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我記性比一般人好點
被趕出侯府假世子靠科舉逆襲權臣 作者:浮玉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晨讀結束,丙班的學生開始自覺的背書。
蔣紹安也開始背書,邊背邊吐槽道“夫子太可怕了,竟然要抽查人背誦三字經全文!”
“你也快開始看吧,等你熟悉了,夫子定然也要叫你背書的。”
“嗯。”
陳延也開始看《三字經》,耳邊是蔣紹安磕磕絆絆的背誦聲。
到了休息時間,陳延看著大家都一本正經的坐在凳子上,繼續背書,看得出來,大家都很怕李童生的抽查。
陳延也專心的開始背誦。
他記性雖然不至於過目不忘,但也相差不大,這是他一直以來的最引以為傲的優點,所以粗略閱讀一遍,再仔細慢慢的拿著書本背誦了一遍,後又棄書全文背誦了一遍之後,他已經將《三字經》的內容大差不差的全部記下了。
隻是隻記得文章內容不懂得其意。
也不能說完全不懂,看著字,他大致能猜到是什麽意思,但是這還得先生親自說,猜的總歸有錯。
一旁的蔣紹安本來認認真真的背著自己的書,隨後便被陳延給吸引了。
他從最開始的疑惑淡定到最後的震驚。
“你記下全部內容了!?”
蔣紹安的聲音因為震驚略顯尖利,在丙班的讀書聲中尤其突兀,但大家也都確實聽到了這句話,聞言都朝兩人看來,當然,主要是看著陳延。
陳延感受到了周圍的目光,點頭,“記下了。”
丙班其餘人聽到後皆麵色震驚的看著陳延。
“你之前讀過《三字經》嗎?是不是背誦過的?”蔣紹安聞言,內心震驚,但想到陳延識字,那定然是讀過三字經的,所以連忙問道。
陳延聽到蔣紹安的話,思索道。
原主識字,識字一般都教導《三字經》和《千字文》這些基礎的書本,所以當然讀過、背過《三字經》,於是他點頭。
“嗯,讀過,背過,但是之前的忘得差不多了。”
畢竟原主記憶中的《三字經》內容記得和他這個現代人差不多,就隻記得最開始的那小部分內容。
但是他也確實讀過、背過,所以這麽說沒問題。
聞言,蔣紹安下意識的鬆一口氣,“嚇死我了,我還以為你是過目不忘的鬼才呢!原來是讀過、背過的, 那就說得通了,不過你這樣也不錯了,算是挺快的了。”
感受到蔣紹安小手拍著他的肩膀,像是小大人一般的樣子,陳延嘴角抽抽。
這小孩哥!
不等他說什麽,蔣紹安就嘀咕道“幸好你不是過目不忘,不然有你在,我們不得被比成渣渣,最主要的是,壓力得多大呀!”
從聽到陳延之前讀過也背過《三字經》,其餘人就轉頭背自己的書去了,沒再看向這邊。
“我倒是想過目不忘呢。”
“嘿嘿,我也想,在坐的各位應該都想哈哈。”
“不過,我記性比一般人好點,這個倒是真的。”陳延拿著書本有一搭沒一搭的和蔣紹安說道。
“真的啊?我也想要這種,我這記性差得不行,我爹娘經常買核桃迴來給我吃,說是可以改善記性不好,但我吃了那麽多,也沒用啊!”蔣紹安雙手杵著下巴看著陳延,滿臉煩惱。
“多記多聽,多來幾遍總能記住的。”陳延安慰道。
“你說得對!”
差不多半個時辰左右,李童生來了。
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抽查昨日的教學的內容。
李童生一眼看到陳延的座位,想著也要抽查,所以目光就看向了他身邊的蔣紹安。
“那就蔣紹安先來吧。”
李童生的話如魔音傳入蔣紹安的耳中,他心中哀嚎一聲,不情不願的起身。
開始背書,前麵還挺順暢,李童生的麵上滿意,但是越是往後越是磕巴。
“周轍東,王綱墜。逞幹戈,尚遊說。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蠃秦氏,始兼並。傳二世,楚漢爭。高祖興,漢業建……漢業建…漢業…”蔣紹安急得一腦門的汗,緊張的看著上首的李童生。
見李童生麵無表情用那雙銳利的眸子看著他,嚇得頓時就是一激靈,腦子裏麵的東西更是忘光光。
越慌越亂,說的就是蔣紹安了。
陳延此刻心中隻能為他點根蠟。
阿門!
“行了!”
李童生此刻已經拿著戒條走下來了。
蔣紹安心中呐喊“我命休矣!”
“伸出手來。”
蔣紹安顫顫巍巍的伸出有些肉乎的左手。
丙班其餘人心有餘悸的同時,同情的看著即將被打的蔣紹安。
“啪啪啪!”
清脆的響聲響徹丙班學堂。
蔣紹安“嗷!”一聲痛唿出聲,想哭,但忍住了。
男子漢大丈夫,流血流汗不流淚!
他忍!
再加上新同桌還在旁邊看著呢,麵子大過天,他不能哭鼻子!
丟麵兒!
“這三戒條是給你的懲罰,你服不服?”
“……服,夫子,我巨服!”
李童生聽到這句話,嚴肅的神情差點破功。
這小子!
陳延眼中閃過笑意,小孩哥挺有意思!
“噗呲!”丙班有兩人聽到這話,直接笑出聲兒來,被李童生瞪了一眼才老實。
“今兒個迴去將全文背誦,明日我要抽查,過不了還得挨戒條。”
“夫子,明日我一定背出來!”蔣紹安聽到這話,忙不迭說道,就差發誓了。
“嗯。”李童生嚴肅且高冷的點頭。
接著,李童生又抽查了兩人後才開始講課。
他是按著丙班全班的進度來講的,至於陳延就和丙班其他學生一起聽講,之前落下的,李童生打算課後給他補上。
“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
“詩既亡”裏的“詩”是指《詩經》。周朝設有采詩之官,通過收集民間詩歌來了解風俗民情和百姓的想法,統治者也會根據這些反饋來調整政策……”
李童生講課,把這句話的意思解釋之後,又讓眾人跟著讀兩遍,而後再讓寫,力求懂其意,會書寫,牢記住。
陳延聽得津津有味,很快進入了狀態之中。
半個時辰後,李童生道“今日的講課就到此處,明日我將抽查今日所講內容,餘下時間便開始自習。”
“是,夫子。”
很快,到了午飯時間,陳延拿出自己的飯盒。
“走,我們去熱一下飯食!”蔣紹安一掃之前的垂頭喪氣,這會兒又滿血複活的拉著陳延高興的說道。
蔣紹安也開始背書,邊背邊吐槽道“夫子太可怕了,竟然要抽查人背誦三字經全文!”
“你也快開始看吧,等你熟悉了,夫子定然也要叫你背書的。”
“嗯。”
陳延也開始看《三字經》,耳邊是蔣紹安磕磕絆絆的背誦聲。
到了休息時間,陳延看著大家都一本正經的坐在凳子上,繼續背書,看得出來,大家都很怕李童生的抽查。
陳延也專心的開始背誦。
他記性雖然不至於過目不忘,但也相差不大,這是他一直以來的最引以為傲的優點,所以粗略閱讀一遍,再仔細慢慢的拿著書本背誦了一遍,後又棄書全文背誦了一遍之後,他已經將《三字經》的內容大差不差的全部記下了。
隻是隻記得文章內容不懂得其意。
也不能說完全不懂,看著字,他大致能猜到是什麽意思,但是這還得先生親自說,猜的總歸有錯。
一旁的蔣紹安本來認認真真的背著自己的書,隨後便被陳延給吸引了。
他從最開始的疑惑淡定到最後的震驚。
“你記下全部內容了!?”
蔣紹安的聲音因為震驚略顯尖利,在丙班的讀書聲中尤其突兀,但大家也都確實聽到了這句話,聞言都朝兩人看來,當然,主要是看著陳延。
陳延感受到了周圍的目光,點頭,“記下了。”
丙班其餘人聽到後皆麵色震驚的看著陳延。
“你之前讀過《三字經》嗎?是不是背誦過的?”蔣紹安聞言,內心震驚,但想到陳延識字,那定然是讀過三字經的,所以連忙問道。
陳延聽到蔣紹安的話,思索道。
原主識字,識字一般都教導《三字經》和《千字文》這些基礎的書本,所以當然讀過、背過《三字經》,於是他點頭。
“嗯,讀過,背過,但是之前的忘得差不多了。”
畢竟原主記憶中的《三字經》內容記得和他這個現代人差不多,就隻記得最開始的那小部分內容。
但是他也確實讀過、背過,所以這麽說沒問題。
聞言,蔣紹安下意識的鬆一口氣,“嚇死我了,我還以為你是過目不忘的鬼才呢!原來是讀過、背過的, 那就說得通了,不過你這樣也不錯了,算是挺快的了。”
感受到蔣紹安小手拍著他的肩膀,像是小大人一般的樣子,陳延嘴角抽抽。
這小孩哥!
不等他說什麽,蔣紹安就嘀咕道“幸好你不是過目不忘,不然有你在,我們不得被比成渣渣,最主要的是,壓力得多大呀!”
從聽到陳延之前讀過也背過《三字經》,其餘人就轉頭背自己的書去了,沒再看向這邊。
“我倒是想過目不忘呢。”
“嘿嘿,我也想,在坐的各位應該都想哈哈。”
“不過,我記性比一般人好點,這個倒是真的。”陳延拿著書本有一搭沒一搭的和蔣紹安說道。
“真的啊?我也想要這種,我這記性差得不行,我爹娘經常買核桃迴來給我吃,說是可以改善記性不好,但我吃了那麽多,也沒用啊!”蔣紹安雙手杵著下巴看著陳延,滿臉煩惱。
“多記多聽,多來幾遍總能記住的。”陳延安慰道。
“你說得對!”
差不多半個時辰左右,李童生來了。
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抽查昨日的教學的內容。
李童生一眼看到陳延的座位,想著也要抽查,所以目光就看向了他身邊的蔣紹安。
“那就蔣紹安先來吧。”
李童生的話如魔音傳入蔣紹安的耳中,他心中哀嚎一聲,不情不願的起身。
開始背書,前麵還挺順暢,李童生的麵上滿意,但是越是往後越是磕巴。
“周轍東,王綱墜。逞幹戈,尚遊說。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蠃秦氏,始兼並。傳二世,楚漢爭。高祖興,漢業建……漢業建…漢業…”蔣紹安急得一腦門的汗,緊張的看著上首的李童生。
見李童生麵無表情用那雙銳利的眸子看著他,嚇得頓時就是一激靈,腦子裏麵的東西更是忘光光。
越慌越亂,說的就是蔣紹安了。
陳延此刻心中隻能為他點根蠟。
阿門!
“行了!”
李童生此刻已經拿著戒條走下來了。
蔣紹安心中呐喊“我命休矣!”
“伸出手來。”
蔣紹安顫顫巍巍的伸出有些肉乎的左手。
丙班其餘人心有餘悸的同時,同情的看著即將被打的蔣紹安。
“啪啪啪!”
清脆的響聲響徹丙班學堂。
蔣紹安“嗷!”一聲痛唿出聲,想哭,但忍住了。
男子漢大丈夫,流血流汗不流淚!
他忍!
再加上新同桌還在旁邊看著呢,麵子大過天,他不能哭鼻子!
丟麵兒!
“這三戒條是給你的懲罰,你服不服?”
“……服,夫子,我巨服!”
李童生聽到這句話,嚴肅的神情差點破功。
這小子!
陳延眼中閃過笑意,小孩哥挺有意思!
“噗呲!”丙班有兩人聽到這話,直接笑出聲兒來,被李童生瞪了一眼才老實。
“今兒個迴去將全文背誦,明日我要抽查,過不了還得挨戒條。”
“夫子,明日我一定背出來!”蔣紹安聽到這話,忙不迭說道,就差發誓了。
“嗯。”李童生嚴肅且高冷的點頭。
接著,李童生又抽查了兩人後才開始講課。
他是按著丙班全班的進度來講的,至於陳延就和丙班其他學生一起聽講,之前落下的,李童生打算課後給他補上。
“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
“詩既亡”裏的“詩”是指《詩經》。周朝設有采詩之官,通過收集民間詩歌來了解風俗民情和百姓的想法,統治者也會根據這些反饋來調整政策……”
李童生講課,把這句話的意思解釋之後,又讓眾人跟著讀兩遍,而後再讓寫,力求懂其意,會書寫,牢記住。
陳延聽得津津有味,很快進入了狀態之中。
半個時辰後,李童生道“今日的講課就到此處,明日我將抽查今日所講內容,餘下時間便開始自習。”
“是,夫子。”
很快,到了午飯時間,陳延拿出自己的飯盒。
“走,我們去熱一下飯食!”蔣紹安一掃之前的垂頭喪氣,這會兒又滿血複活的拉著陳延高興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