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衣冠南渡
重生駙馬:開局被公主捉奸在床 作者:明月關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山海的兒子,名為於震。
他聞言,不由一怔,詫異道:“父親,發生什麽事了?為什麽忽然要南遷?最近北狄那邊,也沒有什麽動靜啊!”
先前,北狄橫掃北境,即將攻破朔北關。
京師之中,人心惶惶。
不少大臣主張放棄京師,衣冠南渡。
女帝當時沒有同意。
並非是因為大周的祖訓“天子守城門,君王死社稷”。
而是因為,女帝聽信方士神棍的話,認為京師是九州龍脈匯聚所在。
隻有在京師,她才有可能修煉成仙,霞舉飛升。
因為這個荒唐的理由,女帝並未遷都。
現如今,北狄退兵,北境暫時安寧,就連鎮國公葉無畏都班師迴朝,在家中休養生息。
父親為什麽忽然要舉家南遷?
於山海歎息一聲:“禍事了!而且是天大的禍事,比北狄南侵還要嚴重!白蓮宗...恐怕要反!”
嘶...
於震頓時倒吸一口涼氣,滿臉惶恐之色。
北狄固然兇悍。
可白蓮宗的實力,還要在北狄之上。
最重要的是,白蓮宗將大周朝堂上下,滲透得猶如篩子一般。
白蓮宗若是真的造反。
攻陷京師,是分分鍾的事。
於山海臉色難看:“為父是朝廷重臣,暫時不方便離開京師。你帶著家眷和銀子先走一步!等到合適的時機,我會南下與你們匯合。”
人想走,很簡單。
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問題在於,處理京師的產業,卻很麻煩。
比如店鋪、田產,都要拋售。
還有,如何把銀子運出京師,也是一大難題。
於震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點頭道:“父親,我明白了!立刻去辦!”
於山海揮揮手:“去吧!越快越好!”
於震立刻前往牙行,把家中的產業,比如店鋪之類,全都低價出售。
於山海則是拿著鋤頭來到院子裏,來到一棵大榆樹下,將泥土刨開。
下麵埋著許多瓦罐。
打開罐子一看,裏麵塞滿了金錠和銀錠。
光是這些黃金白銀,加起來就有數萬兩之多。
再加上出售產業的銀子,足有十萬兩!
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於山海是刑部尚書,官階跟知府高多了。
這些銀子是他這些年來,昧著良心搜刮來的民脂民膏。
他雖然天天在女帝麵前哭窮。
說自己沒錢,上朝還穿帶補丁的衣服。
實則,於山海富得流油。
隻是他把搜刮來的銀子,全都埋在地下,打算傳給後世子孫。
其實,不光於山海。
朝廷裏的大臣,哪個不是賺得盆滿缽滿,跟老鼠一樣,把銀子埋在地下。
女帝就算知道,又能如何?
除非抄家,掘地三尺把他們藏起來的銀子找出來。
否則,哪怕是女帝也無可奈何。
當天晚上。
一支車隊就從於山海的家中出來。
於老婦人哭哭啼啼,手中拿著錦帕抹淚:“兒子,您可千萬要多保重!”
於山海也忍不住鼻子發酸:“娘,您放心,過了多久,兒子就去南方找你們!”
一家人抱頭痛哭了一陣。
於山海從懷裏拿出一張紙,遞給兒子:“這是出城令,你到了城門就拿出來,沒人敢攔你!”
雖說女帝下旨,京師戒嚴,任何人不得出入。
實際上,隻準州官放火,不讓百姓點燈。
百姓們肯定是出不去城的。
但是,大臣們卻有辦法。
他們利用職務之便,搗鼓出來一個出城令。
隻要手持出城令,就可以暢通無阻。
於震把出城令收入懷裏,跟於山海揮手道別之後,就上了馬車,朝著南門的方向行去。
剛開始,倒是一切正常。
由於實行戒嚴,所有商鋪關門,路上行人寥寥無幾。
可是他快要到了南門的時候,卻發現前麵有許多馬車,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咦?”
“這不是於公子嗎?”
“你也出城啊!”
周遭的馬車上,跳下來許多年輕人,麵露詫異之色。
於震一看,有些驚訝。
這些人,他都認識。
是朝堂上其他大臣的公子。
難道,他們也打算出城?
“於公子,你父親身居高位,消息靈通!是不是白蓮宗,真的要反?”
“那還用問?若不是白蓮宗要反,於公子怎麽會拖家帶口,連夜出城。”
“我也得到消息,白蓮宗必反!”
“哎,一旦白蓮宗攻打京師,一定會生靈塗炭!”
這些官家公子們聚在一起,長籲短歎,唏噓不已。
他們倒不是在乎京師百姓的安危。
而是因為,他們在京師是人上人。
到了南方,人生地不熟的,恐怕要受當地士族的窩囊氣。
於震本來還擔心,怕城門守軍不讓他出城。
現在他發現有這麽多同道中人,人多勢眾,頓時就不怕了。
“前麵怎麽迴事?”於震詫異道:“為什麽堵成這樣?”
一位公子道:“不太清楚,說是城門守軍不肯放行。”
於震眉頭微皺:“有出城令也不行?”
公子答道:“不行。”
於震頓時火冒三丈:“城門的守軍,算是什麽東西!一群丘八而已,也敢擋咱們的路?大家跟我一起去,跟他們理論!”
有人帶頭,事情就好辦了。
官家公子們心中本就不爽。
好端端的,忽然要居家搬遷,背井離鄉去南方的煙瘴之地。
城門的守軍,居然不讓他們出城?
簡直是豈有此理!
於是,一群人浩浩蕩蕩來到城門處。
果然見到城門緊閉。
守城的並非尋常守軍,而是金吾衛。
葉隨雲和雲鸞公主也在。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圈子。
比如葉隨雲,他是鎮國公世子,是勳貴圈的。
於震這些官家公子,都是大臣們的兒子,是另一個圈子。
雙方互相看不上眼,平日裏井水不犯河水。
因此,於震並不認識葉隨雲,走過來嚷嚷道:“你知道我是誰嗎?還不開城門放人?”
葉隨雲微微一笑,道:“你是?”
於震傲然道:“我是刑部於尚書的兒子!”
其他公子哥,紛紛自報家門。
葉隨雲笑嘻嘻道:“那你們知道我是誰嗎?”
於震和公子哥們搖頭。
他們目中無人慣了,誰知道葉隨雲是哪根蔥,哪頭蒜。
葉隨雲冷笑道:“不知道?那就好辦了!來人,把他們全部拿下!”
他聞言,不由一怔,詫異道:“父親,發生什麽事了?為什麽忽然要南遷?最近北狄那邊,也沒有什麽動靜啊!”
先前,北狄橫掃北境,即將攻破朔北關。
京師之中,人心惶惶。
不少大臣主張放棄京師,衣冠南渡。
女帝當時沒有同意。
並非是因為大周的祖訓“天子守城門,君王死社稷”。
而是因為,女帝聽信方士神棍的話,認為京師是九州龍脈匯聚所在。
隻有在京師,她才有可能修煉成仙,霞舉飛升。
因為這個荒唐的理由,女帝並未遷都。
現如今,北狄退兵,北境暫時安寧,就連鎮國公葉無畏都班師迴朝,在家中休養生息。
父親為什麽忽然要舉家南遷?
於山海歎息一聲:“禍事了!而且是天大的禍事,比北狄南侵還要嚴重!白蓮宗...恐怕要反!”
嘶...
於震頓時倒吸一口涼氣,滿臉惶恐之色。
北狄固然兇悍。
可白蓮宗的實力,還要在北狄之上。
最重要的是,白蓮宗將大周朝堂上下,滲透得猶如篩子一般。
白蓮宗若是真的造反。
攻陷京師,是分分鍾的事。
於山海臉色難看:“為父是朝廷重臣,暫時不方便離開京師。你帶著家眷和銀子先走一步!等到合適的時機,我會南下與你們匯合。”
人想走,很簡單。
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問題在於,處理京師的產業,卻很麻煩。
比如店鋪、田產,都要拋售。
還有,如何把銀子運出京師,也是一大難題。
於震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點頭道:“父親,我明白了!立刻去辦!”
於山海揮揮手:“去吧!越快越好!”
於震立刻前往牙行,把家中的產業,比如店鋪之類,全都低價出售。
於山海則是拿著鋤頭來到院子裏,來到一棵大榆樹下,將泥土刨開。
下麵埋著許多瓦罐。
打開罐子一看,裏麵塞滿了金錠和銀錠。
光是這些黃金白銀,加起來就有數萬兩之多。
再加上出售產業的銀子,足有十萬兩!
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於山海是刑部尚書,官階跟知府高多了。
這些銀子是他這些年來,昧著良心搜刮來的民脂民膏。
他雖然天天在女帝麵前哭窮。
說自己沒錢,上朝還穿帶補丁的衣服。
實則,於山海富得流油。
隻是他把搜刮來的銀子,全都埋在地下,打算傳給後世子孫。
其實,不光於山海。
朝廷裏的大臣,哪個不是賺得盆滿缽滿,跟老鼠一樣,把銀子埋在地下。
女帝就算知道,又能如何?
除非抄家,掘地三尺把他們藏起來的銀子找出來。
否則,哪怕是女帝也無可奈何。
當天晚上。
一支車隊就從於山海的家中出來。
於老婦人哭哭啼啼,手中拿著錦帕抹淚:“兒子,您可千萬要多保重!”
於山海也忍不住鼻子發酸:“娘,您放心,過了多久,兒子就去南方找你們!”
一家人抱頭痛哭了一陣。
於山海從懷裏拿出一張紙,遞給兒子:“這是出城令,你到了城門就拿出來,沒人敢攔你!”
雖說女帝下旨,京師戒嚴,任何人不得出入。
實際上,隻準州官放火,不讓百姓點燈。
百姓們肯定是出不去城的。
但是,大臣們卻有辦法。
他們利用職務之便,搗鼓出來一個出城令。
隻要手持出城令,就可以暢通無阻。
於震把出城令收入懷裏,跟於山海揮手道別之後,就上了馬車,朝著南門的方向行去。
剛開始,倒是一切正常。
由於實行戒嚴,所有商鋪關門,路上行人寥寥無幾。
可是他快要到了南門的時候,卻發現前麵有許多馬車,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咦?”
“這不是於公子嗎?”
“你也出城啊!”
周遭的馬車上,跳下來許多年輕人,麵露詫異之色。
於震一看,有些驚訝。
這些人,他都認識。
是朝堂上其他大臣的公子。
難道,他們也打算出城?
“於公子,你父親身居高位,消息靈通!是不是白蓮宗,真的要反?”
“那還用問?若不是白蓮宗要反,於公子怎麽會拖家帶口,連夜出城。”
“我也得到消息,白蓮宗必反!”
“哎,一旦白蓮宗攻打京師,一定會生靈塗炭!”
這些官家公子們聚在一起,長籲短歎,唏噓不已。
他們倒不是在乎京師百姓的安危。
而是因為,他們在京師是人上人。
到了南方,人生地不熟的,恐怕要受當地士族的窩囊氣。
於震本來還擔心,怕城門守軍不讓他出城。
現在他發現有這麽多同道中人,人多勢眾,頓時就不怕了。
“前麵怎麽迴事?”於震詫異道:“為什麽堵成這樣?”
一位公子道:“不太清楚,說是城門守軍不肯放行。”
於震眉頭微皺:“有出城令也不行?”
公子答道:“不行。”
於震頓時火冒三丈:“城門的守軍,算是什麽東西!一群丘八而已,也敢擋咱們的路?大家跟我一起去,跟他們理論!”
有人帶頭,事情就好辦了。
官家公子們心中本就不爽。
好端端的,忽然要居家搬遷,背井離鄉去南方的煙瘴之地。
城門的守軍,居然不讓他們出城?
簡直是豈有此理!
於是,一群人浩浩蕩蕩來到城門處。
果然見到城門緊閉。
守城的並非尋常守軍,而是金吾衛。
葉隨雲和雲鸞公主也在。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圈子。
比如葉隨雲,他是鎮國公世子,是勳貴圈的。
於震這些官家公子,都是大臣們的兒子,是另一個圈子。
雙方互相看不上眼,平日裏井水不犯河水。
因此,於震並不認識葉隨雲,走過來嚷嚷道:“你知道我是誰嗎?還不開城門放人?”
葉隨雲微微一笑,道:“你是?”
於震傲然道:“我是刑部於尚書的兒子!”
其他公子哥,紛紛自報家門。
葉隨雲笑嘻嘻道:“那你們知道我是誰嗎?”
於震和公子哥們搖頭。
他們目中無人慣了,誰知道葉隨雲是哪根蔥,哪頭蒜。
葉隨雲冷笑道:“不知道?那就好辦了!來人,把他們全部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