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這麽能耐你們咋不上天?
被棄後,我入寒門科舉成狀元 作者:君陌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老二在這兩個老實的弟弟麵前也不知道什麽叫委婉,直接了當的道:“我覺得孩子們去縣城讀書,吃住得在大哥家裏,你們覺得呢?”
沈老四搖頭晃腦的當即道:“大哥會說他家裏太小住不開,大嫂不會同意。”
“那就讓爹娘拿錢,讓孩子們吃住在學堂。”
“還有來迴坐牛車的銀子也得算上,老大一家子每迴來都是租馬車,咱們坐不起那東西,孩子們坐牛車不過分吧?”
“不過分。”
“還有啊,二哥你覺得孩子們去上學是不是得扯布做件新衣服新鞋子?”
“老四你說的對,還有孩子們的筆墨紙硯也得備上。”
“二哥想的太周到了我都沒想到這個呢!”
“誰讓我比你倆年長呢,該多想點,再想想,還缺啥?咱們一塊去找爹娘說,別說少了以後就不好要銀子了!”
“對對對,二哥說的有道理,三哥你也幫著想想,五郎還缺啥?”
沈老三:……
沈老三有些局促,他趁著沒人去堂屋要銀子的,怎麽二房也知道了?
而且當下,二哥和老四這哥倆貌似不是在商量怎麽說服爹娘讓孩子去縣城讀學堂,而是在打算著怎麽從爹娘往外手裏摳銀子呢?
應該是他的錯覺。
再看看~
“二哥,老四,咱們還是……”說說怎麽讓孩子去縣城讀書吧?
在家裏一個月讀兩天書和在學堂天天讀書那肯定不一樣。
他就想讓自家五郎將來有個正經營生養活自己。
“那就這樣說定了。”沈老二都不用招唿的就自己坐在炕邊上了:“我家三郎、四郎也去縣城學堂讀書,你讓五郎好好學,孩子們這迴肯定都能考優,這銀子爹娘出定了!”
“咱們仨都對著大房,爹娘可能會生氣……”
沈老四看了一眼三哥不停的搓著手,無奈的道:“咱們是為孩子好,爹娘不會生氣。”
“就是。”
沈老二才不管爹娘生不生氣,他隻想也讓自家的倆兒子去縣城過好日子。
他有什麽錯?
就如同當年爹娘向他們兄弟仨個哭訴,就是想讓老大去縣城,以後帶帶一家子都過上好日子。
現在老大的機會來了,他相信爹娘會理解他們的。
沈老四憋著笑道:“二哥說的太對了,這怎麽能是咱們對大房?
不是大房針對咱們家的孩子啊?
我家六郎剛來就罷了。
三郎,四郎,五郎都是我侄子,我看著哪哪都比老大家的那倆強。”
“是吧,老四你也這樣認為?”
“當然!這小哥仨可是我看著長大的,絕對不會錯!”
“我就說老四你有眼力!”
“那必須的,我這人向來說實話。”
自己家的崽崽被誇獎了,沈老二高興的笑的見牙不見眼的。
抬腳就往外走。
沈老三問:“二哥你不多坐會啊?”
沈老二停下往外走的腳道:“讓爹娘掏銀子咱們年後帶孩子去縣城學堂認認門。”
“二哥真能幹!”沈老四伸出大拇指發自內心的誇獎:“在為了孩子這方麵,大哥都不如二哥。”
很少被人誇獎此時被連續誇的飄飄然的沈老二往堂屋走的腳步更踏實了:“那是,老大不在家,我就是長房,得擔事兒,等著 !”
唯獨沈老三夫妻倆擔心。
他們哥仨輪流去堂屋要銀子,爹娘不會被氣壞吧?
家裏人都知道老夫妻倆把銀子看的可嚴了。
然後,堂屋的門簾響了。
不一會兒,堂屋就傳來了沈老漢的動靜:“你也給老子滾,天天的不幹人活,一個個的都盯著我手裏那點銀子,老二你這能耐你咋不上天?”
這憤怒,這嫌棄。
都猜到了。
要是這會兒在堂屋的是沈老三,興許已經開始往外麵走了。
但,此時站在那裏的是能說會道的沈老二。
沈老二帶笑的聲音傳了過來:“爹,瞧您說的。
大冬天的上天多冷啊!
我這可都是為了您孫子,老大家的倆郎出生就在縣城,我大嫂家裏的活從來不幹,您咋不罵他們?”
“你大哥大嫂是迴來教孩子們讀書的。”
“大郎二郎也沒考上童生吧,讓他們也迴來家裏,長房長孫得迴來盡孝,還有大嫂,她屁事沒有,讓她迴來幹活。”
沈老漢憋屈的不行:“老二,你這是在說我偏心?”
“沒有,爹,您說他們要不是盯著您手裏的銀子,每月迴來兩趟走的時候都大包小包的帶的啥?”
“……我知道了,等你大哥迴來看看……”
“爹,以後大哥再從家裏往縣城拿銀子拿糧食的時候,你也記得叫上我、老三、老四,我們一塊看看。”
“滾!”
“好嘞,就當您同意了哈!”
沈老二又跑來了三房。
對著屋子裏的人道:“爹同意了!”
“……”
你要是不擦你臉上的口水還有衣服上那連著的兩個明顯的鞋印他們就真的信了。
沈老二媳婦過去幫著拍打,有些擔心的道:“當家的,咱家三郎四郎的那學問在他大伯那裏得不了優咋辦?”
沈老二、沈老四不約而同的齊聲道:“就讓大嫂迴來幹活!”
“啊?關大嫂啥事兒?”沈老三夫妻倆懵懂的問。
沈老二冷笑了一聲道:“大嫂是長房長媳,他得迴來孝順爹娘,不想迴來就把爹娘接去縣城,爹娘能去,咱們就得跟著,放心,大嫂不會同意的。”
看著三哥還沒懂。
沈老四就接話把話說的更明白一些:“大嫂不會想迴來幹活,更不想接咱們一家去縣城。
所以,他還會幫著咱們勸大哥同意讓孩子們去縣城讀書,這是咱們各房的自己的事兒,孩子們到了該上學的年歲了,他們攔不住。
她當年提的分家,這迴算是幫了咱們。”
畢竟是分家了,他們各房非得說自己供孩子去上學,就算是老爹老娘也不能攔。
這會兒,沈老三夫妻倆徹底明白了,小聲的問道:“那前兩年二哥老四咋不說?”
要是早說的話,孩子們不是能提前兩年就去縣城裏上學了?
沈老二一噎,白了一眼老三。
嘴巴張了張,被沈老四踩了一腳,到底是自己親兄弟,他沒再吱聲說什麽難聽的。
前兩年提了幹啥?
老四沒孩子,他肯定不會幫著他們二房三房爭取。
至於老三這個沒心眼的,到時候不但不能幫忙,還會扯後腿。
打發老三家兩口子也就是爹和大哥一句話的事兒。
現在不一樣了。
老四家也有一個孩子了,那當然是一塊尋摸機會了。
大哥再想和之前一樣隨便找個借口打發他們,也得看看舍不舍得讓長房長子長媳在大年下的丟這個臉……
沈老四搖頭晃腦的當即道:“大哥會說他家裏太小住不開,大嫂不會同意。”
“那就讓爹娘拿錢,讓孩子們吃住在學堂。”
“還有來迴坐牛車的銀子也得算上,老大一家子每迴來都是租馬車,咱們坐不起那東西,孩子們坐牛車不過分吧?”
“不過分。”
“還有啊,二哥你覺得孩子們去上學是不是得扯布做件新衣服新鞋子?”
“老四你說的對,還有孩子們的筆墨紙硯也得備上。”
“二哥想的太周到了我都沒想到這個呢!”
“誰讓我比你倆年長呢,該多想點,再想想,還缺啥?咱們一塊去找爹娘說,別說少了以後就不好要銀子了!”
“對對對,二哥說的有道理,三哥你也幫著想想,五郎還缺啥?”
沈老三:……
沈老三有些局促,他趁著沒人去堂屋要銀子的,怎麽二房也知道了?
而且當下,二哥和老四這哥倆貌似不是在商量怎麽說服爹娘讓孩子去縣城讀學堂,而是在打算著怎麽從爹娘往外手裏摳銀子呢?
應該是他的錯覺。
再看看~
“二哥,老四,咱們還是……”說說怎麽讓孩子去縣城讀書吧?
在家裏一個月讀兩天書和在學堂天天讀書那肯定不一樣。
他就想讓自家五郎將來有個正經營生養活自己。
“那就這樣說定了。”沈老二都不用招唿的就自己坐在炕邊上了:“我家三郎、四郎也去縣城學堂讀書,你讓五郎好好學,孩子們這迴肯定都能考優,這銀子爹娘出定了!”
“咱們仨都對著大房,爹娘可能會生氣……”
沈老四看了一眼三哥不停的搓著手,無奈的道:“咱們是為孩子好,爹娘不會生氣。”
“就是。”
沈老二才不管爹娘生不生氣,他隻想也讓自家的倆兒子去縣城過好日子。
他有什麽錯?
就如同當年爹娘向他們兄弟仨個哭訴,就是想讓老大去縣城,以後帶帶一家子都過上好日子。
現在老大的機會來了,他相信爹娘會理解他們的。
沈老四憋著笑道:“二哥說的太對了,這怎麽能是咱們對大房?
不是大房針對咱們家的孩子啊?
我家六郎剛來就罷了。
三郎,四郎,五郎都是我侄子,我看著哪哪都比老大家的那倆強。”
“是吧,老四你也這樣認為?”
“當然!這小哥仨可是我看著長大的,絕對不會錯!”
“我就說老四你有眼力!”
“那必須的,我這人向來說實話。”
自己家的崽崽被誇獎了,沈老二高興的笑的見牙不見眼的。
抬腳就往外走。
沈老三問:“二哥你不多坐會啊?”
沈老二停下往外走的腳道:“讓爹娘掏銀子咱們年後帶孩子去縣城學堂認認門。”
“二哥真能幹!”沈老四伸出大拇指發自內心的誇獎:“在為了孩子這方麵,大哥都不如二哥。”
很少被人誇獎此時被連續誇的飄飄然的沈老二往堂屋走的腳步更踏實了:“那是,老大不在家,我就是長房,得擔事兒,等著 !”
唯獨沈老三夫妻倆擔心。
他們哥仨輪流去堂屋要銀子,爹娘不會被氣壞吧?
家裏人都知道老夫妻倆把銀子看的可嚴了。
然後,堂屋的門簾響了。
不一會兒,堂屋就傳來了沈老漢的動靜:“你也給老子滾,天天的不幹人活,一個個的都盯著我手裏那點銀子,老二你這能耐你咋不上天?”
這憤怒,這嫌棄。
都猜到了。
要是這會兒在堂屋的是沈老三,興許已經開始往外麵走了。
但,此時站在那裏的是能說會道的沈老二。
沈老二帶笑的聲音傳了過來:“爹,瞧您說的。
大冬天的上天多冷啊!
我這可都是為了您孫子,老大家的倆郎出生就在縣城,我大嫂家裏的活從來不幹,您咋不罵他們?”
“你大哥大嫂是迴來教孩子們讀書的。”
“大郎二郎也沒考上童生吧,讓他們也迴來家裏,長房長孫得迴來盡孝,還有大嫂,她屁事沒有,讓她迴來幹活。”
沈老漢憋屈的不行:“老二,你這是在說我偏心?”
“沒有,爹,您說他們要不是盯著您手裏的銀子,每月迴來兩趟走的時候都大包小包的帶的啥?”
“……我知道了,等你大哥迴來看看……”
“爹,以後大哥再從家裏往縣城拿銀子拿糧食的時候,你也記得叫上我、老三、老四,我們一塊看看。”
“滾!”
“好嘞,就當您同意了哈!”
沈老二又跑來了三房。
對著屋子裏的人道:“爹同意了!”
“……”
你要是不擦你臉上的口水還有衣服上那連著的兩個明顯的鞋印他們就真的信了。
沈老二媳婦過去幫著拍打,有些擔心的道:“當家的,咱家三郎四郎的那學問在他大伯那裏得不了優咋辦?”
沈老二、沈老四不約而同的齊聲道:“就讓大嫂迴來幹活!”
“啊?關大嫂啥事兒?”沈老三夫妻倆懵懂的問。
沈老二冷笑了一聲道:“大嫂是長房長媳,他得迴來孝順爹娘,不想迴來就把爹娘接去縣城,爹娘能去,咱們就得跟著,放心,大嫂不會同意的。”
看著三哥還沒懂。
沈老四就接話把話說的更明白一些:“大嫂不會想迴來幹活,更不想接咱們一家去縣城。
所以,他還會幫著咱們勸大哥同意讓孩子們去縣城讀書,這是咱們各房的自己的事兒,孩子們到了該上學的年歲了,他們攔不住。
她當年提的分家,這迴算是幫了咱們。”
畢竟是分家了,他們各房非得說自己供孩子去上學,就算是老爹老娘也不能攔。
這會兒,沈老三夫妻倆徹底明白了,小聲的問道:“那前兩年二哥老四咋不說?”
要是早說的話,孩子們不是能提前兩年就去縣城裏上學了?
沈老二一噎,白了一眼老三。
嘴巴張了張,被沈老四踩了一腳,到底是自己親兄弟,他沒再吱聲說什麽難聽的。
前兩年提了幹啥?
老四沒孩子,他肯定不會幫著他們二房三房爭取。
至於老三這個沒心眼的,到時候不但不能幫忙,還會扯後腿。
打發老三家兩口子也就是爹和大哥一句話的事兒。
現在不一樣了。
老四家也有一個孩子了,那當然是一塊尋摸機會了。
大哥再想和之前一樣隨便找個借口打發他們,也得看看舍不舍得讓長房長子長媳在大年下的丟這個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