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你媳婦兒有心了
被趕出侯府假世子靠科舉逆襲權臣 作者:浮玉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老三見狀,看了看糕點的確很多,心中感歎,他兒子好像比他有孝心啊!
“成,等會兒吃完飯我要過去一趟的,到時候拿過去。”
別說,那老頭、老太太應該是沒吃過這種糕點的,拿點去給他們嚐嚐。
陳老三心中明白,兩老人知道了自己在慶雲齋幹活兒後,也沒和自己要什麽銀錢,老宅的那些人也沒有過來騷擾他們三房,肯定是兩老的功勞。
所以,他還是願意孝敬他們的,總歸是他親爹娘不是?雖然偏心了點,但對他貌似也比大哥二哥強了不少。
最近這些日子也沒鬧什麽幺蛾子。
那就對他們好點兒。
日後若是再要鬧什麽幺蛾子,他照樣要罵人、要鬧的。
白氏更加沒意見了,公婆到底是當家的爹娘,該孝敬的確實得孝敬,聽到兒子的話,她也立刻說道,“對了,我之前抽空做了兩雙鞋子,當家的,你等會兒也一起給拿過去給爹娘。”
聞言,陳老三詫異的看著自家媳婦兒,“欣娘,你啥時候給他們做的?”
他都不知道。
“就買牛車迴來的時候開始做的。”白氏淡然道。
“哦哦,行吧,等會兒我一起拿過去。”
陳老三麵上笑容燦爛,媳婦兒、兒子這麽對兩個老人,還不是為了他,他看得明白,所以心裏麵甜滋滋的。
“嗯嗯。”
白氏想了想,還是勸說道,“兒子,明日下地,就娘和你爹去就行,你就在家裏麵讀書,下地幹活,你也沒做過,很辛苦的,不然你問你爹,收莊稼辛不辛苦?”
陳延就知道,他爹娘還得說這件事兒。
他當然知道辛苦,但還是想去試試。
不行再說唄,他也不是因為他爺說了那些話才去的,本來就是打算自己去體驗體驗的。
“是啊,兒子,你以前可沒幹過這些活兒,可辛苦呢,這一陣農忙下來,人都得瘦一大圈呢!你還是別去了吧,行不行?”
“爹娘別擔心,我就去看看,實在幹不了,我會自己迴來的。”
他也不是幹不了非要強著幹的人,實在不行,他就迴來看書。
“那就好。”
陳老三和白氏對視一眼,都鬆了口氣。
真怕兒子幹不了硬著頭皮幹,他們心疼啊!
這事兒說好了,白氏便問起了買田地的事情。
“當家的,之前說的買田地的事情,你抽空去縣城牙人那裏問過沒有?”
“問過了,但是距離太遠了,實在不方便,所以,再看看吧。”
“嗯,慢慢看,咱們也不急。”
“嗯。”
吃完了飯,陳延見自家娘去拿鞋子去了。
自己主動收拾碗筷,然後就著燒好的熱水,將碗筷給洗了。
他在家裏很少做這些家務事,但偶爾也做。
白氏出來見兒子在洗碗筷,忙說道,“你去看書去,娘來洗。”
“不用了,娘,今兒我洗,你正好休息一下。”
“……成。”白氏聞言,也不再說什麽。
兒子做家務這些還是比較幹淨的,也不用她再弄第二遍,不像當家的,做完家務,還得她再去檢查一遍,然後掃尾。
兒子可真是讓人省心的人!
陳老三拿著糕點和兩雙鞋子朝老宅走去。
才到家門口,就看到了穆氏在洗碗筷。
陳老三都以為自己眼睛花了。
不然怎麽看見向來不幹活的四弟妹在做家務!?
這時,在門口玩兒的陳進寶看見了他,高興的喊道“三叔!你來了!”
這一聲,直接驚動了屋子裏的陳鐵柱夫婦還有大房一家和陳川。
“三兒怎麽來了?”杜氏疑惑,但是也立刻站起來朝門外走去。
陳鐵柱腳步比杜氏還快,一出來就看見三兒子正在揉著孫子的腦袋瓜子。
“來了?”
陳老三聞聲,轉頭看向他爹,“嗯,送點東西過來。”
杜氏也看見了,頓時麵上全是笑容,朗聲道“三兒,快進來!”
“進去說。”陳鐵柱也說道。
難得還能想起他們兩個老的,陳鐵柱心情明顯很不一樣。
穆氏也想站起來看看三哥送來了什麽東西,但見麵前的一大堆東西還沒洗完,隻得鬱悶的放棄,認命的開始埋頭洗。
最近婆母盯她盯得緊,本來以前都是大嫂幹的活計,現在幾乎分了一半在她頭上,還以為她做飯沒有大嫂好吃,所以大嫂現在基本上就是做飯,洗碗打掃這些活計基本上全部都是她的了。
才進堂屋,陳老三便將手中的食盒和兩雙鞋子遞給自家爹娘,順便裝作不經意間說道,“爹娘,這食盒裏麵的糕點,是延兒帶迴來的,他讓我拿些來給你們兩老嚐嚐味兒,這兩雙鞋子,是欣娘給你們做的,你們試試看合不合腳?不合腳再讓欣娘拿迴去改改。”
聞言,陳鐵柱和杜氏都愣住了。
沒想到三兒媳婦和延哥兒竟然會這麽有孝心,實在讓他們驚訝。
“愣著幹啥,試試呀!”
陳鐵柱和杜氏麵麵相覷,而後從容接過,都試了一下鞋子。
“嗯,很合腳,替娘和你爹謝謝你媳婦兒,她有心了。”杜氏這會兒是真的覺得白氏不錯。
四個兒媳婦,就白氏給她們兩老做鞋子,其他幾個那是做都沒做過。
陳鐵柱也說道,“你媳婦兒有心了。”
陳老三聞言,心裏挺開心,也便說道,“你們可是我爹娘,這兒媳婦和孫子對你們好,這不天經地義的嘛,說這些客氣話幹啥。”
這話,兩老愛聽,麵上神情都更加溫和了。
“進寶,給你三叔倒杯茶來!”
“唉,好的奶!”
“對了,三兒,明兒個你家那牛車咱們拉著去地裏拉東西,這樣省力些。”陳鐵柱說道。
陳老三正有此想法,“嗯,聽爹的,那車廂到時候下了,給上個大的車板,這樣拉得比較多。”車板他都在村裏的木匠那兒訂好了。
“有車板嗎?”陳鐵柱聞言,皺眉道。
“有的,我前幾日在村裏木匠那兒訂了一個,等會兒就去拿。“
“成。”
家裏有了一個牛車,這對於農忙時期來說,簡直就是最大的助力。
翌日。
一家三口早早起床,全部拿著三人份的米糧去了老宅。
農忙這些日子都在老宅吃大鍋飯,就連二房也是一樣的,全部都在老宅吃。
二房、三房分家出去了,所以糧食都是自帶。
“成,等會兒吃完飯我要過去一趟的,到時候拿過去。”
別說,那老頭、老太太應該是沒吃過這種糕點的,拿點去給他們嚐嚐。
陳老三心中明白,兩老人知道了自己在慶雲齋幹活兒後,也沒和自己要什麽銀錢,老宅的那些人也沒有過來騷擾他們三房,肯定是兩老的功勞。
所以,他還是願意孝敬他們的,總歸是他親爹娘不是?雖然偏心了點,但對他貌似也比大哥二哥強了不少。
最近這些日子也沒鬧什麽幺蛾子。
那就對他們好點兒。
日後若是再要鬧什麽幺蛾子,他照樣要罵人、要鬧的。
白氏更加沒意見了,公婆到底是當家的爹娘,該孝敬的確實得孝敬,聽到兒子的話,她也立刻說道,“對了,我之前抽空做了兩雙鞋子,當家的,你等會兒也一起給拿過去給爹娘。”
聞言,陳老三詫異的看著自家媳婦兒,“欣娘,你啥時候給他們做的?”
他都不知道。
“就買牛車迴來的時候開始做的。”白氏淡然道。
“哦哦,行吧,等會兒我一起拿過去。”
陳老三麵上笑容燦爛,媳婦兒、兒子這麽對兩個老人,還不是為了他,他看得明白,所以心裏麵甜滋滋的。
“嗯嗯。”
白氏想了想,還是勸說道,“兒子,明日下地,就娘和你爹去就行,你就在家裏麵讀書,下地幹活,你也沒做過,很辛苦的,不然你問你爹,收莊稼辛不辛苦?”
陳延就知道,他爹娘還得說這件事兒。
他當然知道辛苦,但還是想去試試。
不行再說唄,他也不是因為他爺說了那些話才去的,本來就是打算自己去體驗體驗的。
“是啊,兒子,你以前可沒幹過這些活兒,可辛苦呢,這一陣農忙下來,人都得瘦一大圈呢!你還是別去了吧,行不行?”
“爹娘別擔心,我就去看看,實在幹不了,我會自己迴來的。”
他也不是幹不了非要強著幹的人,實在不行,他就迴來看書。
“那就好。”
陳老三和白氏對視一眼,都鬆了口氣。
真怕兒子幹不了硬著頭皮幹,他們心疼啊!
這事兒說好了,白氏便問起了買田地的事情。
“當家的,之前說的買田地的事情,你抽空去縣城牙人那裏問過沒有?”
“問過了,但是距離太遠了,實在不方便,所以,再看看吧。”
“嗯,慢慢看,咱們也不急。”
“嗯。”
吃完了飯,陳延見自家娘去拿鞋子去了。
自己主動收拾碗筷,然後就著燒好的熱水,將碗筷給洗了。
他在家裏很少做這些家務事,但偶爾也做。
白氏出來見兒子在洗碗筷,忙說道,“你去看書去,娘來洗。”
“不用了,娘,今兒我洗,你正好休息一下。”
“……成。”白氏聞言,也不再說什麽。
兒子做家務這些還是比較幹淨的,也不用她再弄第二遍,不像當家的,做完家務,還得她再去檢查一遍,然後掃尾。
兒子可真是讓人省心的人!
陳老三拿著糕點和兩雙鞋子朝老宅走去。
才到家門口,就看到了穆氏在洗碗筷。
陳老三都以為自己眼睛花了。
不然怎麽看見向來不幹活的四弟妹在做家務!?
這時,在門口玩兒的陳進寶看見了他,高興的喊道“三叔!你來了!”
這一聲,直接驚動了屋子裏的陳鐵柱夫婦還有大房一家和陳川。
“三兒怎麽來了?”杜氏疑惑,但是也立刻站起來朝門外走去。
陳鐵柱腳步比杜氏還快,一出來就看見三兒子正在揉著孫子的腦袋瓜子。
“來了?”
陳老三聞聲,轉頭看向他爹,“嗯,送點東西過來。”
杜氏也看見了,頓時麵上全是笑容,朗聲道“三兒,快進來!”
“進去說。”陳鐵柱也說道。
難得還能想起他們兩個老的,陳鐵柱心情明顯很不一樣。
穆氏也想站起來看看三哥送來了什麽東西,但見麵前的一大堆東西還沒洗完,隻得鬱悶的放棄,認命的開始埋頭洗。
最近婆母盯她盯得緊,本來以前都是大嫂幹的活計,現在幾乎分了一半在她頭上,還以為她做飯沒有大嫂好吃,所以大嫂現在基本上就是做飯,洗碗打掃這些活計基本上全部都是她的了。
才進堂屋,陳老三便將手中的食盒和兩雙鞋子遞給自家爹娘,順便裝作不經意間說道,“爹娘,這食盒裏麵的糕點,是延兒帶迴來的,他讓我拿些來給你們兩老嚐嚐味兒,這兩雙鞋子,是欣娘給你們做的,你們試試看合不合腳?不合腳再讓欣娘拿迴去改改。”
聞言,陳鐵柱和杜氏都愣住了。
沒想到三兒媳婦和延哥兒竟然會這麽有孝心,實在讓他們驚訝。
“愣著幹啥,試試呀!”
陳鐵柱和杜氏麵麵相覷,而後從容接過,都試了一下鞋子。
“嗯,很合腳,替娘和你爹謝謝你媳婦兒,她有心了。”杜氏這會兒是真的覺得白氏不錯。
四個兒媳婦,就白氏給她們兩老做鞋子,其他幾個那是做都沒做過。
陳鐵柱也說道,“你媳婦兒有心了。”
陳老三聞言,心裏挺開心,也便說道,“你們可是我爹娘,這兒媳婦和孫子對你們好,這不天經地義的嘛,說這些客氣話幹啥。”
這話,兩老愛聽,麵上神情都更加溫和了。
“進寶,給你三叔倒杯茶來!”
“唉,好的奶!”
“對了,三兒,明兒個你家那牛車咱們拉著去地裏拉東西,這樣省力些。”陳鐵柱說道。
陳老三正有此想法,“嗯,聽爹的,那車廂到時候下了,給上個大的車板,這樣拉得比較多。”車板他都在村裏的木匠那兒訂好了。
“有車板嗎?”陳鐵柱聞言,皺眉道。
“有的,我前幾日在村裏木匠那兒訂了一個,等會兒就去拿。“
“成。”
家裏有了一個牛車,這對於農忙時期來說,簡直就是最大的助力。
翌日。
一家三口早早起床,全部拿著三人份的米糧去了老宅。
農忙這些日子都在老宅吃大鍋飯,就連二房也是一樣的,全部都在老宅吃。
二房、三房分家出去了,所以糧食都是自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