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十裏八村數得著的好
被棄後,我入寒門科舉成狀元 作者:君陌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會裝?
他倒是知道大哥他們一家都挺能裝,但是……
“老四我和你三嫂不會啊!”
“……”
所以三哥你的眉頭越皺越深的都能夾死蒼蠅了是因為不會裝嗎?
見三哥不吭聲的還在鑽牛角尖,顯然是他又不知道想到什麽地方去了。
沈守義又小聲的說:“三哥你聽說過官家的家裏有老了的人,小輩要丁憂嗎?”
“???”
這個他當然知道。
大哥考秀才那年,爹因為太緊張暈倒了,老大都哭著跪下求老爺子保重身體了。
他當時都差點被大哥的舉動感動了。
後來才知道老大是怕老爺子出事耽誤他考科舉……
“三哥你知道就好。
丁憂除了是對當官的,還有對參加科舉的也一樣。
一位,三年。
真要碰到了,家裏的小輩得老實的在家待著。
家裏的孩子們都耽誤這麽多年了啊!”
“!!!”
沈守禮默默的垂下了頭。
是啊,再過幾年家裏孩子要議親成親了,哪裏還有空再去學堂讀書認字了啊?
就是因為這,他們哥仨才和大房黑臉到底的。
沈守禮抓抓頭。
他不孝了!
先想到的不是爹娘的身體,而是要是萬一有事兒五郎又得耽誤三年!
沈守義見他三哥這樣就知道這是忽悠過去了。
雖然這事兒是六郎提的,但他可不會把這麽不孝的話壓在自家孩子身上……
沈守禮心裏有了譜,就問來四房的第二個事兒:“那個,六郎入族,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嗎?”
“迴頭我想去弄十二斤肉給各房分分,再弄些供品送去河裏會祭祭,三哥你得幫我一塊去整。”
“行!”
這也是他們這裏的規矩。
十二!
拾兒!
認養孩子後入祖祠時,有用十二斤豆腐的,有用十二斤糧食的,就是那麽個意思。
祭祖後,在祠堂裏留一點,再給自己家和相熟的人允一允。
意為以後就是自己家人了!
沈守義和李氏商量好了,他們家就用十二斤肉!
十裏八村裏數得著的好!
主要是讓六郎知道他們對他的重視!
孩子是他從河口裏撈上來的,去河邊祭拜也算是謝意。
都是講究。
李氏這時提醒道:“當家的,還有當時下河幫著救人的,娘當時說要送謝禮的,這些日子我看也沒動靜,咱們是等堂屋的弄還是咱們自己送?”
“我一會去問下爹娘的意思,東西咱們自己準備。”
爹娘被他們兄弟弄的這場氣的不輕。
想來可能是沒空再理會這事,那他們四房自己去謝。
正好順道還能認認門。
想著家裏的東西不是太多了,李氏猶豫了一下問:“年前咱們去我娘家一趟吧?”
“是該讓老丈人看看咱們的兒子,去!”
“哎!”
其實進了臘八門裏,她們妯娌三個都已經迴過娘家。
一般年前不會再跑一趟。
接下來走娘家就是要等年後初二再迴去了。
可現在這不是他們有兒子了嗎?
難說李家那邊會聽到些什麽,就不如他們自己迴去說清楚。
爹娘那邊要是知道她名下有兒子了肯定會高興!
李氏高興的去核計著蒸多少饅頭。
給那些幫著救人的村民一家送兩個饅頭,自己娘家也得給,還有本家的也不能落下了……
二房的沈守信也來了。
他問的也是關於六郎入祖祠的事兒。
沈守義就把剛剛的話簡單的說了一遍。
但並沒有說要準備十二斤肉的事兒,隻是說按常理來備著。
倒不是因為他二哥空著手來的,而是大房的這時也來了。
“大哥。”
“大伯。”
沈守誠是帶著大郎和二郎來給孩子們送說好的禮物的。
先去了二房,然後去三房沒看到人,這才來了四房屋裏。
沈守誠笑著道:“都在啊?”
指了指大郎、二郎手裏的筆墨紙硯道:“我來看看咱們家的五郎和六郎,真不錯,都是好孩子!”
“放下,小哥倆分一分。”
當看到大伯沈守誠讓放在炕桌上的東西時,三房、四房的人的臉色都有些難看。
沈守誠確實是送禮物過來了。
但就一份。
一支筆,一摞紙,一個墨塊,一塊硯台。
在一旁的沈守信撇撇嘴,老大給他們二房的也是送的這樣的。
三郎、四郎當場就爭著要墨要硯台,氣的他都給摔了。
可倆兒子都是他自己的。
結果老大來給三房、四房的送還是來這一手,真是可惡!
五郎和沈書凡小哥倆怔了怔,然後齊齊起身:“謝謝大伯。”
“不謝,說好了送給你們的,六郎啊,你打算要哪兩種啊?”沈守誠就是故意先問六郎的。
不是都誇獎這個六郎懂事能幹嗎?
那他要看看他是怎麽搶自己兄長的東西的?
不管選什麽,以後他都能把六郎這孩子說成不敬兄長不孝不悌的東西。
這三個房頭的不是這麽說他嗎?
那他就把這話同樣的安到他們家的孩子頭上,一個也別想好!
沈守義拳頭握起來了,眼看著就要往沈守誠腦袋上轟。
沈書凡一看就知道不好。
這要是轟上去了,這個大伯的小算計就真的成了。
“長者賜不敢辭!”沈書凡當即起身大聲說道:“感謝您送給我和五哥的禮物。”
隨後沈書凡扭頭看向五郎:“五哥,你看大伯多會送東西,正好送的是你我最需要的東西呢。”
五郎:……
五郎朝著沈守誠一呲牙:“謝謝大伯,我前兩天還和三哥、四哥、六郎商量著去買筆墨紙硯用呢,您就給送來了。”
然後,五郎扭頭和沈書凡道:“六郎,墨和硯我拿著放在我們家,筆和紙放你這裏,咱們一塊用叭!”
“好啊五哥,正巧我也是這麽想的。”
“繼續讀書吧。”
“好嘞。”
五郎和沈書凡小哥倆繼續讀書。
至於大房送來的那筆墨紙硯就仍然放在炕桌上。
話說的好聽,小哥倆誰也沒上手去碰。
甚至沒有多看一眼。
就好像沒有看出來沈守誠這個當大伯的故意來惡心他們一樣……
沈守誠很不滿。
在這個家裏,他們大房才是腦子最好最會來事最會讀書的人!
其他三房的就該和以前一樣,安穩的在家裏幹活收成,為啥非要來分走他和大房在村裏的麵子……
他倒是知道大哥他們一家都挺能裝,但是……
“老四我和你三嫂不會啊!”
“……”
所以三哥你的眉頭越皺越深的都能夾死蒼蠅了是因為不會裝嗎?
見三哥不吭聲的還在鑽牛角尖,顯然是他又不知道想到什麽地方去了。
沈守義又小聲的說:“三哥你聽說過官家的家裏有老了的人,小輩要丁憂嗎?”
“???”
這個他當然知道。
大哥考秀才那年,爹因為太緊張暈倒了,老大都哭著跪下求老爺子保重身體了。
他當時都差點被大哥的舉動感動了。
後來才知道老大是怕老爺子出事耽誤他考科舉……
“三哥你知道就好。
丁憂除了是對當官的,還有對參加科舉的也一樣。
一位,三年。
真要碰到了,家裏的小輩得老實的在家待著。
家裏的孩子們都耽誤這麽多年了啊!”
“!!!”
沈守禮默默的垂下了頭。
是啊,再過幾年家裏孩子要議親成親了,哪裏還有空再去學堂讀書認字了啊?
就是因為這,他們哥仨才和大房黑臉到底的。
沈守禮抓抓頭。
他不孝了!
先想到的不是爹娘的身體,而是要是萬一有事兒五郎又得耽誤三年!
沈守義見他三哥這樣就知道這是忽悠過去了。
雖然這事兒是六郎提的,但他可不會把這麽不孝的話壓在自家孩子身上……
沈守禮心裏有了譜,就問來四房的第二個事兒:“那個,六郎入族,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嗎?”
“迴頭我想去弄十二斤肉給各房分分,再弄些供品送去河裏會祭祭,三哥你得幫我一塊去整。”
“行!”
這也是他們這裏的規矩。
十二!
拾兒!
認養孩子後入祖祠時,有用十二斤豆腐的,有用十二斤糧食的,就是那麽個意思。
祭祖後,在祠堂裏留一點,再給自己家和相熟的人允一允。
意為以後就是自己家人了!
沈守義和李氏商量好了,他們家就用十二斤肉!
十裏八村裏數得著的好!
主要是讓六郎知道他們對他的重視!
孩子是他從河口裏撈上來的,去河邊祭拜也算是謝意。
都是講究。
李氏這時提醒道:“當家的,還有當時下河幫著救人的,娘當時說要送謝禮的,這些日子我看也沒動靜,咱們是等堂屋的弄還是咱們自己送?”
“我一會去問下爹娘的意思,東西咱們自己準備。”
爹娘被他們兄弟弄的這場氣的不輕。
想來可能是沒空再理會這事,那他們四房自己去謝。
正好順道還能認認門。
想著家裏的東西不是太多了,李氏猶豫了一下問:“年前咱們去我娘家一趟吧?”
“是該讓老丈人看看咱們的兒子,去!”
“哎!”
其實進了臘八門裏,她們妯娌三個都已經迴過娘家。
一般年前不會再跑一趟。
接下來走娘家就是要等年後初二再迴去了。
可現在這不是他們有兒子了嗎?
難說李家那邊會聽到些什麽,就不如他們自己迴去說清楚。
爹娘那邊要是知道她名下有兒子了肯定會高興!
李氏高興的去核計著蒸多少饅頭。
給那些幫著救人的村民一家送兩個饅頭,自己娘家也得給,還有本家的也不能落下了……
二房的沈守信也來了。
他問的也是關於六郎入祖祠的事兒。
沈守義就把剛剛的話簡單的說了一遍。
但並沒有說要準備十二斤肉的事兒,隻是說按常理來備著。
倒不是因為他二哥空著手來的,而是大房的這時也來了。
“大哥。”
“大伯。”
沈守誠是帶著大郎和二郎來給孩子們送說好的禮物的。
先去了二房,然後去三房沒看到人,這才來了四房屋裏。
沈守誠笑著道:“都在啊?”
指了指大郎、二郎手裏的筆墨紙硯道:“我來看看咱們家的五郎和六郎,真不錯,都是好孩子!”
“放下,小哥倆分一分。”
當看到大伯沈守誠讓放在炕桌上的東西時,三房、四房的人的臉色都有些難看。
沈守誠確實是送禮物過來了。
但就一份。
一支筆,一摞紙,一個墨塊,一塊硯台。
在一旁的沈守信撇撇嘴,老大給他們二房的也是送的這樣的。
三郎、四郎當場就爭著要墨要硯台,氣的他都給摔了。
可倆兒子都是他自己的。
結果老大來給三房、四房的送還是來這一手,真是可惡!
五郎和沈書凡小哥倆怔了怔,然後齊齊起身:“謝謝大伯。”
“不謝,說好了送給你們的,六郎啊,你打算要哪兩種啊?”沈守誠就是故意先問六郎的。
不是都誇獎這個六郎懂事能幹嗎?
那他要看看他是怎麽搶自己兄長的東西的?
不管選什麽,以後他都能把六郎這孩子說成不敬兄長不孝不悌的東西。
這三個房頭的不是這麽說他嗎?
那他就把這話同樣的安到他們家的孩子頭上,一個也別想好!
沈守義拳頭握起來了,眼看著就要往沈守誠腦袋上轟。
沈書凡一看就知道不好。
這要是轟上去了,這個大伯的小算計就真的成了。
“長者賜不敢辭!”沈書凡當即起身大聲說道:“感謝您送給我和五哥的禮物。”
隨後沈書凡扭頭看向五郎:“五哥,你看大伯多會送東西,正好送的是你我最需要的東西呢。”
五郎:……
五郎朝著沈守誠一呲牙:“謝謝大伯,我前兩天還和三哥、四哥、六郎商量著去買筆墨紙硯用呢,您就給送來了。”
然後,五郎扭頭和沈書凡道:“六郎,墨和硯我拿著放在我們家,筆和紙放你這裏,咱們一塊用叭!”
“好啊五哥,正巧我也是這麽想的。”
“繼續讀書吧。”
“好嘞。”
五郎和沈書凡小哥倆繼續讀書。
至於大房送來的那筆墨紙硯就仍然放在炕桌上。
話說的好聽,小哥倆誰也沒上手去碰。
甚至沒有多看一眼。
就好像沒有看出來沈守誠這個當大伯的故意來惡心他們一樣……
沈守誠很不滿。
在這個家裏,他們大房才是腦子最好最會來事最會讀書的人!
其他三房的就該和以前一樣,安穩的在家裏幹活收成,為啥非要來分走他和大房在村裏的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