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認知裏,親人之間應是溫暖、包容、毫無保留的愛。然而,現實卻常常殘酷地告訴我們,親人之間也會存在較量,而這種較量,往往會將人性中最真實甚至黑暗的一麵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
在一些家庭中,財產成為了親人之間較量的導火索。老李家就是如此,辛苦了一輩子的老李因病離世,留下了一套房產和一些積蓄。原本看似和睦的兄弟姐妹,在麵對遺產分割時,卻徹底撕開了溫情的麵紗。
大哥覺得自己作為長子,多年來為家庭付出最多,理應多分;二姐則認為自己照顧父母的生活起居更為細致,也應該得到更多的份額;小弟卻覺得自己經濟條件最差,父母生前也最心疼他,遺產應該多傾向於他。於是,一場激烈的爭吵爆發了,往日的親情在利益麵前變得不堪一擊。
大哥漲紅了臉,拍著桌子吼道:“這些年,家裏的大事小事,哪樣不是我衝在前麵?我為這個家操碎了心,這房子我得拿大頭!”
二姐也不甘示弱,尖聲反駁:“你常年在外麵,爸媽生病住院都是我跑前跑後,端屎端尿,我才是最有資格多分的人!”
小弟則帶著哭腔說道:“爸媽走的時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他們肯定希望我能過得好,你們怎麽能這麽自私,不顧及我的感受?”
他們互相指責、謾罵,甚至不惜編造謊言來抹黑對方,試圖在這場遺產爭奪戰中占據上風。大哥開始翻舊賬,說二姐曾經偷偷拿過家裏的錢去買昂貴的衣服;二姐則爆料小弟成年後還啃老,花了父母不少積蓄;小弟更是胡攪蠻纏,威脅說如果遺產分配不公,他就去法院起訴。
大哥瞪著二姐,咬牙切齒地說:“你別以為自己照顧了爸媽幾天,就能多分錢。你那些小心思,別以為我不知道!”
二姐冷笑一聲:“哼,你還好意思說我,你自己在外麵賺了那麽多錢,對家裏的貢獻還不是看心情。我可是實實在在地付出了!”
小弟在一旁急得跺腳:“你們別吵了,再吵我真的去法院,到時候大家都別想好過!”
大哥不耐煩地迴懟小弟:“你就知道拿法院威脅人,有本事你去啊!真去了法院,你以為你能占到便宜?爸媽生前的積蓄,我看你沒少偷偷花!”
小弟漲紅了臉,大聲辯解:“你胡說!我那是應急用的,而且後來我也還了一些。倒是你,這麽多年給家裏寄迴來的錢,還不夠你在外麵瀟灑揮霍的零頭!”
二姐在一旁煽風點火:“行了行了,你們倆就別互相護短了,都不是什麽清白的。這房子的事,今天必須說清楚,不然誰都別想安寧!”
在這過程中,自私、貪婪、虛偽的人性黑暗麵暴露無遺,讓人不禁感歎,難道親情真的如此脆弱,抵不過金錢的誘惑?
除了財產,親情的偏愛也會引發親人之間的較量。在不少多子女家庭中,父母不經意間的偏愛,會讓孩子們的內心產生巨大的落差和不滿。就像鄰居家的孩子,父母總是對成績優異的哥哥關愛有加,而對調皮搗蛋的弟弟則常常忽視和責備。
弟弟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認可,開始與哥哥進行各種無形的較量。他故意在父母麵前表現得更加叛逆,試圖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有一次學校開家長會,弟弟在教室裏搗亂,把同學的書本扔得到處都是,老師打電話叫家長。父母匆匆趕來,看到弟弟的所作所為,父親氣得揚起手就要打他,嘴裏還罵道:“你看看你,天天就知道惹事,再看看你哥,從來不讓我們操心!”弟弟看著父母憤怒的樣子,心裏既害怕又委屈,眼淚在眼眶裏打轉。
而哥哥在享受父母偏愛的同時,也對弟弟的行為感到不滿和厭煩,兄弟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
哥哥總是在父母麵前表現得很懂事,還會有意無意地說一些弟弟的壞話,比如“弟弟昨天又偷偷玩遊戲,不寫作業”之類的話。
哥哥看著垂頭喪氣的弟弟,不屑地說:“你就不能像我一樣,讓爸媽省點心嗎?天天就知道闖禍,真不知道你怎麽想的。”
弟弟抬起頭,紅著眼睛反駁:“你就知道在爸媽麵前裝好人,要不是你在爸媽麵前說我壞話,他們也不會這麽討厭我!”
哥哥嗤笑一聲:“我可沒冤枉你,你自己做的那些事,還怕人說?”
弟弟賭氣地說:“反正你就是想讓爸媽隻喜歡你,你太自私了!從小到大,爸媽給我的東西都比你少,你還總是在他們麵前表現得那麽好,讓我被罵!”
哥哥皺著眉迴應:“那是你自己不學好,爸媽給你的愛一點都不少,是你自己不珍惜,還怪到我頭上。我讓爸媽省心,難道還有錯了?”
弟弟握緊拳頭:“你就是錯了!你要是真為我好,就不會在爸媽麵前說那些話,我隻是想讓爸媽多關心關心我而已……”說著,弟弟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帶著一絲哽咽。
在這場較量中,弟弟的叛逆和對關愛的渴望,哥哥的優越感和對弟弟的排斥,都反映出了人性中渴望被愛、嫉妒、自私的一麵。
甚至在贍養老人的問題上,親人之間也會存在較量。有些子女會互相推諉,都不想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認為這是一種負擔。
張家的老母親已經臥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張家的三個子女卻都在為誰來照顧母親而爭吵。大兒子說:“我工作太忙了,經常要出差,根本沒時間照顧媽,老二你反正工作輕鬆,應該多擔待些。”
二女兒立刻反駁:“我雖然工作輕鬆,但我還得照顧自己的家庭,哪有那麽多精力?老三,你住得離媽最近,你不照顧誰照顧?”
老三是個兒子,他皺著眉頭說:“我經濟壓力大,還得供孩子上學,哪有閑錢請保姆照顧媽,你們就不能體諒體諒我?”
大兒子不耐煩地擺擺手:“別找借口了,你就是不想管媽。我工作壓力也大,難道我就不想輕鬆點?”
二女兒急得跳腳:“你怎麽能這麽說我,我為這個家也付出了不少。你要是真有孝心,就別總想著往外推。”
老三無奈地歎口氣:“你們都別爭了,要不我們輪流照顧?”
大兒子和二女兒異口同聲地說:“不行,我沒時間!”
大兒子煩躁地揉了揉頭發:“輪流照顧也不行,我這工作的出差安排根本不固定,到時候怎麽輪?老二,你就別再推三阻四了,老三經濟困難,你又不是不知道。”
二女兒生氣地叉著腰:“我怎麽推三阻四了?我家裏那攤子事也不少,憑什麽都讓我來?老三,你少在這兒裝可憐,就算經濟緊張,照顧媽也不能全推給別人吧!”
老三漲紅了臉:“我沒裝可憐,我說的都是實話。咱們都是媽生的,憑什麽我就得吃這個虧?”
他們在老人的病床前吵得不可開交,老人躺在床上,聽著子女們的爭吵,默默地流淚。在這種較量中,冷漠、逃避的人性弱點暴露出來,曾經的親情在責任麵前變得如此蒼白無力。
在另一個家庭裏,妹妹和姐姐之間也有著一場不見硝煙卻異常激烈的較量。姐姐從小就才華橫溢,學習成績優異,長大後在職場上也是順風順水,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不僅如此,姐姐還嫁了個好老公,對方溫柔體貼,事業有成,兩人的生活幸福美滿。
妹妹看著姐姐的生活,心中充滿了嫉妒。她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姐姐,在父母眼中,姐姐也是那個更優秀、更值得驕傲的孩子。這種長期積累的嫉妒,讓妹妹的心態逐漸扭曲。
一次家庭聚會,姐姐帶著老公一起參加。妹妹看到姐夫的那一刻,心中的嫉妒之火燃燒得更旺了。她開始有意無意地靠近姐夫,找各種話題和他聊天,還不時地用曖昧的眼神看著他。
姐姐察覺到了妹妹的異常,心中很不是滋味,但還是選擇了隱忍,覺得妹妹可能隻是一時的玩笑。
妹妹笑著對姐夫說:“姐夫,你看我姐多有福氣,找到你這麽好的老公。你平時是不是很寵我姐呀?”
姐夫有些尷尬地笑了笑:“那當然,你姐值得我對她好。”
妹妹又湊近了些,嬌聲說:“我要是也能遇到像你這麽好的人就好了。”
姐姐在一旁皺了皺眉頭,咳嗽了一聲:“妹妹,你說什麽呢,別開這種玩笑。”
然而,妹妹的行為卻越來越過分。在姐姐的朋友聚會上,隻要有男性在場,妹妹就會不顧形象地往上撲。她會故意穿得很暴露,舉止輕浮,和那些男人調笑。
有一次,姐姐的一個男性朋友來家裏做客,妹妹甚至趁著姐姐在廚房忙碌的時候,坐到了那個男人身邊,還把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言語輕佻地說著一些曖昧的話。
妹妹眨著眼睛對那個男人說:“帥哥,你覺得我漂亮嗎?”
男人有些不知所措,尷尬地笑了笑:“挺漂亮的。”
妹妹又湊近了些,吐氣如蘭:“那你有沒有女朋友呀?”這時姐姐從廚房出來,看到這一幕,終於忍不住爆發了。
她憤怒地指責妹妹:“你怎麽能這樣?這些都是我的朋友,你就不能尊重我一點嗎?”
妹妹卻滿不在乎地反駁道:“怎麽了?我就是想開心一下,你別這麽小氣。再說了,誰讓你的朋友都這麽有意思呢。”
姐姐氣得渾身發抖:“你太過分了,這是我的家,我的朋友,你別在這裏丟人現眼!”
妹妹冷哼一聲:“你就是嫉妒我比你有魅力,能吸引男人。”
姐姐氣得手指顫抖,聲音發顫地說:“我看你是不知廉恥!你這是在破壞我們的親情,破壞我的生活!你到底想幹什麽?”
妹妹翻了個白眼:“別把自己說得那麽高尚,你不就是怕我搶了你的風頭嗎?從小到大,你什麽都比我好,現在連我的姐夫你都要管,你太霸道了!”
姐姐痛心疾首地說:“我是你姐姐,我是為你好,你怎麽就不明白呢?你這樣的行為隻會讓大家都討厭你!”
妹妹不屑地撇嘴:“少假惺惺了,你就是見不得我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妹妹的行為越發肆無忌憚。她還會在姐姐的老公麵前故意裝作柔弱可憐的樣子,說姐姐的壞話,試圖挑撥他們之間的關係。
有一迴,姐姐和老公因為一些小事鬧了點矛盾,妹妹得知後,馬上跑到姐夫麵前哭訴,說姐姐平時在家多麽強勢,根本不把他當迴事。
妹妹抹著眼淚對姐夫說:“姐夫,我姐太過分了,她總是欺負你。你對她那麽好,她卻不懂得珍惜。”
姐夫皺了皺眉頭:“你別亂說,你姐不是那樣的人。”
妹妹繼續哭著說:“真的,姐夫,我親眼看到的。你可別被她騙了。”
姐夫嚴肅地看著妹妹:“你姐是什麽樣的人,我比你清楚。你們是親姐妹,有什麽矛盾好好說,別在我麵前說這些破壞關係的話。”
妹妹卻不依不饒:“姐夫,你就是被她迷惑了。她在家裏經常對我發脾氣,一點都沒有姐姐的樣子。我是為你好,才告訴你這些的。”
姐夫歎了口氣:“我希望你能尊重我們的婚姻,也尊重你姐姐。別再做這些無謂的事情了。”
妹妹見姐夫不相信自己,心裏更加怨恨,嘴裏嘟囔著:“你就護著她吧,總有一天你會後悔的。”
妹妹的這些行為,讓姐妹之間的關係降到了冰點。姐姐對妹妹的所作所為失望透頂,而妹妹卻沉浸在自己扭曲的嫉妒心理中,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親情的傷害有多深。
親人之間的較量,就像一麵鏡子,清晰地映照出人性的複雜。它讓我們看到了人性中黑暗的一麵,自私、貪婪、冷漠甚至無情!
在一些家庭中,財產成為了親人之間較量的導火索。老李家就是如此,辛苦了一輩子的老李因病離世,留下了一套房產和一些積蓄。原本看似和睦的兄弟姐妹,在麵對遺產分割時,卻徹底撕開了溫情的麵紗。
大哥覺得自己作為長子,多年來為家庭付出最多,理應多分;二姐則認為自己照顧父母的生活起居更為細致,也應該得到更多的份額;小弟卻覺得自己經濟條件最差,父母生前也最心疼他,遺產應該多傾向於他。於是,一場激烈的爭吵爆發了,往日的親情在利益麵前變得不堪一擊。
大哥漲紅了臉,拍著桌子吼道:“這些年,家裏的大事小事,哪樣不是我衝在前麵?我為這個家操碎了心,這房子我得拿大頭!”
二姐也不甘示弱,尖聲反駁:“你常年在外麵,爸媽生病住院都是我跑前跑後,端屎端尿,我才是最有資格多分的人!”
小弟則帶著哭腔說道:“爸媽走的時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他們肯定希望我能過得好,你們怎麽能這麽自私,不顧及我的感受?”
他們互相指責、謾罵,甚至不惜編造謊言來抹黑對方,試圖在這場遺產爭奪戰中占據上風。大哥開始翻舊賬,說二姐曾經偷偷拿過家裏的錢去買昂貴的衣服;二姐則爆料小弟成年後還啃老,花了父母不少積蓄;小弟更是胡攪蠻纏,威脅說如果遺產分配不公,他就去法院起訴。
大哥瞪著二姐,咬牙切齒地說:“你別以為自己照顧了爸媽幾天,就能多分錢。你那些小心思,別以為我不知道!”
二姐冷笑一聲:“哼,你還好意思說我,你自己在外麵賺了那麽多錢,對家裏的貢獻還不是看心情。我可是實實在在地付出了!”
小弟在一旁急得跺腳:“你們別吵了,再吵我真的去法院,到時候大家都別想好過!”
大哥不耐煩地迴懟小弟:“你就知道拿法院威脅人,有本事你去啊!真去了法院,你以為你能占到便宜?爸媽生前的積蓄,我看你沒少偷偷花!”
小弟漲紅了臉,大聲辯解:“你胡說!我那是應急用的,而且後來我也還了一些。倒是你,這麽多年給家裏寄迴來的錢,還不夠你在外麵瀟灑揮霍的零頭!”
二姐在一旁煽風點火:“行了行了,你們倆就別互相護短了,都不是什麽清白的。這房子的事,今天必須說清楚,不然誰都別想安寧!”
在這過程中,自私、貪婪、虛偽的人性黑暗麵暴露無遺,讓人不禁感歎,難道親情真的如此脆弱,抵不過金錢的誘惑?
除了財產,親情的偏愛也會引發親人之間的較量。在不少多子女家庭中,父母不經意間的偏愛,會讓孩子們的內心產生巨大的落差和不滿。就像鄰居家的孩子,父母總是對成績優異的哥哥關愛有加,而對調皮搗蛋的弟弟則常常忽視和責備。
弟弟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認可,開始與哥哥進行各種無形的較量。他故意在父母麵前表現得更加叛逆,試圖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有一次學校開家長會,弟弟在教室裏搗亂,把同學的書本扔得到處都是,老師打電話叫家長。父母匆匆趕來,看到弟弟的所作所為,父親氣得揚起手就要打他,嘴裏還罵道:“你看看你,天天就知道惹事,再看看你哥,從來不讓我們操心!”弟弟看著父母憤怒的樣子,心裏既害怕又委屈,眼淚在眼眶裏打轉。
而哥哥在享受父母偏愛的同時,也對弟弟的行為感到不滿和厭煩,兄弟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
哥哥總是在父母麵前表現得很懂事,還會有意無意地說一些弟弟的壞話,比如“弟弟昨天又偷偷玩遊戲,不寫作業”之類的話。
哥哥看著垂頭喪氣的弟弟,不屑地說:“你就不能像我一樣,讓爸媽省點心嗎?天天就知道闖禍,真不知道你怎麽想的。”
弟弟抬起頭,紅著眼睛反駁:“你就知道在爸媽麵前裝好人,要不是你在爸媽麵前說我壞話,他們也不會這麽討厭我!”
哥哥嗤笑一聲:“我可沒冤枉你,你自己做的那些事,還怕人說?”
弟弟賭氣地說:“反正你就是想讓爸媽隻喜歡你,你太自私了!從小到大,爸媽給我的東西都比你少,你還總是在他們麵前表現得那麽好,讓我被罵!”
哥哥皺著眉迴應:“那是你自己不學好,爸媽給你的愛一點都不少,是你自己不珍惜,還怪到我頭上。我讓爸媽省心,難道還有錯了?”
弟弟握緊拳頭:“你就是錯了!你要是真為我好,就不會在爸媽麵前說那些話,我隻是想讓爸媽多關心關心我而已……”說著,弟弟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帶著一絲哽咽。
在這場較量中,弟弟的叛逆和對關愛的渴望,哥哥的優越感和對弟弟的排斥,都反映出了人性中渴望被愛、嫉妒、自私的一麵。
甚至在贍養老人的問題上,親人之間也會存在較量。有些子女會互相推諉,都不想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認為這是一種負擔。
張家的老母親已經臥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張家的三個子女卻都在為誰來照顧母親而爭吵。大兒子說:“我工作太忙了,經常要出差,根本沒時間照顧媽,老二你反正工作輕鬆,應該多擔待些。”
二女兒立刻反駁:“我雖然工作輕鬆,但我還得照顧自己的家庭,哪有那麽多精力?老三,你住得離媽最近,你不照顧誰照顧?”
老三是個兒子,他皺著眉頭說:“我經濟壓力大,還得供孩子上學,哪有閑錢請保姆照顧媽,你們就不能體諒體諒我?”
大兒子不耐煩地擺擺手:“別找借口了,你就是不想管媽。我工作壓力也大,難道我就不想輕鬆點?”
二女兒急得跳腳:“你怎麽能這麽說我,我為這個家也付出了不少。你要是真有孝心,就別總想著往外推。”
老三無奈地歎口氣:“你們都別爭了,要不我們輪流照顧?”
大兒子和二女兒異口同聲地說:“不行,我沒時間!”
大兒子煩躁地揉了揉頭發:“輪流照顧也不行,我這工作的出差安排根本不固定,到時候怎麽輪?老二,你就別再推三阻四了,老三經濟困難,你又不是不知道。”
二女兒生氣地叉著腰:“我怎麽推三阻四了?我家裏那攤子事也不少,憑什麽都讓我來?老三,你少在這兒裝可憐,就算經濟緊張,照顧媽也不能全推給別人吧!”
老三漲紅了臉:“我沒裝可憐,我說的都是實話。咱們都是媽生的,憑什麽我就得吃這個虧?”
他們在老人的病床前吵得不可開交,老人躺在床上,聽著子女們的爭吵,默默地流淚。在這種較量中,冷漠、逃避的人性弱點暴露出來,曾經的親情在責任麵前變得如此蒼白無力。
在另一個家庭裏,妹妹和姐姐之間也有著一場不見硝煙卻異常激烈的較量。姐姐從小就才華橫溢,學習成績優異,長大後在職場上也是順風順水,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不僅如此,姐姐還嫁了個好老公,對方溫柔體貼,事業有成,兩人的生活幸福美滿。
妹妹看著姐姐的生活,心中充滿了嫉妒。她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姐姐,在父母眼中,姐姐也是那個更優秀、更值得驕傲的孩子。這種長期積累的嫉妒,讓妹妹的心態逐漸扭曲。
一次家庭聚會,姐姐帶著老公一起參加。妹妹看到姐夫的那一刻,心中的嫉妒之火燃燒得更旺了。她開始有意無意地靠近姐夫,找各種話題和他聊天,還不時地用曖昧的眼神看著他。
姐姐察覺到了妹妹的異常,心中很不是滋味,但還是選擇了隱忍,覺得妹妹可能隻是一時的玩笑。
妹妹笑著對姐夫說:“姐夫,你看我姐多有福氣,找到你這麽好的老公。你平時是不是很寵我姐呀?”
姐夫有些尷尬地笑了笑:“那當然,你姐值得我對她好。”
妹妹又湊近了些,嬌聲說:“我要是也能遇到像你這麽好的人就好了。”
姐姐在一旁皺了皺眉頭,咳嗽了一聲:“妹妹,你說什麽呢,別開這種玩笑。”
然而,妹妹的行為卻越來越過分。在姐姐的朋友聚會上,隻要有男性在場,妹妹就會不顧形象地往上撲。她會故意穿得很暴露,舉止輕浮,和那些男人調笑。
有一次,姐姐的一個男性朋友來家裏做客,妹妹甚至趁著姐姐在廚房忙碌的時候,坐到了那個男人身邊,還把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言語輕佻地說著一些曖昧的話。
妹妹眨著眼睛對那個男人說:“帥哥,你覺得我漂亮嗎?”
男人有些不知所措,尷尬地笑了笑:“挺漂亮的。”
妹妹又湊近了些,吐氣如蘭:“那你有沒有女朋友呀?”這時姐姐從廚房出來,看到這一幕,終於忍不住爆發了。
她憤怒地指責妹妹:“你怎麽能這樣?這些都是我的朋友,你就不能尊重我一點嗎?”
妹妹卻滿不在乎地反駁道:“怎麽了?我就是想開心一下,你別這麽小氣。再說了,誰讓你的朋友都這麽有意思呢。”
姐姐氣得渾身發抖:“你太過分了,這是我的家,我的朋友,你別在這裏丟人現眼!”
妹妹冷哼一聲:“你就是嫉妒我比你有魅力,能吸引男人。”
姐姐氣得手指顫抖,聲音發顫地說:“我看你是不知廉恥!你這是在破壞我們的親情,破壞我的生活!你到底想幹什麽?”
妹妹翻了個白眼:“別把自己說得那麽高尚,你不就是怕我搶了你的風頭嗎?從小到大,你什麽都比我好,現在連我的姐夫你都要管,你太霸道了!”
姐姐痛心疾首地說:“我是你姐姐,我是為你好,你怎麽就不明白呢?你這樣的行為隻會讓大家都討厭你!”
妹妹不屑地撇嘴:“少假惺惺了,你就是見不得我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妹妹的行為越發肆無忌憚。她還會在姐姐的老公麵前故意裝作柔弱可憐的樣子,說姐姐的壞話,試圖挑撥他們之間的關係。
有一迴,姐姐和老公因為一些小事鬧了點矛盾,妹妹得知後,馬上跑到姐夫麵前哭訴,說姐姐平時在家多麽強勢,根本不把他當迴事。
妹妹抹著眼淚對姐夫說:“姐夫,我姐太過分了,她總是欺負你。你對她那麽好,她卻不懂得珍惜。”
姐夫皺了皺眉頭:“你別亂說,你姐不是那樣的人。”
妹妹繼續哭著說:“真的,姐夫,我親眼看到的。你可別被她騙了。”
姐夫嚴肅地看著妹妹:“你姐是什麽樣的人,我比你清楚。你們是親姐妹,有什麽矛盾好好說,別在我麵前說這些破壞關係的話。”
妹妹卻不依不饒:“姐夫,你就是被她迷惑了。她在家裏經常對我發脾氣,一點都沒有姐姐的樣子。我是為你好,才告訴你這些的。”
姐夫歎了口氣:“我希望你能尊重我們的婚姻,也尊重你姐姐。別再做這些無謂的事情了。”
妹妹見姐夫不相信自己,心裏更加怨恨,嘴裏嘟囔著:“你就護著她吧,總有一天你會後悔的。”
妹妹的這些行為,讓姐妹之間的關係降到了冰點。姐姐對妹妹的所作所為失望透頂,而妹妹卻沉浸在自己扭曲的嫉妒心理中,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親情的傷害有多深。
親人之間的較量,就像一麵鏡子,清晰地映照出人性的複雜。它讓我們看到了人性中黑暗的一麵,自私、貪婪、冷漠甚至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