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然而,在網絡這片看似自由廣闊的天地裏,網暴卻如隱藏在暗處的毒瘤,肆意生長,將善良踐踏得支離破碎。無論身處平凡崗位的普通人,還是站在聚光燈下的名人,都可能在不經意間成為網暴的獵物,而網暴者那形形色色的心態,著實令人深思。
鄉村教師陳清泉,在偏遠的山窪村小學已經默默耕耘了十五個年頭。山窪村四麵環山,交通極為不便,與外界的聯係仿佛被重重山巒阻隔。學校的教室是幾間破舊的平房,曆經風雨侵蝕,牆壁上布滿了裂縫,像是歲月刻下的深深傷痕。孩子們使用的桌椅缺角少腿,搖搖晃晃,每挪動一下都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鉛筆短得幾乎握不住,孩子們隻能用小手費力地捏住,課本更是被翻得破破爛爛,頁麵脫落,字跡模糊。
陳清泉看在眼裏,疼在心裏。為了給孩子們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他省吃儉用,從自己微薄的工資裏擠出錢來為孩子們購買文具。然而,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他深知這遠遠無法滿足孩子們的需求。於是,他懷揣著對孩子們深深的關愛與期望,精心拍攝了教室裏破舊的桌椅、孩子們手中如同小木棍般的短鉛筆,以及那一本本破舊不堪的課本,滿懷希望地在網絡上發起了一個小型的募捐活動。
消息一經發出,起初引來了不少好心人的關注和支持,大家紛紛為陳清泉的善舉點讚,也為山窪村孩子們的處境感到心疼,踴躍捐款捐物。然而,不知何時,一些網暴者如同聞到血腥味的惡鷹,悄然襲來。他們在評論區肆意宣泄著惡意,質疑陳清泉的動機不純,指責他是在利用孩子們斂財,言辭不堪入目,一口咬定他“假慈悲、真撈錢”。
這些網暴者完全無視陳清泉多年來獨自堅守在這艱苦的環境中,不僅承擔著多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從語文、數學到體育、音樂,他一人身兼數職,隻為讓孩子們能接受全麵的教育。課餘時間,他還主動為學習困難的孩子輔導功課,手把手地教他們寫字、做題。為了給孩子們營造一個相對舒適的學習環境,他利用周末和假期,自己動手修補教室的門窗,用有限的材料為孩子們搭建簡易的書架。他對孩子們的關愛,如同山間的清泉,默默地滋潤著每一個幼小的心靈。
陳清泉看著那些不堪入目的評論,心中五味雜陳,委屈與無奈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他怎麽也想不明白,自己一心為了孩子們,為何會遭到如此惡意的對待。學校和當地部門在聽聞這些網絡傳言後,不得不按照程序對他展開調查。這期間,他在教學工作中時常分心,原本全身心投入教學的他,現在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惡意的言論,心中滿是煩惱。在學生和家長麵前,他的聲譽也一落千丈,曾經信任他的家長們開始對他產生懷疑,看向他的眼神中多了幾分審視和疑慮。孩子們也敏銳地察覺到了老師的變化,課堂上原本積極活躍的氛圍變得壓抑沉悶,曾經那一雙雙充滿求知欲的眼睛,如今也多了幾分小心翼翼。
抗疫護士林靜,在疫情最為嚴峻的時期,毫不猶豫地主動請纓,奔赴抗疫一線。她所在的醫院,瞬間成為了這場沒有硝煙戰爭的前沿陣地,病人數量呈爆發式增長,醫護人員嚴重不足,工作強度之大超乎想象。
林靜每天天不亮就趕到醫院,迅速穿上厚重的防護服,這防護服密不透風,像是一個巨大的蒸籠,將她緊緊包裹。一穿上,汗水就開始不停地往外冒。她穿梭在病房之間,為病人量體溫、送藥、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每一個動作都要小心翼翼,因為一旦防護服破損,就可能麵臨被感染的風險。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期間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嗓子幹得快要冒煙,嘴唇也幹裂起皮。長時間佩戴口罩和護目鏡,臉上被勒出了一道道深深的血痕,有的地方甚至磨破了皮,紅腫不堪。汗水濕透了防護服,裏麵的衣服擰一把,能擠出大把的汗水。
有一次,在連續高強度工作了近二十個小時後,林靜終於完成了手頭的工作。她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剛走到休息區,眼前突然一黑,直接癱倒在地上。同事們趕緊圍過來,將她扶起,看著她滿臉的勒痕和疲憊的麵容,心疼不已。其中一位同事,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醫護人員的艱辛,便將她摘下口罩滿臉勒痕、汗水濕透防護服的照片分享到了網絡上,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鼓勵。
然而,部分網暴者卻如冷血動物一般,對醫護人員的艱辛付出視而不見,反而惡語相向。他們在網絡上聲稱林靜是在“作秀”,說她“為了博眼球才這麽拚命”。這些言論如同利箭,直直地刺向林靜的心。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她還要承受這些無端的指責,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創傷。每當夜深人靜,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她躺在床上,那些傷人的話語就像惡魔一般在她腦海中盤旋,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她開始懷疑自己一直以來堅守的職業選擇是否正確,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恐懼與迷茫。曾經那個滿懷熱情、堅定地投身抗疫事業的她,如今在麵對工作時,常常會不由自主地走神,心中充滿了痛苦和掙紮。
快遞員趙剛,每日迎著晨曦出門,披著星光迴家,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無論嚴寒酷暑,都風雨無阻地為人們派送包裹。他的電動車後座總是馱著滿滿的包裹,那是他的責任,也是他為生活奮鬥的見證。
在一個暴雨傾盆的日子裏,雨水如注,仿佛要將整個城市淹沒。道路上積水嚴重,最深的地方幾乎沒過了電動車的輪子。趙剛艱難地騎著裝滿包裹的電動車,雨水打在他的臉上,眼睛都睜不開,他隻能微微眯著眼,憑借著記憶和模糊的視線尋找前行的路線。為了保護包裹不被淋濕,他特意在電動車上罩了一層厚厚的防雨布,自己卻完全暴露在雨中,全身早已被雨水濕透,衣服緊緊地貼在身上,凍得他直打哆嗦。盡管他拚盡全力,在積水中艱難地騎行,可包裹的派送還是不可避免地稍有延遲。
一些客戶在收到包裹後,不僅沒有體諒趙剛在惡劣天氣下的辛苦,反而在網上曝光他的個人信息並對他進行辱罵。那些網暴者隻考慮自己的包裹沒有按時到達,卻絲毫不顧趙剛在暴雨中艱難前行,為了保護包裹不被淋濕,自己渾身濕透,甚至可能麵臨滑倒受傷的危險。
趙剛因此被大量投訴,麵臨著失去工作的風險。他的家庭本就不富裕,年邁的父母身體不好,常年需要吃藥,年幼的孩子正在上學,各種費用開支讓家庭的經濟負擔沉重。這份快遞工作,是他支撐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如今,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的生活瞬間陷入了困境。他整個人變得消沉沮喪,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每天迴到家,他總是默默地坐在角落裏,一言不發,眼神中充滿了迷茫和無助。看著家人擔憂的眼神,他心中充滿了愧疚,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改變現狀。
知名演員蘇瑤,憑借著紮實的演技和對表演的熱愛,在一部劇中將反派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讓觀眾對這個角色恨之入骨。她為了塑造好這個角色,深入研究劇本,揣摩角色的心理,從每一個細微的表情到每一句台詞的語調,都反複琢磨,力求做到完美。拍攝期間,她常常因為角色的情緒而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甚至在拍攝結束後,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從角色中走出來。
然而,這份對角色的深刻演繹,卻無端地讓她成為了網絡惡意攻擊的對象。極端的網暴者不僅對她的演技進行詆毀,用各種尖酸刻薄的詞匯辱罵她的表演“浮誇”“生硬”,完全無視她為角色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他們還對她的外貌進行羞辱,攻擊她的五官不夠精致,身材不夠完美,用各種不堪入耳的言語傷害她的自尊心。甚至編造各種虛假的黑料,惡意扭曲她的過往經曆,聲稱她靠不正當手段獲取角色,與某某導演有不正當關係,還無中生有地編造一些緋聞,在網絡上大肆傳播。
蘇瑤看到這些謠言後,心情瞬間跌落至穀底。她為了演藝事業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每一個角色都是她用心血澆灌出來的成果。如今,卻因為這些無端的惡意攻擊,讓她陷入了輿論的漩渦。她開始害怕麵對公眾,不敢出門,每次出門都擔心會遭到別人異樣的眼光和指指點點。對自己的演藝事業也產生了深深的動搖,曾經對表演的熱愛,在這些惡意的衝擊下,變得搖搖欲墜。每次看到那些惡意評論,她都要花費很長時間來調整自己的情緒,內心的痛苦和委屈無法言說。這嚴重影響了她的工作和生活,原本開朗自信的她,變得沉默寡言,情緒低落。
主播陸凡,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憑借著自己的才華和努力,逐漸積累了大量的粉絲,成為了公司的頂梁柱之一。在一次直播中,他念出的文案優美動人,深深打動了網友們的心,大家紛紛在評論區點讚,詢問文案出自誰手。公司賬號迴應稱是團隊協作的結果,這本是正常的工作說明,卻意外引發了軒然大波。
陸凡的粉絲覺得這是公司在“背刺”陸凡,認為公司沒有給予陸凡應有的認可,對公司的做法極為不滿。他們的憤怒情緒迅速在網絡上蔓延開來,進而衝擊了公司當天的直播業績,公司的股價也隨之下跌。在這一過程中,陸凡也成了眾矢之的。一些網友全然不顧陸凡一直以來為公司所付出的心血以及對直播事業的熱忱,開始指責他“忘恩負義”,質疑他在利益分配等問題上有不當之處。各種難聽的話語如潮水般湧來,部分網友僅僅憑借一些片麵的信息或者無端的猜測就跟風對他進行攻擊,甚至有人惡意揣測他是想借此抬高自己身價,脫離公司單幹。
此前,陸凡還曾因在直播中做提眼角的“眯眯眼”動作被部分網友解讀為“辱華”,引發爭議。但事實上,那隻是他為了迴應粉絲對他眼睛小的調侃,以一種輕鬆詼諧的方式互動而已,多數網友也明白這是惡意解讀。可即便如此,那些極端的網暴者還是抓住這個點不放,對他進行大肆攻擊,言語間滿是攻擊性和詆毀性話語,給他的形象帶來了不小的負麵影響。
陸凡麵對這些鋪天蓋地的網暴,內心承受了極大的壓力,情緒也受到了嚴重影響。他開始變得沉默寡言,在直播時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和自信。原本在鏡頭前能夠侃侃而談,與粉絲們熱情互動的他,現在常常會在直播中陷入沉默,不知道該如何麵對觀眾。甚至一度被臨時停播,這讓他感到無比的委屈和無奈。他隻是想用心做好直播,為觀眾帶來有價值的內容,傳遞知識與正能量,卻無奈要遭受這般無端的網絡暴力。他不明白,為什麽自己的善意和努力,換來的卻是如此惡意的對待。
杭州保姆縱火案後,受害者家屬王勇,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之中。然而,他沒有被悲痛打倒,而是堅定地想要為逝去的親人討迴公道。他四處奔走,收集證據,與律師溝通,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希望能讓兇手得到應有的懲罰。在這個艱難的過程中,他承受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壓力,每一步都走得無比艱難。
同樣,江婉的母親在經曆了女兒為保護閨蜜慘死於日本的巨大悲痛後,也被網絡暴力的陰影籠罩。她遠渡重洋,在異國他鄉努力追尋真相,希望能給女兒一個交代。她每天都在痛苦和煎熬中度過,心中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讓兇手受到法律的製裁,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然而,一些網暴者卻對他們的痛苦視而不見,惡語相向。質疑王勇是在利用親人的死炒作,想從中獲取利益,說他是為了博眼球,故意誇大事實。對江婉的母親,他們同樣質疑她利用女兒的死炒作,在網絡上的發聲是為了博同情、斂財。他們無視一位母親失去女兒的肝腸寸斷,無視她在異國他鄉為女兒討迴公道所經曆的艱難困苦,在沒有任何依據的情況下,僅憑惡意的揣測就對他們進行攻擊。
這些網暴者或許是想通過與眾不同的言論來吸引關注,享受那種被眾人矚目的感覺;又或許是內心冷漠,缺乏對他人苦難的基本同情,將別人的痛苦當作自己消遣的談資。他們的行為如同在王勇和江婉母親破碎的心上再插利刃,讓他們在本就艱難的維權之路上,又增添了無數的痛苦和無奈。
在體育界,年輕運動員沈悅,為了一場重要比賽,付出了無數的汗水和努力。她每天天還沒亮就起床,趕到訓練場,開始一天的艱苦訓練。無論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寒風刺骨的冬天,訓練場上都有她堅定的身影。她在訓練中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摔倒了,爬起來繼續;受傷了,簡單處理後又投入訓練。她的夢想就是在賽場上取得優異的成績,為國家爭光。
然而,在比賽中,她卻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與冠軍失之交臂。比賽結束後,她滿臉沮喪地坐在場邊,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她為自己的失誤感到無比自責,內心充滿了痛苦和失落。她想起自己無數個日夜的努力,想起教練的期望,想起家人的支持,覺得自己辜負了所有人。
網絡上一些所謂的“球迷”卻惡語相向。他們指責沈悅訓練不刻苦,說她平時肯定偷懶,才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還攻擊她心理素質差,罵她是“懦夫”“失敗者”,甚至對其家人也進行侮辱性的評論,說她的父母沒有教育好她等。這些言論如同一把把刀子,刺痛著沈悅的心。
網暴者心態多樣,或因嫉妒,或因無知跟風,或為博熱度。網暴如利刃,刺痛受害者心靈,破壞網絡和諧。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要認清網暴危害,用理性善良取代惡意攻擊,讓網絡充滿正能量,而非暴力仇恨。
鄉村教師陳清泉,在偏遠的山窪村小學已經默默耕耘了十五個年頭。山窪村四麵環山,交通極為不便,與外界的聯係仿佛被重重山巒阻隔。學校的教室是幾間破舊的平房,曆經風雨侵蝕,牆壁上布滿了裂縫,像是歲月刻下的深深傷痕。孩子們使用的桌椅缺角少腿,搖搖晃晃,每挪動一下都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鉛筆短得幾乎握不住,孩子們隻能用小手費力地捏住,課本更是被翻得破破爛爛,頁麵脫落,字跡模糊。
陳清泉看在眼裏,疼在心裏。為了給孩子們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他省吃儉用,從自己微薄的工資裏擠出錢來為孩子們購買文具。然而,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他深知這遠遠無法滿足孩子們的需求。於是,他懷揣著對孩子們深深的關愛與期望,精心拍攝了教室裏破舊的桌椅、孩子們手中如同小木棍般的短鉛筆,以及那一本本破舊不堪的課本,滿懷希望地在網絡上發起了一個小型的募捐活動。
消息一經發出,起初引來了不少好心人的關注和支持,大家紛紛為陳清泉的善舉點讚,也為山窪村孩子們的處境感到心疼,踴躍捐款捐物。然而,不知何時,一些網暴者如同聞到血腥味的惡鷹,悄然襲來。他們在評論區肆意宣泄著惡意,質疑陳清泉的動機不純,指責他是在利用孩子們斂財,言辭不堪入目,一口咬定他“假慈悲、真撈錢”。
這些網暴者完全無視陳清泉多年來獨自堅守在這艱苦的環境中,不僅承擔著多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從語文、數學到體育、音樂,他一人身兼數職,隻為讓孩子們能接受全麵的教育。課餘時間,他還主動為學習困難的孩子輔導功課,手把手地教他們寫字、做題。為了給孩子們營造一個相對舒適的學習環境,他利用周末和假期,自己動手修補教室的門窗,用有限的材料為孩子們搭建簡易的書架。他對孩子們的關愛,如同山間的清泉,默默地滋潤著每一個幼小的心靈。
陳清泉看著那些不堪入目的評論,心中五味雜陳,委屈與無奈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他怎麽也想不明白,自己一心為了孩子們,為何會遭到如此惡意的對待。學校和當地部門在聽聞這些網絡傳言後,不得不按照程序對他展開調查。這期間,他在教學工作中時常分心,原本全身心投入教學的他,現在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惡意的言論,心中滿是煩惱。在學生和家長麵前,他的聲譽也一落千丈,曾經信任他的家長們開始對他產生懷疑,看向他的眼神中多了幾分審視和疑慮。孩子們也敏銳地察覺到了老師的變化,課堂上原本積極活躍的氛圍變得壓抑沉悶,曾經那一雙雙充滿求知欲的眼睛,如今也多了幾分小心翼翼。
抗疫護士林靜,在疫情最為嚴峻的時期,毫不猶豫地主動請纓,奔赴抗疫一線。她所在的醫院,瞬間成為了這場沒有硝煙戰爭的前沿陣地,病人數量呈爆發式增長,醫護人員嚴重不足,工作強度之大超乎想象。
林靜每天天不亮就趕到醫院,迅速穿上厚重的防護服,這防護服密不透風,像是一個巨大的蒸籠,將她緊緊包裹。一穿上,汗水就開始不停地往外冒。她穿梭在病房之間,為病人量體溫、送藥、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每一個動作都要小心翼翼,因為一旦防護服破損,就可能麵臨被感染的風險。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期間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嗓子幹得快要冒煙,嘴唇也幹裂起皮。長時間佩戴口罩和護目鏡,臉上被勒出了一道道深深的血痕,有的地方甚至磨破了皮,紅腫不堪。汗水濕透了防護服,裏麵的衣服擰一把,能擠出大把的汗水。
有一次,在連續高強度工作了近二十個小時後,林靜終於完成了手頭的工作。她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剛走到休息區,眼前突然一黑,直接癱倒在地上。同事們趕緊圍過來,將她扶起,看著她滿臉的勒痕和疲憊的麵容,心疼不已。其中一位同事,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醫護人員的艱辛,便將她摘下口罩滿臉勒痕、汗水濕透防護服的照片分享到了網絡上,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鼓勵。
然而,部分網暴者卻如冷血動物一般,對醫護人員的艱辛付出視而不見,反而惡語相向。他們在網絡上聲稱林靜是在“作秀”,說她“為了博眼球才這麽拚命”。這些言論如同利箭,直直地刺向林靜的心。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她還要承受這些無端的指責,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創傷。每當夜深人靜,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她躺在床上,那些傷人的話語就像惡魔一般在她腦海中盤旋,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她開始懷疑自己一直以來堅守的職業選擇是否正確,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恐懼與迷茫。曾經那個滿懷熱情、堅定地投身抗疫事業的她,如今在麵對工作時,常常會不由自主地走神,心中充滿了痛苦和掙紮。
快遞員趙剛,每日迎著晨曦出門,披著星光迴家,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無論嚴寒酷暑,都風雨無阻地為人們派送包裹。他的電動車後座總是馱著滿滿的包裹,那是他的責任,也是他為生活奮鬥的見證。
在一個暴雨傾盆的日子裏,雨水如注,仿佛要將整個城市淹沒。道路上積水嚴重,最深的地方幾乎沒過了電動車的輪子。趙剛艱難地騎著裝滿包裹的電動車,雨水打在他的臉上,眼睛都睜不開,他隻能微微眯著眼,憑借著記憶和模糊的視線尋找前行的路線。為了保護包裹不被淋濕,他特意在電動車上罩了一層厚厚的防雨布,自己卻完全暴露在雨中,全身早已被雨水濕透,衣服緊緊地貼在身上,凍得他直打哆嗦。盡管他拚盡全力,在積水中艱難地騎行,可包裹的派送還是不可避免地稍有延遲。
一些客戶在收到包裹後,不僅沒有體諒趙剛在惡劣天氣下的辛苦,反而在網上曝光他的個人信息並對他進行辱罵。那些網暴者隻考慮自己的包裹沒有按時到達,卻絲毫不顧趙剛在暴雨中艱難前行,為了保護包裹不被淋濕,自己渾身濕透,甚至可能麵臨滑倒受傷的危險。
趙剛因此被大量投訴,麵臨著失去工作的風險。他的家庭本就不富裕,年邁的父母身體不好,常年需要吃藥,年幼的孩子正在上學,各種費用開支讓家庭的經濟負擔沉重。這份快遞工作,是他支撐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如今,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的生活瞬間陷入了困境。他整個人變得消沉沮喪,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每天迴到家,他總是默默地坐在角落裏,一言不發,眼神中充滿了迷茫和無助。看著家人擔憂的眼神,他心中充滿了愧疚,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改變現狀。
知名演員蘇瑤,憑借著紮實的演技和對表演的熱愛,在一部劇中將反派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讓觀眾對這個角色恨之入骨。她為了塑造好這個角色,深入研究劇本,揣摩角色的心理,從每一個細微的表情到每一句台詞的語調,都反複琢磨,力求做到完美。拍攝期間,她常常因為角色的情緒而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甚至在拍攝結束後,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從角色中走出來。
然而,這份對角色的深刻演繹,卻無端地讓她成為了網絡惡意攻擊的對象。極端的網暴者不僅對她的演技進行詆毀,用各種尖酸刻薄的詞匯辱罵她的表演“浮誇”“生硬”,完全無視她為角色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他們還對她的外貌進行羞辱,攻擊她的五官不夠精致,身材不夠完美,用各種不堪入耳的言語傷害她的自尊心。甚至編造各種虛假的黑料,惡意扭曲她的過往經曆,聲稱她靠不正當手段獲取角色,與某某導演有不正當關係,還無中生有地編造一些緋聞,在網絡上大肆傳播。
蘇瑤看到這些謠言後,心情瞬間跌落至穀底。她為了演藝事業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每一個角色都是她用心血澆灌出來的成果。如今,卻因為這些無端的惡意攻擊,讓她陷入了輿論的漩渦。她開始害怕麵對公眾,不敢出門,每次出門都擔心會遭到別人異樣的眼光和指指點點。對自己的演藝事業也產生了深深的動搖,曾經對表演的熱愛,在這些惡意的衝擊下,變得搖搖欲墜。每次看到那些惡意評論,她都要花費很長時間來調整自己的情緒,內心的痛苦和委屈無法言說。這嚴重影響了她的工作和生活,原本開朗自信的她,變得沉默寡言,情緒低落。
主播陸凡,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憑借著自己的才華和努力,逐漸積累了大量的粉絲,成為了公司的頂梁柱之一。在一次直播中,他念出的文案優美動人,深深打動了網友們的心,大家紛紛在評論區點讚,詢問文案出自誰手。公司賬號迴應稱是團隊協作的結果,這本是正常的工作說明,卻意外引發了軒然大波。
陸凡的粉絲覺得這是公司在“背刺”陸凡,認為公司沒有給予陸凡應有的認可,對公司的做法極為不滿。他們的憤怒情緒迅速在網絡上蔓延開來,進而衝擊了公司當天的直播業績,公司的股價也隨之下跌。在這一過程中,陸凡也成了眾矢之的。一些網友全然不顧陸凡一直以來為公司所付出的心血以及對直播事業的熱忱,開始指責他“忘恩負義”,質疑他在利益分配等問題上有不當之處。各種難聽的話語如潮水般湧來,部分網友僅僅憑借一些片麵的信息或者無端的猜測就跟風對他進行攻擊,甚至有人惡意揣測他是想借此抬高自己身價,脫離公司單幹。
此前,陸凡還曾因在直播中做提眼角的“眯眯眼”動作被部分網友解讀為“辱華”,引發爭議。但事實上,那隻是他為了迴應粉絲對他眼睛小的調侃,以一種輕鬆詼諧的方式互動而已,多數網友也明白這是惡意解讀。可即便如此,那些極端的網暴者還是抓住這個點不放,對他進行大肆攻擊,言語間滿是攻擊性和詆毀性話語,給他的形象帶來了不小的負麵影響。
陸凡麵對這些鋪天蓋地的網暴,內心承受了極大的壓力,情緒也受到了嚴重影響。他開始變得沉默寡言,在直播時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和自信。原本在鏡頭前能夠侃侃而談,與粉絲們熱情互動的他,現在常常會在直播中陷入沉默,不知道該如何麵對觀眾。甚至一度被臨時停播,這讓他感到無比的委屈和無奈。他隻是想用心做好直播,為觀眾帶來有價值的內容,傳遞知識與正能量,卻無奈要遭受這般無端的網絡暴力。他不明白,為什麽自己的善意和努力,換來的卻是如此惡意的對待。
杭州保姆縱火案後,受害者家屬王勇,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之中。然而,他沒有被悲痛打倒,而是堅定地想要為逝去的親人討迴公道。他四處奔走,收集證據,與律師溝通,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希望能讓兇手得到應有的懲罰。在這個艱難的過程中,他承受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壓力,每一步都走得無比艱難。
同樣,江婉的母親在經曆了女兒為保護閨蜜慘死於日本的巨大悲痛後,也被網絡暴力的陰影籠罩。她遠渡重洋,在異國他鄉努力追尋真相,希望能給女兒一個交代。她每天都在痛苦和煎熬中度過,心中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讓兇手受到法律的製裁,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然而,一些網暴者卻對他們的痛苦視而不見,惡語相向。質疑王勇是在利用親人的死炒作,想從中獲取利益,說他是為了博眼球,故意誇大事實。對江婉的母親,他們同樣質疑她利用女兒的死炒作,在網絡上的發聲是為了博同情、斂財。他們無視一位母親失去女兒的肝腸寸斷,無視她在異國他鄉為女兒討迴公道所經曆的艱難困苦,在沒有任何依據的情況下,僅憑惡意的揣測就對他們進行攻擊。
這些網暴者或許是想通過與眾不同的言論來吸引關注,享受那種被眾人矚目的感覺;又或許是內心冷漠,缺乏對他人苦難的基本同情,將別人的痛苦當作自己消遣的談資。他們的行為如同在王勇和江婉母親破碎的心上再插利刃,讓他們在本就艱難的維權之路上,又增添了無數的痛苦和無奈。
在體育界,年輕運動員沈悅,為了一場重要比賽,付出了無數的汗水和努力。她每天天還沒亮就起床,趕到訓練場,開始一天的艱苦訓練。無論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寒風刺骨的冬天,訓練場上都有她堅定的身影。她在訓練中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摔倒了,爬起來繼續;受傷了,簡單處理後又投入訓練。她的夢想就是在賽場上取得優異的成績,為國家爭光。
然而,在比賽中,她卻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與冠軍失之交臂。比賽結束後,她滿臉沮喪地坐在場邊,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她為自己的失誤感到無比自責,內心充滿了痛苦和失落。她想起自己無數個日夜的努力,想起教練的期望,想起家人的支持,覺得自己辜負了所有人。
網絡上一些所謂的“球迷”卻惡語相向。他們指責沈悅訓練不刻苦,說她平時肯定偷懶,才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還攻擊她心理素質差,罵她是“懦夫”“失敗者”,甚至對其家人也進行侮辱性的評論,說她的父母沒有教育好她等。這些言論如同一把把刀子,刺痛著沈悅的心。
網暴者心態多樣,或因嫉妒,或因無知跟風,或為博熱度。網暴如利刃,刺痛受害者心靈,破壞網絡和諧。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要認清網暴危害,用理性善良取代惡意攻擊,讓網絡充滿正能量,而非暴力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