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四章 五皇子能做到嗎?
穿成傻王爺,每天都讓反派破防 作者:鴻毛番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宴修和薛晴兒默默無言。
他們怎麽也沒想到,被收走的寧遠軍,居然依舊對薛源忠心耿耿,會對朝廷軍反戈一擊!
他們更沒想到,這寧遠軍隻在薛源手下呆了半個多月,戰力竟然已經遠超於普通的朝廷精銳!
二人此刻的震撼,已足以碾碎方才他們的高高在上,那不知所謂、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此時,城下江南左副軍的主力,看到後方火光衝天,一片大亂,也頓時跟著亂成了一鍋粥!
有的將領選擇立即迴去馳援大營,畢竟大營一丟,不光要失去主帥,指揮係統麵臨癱瘓,而且還將腹背受敵!
而有一些將領則選擇在原地死守,因為一旦掉頭,陣型必亂,屆時敵軍正麵衝鋒就勢必潰敗!
軍令不統一,各自為戰,那就注定必敗了。
隨著城門的打開,五千驍龍軍的正麵衝鋒已經開始了!
圍困西門的江南左副軍瞬間被衝得七零八落。
一時間,隻見戰場各處閃耀著戰陣掀起的各種幻影,什麽長槍、長刀、戰馬,甚至還有燕形、漁網、飛魚、蠻牛等等,造型各異,絢麗至極!
此役薛源投入了一萬驍龍軍精銳,一千五百騎兵,以及一萬寧遠軍精銳!
其中,寧遠軍由齊若水負責統領,她已被薛源封為了寧州右副督軍。
而驍龍軍則由齊元勝負責統領,他現在是寧州左副督軍!
至於騎兵,還是由馮昌山統領,他的官職是寧州神馳營統領。
而這些兵全都加起來,有一個統一的稱謂,叫“寧安神武軍”。
這名字是劍七起的。
薛源覺得不錯,名字威武霸氣又帶著保境安民的意思,就難得的誇了劍七一次,且采用了這個名字。
後來才知道,劍七的靈感來自於《腹黑王爺寵妃記》,那書裏的王爺就有一支神武軍。
那本書,劍七已經看到那王爺發現王妃其實是二婚,還有兩個兒子那一章節了。
看劇情好像挺緊張的,王妃覺得王爺嫌棄她二婚還暗地裏資助前夫是不夠愛她,憤然出走,睡在了男二家裏,王爺隻能去認錯,可謂雙方極限拉扯中,以至於劍七現在站在城頭還在看......
薛源決定,等打完仗之後要在境內進行一次文化領域的嚴打!
好在,城下的戰局沒有任何懸念,不需要劍七出手。
根本就是一邊倒屠殺的態勢。
畢竟論戰力,這五萬多江南左副軍,即便正麵展開陣型,也決然打不過兩萬多的寧州神武軍。
更何況,他們的指揮係統早已癱瘓,又分兵各處,士兵已如驚弓之鳥。
約莫打了半個時辰不到,地上就躺了一大片敵軍屍體。
然後就是江南左副軍成建製的投降和逃跑。
但是逃跑也沒那麽容易,三條迴去的路,早已被薛源提早派兵堵住。
如果想逃入山中,那依舊不容易,因為還有大批寧州遺老會以及縣尉的輔兵在附近各處山頭巡視,隨時捉拿逃跑的兵。
最容易的就是投降,或者往南,被趕入水中淹死。
大多數人選擇了投降。
畢竟一直有人在喊,“繳械不殺,優待俘虜!”
到黃昏的時候,戰場已進入打掃階段了。
一隊隊投降的江南左副軍士兵,在去掉盔甲和兵器後,被長繩捆住手,帶進了城池。
這裏頭,竟然還有錢鎮山。
錢鎮山跑得很早,但是跑出十幾裏地之後就被騎兵追上了。
他本來想自刎殉國的,但是後來想了想有些疼,就沒敢。
當他被帶到薛源跟前時,已是雙眼無神,如同行屍走肉一般。
“你殺了我吧。”他坐在地上,垂著頭,喃喃著說道。
薛源笑了笑,問,“錢將軍,何以如此冒進,孤軍殺到寧安城啊?”
錢鎮山自嘲地一笑,說,“王爺明知故問,誰能想到,王爺隻用了區區半個多月時間,便能讓那些兵效忠於你?是我,小覷了王爺!”
“也對。”薛源點點頭,又道,“那你覺得,趙鬥星手下那五萬宣北鎮撫軍精銳,可否攻下寧安城?”
錢鎮山又無力地一笑,抿了抿幹裂的嘴唇,說,“王爺還是明知故問。便是雙方擺開戰陣對壘,宣北鎮撫軍那五萬餘人,也決然不是王爺手下兵馬的對手。
更遑論你們占著守城之利,還有如此多墨家神器了。”
薛源微微一笑,拍了拍錢鎮山的肩,說,“卸甲歸田吧。也別迴陳啟年那了,迴去也是砍頭。我與你些盤纏,你順江而下,找個地方自謀生路去。”
錢鎮山聽完,訝異地看了薛源一眼。
“你,當真打算放我走?”
“繳械不殺,優待俘虜,本王豈會言而無信?”
出這個政策,他自然不是要立什麽人設。
而是因為如今的朝廷大軍,大都軍心渙散,有此一條,可極大地瓦解他們的戰意。
隻要這條規矩傳出去,且被眾所周知,那以後的仗就好打了。
錢鎮山怔怔地看了薛源許久。
最後才吐出幾個字。
“王爺......理當三分天下!”
頓了頓,又補充道,“可惜敗軍之將,無顏效命!”
說出這話來,錢鎮山的投靠之意表露無餘。
薛源當然不可能要他。
淡淡道,“去吧,當個百姓也不錯!”
錢鎮山被帶下去之後,楚宴修和薛晴兒的沉默更深了。
在楚宴修眼裏,薛源狂躁、乖張,心無城府、半無大計,但在這一戰,他看到了他是如何將對手戲弄於股掌之間,輕而易舉拿下對手的。
另外,他不殺降兵,手下的士兵也沒有絲毫虐待敵兵的舉動,以至於讓敵軍將領都忍不住主動提出效忠之意——按照儒家的標準,這是簡直就是“仁義之師”的典範。
而打造這樣一支軍隊,前前後後算起來,他用了一個月都不到!
“五皇子能做到嗎?”
這個疑問,第二次在他腦海中徘徊起來。
這次比上一次徘徊得更久,更直刺內心。
隻是,五皇子是天命之人,這個判斷不止是他一人下的,還有另外幾個與他同級別的大佬。
他們做出這個判斷,自然經過多方探索,照道理絕不可能有錯!
一代大儒楚宴修,突然體會到了什麽是“雲深不知處”的迷茫。
同樣迷茫的還有薛晴兒。
她第一次聽到薛源造反,是五皇子告訴她,六哥哥做了一件蠢事。
蠢到憑區區幾萬強行脅迫過來的兵,就想割據一地。
但現在她忽然覺得,這也不算蠢。
畢竟他的兵真的很強,雖然自己不懂軍事,但起碼能看到他的以少打多還能大勝......
想到這裏,她忽地看向薛源,說道,“六哥哥,看來你真的有當將軍的本領!既然如此,你為何不投靠五哥哥?五哥哥求賢若渴,隻要你投效他,他一定能讓你施展才華的!”
他們怎麽也沒想到,被收走的寧遠軍,居然依舊對薛源忠心耿耿,會對朝廷軍反戈一擊!
他們更沒想到,這寧遠軍隻在薛源手下呆了半個多月,戰力竟然已經遠超於普通的朝廷精銳!
二人此刻的震撼,已足以碾碎方才他們的高高在上,那不知所謂、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此時,城下江南左副軍的主力,看到後方火光衝天,一片大亂,也頓時跟著亂成了一鍋粥!
有的將領選擇立即迴去馳援大營,畢竟大營一丟,不光要失去主帥,指揮係統麵臨癱瘓,而且還將腹背受敵!
而有一些將領則選擇在原地死守,因為一旦掉頭,陣型必亂,屆時敵軍正麵衝鋒就勢必潰敗!
軍令不統一,各自為戰,那就注定必敗了。
隨著城門的打開,五千驍龍軍的正麵衝鋒已經開始了!
圍困西門的江南左副軍瞬間被衝得七零八落。
一時間,隻見戰場各處閃耀著戰陣掀起的各種幻影,什麽長槍、長刀、戰馬,甚至還有燕形、漁網、飛魚、蠻牛等等,造型各異,絢麗至極!
此役薛源投入了一萬驍龍軍精銳,一千五百騎兵,以及一萬寧遠軍精銳!
其中,寧遠軍由齊若水負責統領,她已被薛源封為了寧州右副督軍。
而驍龍軍則由齊元勝負責統領,他現在是寧州左副督軍!
至於騎兵,還是由馮昌山統領,他的官職是寧州神馳營統領。
而這些兵全都加起來,有一個統一的稱謂,叫“寧安神武軍”。
這名字是劍七起的。
薛源覺得不錯,名字威武霸氣又帶著保境安民的意思,就難得的誇了劍七一次,且采用了這個名字。
後來才知道,劍七的靈感來自於《腹黑王爺寵妃記》,那書裏的王爺就有一支神武軍。
那本書,劍七已經看到那王爺發現王妃其實是二婚,還有兩個兒子那一章節了。
看劇情好像挺緊張的,王妃覺得王爺嫌棄她二婚還暗地裏資助前夫是不夠愛她,憤然出走,睡在了男二家裏,王爺隻能去認錯,可謂雙方極限拉扯中,以至於劍七現在站在城頭還在看......
薛源決定,等打完仗之後要在境內進行一次文化領域的嚴打!
好在,城下的戰局沒有任何懸念,不需要劍七出手。
根本就是一邊倒屠殺的態勢。
畢竟論戰力,這五萬多江南左副軍,即便正麵展開陣型,也決然打不過兩萬多的寧州神武軍。
更何況,他們的指揮係統早已癱瘓,又分兵各處,士兵已如驚弓之鳥。
約莫打了半個時辰不到,地上就躺了一大片敵軍屍體。
然後就是江南左副軍成建製的投降和逃跑。
但是逃跑也沒那麽容易,三條迴去的路,早已被薛源提早派兵堵住。
如果想逃入山中,那依舊不容易,因為還有大批寧州遺老會以及縣尉的輔兵在附近各處山頭巡視,隨時捉拿逃跑的兵。
最容易的就是投降,或者往南,被趕入水中淹死。
大多數人選擇了投降。
畢竟一直有人在喊,“繳械不殺,優待俘虜!”
到黃昏的時候,戰場已進入打掃階段了。
一隊隊投降的江南左副軍士兵,在去掉盔甲和兵器後,被長繩捆住手,帶進了城池。
這裏頭,竟然還有錢鎮山。
錢鎮山跑得很早,但是跑出十幾裏地之後就被騎兵追上了。
他本來想自刎殉國的,但是後來想了想有些疼,就沒敢。
當他被帶到薛源跟前時,已是雙眼無神,如同行屍走肉一般。
“你殺了我吧。”他坐在地上,垂著頭,喃喃著說道。
薛源笑了笑,問,“錢將軍,何以如此冒進,孤軍殺到寧安城啊?”
錢鎮山自嘲地一笑,說,“王爺明知故問,誰能想到,王爺隻用了區區半個多月時間,便能讓那些兵效忠於你?是我,小覷了王爺!”
“也對。”薛源點點頭,又道,“那你覺得,趙鬥星手下那五萬宣北鎮撫軍精銳,可否攻下寧安城?”
錢鎮山又無力地一笑,抿了抿幹裂的嘴唇,說,“王爺還是明知故問。便是雙方擺開戰陣對壘,宣北鎮撫軍那五萬餘人,也決然不是王爺手下兵馬的對手。
更遑論你們占著守城之利,還有如此多墨家神器了。”
薛源微微一笑,拍了拍錢鎮山的肩,說,“卸甲歸田吧。也別迴陳啟年那了,迴去也是砍頭。我與你些盤纏,你順江而下,找個地方自謀生路去。”
錢鎮山聽完,訝異地看了薛源一眼。
“你,當真打算放我走?”
“繳械不殺,優待俘虜,本王豈會言而無信?”
出這個政策,他自然不是要立什麽人設。
而是因為如今的朝廷大軍,大都軍心渙散,有此一條,可極大地瓦解他們的戰意。
隻要這條規矩傳出去,且被眾所周知,那以後的仗就好打了。
錢鎮山怔怔地看了薛源許久。
最後才吐出幾個字。
“王爺......理當三分天下!”
頓了頓,又補充道,“可惜敗軍之將,無顏效命!”
說出這話來,錢鎮山的投靠之意表露無餘。
薛源當然不可能要他。
淡淡道,“去吧,當個百姓也不錯!”
錢鎮山被帶下去之後,楚宴修和薛晴兒的沉默更深了。
在楚宴修眼裏,薛源狂躁、乖張,心無城府、半無大計,但在這一戰,他看到了他是如何將對手戲弄於股掌之間,輕而易舉拿下對手的。
另外,他不殺降兵,手下的士兵也沒有絲毫虐待敵兵的舉動,以至於讓敵軍將領都忍不住主動提出效忠之意——按照儒家的標準,這是簡直就是“仁義之師”的典範。
而打造這樣一支軍隊,前前後後算起來,他用了一個月都不到!
“五皇子能做到嗎?”
這個疑問,第二次在他腦海中徘徊起來。
這次比上一次徘徊得更久,更直刺內心。
隻是,五皇子是天命之人,這個判斷不止是他一人下的,還有另外幾個與他同級別的大佬。
他們做出這個判斷,自然經過多方探索,照道理絕不可能有錯!
一代大儒楚宴修,突然體會到了什麽是“雲深不知處”的迷茫。
同樣迷茫的還有薛晴兒。
她第一次聽到薛源造反,是五皇子告訴她,六哥哥做了一件蠢事。
蠢到憑區區幾萬強行脅迫過來的兵,就想割據一地。
但現在她忽然覺得,這也不算蠢。
畢竟他的兵真的很強,雖然自己不懂軍事,但起碼能看到他的以少打多還能大勝......
想到這裏,她忽地看向薛源,說道,“六哥哥,看來你真的有當將軍的本領!既然如此,你為何不投靠五哥哥?五哥哥求賢若渴,隻要你投效他,他一定能讓你施展才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