,整齊擺滿了各種書籍和文件,書卷的氣息彌漫在整個空間。
一位身材偉岸、膚色偏黑的成年男子端坐在馬車中央。
他身姿筆挺,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此刻,他手裏捧著一封信件,劍眉緊鎖,深邃的眼眸中透著沉思之色。
此人正是新任四省總督孫傳庭。
崇禎四年,孫傳庭年近四十,正值年富力強的黃金時期。
在得到崇禎的任命後,孫傳庭沒有絲毫猶豫,連夜接旨上任。
然而在接到任命後,孫傳庭並未立馬調兵遣將,而是從老家山西出發,馬不停蹄地先後前往河南、湖廣、南直隸、山東四地。
此後一個月,孫傳庭幾乎很少踏出馬車,吃喝拉撒都在這狹小的車廂內解決。
偶爾實在需要好好清潔一番,才會前往就近的城市落腳歇息。
即便如此,短短一個月時間,他也僅僅是先後考察了河南、湖廣、南直隸三地的情況,並為三地分別製定了計劃。
此時,孫傳庭手裏捧著來自南陽的緊急情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在他身旁,還有兩人。
一位身材消瘦,留著山羊須的中年文士。
他麵容清臒,眼神似是溫潤古玉,淡然而又深邃。
他是孫傳庭的至交好友,也是孫傳庭的幕僚之一孫熙。
算起來,孫熙和孫傳庭還有些親戚關係。
另一人則是一位披頭散發、身著僧袍的和尚。
這和尚格外引人注目,身材魁梧壯碩,猶如一尊巍峨鐵塔,坐在那裏便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
他容貌兇悍仿若夜叉,手臂比尋常人的大腿都要粗壯,肌肉高高隆起,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可怕力量。
說到這個和尚,在修行界那可是鼎鼎有名,號稱羅刹。
他看起來年輕,仿佛四十多歲的模樣,實則已經八十六歲高齡!
羅刹曾是佛家弟子,但後來實在受不了廟裏清規戒律的束縛,索性偷了寺廟的修行法門逃了出來。
此後數十年,羅刹遊蕩江湖,憑借一身絕世武功,倒是闖出了一番赫赫威名。
孫家祖上曾無意中救過羅刹,因而與羅刹有了一段不解之緣。
羅刹雖然性格暴躁,受不了清規戒律的約束,但向來有恩報恩,有仇報仇,恩怨分明。
他獲救後,信誓旦旦地許諾幫孫家做一件事,任何事!
無論生死!
這個人情,孫家一直留著,從未動用過。
在孫傳庭接受四省總督的職位後,孫家的老輩擔心孫傳庭的安全,這才將羅刹請了出來。
羅刹倒是豪爽得很,哪怕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但依舊信守承諾,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孫家的請求。
他坦言,此次定會護孫傳庭安全,除非他死了。
對於羅刹的爽快以及信守承諾,孫傳庭也好,孫家的族老也好,無不非常感激。
故而,哪怕是處理軍事機密,孫傳庭也絲毫不避諱羅刹。
孫傳庭看完手裏的情報,滿心疑惑。
魔教妖人兵分五路,突襲南陽各地?
這是想要做什麽?
魔教妖人不可能不知道南陽各地的變化。
在過去的一個月裏,南陽各地瘋狂招兵買馬,哪怕是最弱的縣城,也招募了差不多三四千鄉勇。
魔教若是合兵一處,以十倍的兵力碾壓過去,這些縣城倒是真難守得住。
可他們居然分兵!
而且分兵五路!
其中士兵最多的一路,也僅僅隻有一萬人左右。
至於其他四路,更是隻有四五千人。
以四五千人對抗三四千,或者四五千的鄉勇,在野戰中自然是勝負難料。
可若是鄉勇守城不出,四五千對四五千,結果還要明說嗎?
魔教不可能贏。
孫傳庭微微皺眉,語氣中帶著一絲困惑,開口道:“這魔教妖人到底想要做什麽?”
聽到這話,孫熙笑盈盈地從腰間拿出一個酒葫蘆。
那酒葫蘆色澤古舊,似乎已經跟隨他多年。
他美滋滋地抿了一口,臉上露出陶醉的神情。
他喜好喝酒,無酒不歡。
與旁人不同,旁人若是按照他的喝法,不說直接喝死,怎麽也得酩酊大醉。
可孫熙不論怎麽喝,從來都不會醉酒,反而越喝越精神,越喝思路越清晰。
他閉著眼睛,細細感受著酒水在舌尖縈繞的美妙滋味,咂吧咂吧嘴巴,這才緩緩說道:“他想要做什麽,不重要。”
他微微睜開眼睛,眼神中透著一絲神秘:“重要的是,做什麽才是對聖教最有利的事情。”
聽聞這話,孫傳庭雙眉微微一挑,立馬明白自己這位好友話中有話。
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爽朗的笑容,爽快道:“好你個孫熙,這時候還要賣關子。”
他輕輕搖了搖頭,無奈地說道,“得得得,兩壺燒刀子。”
聽到兩壺上好的燒刀子,孫熙立馬雙眼放光,原本清瘦的臉上滿是興奮之色,哈哈笑道:“痛快。”
他又灌了一口酒水,而後靠在車廂上,微微歪著頭,反問道:“伯雅如何看待魔教,還有那妖人楊奇偉。”
伯雅是孫傳庭的字。
彼時,好友之間,更喜歡稱其字,以此來表達親近之意。
孫傳庭沒有立刻迴答,而是眼瞼微垂,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後,他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我雖不認同魔教的言論,但其對國家與百姓的看法,著實讓人印象深刻。”
他微微頓了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讚賞:“若非熟讀古籍,對上古至今的曆史、製度、法律,都有著極其深刻的研究,絕寫不出如此精妙的言論。”
“據說這文章出自魔教教主楊奇偉。”
“此人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定然是一位博學之士。”
孫傳庭對楊奇偉的評價極高。
不過說完,他臉色一板,又補了一句:“隻是心思用錯了地方,不知上體君恩,倒是可惜了一個人才。”
孫熙唇角微揚,那笑容裏有些嘲諷,又有些無奈。
大家都是自己人,至於這麽小心翼翼嗎。
不過他倒是理解孫傳庭的小心謹慎。
現在車廂裏隻有自己人,可到了外麵就不是這麽迴事了。
魔教的思想言論已經是大明禁忌,任何人都禁止談論。
若是讓上麵聽說孫傳庭看好魔教的言論,嘖嘖。
還不得天降禍事!
孫熙胡思亂想一番,斟酌著說道:“這隻怕是妖人障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