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拜訪李童生
被趕出侯府假世子靠科舉逆襲權臣 作者:浮玉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杏花村。
李家私塾。
說是私塾,其實就是李童生家自個兒住的屋子。
不過,這屋子全是青磚建造的,是個一進四合院的樣子,但是有一點不一樣的是,倒座房縮短了距離,門口設置了一個更加氣派的大門,進大門右邊建造了一個房間。
陳延在周圍的村子裏都沒有見過比這還氣派的屋子,李童生家看來真的比較富有。
光是這修建的房屋就能窺見一斑。
此時,郎朗的讀書聲兒傳入父子倆的耳朵裏。
陳延聽著這聲音,感覺不像是隻有四五個人的樣子啊,有些疑惑。
“這聲音不像是隻有四五個人的樣子,最起碼得有十多個人吧。”陳老三喃喃自語。
“敢問兩位是?”門口的門房見兩人提著東西走來,忙出門來詢問。
陳老三聽到門房的話,忙抬頭笑容滿麵的迴應“您好小哥,我們是陳家坳的,我兒子想來李童生的私塾讀書,所以今天我們特地過來拜訪一下李童生,請問李童生在家嗎?”
“在的,您兩位請跟我進來吧。”門房小劉麵帶笑容,溫和的朝兩人說道。
“好的,麻煩了。”父子倆異口同聲道。
接著兩人跟著小劉進了李童生家的房屋,才進去,讀書聲兒更加清晰洪亮的響徹在耳旁。
聲音就是從大門左右傳來的,也就是大門左側的倒座房和門右側增加的一間房間。
進門,入目就是一塊大石碑,石碑上刻著“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聽著這些郎朗的讀書聲兒,再看著石碑上的話,陳延突然就感受了學習的濃厚氛圍,瞬間想到了高中讀書的日子。
而此時此刻,學堂裏麵讀書的幾人也看到了陳延父子,邊讀書邊好奇的瞧著。
上首的惡李童生見狀,銳利的眼神掃向明顯心思不在此的學子們。
“好生朗讀,等會兒上課我要抽查的,不過的,打手板。”
“啊!”
“啊什麽啊。”李童生銳利的目光再次掃射過來,這下,堂上的幾位學子不敢分散心思了。
陳延聽到那邊學堂上的聲音,好奇的看了一眼,便加快腳步跟上門房。
將人帶到書房,門房小劉給兩人一人上了一杯茶後再次說道,“您兩位稍等片刻,小人去和李童生說一聲。”
“多謝,麻煩了。”
“好的,謝謝小哥,麻煩了。”
而後父子倆就坐在書房中靜靜地等待著李童生的到來。
陳延打量著李童生的書房。
很寬,很亮,裏麵全是筆墨的味道,還有各種書籍分類放在書櫃上,屋子裏麵擺放了一張長桌和幾張凳子。
桌子上放著筆墨紙硯等,當然,最顯眼的是桌上花瓶裏麵擺放著的應季的鮮花,給沉悶的書房增添了一絲明亮。
很快,腳步聲傳來。
父子倆忙站起身來轉頭看去。
入目便見到一位四十出頭,身著月白色長衫,長相普通,但神色略微銳利的中年男人。
想必這就是李童生了。
“見過李童生。”父子倆異口同聲。
李童生點頭一眼看到了一旁桌子上的糕點和一壺酒,“兩位好。”
話落,目光便看向陳延。
“兩位請坐。”
接著,小劉又給兩人續上茶水,而後直接便出去了。
“客套話我也不多說了,你要來我這兒讀書是吧?”李童生直接說道。
“是的,李童生好,我叫陳延,是陳家坳的,今日來此,是想要進入您的私塾讀書。”
李童生聞言,點頭,又看向陳老三,“難你是陳延的父親是吧?”
“對,我是陳延的親生父親,李童生,我兒子能進入你的私塾讀書吧?”陳老三有些迫不及待的問道。
李童生聞言,笑道“當然可以,我這裏單純的讀書識字或者讀書科舉都行,就是不知道你們又是哪一種了。”
話落,李童生看向陳延。
“李童生好,我讀書是想要走科舉之路。”
陳老三很想說話,但考慮到場合不對,人家李童生也沒問他,忍著沒說,就旁觀看著。
聞言,李童生不意外。
“你現在年歲幾何?”
“十八歲。”雖然不知李童生為什麽問這些,陳延還是一一迴答了。
“你識字嗎?”
“基本上都識得。”
李童生聞言點頭,眼中閃過滿意,“都讀過哪些書?”
聞言,陳延迴憶了一下原主的記憶。
“讀過《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大學》、《論語》也淺讀過一段時間,但現在這些書本內容也都忘得差不多了,還讀過一些雜書。”
原主讀的最多的書就是話本,其他的都是被侯府強逼著讀的。
至於他自己讀的書,那就雜了,但這個沒必要說。
李童生點頭,然後神色又奇怪的打量著陳延。
“你以前在哪個私塾讀書的?”
聞言,陳老三看向自家兒子。
陳延將自己曾經是侯府的孩子,隻是最近才認親迴來一事兒給說了。
李童生聽完後,久久不語,神色有些複雜的看著陳延,但很快便隱去。
“嗯,讀書可以明智,農家子弟,想要改變人生,隻能靠讀書科舉這一條路,你很不錯。”
從天堂掉落,還能夠這般想著要讀書科舉尋求上進,已經非常不錯了。
這種人生遭遇,一般人真的很難接受,陷入死胡同也是常有的事兒。
但,眼前的少年,明顯不是那種人。
他眼神清明,堅定,是個心思正的,李童生很滿意。
陳延點頭。
“實話和你說,科舉之路很艱難,考上的人鳳毛麟角,這個你要知道,你得問問你自己有沒有一路堅持走下去的勇氣和耐力,最主要的是,科舉很花銀錢,而且是長年累月的花銀錢,農戶之家想要供出一個童生已是不易,更何況是秀才、舉人,其中影響的因素很多,這些,你都得考慮進去,明白吧?”
“明白,多謝李童生提點,我既已決定了要科舉就會堅持走下去,至於其他的因素,我會想辦法。”陳延神色堅定的看著李童生。
見陳延是真的明白,李童生便笑著道“明白就好,這樣吧,你寫幾個字我看看。”
李家私塾。
說是私塾,其實就是李童生家自個兒住的屋子。
不過,這屋子全是青磚建造的,是個一進四合院的樣子,但是有一點不一樣的是,倒座房縮短了距離,門口設置了一個更加氣派的大門,進大門右邊建造了一個房間。
陳延在周圍的村子裏都沒有見過比這還氣派的屋子,李童生家看來真的比較富有。
光是這修建的房屋就能窺見一斑。
此時,郎朗的讀書聲兒傳入父子倆的耳朵裏。
陳延聽著這聲音,感覺不像是隻有四五個人的樣子啊,有些疑惑。
“這聲音不像是隻有四五個人的樣子,最起碼得有十多個人吧。”陳老三喃喃自語。
“敢問兩位是?”門口的門房見兩人提著東西走來,忙出門來詢問。
陳老三聽到門房的話,忙抬頭笑容滿麵的迴應“您好小哥,我們是陳家坳的,我兒子想來李童生的私塾讀書,所以今天我們特地過來拜訪一下李童生,請問李童生在家嗎?”
“在的,您兩位請跟我進來吧。”門房小劉麵帶笑容,溫和的朝兩人說道。
“好的,麻煩了。”父子倆異口同聲道。
接著兩人跟著小劉進了李童生家的房屋,才進去,讀書聲兒更加清晰洪亮的響徹在耳旁。
聲音就是從大門左右傳來的,也就是大門左側的倒座房和門右側增加的一間房間。
進門,入目就是一塊大石碑,石碑上刻著“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聽著這些郎朗的讀書聲兒,再看著石碑上的話,陳延突然就感受了學習的濃厚氛圍,瞬間想到了高中讀書的日子。
而此時此刻,學堂裏麵讀書的幾人也看到了陳延父子,邊讀書邊好奇的瞧著。
上首的惡李童生見狀,銳利的眼神掃向明顯心思不在此的學子們。
“好生朗讀,等會兒上課我要抽查的,不過的,打手板。”
“啊!”
“啊什麽啊。”李童生銳利的目光再次掃射過來,這下,堂上的幾位學子不敢分散心思了。
陳延聽到那邊學堂上的聲音,好奇的看了一眼,便加快腳步跟上門房。
將人帶到書房,門房小劉給兩人一人上了一杯茶後再次說道,“您兩位稍等片刻,小人去和李童生說一聲。”
“多謝,麻煩了。”
“好的,謝謝小哥,麻煩了。”
而後父子倆就坐在書房中靜靜地等待著李童生的到來。
陳延打量著李童生的書房。
很寬,很亮,裏麵全是筆墨的味道,還有各種書籍分類放在書櫃上,屋子裏麵擺放了一張長桌和幾張凳子。
桌子上放著筆墨紙硯等,當然,最顯眼的是桌上花瓶裏麵擺放著的應季的鮮花,給沉悶的書房增添了一絲明亮。
很快,腳步聲傳來。
父子倆忙站起身來轉頭看去。
入目便見到一位四十出頭,身著月白色長衫,長相普通,但神色略微銳利的中年男人。
想必這就是李童生了。
“見過李童生。”父子倆異口同聲。
李童生點頭一眼看到了一旁桌子上的糕點和一壺酒,“兩位好。”
話落,目光便看向陳延。
“兩位請坐。”
接著,小劉又給兩人續上茶水,而後直接便出去了。
“客套話我也不多說了,你要來我這兒讀書是吧?”李童生直接說道。
“是的,李童生好,我叫陳延,是陳家坳的,今日來此,是想要進入您的私塾讀書。”
李童生聞言,點頭,又看向陳老三,“難你是陳延的父親是吧?”
“對,我是陳延的親生父親,李童生,我兒子能進入你的私塾讀書吧?”陳老三有些迫不及待的問道。
李童生聞言,笑道“當然可以,我這裏單純的讀書識字或者讀書科舉都行,就是不知道你們又是哪一種了。”
話落,李童生看向陳延。
“李童生好,我讀書是想要走科舉之路。”
陳老三很想說話,但考慮到場合不對,人家李童生也沒問他,忍著沒說,就旁觀看著。
聞言,李童生不意外。
“你現在年歲幾何?”
“十八歲。”雖然不知李童生為什麽問這些,陳延還是一一迴答了。
“你識字嗎?”
“基本上都識得。”
李童生聞言點頭,眼中閃過滿意,“都讀過哪些書?”
聞言,陳延迴憶了一下原主的記憶。
“讀過《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大學》、《論語》也淺讀過一段時間,但現在這些書本內容也都忘得差不多了,還讀過一些雜書。”
原主讀的最多的書就是話本,其他的都是被侯府強逼著讀的。
至於他自己讀的書,那就雜了,但這個沒必要說。
李童生點頭,然後神色又奇怪的打量著陳延。
“你以前在哪個私塾讀書的?”
聞言,陳老三看向自家兒子。
陳延將自己曾經是侯府的孩子,隻是最近才認親迴來一事兒給說了。
李童生聽完後,久久不語,神色有些複雜的看著陳延,但很快便隱去。
“嗯,讀書可以明智,農家子弟,想要改變人生,隻能靠讀書科舉這一條路,你很不錯。”
從天堂掉落,還能夠這般想著要讀書科舉尋求上進,已經非常不錯了。
這種人生遭遇,一般人真的很難接受,陷入死胡同也是常有的事兒。
但,眼前的少年,明顯不是那種人。
他眼神清明,堅定,是個心思正的,李童生很滿意。
陳延點頭。
“實話和你說,科舉之路很艱難,考上的人鳳毛麟角,這個你要知道,你得問問你自己有沒有一路堅持走下去的勇氣和耐力,最主要的是,科舉很花銀錢,而且是長年累月的花銀錢,農戶之家想要供出一個童生已是不易,更何況是秀才、舉人,其中影響的因素很多,這些,你都得考慮進去,明白吧?”
“明白,多謝李童生提點,我既已決定了要科舉就會堅持走下去,至於其他的因素,我會想辦法。”陳延神色堅定的看著李童生。
見陳延是真的明白,李童生便笑著道“明白就好,這樣吧,你寫幾個字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