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問道:“那兩部經書如何引發戰爭,並如何給世間帶來災難的?”
老者說道:“時光轉眼間到了戰國末年。
秦王嬴政,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憑借著祖上六代君主積累的雄厚實力,經過多年的征戰,奮勇向前,終於一舉橫掃六國,實現了天下的統一。
那一刻,天下百姓都以為將迎來萬世太平的美好時代。
嬴政心中也滿懷著壯誌豪情,他憧憬著秦國的江山能夠千秋萬代,永享昌盛。他幻想著自己的子孫後代,從秦二世、秦三世、秦四世……一直延續下去,世世代代統治著這片廣袤的土地,讓秦國的榮耀與輝煌永遠照耀著華夏大地。
然而,命運卻在此時跟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嬴政不知從何處聽聞,若能將《道德經》和《仁義經》聚於一處,便能夠逆天改命,扭轉乾坤,甚至能夠穿越時空,實現長生不老的夢想。
這一傳言的誘惑,讓嬴政陷入了瘋狂的執念之中。
於是,他不顧兩部經書相聚可能引發的可怕後果,憑借著自己手中強大的權勢和堅定的決心,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強行將這兩部經書聚集於秦王宮內。
當《道德經》和《仁義經》在秦王宮相遇的那一刻,仿佛天地都為之變色。
整個宮殿內彌漫著一股神秘而壓抑的氣息,光芒閃爍,隱隱有風雷之聲在耳邊迴蕩,似乎是天道發出的憤怒警告。鹹陽上空的萬丈紫氣開始飄散,預示著強大的,本可以傳遞萬世秦國,瞬間走向衰落,天道和人道氣運開始拋棄秦國。
而此時,林家的先祖蓋聶和慕容家的先祖姬逸和姬浩,也聽聞了這個消息,他們懷著各自的目的和家族的執念,一同秘密潛入入親王宮。
在那混亂的局麵中,蓋聶瞅準時機,毅然決然地偷走了《仁義經》。這一行為,如同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卻引發了一場足以改變世界的風暴。
原本看似堅不可摧的大秦帝國,瞬間陷入了混亂與動蕩之中。
各地紛紛爆發起義,百姓們不堪重負,揭竿而起,曾經強大無比的秦軍,在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麵前,也顯得力不從心。短短時間內,大秦帝國便迅速崩潰瓦解,猶如一座宏偉的大廈,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
這是四位的先祖對世間造成的第一次具有毀滅性的巨大破壞。這一切的發生,皆是因為四位的家族懷著強烈的執念,認為人力能夠對抗天命。
他們的行為徹底打破了原有的天道平衡,使得天下陷入了長達 500 年的戰亂紛爭之中。在這漫長的歲月裏,百姓們被迫流離失所,四處逃亡,居無定所。
戰爭的硝煙彌漫在每一寸土地上,生靈塗炭,無數鮮活的生命在戰火中消逝,化為了曆史的塵埃。經濟凋零衰敗,農田荒蕪,商業停滯,城市淪為廢墟。
文化也在這連年的戰亂中衰落退步,許多珍貴的典籍和技藝失傳,人們的精神世界也陷入了黑暗與迷茫之中。整個華夏大地陷入了一片黑暗與混亂的悲慘境地,仿佛被無盡的絕望所籠罩。
而且正如老子和孔子所預示的那樣,因為兩部經書的會麵,最終導致《道德經》被焚毀,世間就此缺少一部偉大思想經書的庇佑,幾百年間,戰亂不止。”
慕容軒驚道:“竟如此嚴重!”
老者的目光緩緩移向慕容垂和慕容軒,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責備和惋惜,語氣沉重地說道:“二位對這世間造成了第二次嚴重的破壞,可比第一次還嚴重,二位可曾知曉?”
慕容垂和慕容軒麵露茫然之色,他們對視一眼,然後緩緩搖了搖頭,表示對此並不清楚。
慕容垂急切問道:“還請先生明示。”
老者深深地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你們燕國的命運,原本應該在滅亡之後就畫上句號,徹底終結。
按照正常的曆史走向,那一日,慕容暐、慕容評和可足渾氏設計陷害慕容垂,慕容垂在鄴城被逮捕入獄,隨後燕國被苻堅的秦國所滅。
這本是曆史的必然趨勢,如果一切按照這樣的軌跡發展下去,苻堅的秦國在之後必然能打敗東晉,統一天下,那麽中華大地便會從此進入和平昌盛的時期。
百姓們將能夠休養生息,重建家園,文化也將得以複興和繁榮。
然而,慕容垂和慕容軒二位居士卻在燕國滅亡之後,妄圖強行逆天改命,前往麥積山找到林浩居士,利用慕容垂領悟並撰寫的《道德經》和林家珍藏的《仁義經》,在樓觀台的上善池,強行開啟時空隧道,穿越迴到過去。
你們自認為這樣做能夠改變命運,卻未曾料到這再次嚴重擾亂了天道的正常秩序。”
慕容垂聽聞此言,臉上頓時露出慚愧之色,他低下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片刻後,他抬起頭,眼中滿是懊悔和自責,說道:“我等當時一心隻想著恢複燕國,將百姓從苻堅的統治之下拯救出來,看到燕國在戰火中淪陷,百姓受苦,心中實在不忍。
我們隻想憑借自己的力量,改變這悲慘的命運,未曾預料到這背後竟然會對天道造成如此嚴重的破壞。
但事已至此,還望先生您能夠指點一二,告訴我們應當如何進行補救?我們雖犯下過錯,但初心也是為了天下的百姓能夠過上安穩的生活,如今我們已經追悔莫及,懇請先生您為我們指明方向。”
慕容軒也在一旁急切地附和道:“是啊,先生,我們當時隻看到了眼前的困境,想著要改變現狀,卻忽略了這其中隱藏的巨大危險。我們的所作所為,給天下帶來了如此多的災難,我們實在是罪該萬死。但我們願意承擔責任,盡力去彌補我們的過錯,懇請先生您救救這天下蒼生,也救救我們。”
老者微微搖頭,神色凝重,語氣嚴肅地說道:“補救之法,又談何容易?這兩次逆天而行的舉動,已經讓天道陷入紊亂,天下大亂的局勢更是愈演愈烈。如今,你們唯一能做的,便是順應天道的規律,妥善且正確地運用這兩部經書所蘊含的力量,或許還能存有一線轉機。
但隻要稍有差錯,必定會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後果不堪設想。這兩部經書,乃是天地間的瑰寶,蘊含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但它們絕不是可以隨意操控的工具,若不能以敬畏之心對待,必將遭受天道的懲罰。”
慕容垂和慕容軒急切地問道:“我們穿越迴去,曆史軌道發生了哪些改變?”
老者說道:“由於穿越迴去不會帶著前世的記憶,因此,穿越迴去會做出無數種可能的結果。而你們選擇了引起世間更多災難的一種選擇。
時間又迴到了慕容暐、慕容評和可足渾氏陷害慕容垂的關鍵時刻。
這一次,慕容軒提前得知了消息,他心急如焚,深知此事的嚴重性,於是立刻前去給慕容垂告密。慕容垂得到消息後,心中暗自慶幸,同時也對未來的命運感到迷茫和擔憂。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慕容垂沒有選擇迴到鄴城,而是決定投奔苻堅的秦國。苻堅得知慕容垂前來投奔,心中大喜過望。
苻堅久聞慕容垂的大名,知道他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將領,便對慕容垂委以重任。慕容垂也憑借著自己卓越的才智和出色的軍事才能,為苻堅立下了赫赫戰功,幫助秦國不斷擴張領土,秦國的勢力也因此愈發強盛。
苻堅以為得到了慕容垂可以加速統一天下的步伐,豈不是此舉卻毀掉了他自己統一天下的夢想。
慕容垂來到秦國後,引起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陰陽家為了對付苻堅和慕容垂,暗中謀劃已久,擺出了扭轉天道氣運的大陣。林婉清和慕容軒攻入鳳冠山陰陽家總壇,她並不知道這裏隱藏著如此巨大的危險。
當她踏入大陣的範圍時,瞬間觸發了大陣的機關。刹那間,風雲變色,天地間的能量開始紊亂,仿佛整個世界都陷入了瘋狂之中。其後果便是,長安上空原本象征著天道氣運的紫氣迅速消散。
原本被上天眷顧,本該能統一天下的苻堅,就此已失天命。失去天命的苻堅,運勢急轉直下。
老者繼續說道:“往後你們就知道了,前秦原本順風順水的戰事開始頻頻失利,軍隊士氣低落,士兵們紛紛失去了信心。
國內也出現了各種天災人禍,糧食歉收,疫病流行,百姓們生活困苦,民心惶惶。苻堅手下的將領和大臣們,看到苻堅大勢已去,也紛紛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打算。他們因為種種利益衝突和權力爭鬥,逐漸離心離德,不再團結一心。
而其他各方勢力,見苻堅勢衰,紛紛崛起,覬覦著天下霸主的地位。他們趁機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發動戰爭,爭奪土地和資源。
而且,很多年後,苻堅將會因為一次戰敗,而導致秦國土崩瓦解,跟當初嬴政的秦國同樣的命運。到時候天下將再次進入無休止的戰亂。”
林浩眉頭緊皺,問道:“先生,那如今我們該如何是好?”
老者看著四人,緩緩說道:“今日四位齊聚樓觀台,想必也是想要深入了解這兩部經書所隱藏的奧秘以及日後的曆史走向。我觀察四位,雖然對於自己先祖無意間的行為給這世間帶來無數的苦難,懷有慚愧懊悔之心,但是四位內心的執著似乎依然存在。”
慕容垂連忙說道:“先生,我等知錯,隻是這天下蒼生……”
老者打斷他的話:“既然四位如此執著,那今日我便一並告知。林家的願望和慕容家的願望都會因為你們的執念而得以實現,但是這一次曆史進程的改變,究竟會造成多麽巨大的後果,就隻能等待事情發生的那一天才能夠知曉。
你們必須明白,每一次對天道的幹涉,都如同在平靜無波的湖麵投入一塊巨大的石頭,所掀起的漣漪將會波及到無數的人和事,其產生的影響之深遠,絕非你們目前所能想象和預測。”
林婉清麵露憂色,問道:“先生,難道就沒有辦法避免這些嗎?”
慕容軒著急地說:“先生,求您給指條明路!”
老者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緩緩說道:“辦法並非完全沒有,但需要你們放下心中過度的執念,順應天道自然的運行之理,以這兩部經書所蘊含的智慧去引導世人,而不是強行去改變曆史既定的軌跡。這兩部經書之中蘊含著無盡的智慧,如果能夠正確地加以運用,或許能夠化解當下的亂世危機。但倘若繼續執念於個人與家族的私欲,恐怕這天下將永無安寧之日。”
慕容垂等人聽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們內心深知自己肩負著重大而艱巨的責任。
慕容垂抬起頭,說道:“先生,我等明白其中利害。”
老者微微點頭,接著說道:“這兩部經書既是你們改變自身命運的希望所在,同時也可能是引發更大災難的源頭。你們必須謹慎地進行抉擇,努力尋找一條既能夠實現家族的願望,又能夠順應天道、造福天下蒼生的道路。隻是,這條道路必然充滿了艱難險阻,你們最終能否成功,目前尚未可知。”
林浩重重地歎了口氣,說道:“先生所言極是,我等定當慎重。”
老者繼續說道:
“四位,這兩部經書的力量太過強大,它們既能帶來福祉,也能引發災禍。你們需時刻保持警惕,不可再被執念蒙蔽雙眼。從今日起,你們要潛心鑽研經書,感悟其中的智慧,用它來引導世人,而非滿足一己私欲。”老者語重心長地說道。
慕容垂等人默默地點了點頭,他們明白,老者的話是他們目前唯一的指引。
老者接著說道:“我之前給慕容垂和慕容軒兩位居士,講解了大段的治國理政的道理。皆因為你們慕容家的執念一旦破壞曆史進程,將會產生巨大的災難。因此希望二位慕容居士如有複國的那一天,還望按照老子《道德經》中的思想,善待百姓,尊重自然規律。
慕容垂自言自語道:“原來是我錯了。”
老者對著慕容垂繼續說道:
慕蓉居士自13歲起,開始征戰沙場,未嚐一敗,但是與這亂世無非多增一些戰亂而已。慕蓉居士是否感覺到,這戰爭越戰越多,無論你多麽能征善戰,都無法用戰爭去結束所有的戰爭。”
慕容垂恭敬地說道:“多謝先生教誨,定當銘記。”
老者接著對林浩和林婉清父女說道:“你們林家的執念雖然不能帶來毀滅性的結果,但是也因為你們的執念導致許多的皇帝因你們而不得善終。
之前的石勒、冉閔,往後還有苻堅、拓跋什翼健、拓跋圭、姚萇等,如果你們執念不消,那日後恐造成更多的君王死於非命。
你們林家擁有《仁義經》,以為憑借此經書,可以聚集人氣,可以複建趙國,以為可以幫助帝王成就霸業,豈不是,人力怎可抗拒天命,你們越是執著,越多的帝王會因為你們的執念喪命。林浩居士先去輔佐石勒,結果造成了巨大的災難,接著去找冉閔,不久後,冉魏滅亡,如今又來輔佐苻堅,恐怕日後結果也難如居士所願。”
林浩慚愧地說道:“先生教訓得是。”
此時,大廳內一片寂靜,隻有眾人沉重的唿吸聲。
窗外,微風輕輕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仿佛也在為這亂世的命運而歎息。
老者靜靜地看著他們,心中也頗為感慨。
他深知這四人的命運已經與這兩部經書緊緊相連,未來的路充滿了未知與挑戰。
但他也相信,隻要他們能夠放下執念,領悟經書的真諦,或許真的能夠找到化解這場危機的方法。
接下來的日子裏,慕容垂、林浩父女以及慕容軒便留在了樓觀台。
他們每日對著兩部經書,苦思冥想,試圖從中找到解開謎團的線索。
慕容垂迴想起自己在燕國的種種經曆,以及投奔苻堅後的所見所聞,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和理念。
他漸漸明白,天下的興衰並非僅僅取決於個人的權力和欲望,更重要的是順應民心,遵循天道。
在這亂世之中,各方勢力錯綜複雜,人心惶惶。
百姓們渴望著和平與安寧,卻又無奈地被卷入戰爭的旋渦。
慕容垂迴想起往昔的種種,燕國的興衰榮辱,百姓的苦難哀嚎,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知自己的一念之差,竟導致了如此嚴重的後果,不禁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懊悔不已。
每想到此處,慕容垂便追悔莫及。
林浩同樣心情沉重,林家世代守護著《仁義經》,本以為這是家族的榮耀與使命,卻沒想到因此給世間帶來了這麽多的災難。
他看著身旁的女兒林婉清,心中暗自發誓,一定要找到彌補過錯的方法,不能讓林家的罪孽繼續延續下去。
林浩說道:“婉清,為父定要尋得補救之法。”
慕容軒則緊握著拳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雖然年輕氣盛,但也在這一係列的變故中逐漸明白了天道的不可違逆。
慕容軒說道:“叔父,我定與您共擔此責。”
他決心跟隨叔父慕容垂,共同承擔起這份沉重的責任,為了慕容家族,也為了天下蒼生。
林婉清靜靜地站在一旁,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與無助。
她隻是一個弱女子,原本過著平靜的生活,卻沒想到因為家族的使命和這兩部經書,被卷入了這一場驚心動魄的曆史旋渦之中。
林婉清輕聲說道:“父親,女兒不知該如何是好。”
她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隻能默默地祈禱著,希望能夠找到一條拯救蒼生的道路。
林浩則仔細研讀著《仁義經》,結合孔子當年的思想和教誨,思考著如何將仁義之道推廣到天下,讓百姓們能夠重拾道德與善良,恢複社會的秩序與安寧。
四人在樓觀台的山間竹林之中,度過了一段很平靜的生活。
老者說道:“時光轉眼間到了戰國末年。
秦王嬴政,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憑借著祖上六代君主積累的雄厚實力,經過多年的征戰,奮勇向前,終於一舉橫掃六國,實現了天下的統一。
那一刻,天下百姓都以為將迎來萬世太平的美好時代。
嬴政心中也滿懷著壯誌豪情,他憧憬著秦國的江山能夠千秋萬代,永享昌盛。他幻想著自己的子孫後代,從秦二世、秦三世、秦四世……一直延續下去,世世代代統治著這片廣袤的土地,讓秦國的榮耀與輝煌永遠照耀著華夏大地。
然而,命運卻在此時跟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嬴政不知從何處聽聞,若能將《道德經》和《仁義經》聚於一處,便能夠逆天改命,扭轉乾坤,甚至能夠穿越時空,實現長生不老的夢想。
這一傳言的誘惑,讓嬴政陷入了瘋狂的執念之中。
於是,他不顧兩部經書相聚可能引發的可怕後果,憑借著自己手中強大的權勢和堅定的決心,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強行將這兩部經書聚集於秦王宮內。
當《道德經》和《仁義經》在秦王宮相遇的那一刻,仿佛天地都為之變色。
整個宮殿內彌漫著一股神秘而壓抑的氣息,光芒閃爍,隱隱有風雷之聲在耳邊迴蕩,似乎是天道發出的憤怒警告。鹹陽上空的萬丈紫氣開始飄散,預示著強大的,本可以傳遞萬世秦國,瞬間走向衰落,天道和人道氣運開始拋棄秦國。
而此時,林家的先祖蓋聶和慕容家的先祖姬逸和姬浩,也聽聞了這個消息,他們懷著各自的目的和家族的執念,一同秘密潛入入親王宮。
在那混亂的局麵中,蓋聶瞅準時機,毅然決然地偷走了《仁義經》。這一行為,如同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卻引發了一場足以改變世界的風暴。
原本看似堅不可摧的大秦帝國,瞬間陷入了混亂與動蕩之中。
各地紛紛爆發起義,百姓們不堪重負,揭竿而起,曾經強大無比的秦軍,在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麵前,也顯得力不從心。短短時間內,大秦帝國便迅速崩潰瓦解,猶如一座宏偉的大廈,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
這是四位的先祖對世間造成的第一次具有毀滅性的巨大破壞。這一切的發生,皆是因為四位的家族懷著強烈的執念,認為人力能夠對抗天命。
他們的行為徹底打破了原有的天道平衡,使得天下陷入了長達 500 年的戰亂紛爭之中。在這漫長的歲月裏,百姓們被迫流離失所,四處逃亡,居無定所。
戰爭的硝煙彌漫在每一寸土地上,生靈塗炭,無數鮮活的生命在戰火中消逝,化為了曆史的塵埃。經濟凋零衰敗,農田荒蕪,商業停滯,城市淪為廢墟。
文化也在這連年的戰亂中衰落退步,許多珍貴的典籍和技藝失傳,人們的精神世界也陷入了黑暗與迷茫之中。整個華夏大地陷入了一片黑暗與混亂的悲慘境地,仿佛被無盡的絕望所籠罩。
而且正如老子和孔子所預示的那樣,因為兩部經書的會麵,最終導致《道德經》被焚毀,世間就此缺少一部偉大思想經書的庇佑,幾百年間,戰亂不止。”
慕容軒驚道:“竟如此嚴重!”
老者的目光緩緩移向慕容垂和慕容軒,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責備和惋惜,語氣沉重地說道:“二位對這世間造成了第二次嚴重的破壞,可比第一次還嚴重,二位可曾知曉?”
慕容垂和慕容軒麵露茫然之色,他們對視一眼,然後緩緩搖了搖頭,表示對此並不清楚。
慕容垂急切問道:“還請先生明示。”
老者深深地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你們燕國的命運,原本應該在滅亡之後就畫上句號,徹底終結。
按照正常的曆史走向,那一日,慕容暐、慕容評和可足渾氏設計陷害慕容垂,慕容垂在鄴城被逮捕入獄,隨後燕國被苻堅的秦國所滅。
這本是曆史的必然趨勢,如果一切按照這樣的軌跡發展下去,苻堅的秦國在之後必然能打敗東晉,統一天下,那麽中華大地便會從此進入和平昌盛的時期。
百姓們將能夠休養生息,重建家園,文化也將得以複興和繁榮。
然而,慕容垂和慕容軒二位居士卻在燕國滅亡之後,妄圖強行逆天改命,前往麥積山找到林浩居士,利用慕容垂領悟並撰寫的《道德經》和林家珍藏的《仁義經》,在樓觀台的上善池,強行開啟時空隧道,穿越迴到過去。
你們自認為這樣做能夠改變命運,卻未曾料到這再次嚴重擾亂了天道的正常秩序。”
慕容垂聽聞此言,臉上頓時露出慚愧之色,他低下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片刻後,他抬起頭,眼中滿是懊悔和自責,說道:“我等當時一心隻想著恢複燕國,將百姓從苻堅的統治之下拯救出來,看到燕國在戰火中淪陷,百姓受苦,心中實在不忍。
我們隻想憑借自己的力量,改變這悲慘的命運,未曾預料到這背後竟然會對天道造成如此嚴重的破壞。
但事已至此,還望先生您能夠指點一二,告訴我們應當如何進行補救?我們雖犯下過錯,但初心也是為了天下的百姓能夠過上安穩的生活,如今我們已經追悔莫及,懇請先生您為我們指明方向。”
慕容軒也在一旁急切地附和道:“是啊,先生,我們當時隻看到了眼前的困境,想著要改變現狀,卻忽略了這其中隱藏的巨大危險。我們的所作所為,給天下帶來了如此多的災難,我們實在是罪該萬死。但我們願意承擔責任,盡力去彌補我們的過錯,懇請先生您救救這天下蒼生,也救救我們。”
老者微微搖頭,神色凝重,語氣嚴肅地說道:“補救之法,又談何容易?這兩次逆天而行的舉動,已經讓天道陷入紊亂,天下大亂的局勢更是愈演愈烈。如今,你們唯一能做的,便是順應天道的規律,妥善且正確地運用這兩部經書所蘊含的力量,或許還能存有一線轉機。
但隻要稍有差錯,必定會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後果不堪設想。這兩部經書,乃是天地間的瑰寶,蘊含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但它們絕不是可以隨意操控的工具,若不能以敬畏之心對待,必將遭受天道的懲罰。”
慕容垂和慕容軒急切地問道:“我們穿越迴去,曆史軌道發生了哪些改變?”
老者說道:“由於穿越迴去不會帶著前世的記憶,因此,穿越迴去會做出無數種可能的結果。而你們選擇了引起世間更多災難的一種選擇。
時間又迴到了慕容暐、慕容評和可足渾氏陷害慕容垂的關鍵時刻。
這一次,慕容軒提前得知了消息,他心急如焚,深知此事的嚴重性,於是立刻前去給慕容垂告密。慕容垂得到消息後,心中暗自慶幸,同時也對未來的命運感到迷茫和擔憂。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慕容垂沒有選擇迴到鄴城,而是決定投奔苻堅的秦國。苻堅得知慕容垂前來投奔,心中大喜過望。
苻堅久聞慕容垂的大名,知道他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將領,便對慕容垂委以重任。慕容垂也憑借著自己卓越的才智和出色的軍事才能,為苻堅立下了赫赫戰功,幫助秦國不斷擴張領土,秦國的勢力也因此愈發強盛。
苻堅以為得到了慕容垂可以加速統一天下的步伐,豈不是此舉卻毀掉了他自己統一天下的夢想。
慕容垂來到秦國後,引起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陰陽家為了對付苻堅和慕容垂,暗中謀劃已久,擺出了扭轉天道氣運的大陣。林婉清和慕容軒攻入鳳冠山陰陽家總壇,她並不知道這裏隱藏著如此巨大的危險。
當她踏入大陣的範圍時,瞬間觸發了大陣的機關。刹那間,風雲變色,天地間的能量開始紊亂,仿佛整個世界都陷入了瘋狂之中。其後果便是,長安上空原本象征著天道氣運的紫氣迅速消散。
原本被上天眷顧,本該能統一天下的苻堅,就此已失天命。失去天命的苻堅,運勢急轉直下。
老者繼續說道:“往後你們就知道了,前秦原本順風順水的戰事開始頻頻失利,軍隊士氣低落,士兵們紛紛失去了信心。
國內也出現了各種天災人禍,糧食歉收,疫病流行,百姓們生活困苦,民心惶惶。苻堅手下的將領和大臣們,看到苻堅大勢已去,也紛紛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打算。他們因為種種利益衝突和權力爭鬥,逐漸離心離德,不再團結一心。
而其他各方勢力,見苻堅勢衰,紛紛崛起,覬覦著天下霸主的地位。他們趁機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發動戰爭,爭奪土地和資源。
而且,很多年後,苻堅將會因為一次戰敗,而導致秦國土崩瓦解,跟當初嬴政的秦國同樣的命運。到時候天下將再次進入無休止的戰亂。”
林浩眉頭緊皺,問道:“先生,那如今我們該如何是好?”
老者看著四人,緩緩說道:“今日四位齊聚樓觀台,想必也是想要深入了解這兩部經書所隱藏的奧秘以及日後的曆史走向。我觀察四位,雖然對於自己先祖無意間的行為給這世間帶來無數的苦難,懷有慚愧懊悔之心,但是四位內心的執著似乎依然存在。”
慕容垂連忙說道:“先生,我等知錯,隻是這天下蒼生……”
老者打斷他的話:“既然四位如此執著,那今日我便一並告知。林家的願望和慕容家的願望都會因為你們的執念而得以實現,但是這一次曆史進程的改變,究竟會造成多麽巨大的後果,就隻能等待事情發生的那一天才能夠知曉。
你們必須明白,每一次對天道的幹涉,都如同在平靜無波的湖麵投入一塊巨大的石頭,所掀起的漣漪將會波及到無數的人和事,其產生的影響之深遠,絕非你們目前所能想象和預測。”
林婉清麵露憂色,問道:“先生,難道就沒有辦法避免這些嗎?”
慕容軒著急地說:“先生,求您給指條明路!”
老者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緩緩說道:“辦法並非完全沒有,但需要你們放下心中過度的執念,順應天道自然的運行之理,以這兩部經書所蘊含的智慧去引導世人,而不是強行去改變曆史既定的軌跡。這兩部經書之中蘊含著無盡的智慧,如果能夠正確地加以運用,或許能夠化解當下的亂世危機。但倘若繼續執念於個人與家族的私欲,恐怕這天下將永無安寧之日。”
慕容垂等人聽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們內心深知自己肩負著重大而艱巨的責任。
慕容垂抬起頭,說道:“先生,我等明白其中利害。”
老者微微點頭,接著說道:“這兩部經書既是你們改變自身命運的希望所在,同時也可能是引發更大災難的源頭。你們必須謹慎地進行抉擇,努力尋找一條既能夠實現家族的願望,又能夠順應天道、造福天下蒼生的道路。隻是,這條道路必然充滿了艱難險阻,你們最終能否成功,目前尚未可知。”
林浩重重地歎了口氣,說道:“先生所言極是,我等定當慎重。”
老者繼續說道:
“四位,這兩部經書的力量太過強大,它們既能帶來福祉,也能引發災禍。你們需時刻保持警惕,不可再被執念蒙蔽雙眼。從今日起,你們要潛心鑽研經書,感悟其中的智慧,用它來引導世人,而非滿足一己私欲。”老者語重心長地說道。
慕容垂等人默默地點了點頭,他們明白,老者的話是他們目前唯一的指引。
老者接著說道:“我之前給慕容垂和慕容軒兩位居士,講解了大段的治國理政的道理。皆因為你們慕容家的執念一旦破壞曆史進程,將會產生巨大的災難。因此希望二位慕容居士如有複國的那一天,還望按照老子《道德經》中的思想,善待百姓,尊重自然規律。
慕容垂自言自語道:“原來是我錯了。”
老者對著慕容垂繼續說道:
慕蓉居士自13歲起,開始征戰沙場,未嚐一敗,但是與這亂世無非多增一些戰亂而已。慕蓉居士是否感覺到,這戰爭越戰越多,無論你多麽能征善戰,都無法用戰爭去結束所有的戰爭。”
慕容垂恭敬地說道:“多謝先生教誨,定當銘記。”
老者接著對林浩和林婉清父女說道:“你們林家的執念雖然不能帶來毀滅性的結果,但是也因為你們的執念導致許多的皇帝因你們而不得善終。
之前的石勒、冉閔,往後還有苻堅、拓跋什翼健、拓跋圭、姚萇等,如果你們執念不消,那日後恐造成更多的君王死於非命。
你們林家擁有《仁義經》,以為憑借此經書,可以聚集人氣,可以複建趙國,以為可以幫助帝王成就霸業,豈不是,人力怎可抗拒天命,你們越是執著,越多的帝王會因為你們的執念喪命。林浩居士先去輔佐石勒,結果造成了巨大的災難,接著去找冉閔,不久後,冉魏滅亡,如今又來輔佐苻堅,恐怕日後結果也難如居士所願。”
林浩慚愧地說道:“先生教訓得是。”
此時,大廳內一片寂靜,隻有眾人沉重的唿吸聲。
窗外,微風輕輕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仿佛也在為這亂世的命運而歎息。
老者靜靜地看著他們,心中也頗為感慨。
他深知這四人的命運已經與這兩部經書緊緊相連,未來的路充滿了未知與挑戰。
但他也相信,隻要他們能夠放下執念,領悟經書的真諦,或許真的能夠找到化解這場危機的方法。
接下來的日子裏,慕容垂、林浩父女以及慕容軒便留在了樓觀台。
他們每日對著兩部經書,苦思冥想,試圖從中找到解開謎團的線索。
慕容垂迴想起自己在燕國的種種經曆,以及投奔苻堅後的所見所聞,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和理念。
他漸漸明白,天下的興衰並非僅僅取決於個人的權力和欲望,更重要的是順應民心,遵循天道。
在這亂世之中,各方勢力錯綜複雜,人心惶惶。
百姓們渴望著和平與安寧,卻又無奈地被卷入戰爭的旋渦。
慕容垂迴想起往昔的種種,燕國的興衰榮辱,百姓的苦難哀嚎,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知自己的一念之差,竟導致了如此嚴重的後果,不禁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懊悔不已。
每想到此處,慕容垂便追悔莫及。
林浩同樣心情沉重,林家世代守護著《仁義經》,本以為這是家族的榮耀與使命,卻沒想到因此給世間帶來了這麽多的災難。
他看著身旁的女兒林婉清,心中暗自發誓,一定要找到彌補過錯的方法,不能讓林家的罪孽繼續延續下去。
林浩說道:“婉清,為父定要尋得補救之法。”
慕容軒則緊握著拳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雖然年輕氣盛,但也在這一係列的變故中逐漸明白了天道的不可違逆。
慕容軒說道:“叔父,我定與您共擔此責。”
他決心跟隨叔父慕容垂,共同承擔起這份沉重的責任,為了慕容家族,也為了天下蒼生。
林婉清靜靜地站在一旁,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與無助。
她隻是一個弱女子,原本過著平靜的生活,卻沒想到因為家族的使命和這兩部經書,被卷入了這一場驚心動魄的曆史旋渦之中。
林婉清輕聲說道:“父親,女兒不知該如何是好。”
她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隻能默默地祈禱著,希望能夠找到一條拯救蒼生的道路。
林浩則仔細研讀著《仁義經》,結合孔子當年的思想和教誨,思考著如何將仁義之道推廣到天下,讓百姓們能夠重拾道德與善良,恢複社會的秩序與安寧。
四人在樓觀台的山間竹林之中,度過了一段很平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