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二章 原來如此!
穿成傻王爺,每天都讓反派破防 作者:鴻毛番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叫孫遠行?”薛源問。
“沒錯,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平波縣知縣孫遠行是也!”
“哦,站著做什麽,坐吧。”薛源一團和氣地指了指旁邊的座椅。
孫遠行愣了下,然後脖子一擰,“坐便坐!”
“又是個桀驁不馴的。”薛源微微一笑,又道,“平波縣有人口多少,地產幾何,說來本王聽聽。”
孫遠行不假思索道,“平波全縣九城十八鎮三百五十餘村,在冊人口總計三百三十一萬七千二百五十九人,去年交糧二十一萬石,折合官銀約十九萬兩。稅銀十一萬七千八百多兩,累加約三十一萬兩左右!”
薛源看向老周,問,“他沒胡說吧?寧安今年秋糧才交五萬多石,全年預計也不超過十萬石,他小小平波縣還沒寧安大,能翻一倍?”
老周皺了皺眉,道,“老奴也覺得稀奇,不過蘇管家那早已做過調查,迴頭一對就知道!”
卻聽孫遠行自信道,“錯一個數,可剮我一刀!”
薛源越發好奇,又問,“你們這糧是怎麽種的?是不是燒山種糧了?老孫啊,本王跟你說,這樣會水土流失的,咱們要可持續性發展,青山綠水才是金山銀山啊!”
江南道向來山地多,平地少,故而薛源才有此問。
薛源突如其來的“親切”讓早準備受死的孫遠行愣了下,他覺得這寧王好像跟自己想得不太一樣?
但還是冷冷地說道,“想不到王爺亦知水土涵養之道,卻是小覷王爺了。”
老周聽不下去了,怒道,“孫知縣,王爺跟前,你說話注點意吧!要不然吃苦的是你自己!”
薛源卻是擺擺手,笑嗬嗬道,“老周你別嚇唬他,他這是在誇本王呢。那啥,老孫,你接著說,你是怎麽種出這麽多糧的?”
見薛源態度越發誠懇,且問到了自己的得意之處,孫遠行終於忍不住侃侃而談了!
“迴王爺,平波縣靠海,多鹽堿地,故而耕地少。故而下官除了鼓勵農耕外,還在衙門設立了‘畜牲房’,專門指導百姓蓄養牲口!
如今,平波全縣蓄養羊三十餘萬隻,牛五萬多頭,雞更是不計其數!
以羊為例,朝廷規定,一隻活羊可抵兩石米稅,每年上繳三萬隻,就已有六萬石了!
牛一頭更抵十石米,每年上繳兩千頭,那就是兩萬石!
雞亦可交稅,田裏本身也有產出,如此加起來,一年上繳二十一萬石糧食,又有什麽稀奇?
我平波縣如今,從事於此相關行業者至少數十萬,大把人以此發家致富,王爺不信可查!”
薛源聽完頓時吃了一驚,好家夥這廝愣是把山地當成草原來經營了啊,這不科學吧?
忙問,”這麽多牛羊,平常都是放在山上嗎?那山上的草吃光了怎麽辦?冬天上哪吃草去?還有,這些牛羊就不得瘟疫麽,我聽說牛羊最怕的就是瘟疫。”
江南為何不適合大規模畜牧?一個原因是沒有大草場,而另一個更大的原因是天氣熱,集中蓄養的話,夏天牲口很容易得瘟疫,一批批死絕!
此時薛源表現得像個小學生,充滿了求知欲,連老周也是滿臉驚訝,畢竟在江南,農家偶養家畜是有的,但是大規模養殖卻是聞所未聞!
孫遠行見狀,脖子揚得更高了,聲音也越來越大了!
“王爺還是懂行的!草料問題,春夏之際山上有草,並不需要憂心!而冬夏之際,下官就依靠運河,從外地進幹草料,打碎後再與穀糠等混合,便足以牲口吃飽。
為此,下官也在衙門設了“草料房”,專門幫百姓解決秋冬草料問題。而本縣之內,以販賣秋冬草料為業的商人也成千上萬,這一環又養活了不少人!
至於王爺說的瘟疫問題,下官在每鎮、每鄉都設立了獸醫館,館內坐診大夫都由下官親自授課,個個都能獨當一麵!”
薛源打斷道,“你等下,獸醫由你親自授課?你還懂這個?”
“自然!下官家中五代皆是獸醫,有大批祖傳秘方,專治禽獸之疑難雜症!當然,隻要飼養得當,也不可能發生大規模瘟疫,我縣境內就從未發生過牲畜瘟疫!”
“從未......發生過牲畜瘟疫?”
“對,從來沒有,因為下官有一套避免瘟疫的飼養辦法!”
薛源心想,你狗屁的辦法,你平波縣沒有牲畜瘟疫,完全就是因為你頂了個“繁殖”的詞條好嗎?
薛源終於知道,這個“繁殖”詞條是什麽意思了!
就是可以不講道理的,無視科學原理的,把牲畜產量給拉上去!
薛源甚至相信,隻要這孫遠行去給牲口接生,牲口都能多生幾個!
他得出這個結論,當然不是沒原因的。
隻要想想劍七,這貨練劍了嗎?看武功秘籍了嗎?吃天材地寶了嗎?
沒有,但是他修為漲得比誰都快,而且不久的將來肯定能成為劍聖!
而這一切,隻因為他頭上有個大紅的“劍聖之資”的詞條!
但是薛源開心得腳趾頭都快拱出鞋麵了!
“這踏馬簡直是戰略型人才!”
寧州如果被朝廷圍困,最怕的是什麽?當然是缺糧了!
不過作為江南水鄉,寧州的糧食哪怕有缺口也不會太大,唯一可能缺的就是肉類!
正常的畜牧業,要消耗大量糧食,而且產出比例也不高,所以在缺糧的環境下,不可能發展這種產業。
這也是何不食肉糜成為笑話的原因。
但是這位孫大人,他可以!
有了肉,人們肚子裏有了油水,對穀物的需求自然大減,再加上寧州靠海有河,從來不缺魚,你就說還缺啥?
再有,他能增加牲口的產量,那是不是也可以增加馬匹的產量?
寶血戰馬屬不屬於馬匹?
寧州缺騎兵......騎兵缺馬......孫大人能生馬,哦不,能幫助生馬......問題是不是閉環了?
孫遠行忽然發現,寧王看自己的眼神似乎冒著火花,這種眼神他在青樓依稀見過,有些客人見著心儀的姑娘就是這樣,這種客人最不是人了,每次折騰姑娘之後,姑娘都要在屋裏哭很久。
別問孫遠行怎麽知道的,上京趕考那年,他在京城的青樓裏住過好一陣。
孫遠行正在疑惑王爺為何也這麽看自己的時候,卻聽王爺開口了。
“孫大人,這個知縣你就別當了。”
孫遠行有心理準備,淡淡道,“也去挖礦是嗎?”
“挖礦?”薛源笑了笑,說,“你這麽喜歡挖礦?寧州司戶參軍的位子也不要坐?”
孫遠行頓時目瞪口呆!
“寧州司戶參軍?”
這可是知州以下的第三把手,掌管全州賦稅、民生的高官,比知縣至少高了兩級!
孫遠行終於明白了,寧王並不是要清算各地知縣,而是在甄別官員!
他想起方才被打的、被發配去挖礦的幾位,幾乎都是百姓怨聲載道的。
唯一一個他知道官聲尚可的,隻是被解職,甚至沒有抄家,就讓他迴老家了!
而六個知縣當中,唯有他升官了!
“王爺知人善任,果然瞧出我是人才了!”
“這等明主,豈不是我苦苦尋覓的?”
孫遠行大喜,連忙跪地行了大禮!
“王爺,學生願為王爺效力!莫說司戶參軍,便是司戶小吏亦可!”
薛源笑著擺了擺手,說,“起來吧,本王還是喜歡你桀驁不馴的樣子。另外,晚上留下來一起吃飯,嚐嚐王府的手藝如何!”
孫遠行一聽,頓時覺得來前沒吃完的那碗紅燒肉不香了!
“王府的廚子,不知能做出何等美食?”
對於身為吃貨的他而言,再沒有什麽比這更好的獎賞了!
“沒錯,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平波縣知縣孫遠行是也!”
“哦,站著做什麽,坐吧。”薛源一團和氣地指了指旁邊的座椅。
孫遠行愣了下,然後脖子一擰,“坐便坐!”
“又是個桀驁不馴的。”薛源微微一笑,又道,“平波縣有人口多少,地產幾何,說來本王聽聽。”
孫遠行不假思索道,“平波全縣九城十八鎮三百五十餘村,在冊人口總計三百三十一萬七千二百五十九人,去年交糧二十一萬石,折合官銀約十九萬兩。稅銀十一萬七千八百多兩,累加約三十一萬兩左右!”
薛源看向老周,問,“他沒胡說吧?寧安今年秋糧才交五萬多石,全年預計也不超過十萬石,他小小平波縣還沒寧安大,能翻一倍?”
老周皺了皺眉,道,“老奴也覺得稀奇,不過蘇管家那早已做過調查,迴頭一對就知道!”
卻聽孫遠行自信道,“錯一個數,可剮我一刀!”
薛源越發好奇,又問,“你們這糧是怎麽種的?是不是燒山種糧了?老孫啊,本王跟你說,這樣會水土流失的,咱們要可持續性發展,青山綠水才是金山銀山啊!”
江南道向來山地多,平地少,故而薛源才有此問。
薛源突如其來的“親切”讓早準備受死的孫遠行愣了下,他覺得這寧王好像跟自己想得不太一樣?
但還是冷冷地說道,“想不到王爺亦知水土涵養之道,卻是小覷王爺了。”
老周聽不下去了,怒道,“孫知縣,王爺跟前,你說話注點意吧!要不然吃苦的是你自己!”
薛源卻是擺擺手,笑嗬嗬道,“老周你別嚇唬他,他這是在誇本王呢。那啥,老孫,你接著說,你是怎麽種出這麽多糧的?”
見薛源態度越發誠懇,且問到了自己的得意之處,孫遠行終於忍不住侃侃而談了!
“迴王爺,平波縣靠海,多鹽堿地,故而耕地少。故而下官除了鼓勵農耕外,還在衙門設立了‘畜牲房’,專門指導百姓蓄養牲口!
如今,平波全縣蓄養羊三十餘萬隻,牛五萬多頭,雞更是不計其數!
以羊為例,朝廷規定,一隻活羊可抵兩石米稅,每年上繳三萬隻,就已有六萬石了!
牛一頭更抵十石米,每年上繳兩千頭,那就是兩萬石!
雞亦可交稅,田裏本身也有產出,如此加起來,一年上繳二十一萬石糧食,又有什麽稀奇?
我平波縣如今,從事於此相關行業者至少數十萬,大把人以此發家致富,王爺不信可查!”
薛源聽完頓時吃了一驚,好家夥這廝愣是把山地當成草原來經營了啊,這不科學吧?
忙問,”這麽多牛羊,平常都是放在山上嗎?那山上的草吃光了怎麽辦?冬天上哪吃草去?還有,這些牛羊就不得瘟疫麽,我聽說牛羊最怕的就是瘟疫。”
江南為何不適合大規模畜牧?一個原因是沒有大草場,而另一個更大的原因是天氣熱,集中蓄養的話,夏天牲口很容易得瘟疫,一批批死絕!
此時薛源表現得像個小學生,充滿了求知欲,連老周也是滿臉驚訝,畢竟在江南,農家偶養家畜是有的,但是大規模養殖卻是聞所未聞!
孫遠行見狀,脖子揚得更高了,聲音也越來越大了!
“王爺還是懂行的!草料問題,春夏之際山上有草,並不需要憂心!而冬夏之際,下官就依靠運河,從外地進幹草料,打碎後再與穀糠等混合,便足以牲口吃飽。
為此,下官也在衙門設了“草料房”,專門幫百姓解決秋冬草料問題。而本縣之內,以販賣秋冬草料為業的商人也成千上萬,這一環又養活了不少人!
至於王爺說的瘟疫問題,下官在每鎮、每鄉都設立了獸醫館,館內坐診大夫都由下官親自授課,個個都能獨當一麵!”
薛源打斷道,“你等下,獸醫由你親自授課?你還懂這個?”
“自然!下官家中五代皆是獸醫,有大批祖傳秘方,專治禽獸之疑難雜症!當然,隻要飼養得當,也不可能發生大規模瘟疫,我縣境內就從未發生過牲畜瘟疫!”
“從未......發生過牲畜瘟疫?”
“對,從來沒有,因為下官有一套避免瘟疫的飼養辦法!”
薛源心想,你狗屁的辦法,你平波縣沒有牲畜瘟疫,完全就是因為你頂了個“繁殖”的詞條好嗎?
薛源終於知道,這個“繁殖”詞條是什麽意思了!
就是可以不講道理的,無視科學原理的,把牲畜產量給拉上去!
薛源甚至相信,隻要這孫遠行去給牲口接生,牲口都能多生幾個!
他得出這個結論,當然不是沒原因的。
隻要想想劍七,這貨練劍了嗎?看武功秘籍了嗎?吃天材地寶了嗎?
沒有,但是他修為漲得比誰都快,而且不久的將來肯定能成為劍聖!
而這一切,隻因為他頭上有個大紅的“劍聖之資”的詞條!
但是薛源開心得腳趾頭都快拱出鞋麵了!
“這踏馬簡直是戰略型人才!”
寧州如果被朝廷圍困,最怕的是什麽?當然是缺糧了!
不過作為江南水鄉,寧州的糧食哪怕有缺口也不會太大,唯一可能缺的就是肉類!
正常的畜牧業,要消耗大量糧食,而且產出比例也不高,所以在缺糧的環境下,不可能發展這種產業。
這也是何不食肉糜成為笑話的原因。
但是這位孫大人,他可以!
有了肉,人們肚子裏有了油水,對穀物的需求自然大減,再加上寧州靠海有河,從來不缺魚,你就說還缺啥?
再有,他能增加牲口的產量,那是不是也可以增加馬匹的產量?
寶血戰馬屬不屬於馬匹?
寧州缺騎兵......騎兵缺馬......孫大人能生馬,哦不,能幫助生馬......問題是不是閉環了?
孫遠行忽然發現,寧王看自己的眼神似乎冒著火花,這種眼神他在青樓依稀見過,有些客人見著心儀的姑娘就是這樣,這種客人最不是人了,每次折騰姑娘之後,姑娘都要在屋裏哭很久。
別問孫遠行怎麽知道的,上京趕考那年,他在京城的青樓裏住過好一陣。
孫遠行正在疑惑王爺為何也這麽看自己的時候,卻聽王爺開口了。
“孫大人,這個知縣你就別當了。”
孫遠行有心理準備,淡淡道,“也去挖礦是嗎?”
“挖礦?”薛源笑了笑,說,“你這麽喜歡挖礦?寧州司戶參軍的位子也不要坐?”
孫遠行頓時目瞪口呆!
“寧州司戶參軍?”
這可是知州以下的第三把手,掌管全州賦稅、民生的高官,比知縣至少高了兩級!
孫遠行終於明白了,寧王並不是要清算各地知縣,而是在甄別官員!
他想起方才被打的、被發配去挖礦的幾位,幾乎都是百姓怨聲載道的。
唯一一個他知道官聲尚可的,隻是被解職,甚至沒有抄家,就讓他迴老家了!
而六個知縣當中,唯有他升官了!
“王爺知人善任,果然瞧出我是人才了!”
“這等明主,豈不是我苦苦尋覓的?”
孫遠行大喜,連忙跪地行了大禮!
“王爺,學生願為王爺效力!莫說司戶參軍,便是司戶小吏亦可!”
薛源笑著擺了擺手,說,“起來吧,本王還是喜歡你桀驁不馴的樣子。另外,晚上留下來一起吃飯,嚐嚐王府的手藝如何!”
孫遠行一聽,頓時覺得來前沒吃完的那碗紅燒肉不香了!
“王府的廚子,不知能做出何等美食?”
對於身為吃貨的他而言,再沒有什麽比這更好的獎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