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長安之後,慕容軒與林婉清即刻著手謀劃如何深入姚萇與陰陽家的內部。
他們深知那流風迴雪劍法威力無邊且獨具一格,於是決定將此劍法隱匿不宣,留作關鍵時刻扭轉戰局的致命絕招。
二人精心選派得力人手,成功地潛入了姚萇的兵營。
他們既要探查姚萇的後續行動,還要竭力探尋陰陽家新總壇的所在方位。
慕容垂與王猛在朝堂之上看似不動聲色,實則暗中緊緊留意著姚萇在渭水以北的一舉一動。
姚萇於軍營之中頻繁地聯絡羌族的各大家族,妄圖大肆擴張自身的勢力,其陰謀猶如暗夜中的毒蛇,悄然無聲地蔓延開來。
不僅如此,姚萇還暗中打起了前秦虎賁中郎將呂光的主意。
呂光出身氐族,與苻堅同族,作戰勇猛異常且謀略高深,在軍中的威望與日俱增,深受苻堅的信賴。
姚萇許以重利高位,企圖讓他在關鍵時刻倒戈相向。
呂光雖對前秦忠心耿耿,但姚萇的蠱惑與暗中布局,也令他陷入了兩難的困境。
朝堂之下,暗流洶湧澎湃;朝堂之上,卻看似一片祥和。
在苻堅與王猛的治理下,前秦國力強盛,兵強馬壯。
苻堅遂將滅燕的計劃提上了日程,召集核心大臣商議伐燕的策略。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肅穆,苻堅端坐在禦座之上。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群臣,朗聲說道:
“朕久懷平定四海的壯誌雄心,今前燕內亂不止,實乃天賜的絕佳良機,朕欲興兵伐燕,統一北方,眾愛卿可暢所欲言。”
丞相王猛率先出列,恭敬行禮後,神色凝重地進諫。
他心中暗想:伐燕之事關係到大秦國運的興衰,必須謹慎籌謀,可不能讓某些心懷不軌之人壞了大事,我得先強調困難,再提出周全之策,鞏固自己在軍事謀劃上的主導地位。
“陛下聖明。如今天下局勢,晉室偏安江左,雖暫時保住一方安寧,卻已喪失了進取的雄心。前燕昔日雖繁榮昌盛,然如今內部爭權奪利,朝局動蕩不安,民生凋敝,軍隊的士氣亦受到嚴重影響。我大秦在陛下的英明治理下,國力日益強盛,此消彼長,伐燕之戰確有獲勝的可能。但臣以為,伐燕務必小心謹慎,切不可貿然冒進。當務之急,應派遣多路細作深入燕境,探查其兵力的部署、糧草的儲備、城防的虛實等詳情,猶如在暗夜中視物,務必追求精準詳盡,如此方能製定出周全的策略。再者,我軍雖強大,亦不可輕視燕軍的底蘊,其亦有能征善戰的將領與忠心耿耿的士卒,需防備其困獸猶鬥,或者與他國相互勾結,使我軍陷入不利的境地。”
冠軍將軍慕容垂內心糾結萬分:
“燕地是我的根,我雖歸秦,但要我帶兵攻打故土,於情於理都難以接受,得找個合適的理由推脫,還不能讓陛下心生猜疑。”
慕容垂微微抬頭,目光沉靜,拱手說道:
“陛下,臣曾久居燕地,對其山川地理、風土人情頗為熟悉。燕地山河縱橫交錯,地勢險要異常,如太行的險峻、易水的堅固,皆可為燕軍所依仗。其兵力雖因內亂有所折損,然而精銳尚存,且燕人向來以悍勇著稱。往昔臣隨兄長慕容恪征戰,深知其軍作戰的方法,多以騎兵衝鋒,機動性極強,可瞬間改變戰局。我大秦若伐燕,當以步兵結陣堅守,抵禦其騎兵的衝擊,再以精銳騎兵迂迴包抄,破其側翼與後軍。然臣心中實有苦衷,燕地乃臣之故土,臣在彼處有諸多舊情,宗族親眷皆在,若臣親率大軍征伐,恐遭天下人恥笑,且難以釋懷心中的情義,亦恐因情亂誌,貽誤陛下的宏圖大業,故而懇請陛下另選良將統兵。”
姚萇暗自盤算:
“若能在伐燕之事中把呂光推出去,既可以消耗他的兵力,又能在成功後分一杯羹,自己的勢力便可進一步擴張。”
想到此處,姚萇眼珠一轉,出列奏道:
“陛下,臣觀天下大勢,前秦欲成就霸業,伐燕之舉勢在必行。前燕之患不除,我大秦難以安心東進或南征。今燕國內亂,猶如大廈將傾,然其根基尚在,若僅以常規之法征伐,恐耗時費力。臣以為可效仿古時縱橫之術,遣能言善辯之士,攜重金遊說周邊小國,許以厚利,令其於燕地後方興兵作亂,擾其民心,亂其軍心,分散燕軍兵力,使其首尾難顧。彼時我大秦再以傾國之兵壓境,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再者,呂光將軍英勇善戰,威名遠揚,可令其率一支奇兵,繞道燕境偏遠之地,截斷燕軍與他國之聯係,阻其援軍之路,斷其糧草供應,令燕軍陷入孤立無援之境,如此,則燕必敗無疑。”
言畢,姚萇有意無意地看向呂光。
呂光心中頗為不悅:
“姚萇這老狐狸,想把我推到險地,我可不能輕易就範,得先表明忠心,再說出此計的風險。”
呂光眉頭微皺,抱拳道:
“陛下,臣承蒙陛下厚愛與信任,自當鞠躬盡瘁,為大秦效命。然姚萇將軍所言之策,雖頗具謀略,然風險亦高。燕境遼闊無垠,若臣率奇兵繞道,路途遙遠,情報傳遞不便,稍有差池,便可能遭遇燕軍主力埋伏,深陷敵軍重圍,非但難以達成截斷援軍之任,反而會使我軍精銳受損,有損我大秦士氣與軍威。臣以為,奇兵之道,當與正麵大軍緊密配合,互為犄角,相互唿應,方可保萬無一失。且我大秦伐燕,當以堂堂之師,正正之旗,先以強大軍威震懾燕軍,再尋其破綻,一舉破之。”
國師林浩思忖著:
“麥積山林家在江湖上頗有名望,若能在伐燕之事中出份力,家族地位必能進一步提升,也能與朝廷關係更為緊密。”
想到此處,林浩隨即出列,恭敬行禮後說道:
“陛下,臣以為王猛大人所言極是。情報於戰爭勝負,猶如耳目之於人體,至關重要。麥積山林家願為大秦略盡綿薄之力,可遣門下眾多高手,喬裝潛行,分散於燕境各地,刺探軍情,繪製詳盡地圖,將燕軍一舉一動皆報於我軍。且林家於江湖之中人脈頗廣,可聯絡各方豪傑,暗中監視燕軍與他國之往來,若有勾結之事,必能及時察覺,使我軍早做防備。”
兵部尚書梁成琢磨著:
“籌備糧草軍備雖繁瑣,但這是我在軍中樹立威望、掌控後勤大權的絕好機會,絕不能出現差錯。”
想到這裏,梁成快速前一步,沉聲道:
“陛下,大軍出征,糧草軍備乃是根本。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臣願親率部眾,悉心籌備糧草物資,嚴密組織押運調度。於國內廣征糧草,確保供應充足,同時選派精銳之士護送,以防敵軍偷襲搶奪。定當構建穩固之後勤補給線,使前線將士無後顧之憂,得以專心作戰。”
建節將軍鄧羌內心豪情四溢:
“終於有機會再立戰功,讓陛下和眾人看看我的勇猛,也好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封賞。”
想到有仗可打,鄧羌昂首挺胸,高聲道:
“陛下,臣與楊安將軍,久經沙場,每念陛下之恩,常思報國之誌。今伐燕之戰,臣等願率先鋒部隊,衝鋒在前,為陛下斬將搴旗,踏破燕軍防線,以壯我大秦軍威!定當如猛虎出山,銳不可當,令燕軍聞風喪膽。”
輔國將軍楊安亦想著:
“與鄧羌一同作戰,若能配合默契,必能成就一番功績,也能在軍中站穩腳跟。”
看到鄧羌那麽積極,楊安馬上也抱拳應和:
“陛下,臣等必全力以赴,生死不辭。然戰場之上,變幻莫測,尚需陛下與諸位大人於後方運籌帷幄,居中調度,使各軍協同作戰,如臂使指,方能充分發揮我大秦之軍威戰力,決勝於千裏之外。”
眾人各抒己見,朝堂之上議論紛紛。
王猛深知自己責任重大,要平衡各方利益,確保伐燕順利,同時打壓一些人的不良企圖。
王猛沉思片刻,環顧眾人後總結發言:
“陛下,今之天下,晉室衰弱,已失中原主導之權。前燕內亂,此誠我大秦崛起之良機,然亦不可輕視其中艱難險阻。前燕雖亂,根基尚存,其地廣民稠,不乏忠義之士與善戰之將。周邊各國,雖多有觀望,然亦有虎視眈眈者,恐於我大秦伐燕之際,趁機滋事。我大秦經陛下多年治理,國力鼎盛,文治武功皆有顯著建樹,然欲滅燕而統北方,仍需多方精心謀劃。先以細作探清燕境虛實,此為首要。林浩大人所提林家助力情報收集,極為關鍵,可使我軍洞察先機。梁成大人負責後勤保障,當悉心籌備,萬無一失,此乃大軍持久作戰之根基。鄧羌、楊安二位將軍率先鋒之師,可先聲奪人,挫敵銳氣。呂光將軍之勇,可於關鍵之處發揮奇用,但需與大軍緊密配合,不可孤注一擲。姚萇將軍所提縱橫之策,可相機施行,然亦需防範他國反噬。至於慕容垂將軍之顧慮,亦屬人之常情,陛下當體諒一二。臣總領軍事,當整合各方之力,製定嚴謹之作戰方略,使我大秦各軍如同一人,或正麵強攻,或側翼包抄,或截斷後援,務必要以最小之代價,獲取最大之勝利,一舉踏平前燕,為陛下成就統一北方之大業,奠定堅實之基石。願陛下聖裁。”
苻堅微微點頭,目光堅定:
“眾愛卿之言,皆有可取之處。王猛,朕命你依此籌劃伐燕之事,務必精心籌備,待時機成熟,大軍即刻出征,朕當親率大軍,與諸位愛卿共鑄大秦之輝煌!”
眾人齊聲拜倒:
“臣等遵旨!”
與此同時,慕容軒與林婉清派出的刺探之人傳來消息,姚萇已將陰陽家總部秘密遷至渭水以北的鳳冠山。
此次鳳冠山不僅有陰陽家高手守護,姚萇更以訓練軍隊之名,將此山圍得如鐵桶一般密不透風。
慕容軒與林婉清暗自盤算,懷疑他們可能在鳳冠山秘密構建陰陽運轉大陣。
慕容軒麵色凝重地對林婉清說:
“若果真如我們所料,這鳳冠山的陰陽運轉大陣一旦建成,對大秦危害極大,我們必須盡快設法阻止。”
林婉清點頭道:
“沒錯,但鳳冠山守衛森嚴,強攻恐難以成功,還需從長計議。”
兩人一邊派人將消息傳與慕容垂與王猛,一邊苦苦思索如何攻破鳳冠山陰陽家的新總壇。
此前陰陽家的總壇位於長安城,已暴露,因忌憚被苻堅察覺,故而放火燒毀,並非懼怕麥積山林家。
此次他們將總壇遷至鳳冠山,必然已做好了萬全準備,想要攻破,簡直難如登天。
他們深知那流風迴雪劍法威力無邊且獨具一格,於是決定將此劍法隱匿不宣,留作關鍵時刻扭轉戰局的致命絕招。
二人精心選派得力人手,成功地潛入了姚萇的兵營。
他們既要探查姚萇的後續行動,還要竭力探尋陰陽家新總壇的所在方位。
慕容垂與王猛在朝堂之上看似不動聲色,實則暗中緊緊留意著姚萇在渭水以北的一舉一動。
姚萇於軍營之中頻繁地聯絡羌族的各大家族,妄圖大肆擴張自身的勢力,其陰謀猶如暗夜中的毒蛇,悄然無聲地蔓延開來。
不僅如此,姚萇還暗中打起了前秦虎賁中郎將呂光的主意。
呂光出身氐族,與苻堅同族,作戰勇猛異常且謀略高深,在軍中的威望與日俱增,深受苻堅的信賴。
姚萇許以重利高位,企圖讓他在關鍵時刻倒戈相向。
呂光雖對前秦忠心耿耿,但姚萇的蠱惑與暗中布局,也令他陷入了兩難的困境。
朝堂之下,暗流洶湧澎湃;朝堂之上,卻看似一片祥和。
在苻堅與王猛的治理下,前秦國力強盛,兵強馬壯。
苻堅遂將滅燕的計劃提上了日程,召集核心大臣商議伐燕的策略。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肅穆,苻堅端坐在禦座之上。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群臣,朗聲說道:
“朕久懷平定四海的壯誌雄心,今前燕內亂不止,實乃天賜的絕佳良機,朕欲興兵伐燕,統一北方,眾愛卿可暢所欲言。”
丞相王猛率先出列,恭敬行禮後,神色凝重地進諫。
他心中暗想:伐燕之事關係到大秦國運的興衰,必須謹慎籌謀,可不能讓某些心懷不軌之人壞了大事,我得先強調困難,再提出周全之策,鞏固自己在軍事謀劃上的主導地位。
“陛下聖明。如今天下局勢,晉室偏安江左,雖暫時保住一方安寧,卻已喪失了進取的雄心。前燕昔日雖繁榮昌盛,然如今內部爭權奪利,朝局動蕩不安,民生凋敝,軍隊的士氣亦受到嚴重影響。我大秦在陛下的英明治理下,國力日益強盛,此消彼長,伐燕之戰確有獲勝的可能。但臣以為,伐燕務必小心謹慎,切不可貿然冒進。當務之急,應派遣多路細作深入燕境,探查其兵力的部署、糧草的儲備、城防的虛實等詳情,猶如在暗夜中視物,務必追求精準詳盡,如此方能製定出周全的策略。再者,我軍雖強大,亦不可輕視燕軍的底蘊,其亦有能征善戰的將領與忠心耿耿的士卒,需防備其困獸猶鬥,或者與他國相互勾結,使我軍陷入不利的境地。”
冠軍將軍慕容垂內心糾結萬分:
“燕地是我的根,我雖歸秦,但要我帶兵攻打故土,於情於理都難以接受,得找個合適的理由推脫,還不能讓陛下心生猜疑。”
慕容垂微微抬頭,目光沉靜,拱手說道:
“陛下,臣曾久居燕地,對其山川地理、風土人情頗為熟悉。燕地山河縱橫交錯,地勢險要異常,如太行的險峻、易水的堅固,皆可為燕軍所依仗。其兵力雖因內亂有所折損,然而精銳尚存,且燕人向來以悍勇著稱。往昔臣隨兄長慕容恪征戰,深知其軍作戰的方法,多以騎兵衝鋒,機動性極強,可瞬間改變戰局。我大秦若伐燕,當以步兵結陣堅守,抵禦其騎兵的衝擊,再以精銳騎兵迂迴包抄,破其側翼與後軍。然臣心中實有苦衷,燕地乃臣之故土,臣在彼處有諸多舊情,宗族親眷皆在,若臣親率大軍征伐,恐遭天下人恥笑,且難以釋懷心中的情義,亦恐因情亂誌,貽誤陛下的宏圖大業,故而懇請陛下另選良將統兵。”
姚萇暗自盤算:
“若能在伐燕之事中把呂光推出去,既可以消耗他的兵力,又能在成功後分一杯羹,自己的勢力便可進一步擴張。”
想到此處,姚萇眼珠一轉,出列奏道:
“陛下,臣觀天下大勢,前秦欲成就霸業,伐燕之舉勢在必行。前燕之患不除,我大秦難以安心東進或南征。今燕國內亂,猶如大廈將傾,然其根基尚在,若僅以常規之法征伐,恐耗時費力。臣以為可效仿古時縱橫之術,遣能言善辯之士,攜重金遊說周邊小國,許以厚利,令其於燕地後方興兵作亂,擾其民心,亂其軍心,分散燕軍兵力,使其首尾難顧。彼時我大秦再以傾國之兵壓境,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再者,呂光將軍英勇善戰,威名遠揚,可令其率一支奇兵,繞道燕境偏遠之地,截斷燕軍與他國之聯係,阻其援軍之路,斷其糧草供應,令燕軍陷入孤立無援之境,如此,則燕必敗無疑。”
言畢,姚萇有意無意地看向呂光。
呂光心中頗為不悅:
“姚萇這老狐狸,想把我推到險地,我可不能輕易就範,得先表明忠心,再說出此計的風險。”
呂光眉頭微皺,抱拳道:
“陛下,臣承蒙陛下厚愛與信任,自當鞠躬盡瘁,為大秦效命。然姚萇將軍所言之策,雖頗具謀略,然風險亦高。燕境遼闊無垠,若臣率奇兵繞道,路途遙遠,情報傳遞不便,稍有差池,便可能遭遇燕軍主力埋伏,深陷敵軍重圍,非但難以達成截斷援軍之任,反而會使我軍精銳受損,有損我大秦士氣與軍威。臣以為,奇兵之道,當與正麵大軍緊密配合,互為犄角,相互唿應,方可保萬無一失。且我大秦伐燕,當以堂堂之師,正正之旗,先以強大軍威震懾燕軍,再尋其破綻,一舉破之。”
國師林浩思忖著:
“麥積山林家在江湖上頗有名望,若能在伐燕之事中出份力,家族地位必能進一步提升,也能與朝廷關係更為緊密。”
想到此處,林浩隨即出列,恭敬行禮後說道:
“陛下,臣以為王猛大人所言極是。情報於戰爭勝負,猶如耳目之於人體,至關重要。麥積山林家願為大秦略盡綿薄之力,可遣門下眾多高手,喬裝潛行,分散於燕境各地,刺探軍情,繪製詳盡地圖,將燕軍一舉一動皆報於我軍。且林家於江湖之中人脈頗廣,可聯絡各方豪傑,暗中監視燕軍與他國之往來,若有勾結之事,必能及時察覺,使我軍早做防備。”
兵部尚書梁成琢磨著:
“籌備糧草軍備雖繁瑣,但這是我在軍中樹立威望、掌控後勤大權的絕好機會,絕不能出現差錯。”
想到這裏,梁成快速前一步,沉聲道:
“陛下,大軍出征,糧草軍備乃是根本。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臣願親率部眾,悉心籌備糧草物資,嚴密組織押運調度。於國內廣征糧草,確保供應充足,同時選派精銳之士護送,以防敵軍偷襲搶奪。定當構建穩固之後勤補給線,使前線將士無後顧之憂,得以專心作戰。”
建節將軍鄧羌內心豪情四溢:
“終於有機會再立戰功,讓陛下和眾人看看我的勇猛,也好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封賞。”
想到有仗可打,鄧羌昂首挺胸,高聲道:
“陛下,臣與楊安將軍,久經沙場,每念陛下之恩,常思報國之誌。今伐燕之戰,臣等願率先鋒部隊,衝鋒在前,為陛下斬將搴旗,踏破燕軍防線,以壯我大秦軍威!定當如猛虎出山,銳不可當,令燕軍聞風喪膽。”
輔國將軍楊安亦想著:
“與鄧羌一同作戰,若能配合默契,必能成就一番功績,也能在軍中站穩腳跟。”
看到鄧羌那麽積極,楊安馬上也抱拳應和:
“陛下,臣等必全力以赴,生死不辭。然戰場之上,變幻莫測,尚需陛下與諸位大人於後方運籌帷幄,居中調度,使各軍協同作戰,如臂使指,方能充分發揮我大秦之軍威戰力,決勝於千裏之外。”
眾人各抒己見,朝堂之上議論紛紛。
王猛深知自己責任重大,要平衡各方利益,確保伐燕順利,同時打壓一些人的不良企圖。
王猛沉思片刻,環顧眾人後總結發言:
“陛下,今之天下,晉室衰弱,已失中原主導之權。前燕內亂,此誠我大秦崛起之良機,然亦不可輕視其中艱難險阻。前燕雖亂,根基尚存,其地廣民稠,不乏忠義之士與善戰之將。周邊各國,雖多有觀望,然亦有虎視眈眈者,恐於我大秦伐燕之際,趁機滋事。我大秦經陛下多年治理,國力鼎盛,文治武功皆有顯著建樹,然欲滅燕而統北方,仍需多方精心謀劃。先以細作探清燕境虛實,此為首要。林浩大人所提林家助力情報收集,極為關鍵,可使我軍洞察先機。梁成大人負責後勤保障,當悉心籌備,萬無一失,此乃大軍持久作戰之根基。鄧羌、楊安二位將軍率先鋒之師,可先聲奪人,挫敵銳氣。呂光將軍之勇,可於關鍵之處發揮奇用,但需與大軍緊密配合,不可孤注一擲。姚萇將軍所提縱橫之策,可相機施行,然亦需防範他國反噬。至於慕容垂將軍之顧慮,亦屬人之常情,陛下當體諒一二。臣總領軍事,當整合各方之力,製定嚴謹之作戰方略,使我大秦各軍如同一人,或正麵強攻,或側翼包抄,或截斷後援,務必要以最小之代價,獲取最大之勝利,一舉踏平前燕,為陛下成就統一北方之大業,奠定堅實之基石。願陛下聖裁。”
苻堅微微點頭,目光堅定:
“眾愛卿之言,皆有可取之處。王猛,朕命你依此籌劃伐燕之事,務必精心籌備,待時機成熟,大軍即刻出征,朕當親率大軍,與諸位愛卿共鑄大秦之輝煌!”
眾人齊聲拜倒:
“臣等遵旨!”
與此同時,慕容軒與林婉清派出的刺探之人傳來消息,姚萇已將陰陽家總部秘密遷至渭水以北的鳳冠山。
此次鳳冠山不僅有陰陽家高手守護,姚萇更以訓練軍隊之名,將此山圍得如鐵桶一般密不透風。
慕容軒與林婉清暗自盤算,懷疑他們可能在鳳冠山秘密構建陰陽運轉大陣。
慕容軒麵色凝重地對林婉清說:
“若果真如我們所料,這鳳冠山的陰陽運轉大陣一旦建成,對大秦危害極大,我們必須盡快設法阻止。”
林婉清點頭道:
“沒錯,但鳳冠山守衛森嚴,強攻恐難以成功,還需從長計議。”
兩人一邊派人將消息傳與慕容垂與王猛,一邊苦苦思索如何攻破鳳冠山陰陽家的新總壇。
此前陰陽家的總壇位於長安城,已暴露,因忌憚被苻堅察覺,故而放火燒毀,並非懼怕麥積山林家。
此次他們將總壇遷至鳳冠山,必然已做好了萬全準備,想要攻破,簡直難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