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本地新聞 | 今日時事 |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TZ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在當今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中,常常聽到人們感慨“城市套路深,我要迴農村”,可真正踏入農村這片天地後,才發覺“農村水更深”,其間的人情世故、彎彎繞繞一點也不比城市少。


    先講講城市裏的那些事兒吧。城市,宛如一座巨大的鋼鐵叢林,處處散發著現代化的氣息,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街道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


    在職場這個看似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大舞台上,實則套路就像隱藏在暗處的荊棘,稍不留意就會被紮得遍體鱗傷。


    就拿那些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吧,他們懷揣著滿腔的熱血與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意氣風發地踏入公司的大門,一心想著憑借自身的才華和努力,在這方天地裏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輝煌天地。


    剛開始的時候,一切似乎都還挺順利,同事們看起來都很友善,工作上遇到難題,總會有人熱心地伸出援手,大家一起加班、一起探討方案,氛圍融洽得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這時候,年輕人的心裏充滿了對職場的積極期待,覺得這裏就是能實現自身價值的理想之地,他們懷著單純的心思,相信隻要努力付出,就一定會得到相應的迴報,對周圍人也都毫無防備,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人際交往之中。


    然而,一旦有了升職加薪的關鍵機會,這看似平靜的湖麵下便瞬間湧起了洶湧的暗流。


    有的人表麵上不動聲色,依舊和往常一樣與大家相處,可背地裏卻開始精心謀劃起來。他們會特意挑選領導心情不錯的時候,拿著自己的工作成果去匯報,在闡述過程中,巧妙地突出自己所承擔的重要部分,把功勞無限放大,還會不動聲色地提及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某些同事因為經驗不足或者不夠細心,差點導致出現問題,以此來不動聲色地貶低競爭對手,襯托自己的優秀和可靠。


    從心理層麵分析,這類人往往有著較強的功利心和競爭意識,他們將職場上的成就視為衡量自身價值的重要標準,渴望通過獲得升職加薪來證明自己,得到他人的認可和羨慕。


    在他們看來,職場就是一個需要不斷爭搶資源的地方,隻有讓自己顯得比別人更出色,才能脫穎而出,所以不惜使用一些不太光彩的手段,而對於可能傷害到同事關係這一點,他們會選擇暫時忽視,認為隻要自己達到了目的,其他都不重要。


    還有些人,為了爭取那個令人垂涎的重要項目,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他們先是滿臉堆笑地拉攏身邊的同事,今天請大家喝咖啡,明天給大夥帶點小零食,嘴裏不停地說著“要是我拿下這個項目,大家都有好處,到時候咱們一起幹,肯定能做出成績”之類的話,把美好的願景描繪得繪聲繪色,讓同事們都心甘情願地跟著出謀劃策、幫忙助力。


    可一旦項目真的到手了,之前那些承諾就仿佛被一陣風吹走了,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們開始獨攬大權,把重要的任務都分配給自己信得過的人,那些原本一起努力的同事,不僅沒能分到應得的利益,甚至連參與項目核心工作的機會都沒有了,隻能在一旁幹瞪眼,心裏滿是委屈和無奈,可又無可奈何,畢竟職場規則有時候就是這麽殘酷,讓人猝不及防。


    對於這類出爾反爾的人,他們起初拉攏同事時,更多是出於一種功利的社交心理,把同事當作達成自己目標的工具,通過物質和言語上的誘惑來獲取支持。


    而當目的達成後,他們又迴歸到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狀態,覺得項目既然到手了,就應該由自己掌控一切,擔心別人分走成果或者影響自己的主導地位,完全不顧及之前的承諾對他人情感和利益造成的傷害,隻想著滿足自己的私欲。


    商業合作領域更是如同一個布滿陷阱的迷宮,讓人深陷其中卻難以脫身。合同文本往往厚得像一本天書,密密麻麻的文字,各種專業術語和複雜的條款交織在一起,乍一看嚴謹規範,無懈可擊,可實際上卻是暗藏玄機,步步驚心。


    簽訂合同之前,雙方在談判桌上你來我往,表麵上都是笑容滿麵,互相誇讚對方的公司實力雄厚、產品優勢明顯,一副合作共贏的美好畫麵。


    此時,雙方心裏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一方麵想要展現出自己的誠意和優勢,爭取到更有利的合作條件;另一方麵又在暗中觀察對方,試圖找出對方的破綻或者底線,以便在條款製定上占據上風。


    可在商討具體條款時,一方可能會故意把一些關鍵的細節用晦澀難懂的語言表述,或者把重要的責任條款隱藏在冗長的文字當中,讓對方稍不留意就忽略過去。


    從心理角度來看,這麽做的一方是抱著一種僥幸心理,認為隻要對方沒有發現這些隱藏的條款,自己就能在合作中獲取更多利益,或者規避掉一些潛在的風險,將責任轉嫁給對方。


    他們覺得商場如戰場,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使用一些巧妙的文字遊戲和隱藏手段是一種常見的策略,即使被發現了,也可以以各種理由推脫或者重新協商,反正先把合同簽下來才是首要目標。


    等到合同簽訂,開始執行的時候,問題就逐漸暴露出來了。有的企業發現自己原本以為的優厚條件,其實背後都附帶著苛刻的限製,比如貨物交付時間看似寬鬆,但其中卻夾雜著對運輸方式、包裝標準等極為嚴格的要求,稍有不符,就要麵臨巨額的違約金。


    又或者在付款方式上,原本以為是常規的分期付款,結果卻設置了層層審批和複雜的驗收條件,隻要一個環節出問題,款項就會被拖延,自己的資金鏈就會麵臨斷裂的風險。


    而這時候再想反悔或者重新協商,對方卻會拿出合同條款,義正言辭地表示一切都得按合同辦事,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陷入困境,為當初沒有看穿這些套路而懊悔不已。


    陷入這種困境的企業方,內心往往充滿了憤怒、無奈和自責。憤怒的是對方的不誠信和算計,無奈的是合同已經簽訂,自己處於被動地位,難以改變現狀,自責則是怪自己當初沒有足夠謹慎,被表麵的利益所迷惑,沒有深入剖析條款背後的風險,導致如今要承擔不利後果,這種心理上的煎熬會讓他們在後續的合作或者經營中變得更加謹慎,但同時也可能會對商業合作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


    城市裏的社交場合,那也是一個充滿虛情假意的大舞台。酒桌上,燈光搖曳,酒杯碰撞間,大家稱兄道弟,笑聲不斷,仿佛彼此都是多年的至交好友。


    有人高談闊論著自己的宏偉計劃,有人分享著自己的傳奇經曆,其他人則在一旁附和著,時不時舉杯共飲,氣氛熱烈得如同煮沸的開水。


    可實際上,這看似深厚的情誼背後,大多不過是為了當下的利益交換罷了。


    就拿那些商務宴請來說吧,請客的一方精心挑選高檔的酒店,點上一桌子山珍海味,再配上名貴的酒水,為的就是給合作方留下好印象,促成即將要談的生意。


    在這個過程中,請客方的心理是想通過物質上的奢華來展現自己的實力和誠意,讓對方覺得自己是值得合作的對象,同時也希望借助酒桌上融洽的氛圍,拉近彼此的距離,降低對方的心理防線,從而更容易接受自己提出的合作條件。


    他們認為在這種輕鬆愉快、充滿人情味兒的環境下,對方更容易被打動,做出有利於自己的決策。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大家的話匣子也徹底打開了,各種阿諛奉承、互相吹捧的話不絕於耳,一方說著“您這眼光獨到啊,這個項目要是交給您來做,那肯定是事半功倍,我們就等著跟著沾光了”,另一方則迴應著“哪裏哪裏,還得靠你們大力支持啊,咱們合作那肯定是強強聯合,前景無限”。


    可等酒局結束,走出那奢華的酒店大門,各自迴到自己的生活中,彼此之間的聯係可能就變得寥寥無幾了,之前那些熱情洋溢的話語、信誓旦旦的承諾,都如同夜空中的煙花,絢爛一時,過後便消失得無影無蹤,隻剩下一片冷清和現實的冷漠。


    對於參與酒局的雙方來說,在酒桌上時,他們都清楚這種情誼是建立在利益基礎上的,隻是為了當下的目的而暫時營造出的一種氛圍,所以一旦目的達成或者未達成,這種虛假的關係也就自然瓦解了。


    他們內心深處對這種社交方式其實也有著一定的無奈和疲憊感,但又覺得在商業社交中這似乎是一種無法避免的常態,隻能隨波逐流,繼續在這樣的場合中扮演著相應的角色。


    正因城市裏的這些套路讓人疲憊厭煩,不少人便向往起農村的寧靜質樸,覺得那裏有著純粹的人情味兒,是能讓心靈得到休憩的淨土。


    然而,當真正深入農村生活,就會發現農村的水著實很深,人情世故複雜得超乎想象。


    就拿農村的紅白喜事來說,這裏麵的門道可太多了,每一個環節都像是一張細密的人情關係網,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其中,難以脫身。


    辦喜事的時候,邀請賓客可是一項大工程,從請柬的設計製作到發放方式、措辭等,無一不是飽含著各種考量和講究。那些想要在村裏彰顯自家地位和人緣的人家,在請柬的準備上就格外用心。


    他們會專門找村裏寫字好看的老先生,用毛筆工工整整地在紅色的請柬上寫下每一位賓客的姓名,再配上精美的傳統圖案裝飾,讓請柬看上去既喜慶又莊重。


    這背後反映出主家的一種心理,他們希望通過這種精心準備的請柬,向外界展示自家對這場喜事的重視以及自身良好的家境和素養,給賓客留下好印象,同時也想借此在村裏樹立起一個大方、講究的形象,提高自己在村裏的地位和聲望,讓別人覺得自家是有頭有臉、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家,以後在村裏無論是處理事務還是與人交往,都能更有底氣。


    送請柬的人選也很關鍵,一般會安排能說會道、在村裏口碑不錯的晚輩去完成這個重要任務。


    給村裏有威望的長輩或者大家族送請柬時,那場麵別提多隆重了。晚輩會提前沐浴更衣,穿戴得整整齊齊,手裏提著精心準備的伴手禮,裏麵可能有自家醃製的臘肉、熏製的香腸,還有剛從果園采摘下來的新鮮水果,滿滿當當一大包,透著濃濃的誠意。


    到了長輩家門口,先是恭敬地敲門,等長輩出來,便滿臉笑容地深深鞠躬,雙手遞上請柬,嘴裏說著一番誠懇得體的邀請話語,諸如“叔伯,我家過幾日辦喜事,您可是我們最敬重的長輩,一定得來給我們撐撐場麵呀,這喜事沒您在場可就沒了主心骨了”,說得長輩心裏樂開了花,連連點頭答應。


    從晚輩的角度看,他們這麽做一是出於對長輩的敬重,遵循村裏的傳統禮儀;二是深知自己代表著主家的形象,希望通過自己良好的言行舉止,讓長輩感受到主家的誠意,從而給主家增光添彩,也讓自己在村裏落下個懂事、有禮貌的好名聲。


    而長輩聽到這樣的邀請話語,心裏會覺得受到了尊重,有一種被重視的滿足感,同時也會覺得主家很會做人,對其印象分大增,自然而然就會欣然答應赴宴了。


    而對普通鄰裏,可能就隻是簡單地讓人捎個口信或者隨意打發個小孩去送一下請柬,小孩往往也隻是把請柬往人家手裏一塞,說一句“我家辦喜事,到時候來啊”,就跑開了。


    這細微的差別裏其實蘊含著人情親疏的暗示,收到不同待遇的人心裏也都各有想法,那些被厚待的自然覺得臉上有光,心裏還會暗暗比較自己在主家心中的分量;而受到冷遇的,雖然嘴上不說什麽,但心裏難免會泛起一絲失落和不滿,覺得自己在村裏好像沒什麽存在感,被人看輕了,往後在一些事情上可能也就沒那麽積極了。


    受到冷遇的鄰裏,內心會有一種被邊緣化的心理感受,覺得自己在主家眼中並不重要,這種心理落差會影響他們對主家的態度,甚至可能會引發一些潛在的矛盾,比如在之後村裏的集體活動或者需要互幫互助的時候,就不會像以前那樣積極主動了。


    到了喜事當天,隨禮環節更是複雜萬分,仿佛是一場沒有硝煙的人情較量。


    按常理,隨禮金額本該依據與主家關係的親疏以及當地約定俗成的標準來定,可實際情況卻沒那麽簡單。


    有些人為了彰顯自己的大方,或者出於以後自家辦事能多收些迴禮的心思,即便和主家關係一般,也會隨一份厚禮。


    比如說,當地一般鄰裏之間隨禮也就兩三百塊錢,可這人偏要隨上五百甚至上千塊,還故意當著眾人的麵,把禮金裝在一個嶄新的、看上去很厚實的紅包裏,遞給記賬的人時,還大聲說一句“恭喜恭喜啊,咱這關係可得多走動走動”,引得周圍人紛紛側目。


    這類人往往有著較強的攀比心理和功利心態,他們希望通過隨一份厚禮,在眾人麵前展現自己的大方和闊綽,獲得別人的誇讚和認可,提升自己在村裏的形象和地位。


    同時,他們也盤算著等自己家辦事的時候,別人也會因為這份厚禮而迴以更豐厚的禮金,或者在其他方麵給予自己更多的關照,覺得這樣做是一種人情投資,可以為自己積累更多的人脈資源和麵子資本。


    這下可就給其他賓客出了難題,要是跟著隨厚禮吧,自家經濟條件可能不允許,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隨這麽一份厚禮,可能意味著接下來一段時間家裏的開銷都得緊巴著。


    隨少了吧,又怕被旁人說小氣,落人口舌,麵子上掛不住,在村裏落下個不懂人情世故的名聲,以後在村裏可就不好混了。


    對於這些賓客來說,他們處於一種兩難的心理困境,一方麵要考慮自身的經濟實際情況,另一方麵又十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自己在村裏的名聲。


    這種心理壓力會讓他們在隨禮時變得格外糾結,甚至可能會因為這件事而對主家或者那些隨厚禮的人產生一些不而且記賬這事兒也有講究,有時候負責記賬的人會和個別賓客私下達成默契,把實際沒那麽多的禮金記多一些,好讓這家在眾人麵前顯得更有麵子,更有人緣。


    比如說,有個村民實際上隻隨了三百塊錢,可記賬的人和他關係好,知道他好麵子,就悄悄在賬本上記成了五百塊。


    等喜事結束,主家翻看賬本,看到這人隨了這麽厚的禮,心裏就對他高看一眼,覺得這人夠意思,往後有什麽好事自然也會想著他。


    而周圍不知情的村民,看到賬本上的記錄,也會覺得這人出手大方,對他的印象分也增加了不少。從記賬人的角度看,他們這麽做一是出於和賓客的私人交情,想幫朋友維護麵子;二是覺得這樣做不會對自己有什麽損失,還能賣個人情,說不定以後自己也能得到對方的幫助。


    而主家看到虛高的禮金記錄,會認為這些賓客對自家很重視,感情深厚,從而在心理上對他們更加親近,在之後的交往中也會更傾向於照顧他們的利益。


    但這種虛假的人情往來,把原本單純的隨禮變得充滿了功利性和攀比心,讓原本純粹的喜事也染上了一些複雜的色彩,長此以往,會破壞村裏原本淳樸的人情氛圍,讓大家都陷入一種互相攀比、虛情假意的怪圈之中,村民們內心深處其實也渴望迴歸到那種單純真摯的人情往來,但又怕自己不隨大流會被孤立,隻能無奈地跟著這種不良風氣走。


    喜事的酒席座位安排同樣是個讓人頭疼的事兒,處處都彰顯著農村長幼有序、親疏有別的傳統觀念。


    一般會把村裏輩分高、有威望的長輩安排在主桌的正中央位置,那可是整個酒席上最尊貴的地方,周圍坐著的也都是些在村裏德高望重的人物。


    長輩們麵前擺放的餐具都是最好的,菜品也是優先上齊,體現著對他們的敬重。


    從主家的角度來看,他們這麽安排座位是遵循村裏的傳統習俗,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對長輩的尊重,維護家族的秩序和尊嚴,同時也向外界展示自家是一個懂禮數、有家教的家庭,贏得村裏人的認可和好評。


    而長輩們坐在這個尊貴的位置上,心裏會有一種被尊崇的滿足感,覺得自己在村裏的地位得到了體現,也會對主家的安排感到滿意,會在心裏認為主家是個懂事、會做人的人家,往後在村裏的事務中也會更願意支持主家。


    而親戚們的座位則要按照血緣關係的親疏遠近仔細安排,比如新郎新娘的直係親屬要坐在比較靠近主桌的位置,表親、堂親等則依次往後排開。


    要是弄錯了,哪怕隻是把稍微疏遠一點的親戚安排在了更親近的親戚之前,那可就容易引發不滿了。


    被安排錯位置的親戚心裏會覺得不受重視,臉上雖然勉強掛著笑容,但心裏早就憋著一股氣了,可能當場不會發作,但事後肯定會在家族裏抱怨幾句,說主家不懂禮數,這事兒傳開了,主家的名聲也會受到影響,在村裏難免會被人指指點點。


    對於被安排錯位置的親戚來說,他們會有一種被輕視的心理感受,覺得自己在主家心中的地位不如別人,這種心理落差會讓他們產生委屈、不滿等負麵情緒,而且在農村這種相對封閉、注重人情關係的環境下,座位順序往往被視為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他們會格外在意,這種負麵情緒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影響到與主家以及其他親戚之間的關係,甚至可能引發家族內部的一些小矛盾和不愉快。


    農村的土地紛爭也是矛盾的高發地帶,其間的人情世故複雜又棘手,往往牽扯出多年的恩怨情仇,讓原本平靜的村莊氛圍變得緊張起來。


    就像村子裏有塊靠近水源的地,多年前劃分的時候就隻是大概做了個標記,沒留下什麽明確的書麵憑證。


    那塊地土壤肥沃,灌溉又方便,一直是村裏不少人覬覦的對象。後來有一戶人家想在那開墾種菜,另一戶人家就站出來說這塊地有自家的份,是當初祖上口頭約定好的。


    為了爭這塊地,兩邊都開始動用各種人情關係,使出渾身解數。一方會挨家挨戶地去拜訪村裏的長輩,訴說自家的難處:“叔啊,您是看著我們長大的,您也知道我們家這日子過得不容易啊,那塊地對我們來說可太重要了,現在別人要占去,我們實在是不甘心啊,您可得給我們說句公道話呀。”


    長輩們看著這些禮物,又聽著他們的訴苦,心裏難免會有些偏向,畢竟都是鄉裏鄉親的,人情麵子上也不好推脫,就會答應幫忙留意著,有機會就幫他們說說話。


    另一方也沒閑著,不僅找了和自家沾親帶故的人來助陣,還請那些平時關係好的鄰居出麵,一起到村裏有影響力的人那裏去“陳情”,甚至會承諾一些好處,比如以後自家收獲了什麽好東西,一定不會忘了人家。


    他們到了村裏的老村長家,先是恭敬地遞上煙,幫著點上火,然後坐在一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地說了一遍,著重強調自家對這塊地的所有權,還說要是這塊地沒了,自家以後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老村長聽了,雖然心裏知道這事兒不好處理,但架不住他們的軟磨硬泡,又看在平時相處的情分上,也隻能表示會盡量協調協調。


    兩邊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原本和睦相處的鄰裏關係變得劍拔弩張,每次在路上碰見了,都是臉色陰沉,互不理睬,甚至還會互相冷嘲熱諷幾句。


    這塊地的歸屬問題也越發說不清道不明了,村裏為此召開了好幾次協調會,可每次都是不歡而散,大家吵得麵紅耳赤,誰也不肯讓步,而這種靠人情拉攏、利益許諾來左右事情走向的做法,就是農村土地紛爭裏常見的複雜情況,讓原本簡單的土地問題變得如同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


    農村的集體事務裏同樣藏著不少人情世故的“深水坑”,哪怕是一件看似造福全體村民的好事,背後也可能隱藏著各種看不見的利益糾葛和人情偏袒。


    比如說村裏打算修建灌溉設施,這原本是為了提高農田灌溉效率,讓大家的莊稼都能茁壯成長,是實實在在的利民工程。


    可在工程招標環節,就有了各種看不見的操作。有個村民和村支書有點遠房親戚關係,他一直惦記著承包這個工程,於是提前好幾個月就開始頻繁往村支書家跑,每次去都不空著手,不是拎著好酒就是帶著土特產品,把村支書家的門檻都快踏破了。


    到了村支書家,他先是熱情地和村支書拉家常,問問身體怎麽樣,家裏都好吧,然後再慢慢把話題引到工程上,一個勁兒地跟村支書念叨自己家裏的難處,說自己這幾年沒掙到什麽錢,家裏上有老下有小,都指望著自己能攬點活兒幹,要是能承包這個工程,不僅能解決自家經濟問題,還一定會把工程做得又好又快,讓大家滿意。


    村支書經不住這麽軟磨硬泡,又看在親戚的份上,就在招標過程中暗中幫忙,把那些更有資質、報價合理且施工經驗豐富的工程隊排除在外,硬是把工程給了這個親戚。


    工程開工後,這個村民為了多賺些錢,在材料選用上就動起了歪腦筋,本該用質量好、耐用的水管,他卻偷偷換成了便宜的次品,施工時也不按照標準流程來,能省則省。


    村民們一開始也不懂這些門道,還都滿心期待著新的灌溉設施能早點投入使用,給農田灌溉帶來便利。


    可等設施建成投入使用沒幾次,就開始出現各種問題,不是漏水就是水壓不夠,好好的莊稼地得不到充足的灌溉,產量受到了影響,村民們這才意識到可能被坑了,可工程早就結束了,錢也都付了,隻能幹著急。


    大家聚在一起議論紛紛,有人說:“當初就覺得這工程承包得有點奇怪,怎麽就給了他呢,原來是走了後門啊。”


    還有人說:“這可倒好,本來是好事,現在倒成了壞事了,咱們的莊稼可咋辦呀。”


    可事已至此,也沒有什麽好的解決辦法了,隻能自認倒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擊人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有錢我有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有錢我有顏並收藏直擊人性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