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的微光輕柔地透過殿宇那精美的雕花窗欞,絲絲縷縷地灑落在苻堅高坐的龍椅之上,光影交錯,仿若為他披上了一層神聖而莊重的輝光。苻堅身姿挺拔如鬆,昂首端坐,目光威嚴且深邃地掃過朝堂下那一群身著朝服的群臣,此刻,他的心中恰似有洶湧澎湃的波濤在劇烈翻湧。
往昔數年,苻堅在王猛等能臣的輔佐下,勵精圖治,大秦的國力蒸蒸日上,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鼎盛之態。都城長安,作為帝國的心髒,更是繁華似錦,令人矚目。那寬闊平坦的朱雀大街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行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街邊酒肆茶樓鱗次櫛比,喧鬧聲、叫賣聲此起彼伏,交織迴蕩,宛如一曲盛世升平的悠揚樂章,令往來之人皆沉醉其中,仿若置身於人間仙境。各地的奇珍異寶、綾羅綢緞匯聚於此,彰顯著帝國的富庶。城外,廣袤的田野裏,莊稼茁壯成長,預示著又一個豐年的到來;作坊內,工匠們忙碌不停,打造出的精良兵器、精美器具,為帝國的強盛添磚加瓦。憑借著強大的兵力和雄厚的財力,大秦的威名傳遍四方,周邊部落紛紛歸附,納貢稱臣。
然而,苻堅的心中始終有一塊未被填滿的版圖,那便是東南一隅的東晉。如今,苻洛謀反的陰謀已然被挫敗,朝堂看似恢複了往昔的平靜,實則暗流依舊洶湧澎湃,各方勢力在悄無聲息間重新布局,每一個細微的舉動都暗藏著不為人知的玄機。而此刻,苻堅心中那顆渴望南征東晉、一統華夏的雄心愈發熾熱,猶如即將猛烈噴發的火山,再也難以按捺。
苻堅微微抬手,那動作優雅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示意眾人安靜。盡管他極力保持著沉穩如山的儀態,可眼神深處卻難以掩飾那一絲急切:“朕自登基以來,兢兢業業,欲創不世之功,如今大秦兵強馬壯,四方鹹服,唯東南一隅,東晉仍據守頑抗。朕意已決,欲興兵南征,一統華夏,眾愛卿意下如何?”他的聲音雄渾有力,仿若洪鍾巨響,在空曠宏大的大殿內迴蕩,撞在那粗壯的殿柱之上,又折返迴眾人的耳中,聲聲震心。
苻融率先出列,他身為苻堅的親弟弟,此刻臉上滿是憂慮之色,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臣以為此時南征,萬萬不可。昔日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兵鋒何等銳利,率八十萬大軍南下,欲圖江東,卻於赤壁一役,大敗而歸。那長江天險,猶如天塹,易守難攻,東晉據有此險,又經營多年,民心歸附。我大秦雖兵力強盛,但若貿然渡江,勝負實難預料。且國內各族勢力初定,隱患猶存,大軍傾巢而出,後方若生變亂,如之奈何?陛下可還記得王猛大人,他臨終之前,曾苦苦勸解陛下,切勿輕易南征東晉。東晉作為華夏正統,在未有重大過錯的情形下,民心穩固,此時興兵,實非明智之舉啊。”一提到王猛,苻堅的眼眸深處閃過一抹濃濃的懷念與哀傷。往昔王猛在世時,二人攜手共治,朝堂清明,四方安定,王猛的每一句諫言都如利刃般切中肯綮,為大秦的崛起立下汗馬功勞。如今,麵對這重大抉擇,苻堅愈發覺得王猛的離去是莫大的損失,他多麽希望此時能有王猛在旁,為他撥開迷霧,指明方向。苻融內心深知,苻堅一旦南征失利,大秦多年積攢的家底恐將付諸東流,各族勢力必將趁機再度掀起波瀾,屆時家國動蕩,生靈塗炭,他作為皇室至親,怎能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發生?故而他言辭懇切,期望能以肺腑之言喚醒苻堅的理智。
苻堅聽了苻融的話,微微皺眉,未及開口,慕容垂卻上前一步,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恭敬說道:“陛下聖明,臣卻以為,此乃天賜良機。曹操赤壁之敗,隻因彼時孫劉聯軍同仇敵愾,又有周瑜、諸葛亮之智謀之士相助。而今東晉朝堂昏暗,內部矛盾重重,桓氏與司馬氏爭權奪利,早已離心離德。正如當年秦滅六國,六國雖有強弩勁旅,卻因各自為戰,終被逐一擊破。我大秦如今上下齊心,將士用命,陛下又雄才大略,何懼小小東晉?長江雖險,在我大秦鐵騎麵前,不過是一道溝渠罷了,隻需選準時機,揮師南下,必能一戰而定乾坤。”慕容垂言辭懇切,眼中閃爍著別樣的光芒,似乎已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在向大秦招手。慕容垂心中另有盤算,他身為外族降臣,在大秦朝堂立足不易,一直渴望建功立業以鞏固自身地位。若南征成功,他不僅能憑借軍功進一步提升威望,還能在戰後的權力分配中為自己及家族謀取更多利益,擺脫當下時常被人猜忌的困境,所以極力主戰。
苻堅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點頭稱是。他心中何嚐不想如慕容垂所言,憑借大秦的赫赫軍威,一舉踏平東晉,完成那千秋偉業,讓自己的名號與三皇五帝並肩,永載史冊。苻堅不自覺地握緊了龍椅的扶手,指節泛白,腦海中浮現出秦始皇一統六國時的豪邁場景。遙想當年,秦始皇以虎狼之師,橫掃六國,天下莫敢不從,書同文,車同軌,建立起震古爍今的大一統帝國。而如今,自己麾下的大秦亦是兵精糧足,威震四方,同樣名為“大秦”,這難道不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召喚自己去續寫先輩的榮光,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苻堅每每想到此處,心中便湧起一股難以抑製的澎湃激情,仿佛看到了自己踏破東晉都城,萬民歡唿擁戴的畫麵,那將是何等的榮耀,足以讓他的名字永遠鐫刻在曆史的長河中,與秦始皇並肩而立,成為後世傳頌的千古一帝。
這時,權翼急步出班,高聲諫道:“陛下,不可被表象所迷惑啊!昔年夫差,不聽伍子胥忠言,執意北上伐齊,雖獲小勝,卻忽略了後方越國的威脅,最終被勾踐臥薪嚐膽,逆襲滅國。如今我大秦,看似強盛,實則暗潮湧動。苻洛謀反一事,才剛平息不久,足見內部不穩。且東晉傳承華夏正統,名分尚存,百姓未必願降。若我軍南征,戰線拉長,補給艱難,萬一陷入持久戰,國力消耗巨大,恐有傾頹之危啊。”權翼的聲音因焦急而略顯沙啞,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浸濕了他的官服領口,他深知此番南征決策幹係重大,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權翼出自氐族世家,一心維護氐族的根本利益,深知當下國內暗流湧動,各族矛盾雖被暫時壓製,卻隨時可能爆發。南征一旦開啟,萬一失利,氐族統治地位必將岌岌可危,是以拚死進諫,希望苻堅能懸崖勒馬。
慕容垂冷笑一聲,反駁道:“權大人所言,未免太過怯懦。想當年周武王伐紂,以正義之師,吊民伐罪,雖殷商貌似強大,然其失道寡助,終為周所取代。我大秦奉天承運,行統一大業,正是順應天命之舉。東晉朝綱不振,官員奢靡腐敗,民不聊生,百姓苦之久矣,怎會不願迎接王師?至於補給,我大秦地大物博,隻需調度有方,何愁糧草不濟?”慕容垂挺直腰杆,目光炯炯地直視著權翼,話語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氣勢。
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大臣們分成兩派,各執一詞,爭論不休。有的大臣漲紅了臉,揮舞著衣袖,言辭激烈地闡述己方觀點;有的則眉頭緊鎖,低頭沉思,權衡著利弊得失;還有的在兩派之間觀望,眼神遊移不定,不知該如何抉擇。
呂光站在一旁,靜靜地聽著眾人的爭論,心中暗自權衡利弊。他本是苻堅麾下一員得力戰將,多年來跟隨苻堅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他所率領的軍隊,訓練有素,作戰勇猛,尤其擅長在西域等地的複雜地形作戰。此時,見朝堂上僵持不下,他上前一步,沉穩說道:“陛下,臣以為南征一事,需從長計議。臣常年征戰在外,深知行軍打仗,情報最為關鍵。東晉雖有內部矛盾,但其水軍實力不容小覷,長江防線更是經營多年。我軍若要南征,必須先摸清敵軍虛實,知曉其戰船數量、水軍戰術以及沿江布防情況。臣願親率一支精銳小隊,喬裝潛入東晉,刺探軍情,為大軍出征做好萬全準備。再者,我大秦雖國力強盛,但征戰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當下國內經濟繁榮,然百姓剛剛過上安穩日子,若因戰事賦稅加重,恐引發民怨。臣建議,可在戰前適度減免賦稅,安撫民心,同時加大糧草、兵器的儲備,待時機成熟,方可揮師南下。”呂光言辭懇切,目光堅定地望著苻堅,他深知此次南征關乎大秦興衰,既希望能助苻堅成就大業,又擔心準備不足導致失敗,故而提出這一番務實的建議。
張天錫微微皺眉,也跟著出列說道:“陛下,臣附議呂將軍所言。臣原為前涼之主,後歸附大秦,對東晉局勢亦有一定了解。東晉內部並非鐵板一塊,桓氏一族勢力龐大,與司馬氏朝廷之間矛盾重重,時有爭鬥。但東晉的世家大族們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在麵對外敵時,極有可能暫時放下矛盾,聯合抗秦。臣以為,我軍在南征之前,不僅要加強軍事準備,還需施展離間之計,激化他們的內部矛盾,使其自顧不暇,無力抵禦我大秦鐵騎。可派遣細作散布流言,挑起桓氏與司馬氏的猜忌,讓他們相互消耗。同時,對於國內的各族勢力,也需妥善安撫,許以重利,確保後方安穩。陛下,南征之路,艱難險阻重重,唯有步步為營,方可有勝算。”張天錫麵色凝重,他曾身處局中,對各方勢力的微妙關係看得透徹,此番進言,希望能為苻堅提供一些獨到的見解,避免大秦陷入困境。
苻堅目光在兩人身上來迴掃視,心中糾結萬分。一方麵,南征成功的誘惑實在太大,那將意味著他能完成前無古人的大一統偉業;另一方麵,大臣們提及的諸多隱患,又像一道道繩索,緊緊束縛著他的決策。
姚萇見苻堅猶豫,上前輕聲道:“陛下,不妨派遣細作深入東晉,探聽虛實,了解其軍事部署、民心所向,再做定奪。如此,既能讓我們知己知彼,又可拖延些許時日,待國內籌備更為周全。”姚萇的建議看似穩妥,實則暗藏心機,他心中另有盤算,南征一事無論成敗,對他而言都可能存在可乘之機,此刻他隻想在,他隻想在這複雜的局勢中,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姚萇作為外族將領,在大秦根基尚淺,一直伺機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南征若引發大秦內亂,他便可渾水摸魚,為日後的崛起積累資本。
苻堅微微點頭,覺得此計可行,便下令道:“就依姚愛卿所言,速派精幹細作深入東晉。眾卿這段時間仍需用心籌備,待情報歸來,朕再與大家共商大計。”
大臣們紛紛領命,然而每個人心中都清楚,這場圍繞南征的風聲,僅僅才剛剛掀起漣漪,更大的風暴,還在後麵等待著大秦,等待著苻堅,以及每一個與這場國運之爭息息相關的人。他們各自懷揣心思,步出朝堂,有的神色匆匆,急於迴去部署;有的麵色凝重,憂心忡忡地搖頭歎息;還有的目光深沉,似乎在謀劃著下一步的行動。長安的天空依舊湛藍,可朝堂內外的風雲變幻,卻讓這座古老的都城籠罩在了一片未知的陰霾之中。
苻堅迴到寢宮,夜已深沉,燭火搖曳。他獨坐案前,反複翻閱著那些奏疏,腦海中不斷迴響著大臣們的爭論之聲。他又想起了秦始皇,當年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征程中,想必也麵臨諸多艱難抉擇,可他憑借著果敢與智慧,成就了不世之功。苻堅暗自思忖,自己不能退縮,若錯失此次良機,何時才能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但他也深知大臣們所言的風險,這讓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月光如水,透過窗欞灑在他略顯疲憊的麵容上,仿若為他的憂慮鍍上了一層銀邊,他深知,自己即將踏上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而未來的命運,全係於這南征一役。
往昔數年,苻堅在王猛等能臣的輔佐下,勵精圖治,大秦的國力蒸蒸日上,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鼎盛之態。都城長安,作為帝國的心髒,更是繁華似錦,令人矚目。那寬闊平坦的朱雀大街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行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街邊酒肆茶樓鱗次櫛比,喧鬧聲、叫賣聲此起彼伏,交織迴蕩,宛如一曲盛世升平的悠揚樂章,令往來之人皆沉醉其中,仿若置身於人間仙境。各地的奇珍異寶、綾羅綢緞匯聚於此,彰顯著帝國的富庶。城外,廣袤的田野裏,莊稼茁壯成長,預示著又一個豐年的到來;作坊內,工匠們忙碌不停,打造出的精良兵器、精美器具,為帝國的強盛添磚加瓦。憑借著強大的兵力和雄厚的財力,大秦的威名傳遍四方,周邊部落紛紛歸附,納貢稱臣。
然而,苻堅的心中始終有一塊未被填滿的版圖,那便是東南一隅的東晉。如今,苻洛謀反的陰謀已然被挫敗,朝堂看似恢複了往昔的平靜,實則暗流依舊洶湧澎湃,各方勢力在悄無聲息間重新布局,每一個細微的舉動都暗藏著不為人知的玄機。而此刻,苻堅心中那顆渴望南征東晉、一統華夏的雄心愈發熾熱,猶如即將猛烈噴發的火山,再也難以按捺。
苻堅微微抬手,那動作優雅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示意眾人安靜。盡管他極力保持著沉穩如山的儀態,可眼神深處卻難以掩飾那一絲急切:“朕自登基以來,兢兢業業,欲創不世之功,如今大秦兵強馬壯,四方鹹服,唯東南一隅,東晉仍據守頑抗。朕意已決,欲興兵南征,一統華夏,眾愛卿意下如何?”他的聲音雄渾有力,仿若洪鍾巨響,在空曠宏大的大殿內迴蕩,撞在那粗壯的殿柱之上,又折返迴眾人的耳中,聲聲震心。
苻融率先出列,他身為苻堅的親弟弟,此刻臉上滿是憂慮之色,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臣以為此時南征,萬萬不可。昔日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兵鋒何等銳利,率八十萬大軍南下,欲圖江東,卻於赤壁一役,大敗而歸。那長江天險,猶如天塹,易守難攻,東晉據有此險,又經營多年,民心歸附。我大秦雖兵力強盛,但若貿然渡江,勝負實難預料。且國內各族勢力初定,隱患猶存,大軍傾巢而出,後方若生變亂,如之奈何?陛下可還記得王猛大人,他臨終之前,曾苦苦勸解陛下,切勿輕易南征東晉。東晉作為華夏正統,在未有重大過錯的情形下,民心穩固,此時興兵,實非明智之舉啊。”一提到王猛,苻堅的眼眸深處閃過一抹濃濃的懷念與哀傷。往昔王猛在世時,二人攜手共治,朝堂清明,四方安定,王猛的每一句諫言都如利刃般切中肯綮,為大秦的崛起立下汗馬功勞。如今,麵對這重大抉擇,苻堅愈發覺得王猛的離去是莫大的損失,他多麽希望此時能有王猛在旁,為他撥開迷霧,指明方向。苻融內心深知,苻堅一旦南征失利,大秦多年積攢的家底恐將付諸東流,各族勢力必將趁機再度掀起波瀾,屆時家國動蕩,生靈塗炭,他作為皇室至親,怎能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發生?故而他言辭懇切,期望能以肺腑之言喚醒苻堅的理智。
苻堅聽了苻融的話,微微皺眉,未及開口,慕容垂卻上前一步,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恭敬說道:“陛下聖明,臣卻以為,此乃天賜良機。曹操赤壁之敗,隻因彼時孫劉聯軍同仇敵愾,又有周瑜、諸葛亮之智謀之士相助。而今東晉朝堂昏暗,內部矛盾重重,桓氏與司馬氏爭權奪利,早已離心離德。正如當年秦滅六國,六國雖有強弩勁旅,卻因各自為戰,終被逐一擊破。我大秦如今上下齊心,將士用命,陛下又雄才大略,何懼小小東晉?長江雖險,在我大秦鐵騎麵前,不過是一道溝渠罷了,隻需選準時機,揮師南下,必能一戰而定乾坤。”慕容垂言辭懇切,眼中閃爍著別樣的光芒,似乎已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在向大秦招手。慕容垂心中另有盤算,他身為外族降臣,在大秦朝堂立足不易,一直渴望建功立業以鞏固自身地位。若南征成功,他不僅能憑借軍功進一步提升威望,還能在戰後的權力分配中為自己及家族謀取更多利益,擺脫當下時常被人猜忌的困境,所以極力主戰。
苻堅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點頭稱是。他心中何嚐不想如慕容垂所言,憑借大秦的赫赫軍威,一舉踏平東晉,完成那千秋偉業,讓自己的名號與三皇五帝並肩,永載史冊。苻堅不自覺地握緊了龍椅的扶手,指節泛白,腦海中浮現出秦始皇一統六國時的豪邁場景。遙想當年,秦始皇以虎狼之師,橫掃六國,天下莫敢不從,書同文,車同軌,建立起震古爍今的大一統帝國。而如今,自己麾下的大秦亦是兵精糧足,威震四方,同樣名為“大秦”,這難道不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召喚自己去續寫先輩的榮光,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苻堅每每想到此處,心中便湧起一股難以抑製的澎湃激情,仿佛看到了自己踏破東晉都城,萬民歡唿擁戴的畫麵,那將是何等的榮耀,足以讓他的名字永遠鐫刻在曆史的長河中,與秦始皇並肩而立,成為後世傳頌的千古一帝。
這時,權翼急步出班,高聲諫道:“陛下,不可被表象所迷惑啊!昔年夫差,不聽伍子胥忠言,執意北上伐齊,雖獲小勝,卻忽略了後方越國的威脅,最終被勾踐臥薪嚐膽,逆襲滅國。如今我大秦,看似強盛,實則暗潮湧動。苻洛謀反一事,才剛平息不久,足見內部不穩。且東晉傳承華夏正統,名分尚存,百姓未必願降。若我軍南征,戰線拉長,補給艱難,萬一陷入持久戰,國力消耗巨大,恐有傾頹之危啊。”權翼的聲音因焦急而略顯沙啞,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浸濕了他的官服領口,他深知此番南征決策幹係重大,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權翼出自氐族世家,一心維護氐族的根本利益,深知當下國內暗流湧動,各族矛盾雖被暫時壓製,卻隨時可能爆發。南征一旦開啟,萬一失利,氐族統治地位必將岌岌可危,是以拚死進諫,希望苻堅能懸崖勒馬。
慕容垂冷笑一聲,反駁道:“權大人所言,未免太過怯懦。想當年周武王伐紂,以正義之師,吊民伐罪,雖殷商貌似強大,然其失道寡助,終為周所取代。我大秦奉天承運,行統一大業,正是順應天命之舉。東晉朝綱不振,官員奢靡腐敗,民不聊生,百姓苦之久矣,怎會不願迎接王師?至於補給,我大秦地大物博,隻需調度有方,何愁糧草不濟?”慕容垂挺直腰杆,目光炯炯地直視著權翼,話語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氣勢。
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大臣們分成兩派,各執一詞,爭論不休。有的大臣漲紅了臉,揮舞著衣袖,言辭激烈地闡述己方觀點;有的則眉頭緊鎖,低頭沉思,權衡著利弊得失;還有的在兩派之間觀望,眼神遊移不定,不知該如何抉擇。
呂光站在一旁,靜靜地聽著眾人的爭論,心中暗自權衡利弊。他本是苻堅麾下一員得力戰將,多年來跟隨苻堅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他所率領的軍隊,訓練有素,作戰勇猛,尤其擅長在西域等地的複雜地形作戰。此時,見朝堂上僵持不下,他上前一步,沉穩說道:“陛下,臣以為南征一事,需從長計議。臣常年征戰在外,深知行軍打仗,情報最為關鍵。東晉雖有內部矛盾,但其水軍實力不容小覷,長江防線更是經營多年。我軍若要南征,必須先摸清敵軍虛實,知曉其戰船數量、水軍戰術以及沿江布防情況。臣願親率一支精銳小隊,喬裝潛入東晉,刺探軍情,為大軍出征做好萬全準備。再者,我大秦雖國力強盛,但征戰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當下國內經濟繁榮,然百姓剛剛過上安穩日子,若因戰事賦稅加重,恐引發民怨。臣建議,可在戰前適度減免賦稅,安撫民心,同時加大糧草、兵器的儲備,待時機成熟,方可揮師南下。”呂光言辭懇切,目光堅定地望著苻堅,他深知此次南征關乎大秦興衰,既希望能助苻堅成就大業,又擔心準備不足導致失敗,故而提出這一番務實的建議。
張天錫微微皺眉,也跟著出列說道:“陛下,臣附議呂將軍所言。臣原為前涼之主,後歸附大秦,對東晉局勢亦有一定了解。東晉內部並非鐵板一塊,桓氏一族勢力龐大,與司馬氏朝廷之間矛盾重重,時有爭鬥。但東晉的世家大族們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在麵對外敵時,極有可能暫時放下矛盾,聯合抗秦。臣以為,我軍在南征之前,不僅要加強軍事準備,還需施展離間之計,激化他們的內部矛盾,使其自顧不暇,無力抵禦我大秦鐵騎。可派遣細作散布流言,挑起桓氏與司馬氏的猜忌,讓他們相互消耗。同時,對於國內的各族勢力,也需妥善安撫,許以重利,確保後方安穩。陛下,南征之路,艱難險阻重重,唯有步步為營,方可有勝算。”張天錫麵色凝重,他曾身處局中,對各方勢力的微妙關係看得透徹,此番進言,希望能為苻堅提供一些獨到的見解,避免大秦陷入困境。
苻堅目光在兩人身上來迴掃視,心中糾結萬分。一方麵,南征成功的誘惑實在太大,那將意味著他能完成前無古人的大一統偉業;另一方麵,大臣們提及的諸多隱患,又像一道道繩索,緊緊束縛著他的決策。
姚萇見苻堅猶豫,上前輕聲道:“陛下,不妨派遣細作深入東晉,探聽虛實,了解其軍事部署、民心所向,再做定奪。如此,既能讓我們知己知彼,又可拖延些許時日,待國內籌備更為周全。”姚萇的建議看似穩妥,實則暗藏心機,他心中另有盤算,南征一事無論成敗,對他而言都可能存在可乘之機,此刻他隻想在,他隻想在這複雜的局勢中,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姚萇作為外族將領,在大秦根基尚淺,一直伺機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南征若引發大秦內亂,他便可渾水摸魚,為日後的崛起積累資本。
苻堅微微點頭,覺得此計可行,便下令道:“就依姚愛卿所言,速派精幹細作深入東晉。眾卿這段時間仍需用心籌備,待情報歸來,朕再與大家共商大計。”
大臣們紛紛領命,然而每個人心中都清楚,這場圍繞南征的風聲,僅僅才剛剛掀起漣漪,更大的風暴,還在後麵等待著大秦,等待著苻堅,以及每一個與這場國運之爭息息相關的人。他們各自懷揣心思,步出朝堂,有的神色匆匆,急於迴去部署;有的麵色凝重,憂心忡忡地搖頭歎息;還有的目光深沉,似乎在謀劃著下一步的行動。長安的天空依舊湛藍,可朝堂內外的風雲變幻,卻讓這座古老的都城籠罩在了一片未知的陰霾之中。
苻堅迴到寢宮,夜已深沉,燭火搖曳。他獨坐案前,反複翻閱著那些奏疏,腦海中不斷迴響著大臣們的爭論之聲。他又想起了秦始皇,當年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征程中,想必也麵臨諸多艱難抉擇,可他憑借著果敢與智慧,成就了不世之功。苻堅暗自思忖,自己不能退縮,若錯失此次良機,何時才能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但他也深知大臣們所言的風險,這讓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月光如水,透過窗欞灑在他略顯疲憊的麵容上,仿若為他的憂慮鍍上了一層銀邊,他深知,自己即將踏上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而未來的命運,全係於這南征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