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董卓的任命
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 作者:工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俊成為了安南節度使,包括段塵在內整個華夏人都想不到的。
雖然是邊境地區的節度使,還是從嶺南地區分割出來的,但這相比先前的交趾太守也是天壤之別。
這基本上是兩個品階的晉升,更為重要的是從早先的主政太守,一躍成為掌控一地軍政大權的節度使。
雖然還受到大唐的節製,但張俊幾乎可以完全和其它秘境獨立勢力相提並論。
在段塵治理遼東的這些時日,華夏軍部將整個大唐的安排全部轉移在安南,先後利用張俊影響力設計了多個華夏探索者作為安南地區的地方太守。
並且在早先世家影響力被段塵削弱的背景下,開始用自己人加強對地方的掌控。
如此時間一長,哪怕是張俊被調走,但是華夏對於安南地區的影響早已經根深蒂固。
交趾城中,張俊打開直播,忙碌著成為安南節度使後的各項事務。
此時在他麵前的是一張長長的統計表單,這張表單是張俊麾下的人根據段塵的標注在各地搜尋出來的大批財貨和糧草。
望著這些資源,此時的張俊還是有些難以相信的不真實感。
“段塵·····”
他口中呢喃著段塵的名字,一時間竟然說不出話來。
到了現在,張俊除了拚命發展報國,還能說些什麽呢?
叫來了心腹,他便做出安排:
“聯係安南剛剛遷移過來的安家和李家,將這份表單交給他們,這是組建商會的資源。”
看著心腹離去辦事,張俊又叫來了一名將軍,等待這將領走入屋子行禮之後,眼看四下無人,行動也逐漸隨意起來。
“常和,我好不容易從北境把你調動過來,你就是這樣報答我的?”
張俊麵色帶笑走上前,一把將想要坐到桌子上的常和給拽了下來。
“什麽事情,你就說吧,我們的大唐區統領。”
常和起身站直,望向張俊麵色也嚴肅起來。
“嗯,這份表單你拿過去,我準備安排建設一支新的安南軍,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來負責,現在距離國戰擂台還有一個月,多挑一些老兵,要快點形成戰鬥力。”
聽完此話,常和接過表單,越看嘴角的弧度就越大:
“張俊,真有你的,有了這錢糧,我們還有什麽事情不好說。”
“這件事情要注重保密,此外這並不是我自己找的,是前些時間三國統領過來留下的。”
張俊交代道。
聽完此話,常和沉默了下來,神情複雜。
三國的統領給他們大唐區的實在是太多了,越是提到段塵,常和就越感覺自己是個廢物。
“好了,別再多想了,段塵都說了:都是華夏的一份子。那我們還有什麽好矯情的,好好幹,這次國戰擂台我就看你大發神威了。”
張俊走上前去拍拍常和肩膀,這位將領年紀比他還年輕一些,這些年在北境也是戰功赫赫,實力達到了六階武將。
早先張俊沒有被提拔時,就是常和扛起的大唐區大梁、
隻是可惜沒有根據地,如今張俊掌控一方,正是需要這樣的人才。
····
神話三國
遼東
段塵的冊封文書正式的下來了,這是冊封段塵為遼東國相的文書,是董卓控製的朝廷下發的。
此時18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戰爭還在繼續,並且按照曆史來說還要持續半年的時間。
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前,所謂的大漢朝堂早已經名存實亡。
這封冊封文書不僅僅是段塵有,掌控朝堂的董卓麵臨著十八路諸侯的壓力,急需拉攏各地豪強。
這次的文書下達,就代表著朝堂影響力的步步削弱,真正的群雄割據爭霸時代要開啟了。
“卻沒想到,我竟然真的上了這漢末諸侯的名單!”
送走使者之後段塵一陣恍惚,這是來自親身參與曆史之後留下的不真實感。
這份文書既然送過來了,那段塵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這能夠更加的增強他主政遼東的合法性,同時也能夠為屬下進行封官。
不過按照他現在的權力,也就是掌控一郡而已,隻能冊封裨將和郡丞郡尉等,這些等留到往後細細研究。
而當這份朝堂冊封下發過後,整個幽州頗不寧靜···
襄平城公孫家
公孫度將案牘上的竹簡猛地扔到地上,望向府衙內一眾文臣武將有些激動:
“朝廷真的是完了,如此賊寇不剿滅就算了,竟然進行冊封,難道我大漢真的就孱弱至此了?”
他口中說著,下方楊毅等人卻是滿臉無奈。
如果不是朝廷孱弱,董卓又怎麽會不顧及三戶法來冊封本地的世家大族。
公孫家族能有在遼東主政的合法性,那有刀兵的之利的段塵又怎麽可能不會被冊封?
“不行,當下整個遼河以西盡數被這段塵掌控,並且已經開始染指玄菟郡與遼西郡,前段時間不僅搶奪我遼東各個世家土地,還誘騙掌控大批流民。”
“如果任由其發展下去,那這遼東豈不是真的盡歸段塵了?”
公孫度很此時很慌。
如果是段塵剛剛嶄露頭角之時,他還有著拉攏的心思,而現在當段塵攻下昌黎徹底掌控遼東國後,他便有些緊張了。
一支具有一定軍力,還有大片根據地的勢力擋在了他們麵前,還截斷了他們與中原的通道,這太可怕了···
“主公,萬萬不可!”
陽儀走上前躬身說道。
隨後他接著解釋:
“當下樂浪郡(朝鮮半島北部)還未完全控製,如果貿然向遼東國進兵,那樂浪人必反,我們早先努力也要功虧一簣。”
楊毅也走上前去表示反對:
“主公,這段塵單單掌控遼東一國,也就是一郡之地,無論吸引多少流民,終究是成不了氣候,等待我們徹底掌控樂浪郡,威服玄菟郡,進駐遼西郡,段塵必然歸服。”
當下的情況公孫度麾下文臣都能看出來,段塵剛來遼東,相比公孫家族根基尚淺,沒有必要大舉進攻最終兩敗俱傷。
被麾下文臣連番勸阻,公孫度的情緒也緩和了一些,但還是沒有放棄進攻的心思,再次問道:
“我們在掌控樂浪郡,那段塵也不會完全沒有動作,如若其先我們一步進駐遼西,那當如何?”
聽完此話,楊毅走上前去接著道:
“那段塵剛剛進駐遼東就得罪世家豪族,內部民望尚且不穩定又談何進駐遼西,我看長此以往,段塵不攻自破也。”
陽儀點頭之後跟著說道:
“遼東國靠近烏桓,公孫瓚將軍南下,烏桓動作活躍,有著烏桓牽製,這段塵無論如何也翻不起什麽風浪來。”
聽候麾下人才一番分析,公孫度也放下心來,臉色也不在那般難看,向著兒子公孫康交代:
“那段塵組建了所謂的遼東堅兵與遼東鐵騎,以遼東為名,有精銳的名聲,我方漁陽遊騎的訓練也要快上一些,不要被這遼東鐵騎超過了。”
公孫康聽後站出應是。
所謂的漁陽遊騎,是公孫家族手下掌控的一支精銳騎兵,以騎射為主,算是遼東不可多得的精銳。
遼東郡格局尚且平息。
但幽州的風波卻還未停止。
薊縣城內,劉虞同樣很焦慮,他被漢靈帝調任過來已經多年,但這些年一直受到名義上的屬下前將軍公孫瓚的掣肘。
公孫瓚參與討伐董卓後,劉虞能夠明顯感覺到自己舒服了許多,無論是日常主政還是應對烏桓,都算是得心應手。
隻是在這遼東地區突然冒出來的一股勢力打破了他一直想要維持的平衡。
處理完流民安置的事務之後劉虞叫來了手下的小吏,拿出一份早已經寫好的絹帛文書交代道:
“將這個交送給遼東段塵。”
小吏接過文書隨後離開,宮室內又變的空蕩。
劉虞停下手頭的工作,就這樣雙手背後仔細思索:
“這段塵的出現,能不能成為我遏製公孫瓚的幫手?”
公孫瓚馬上就要迴來了,所謂的18路聯軍在虎牢關外被阻攔了這麽長時間,估計到了最後也就是自討沒趣。
但是這對劉虞來說不是什麽好消息。
幽州很大,但卻也很小,一個幽州牧劉虞,一個公孫瓚,隨著漢室衰微兩大勢力之間的爭鬥越發的白熱化了。
而這所謂的一切,和遠在遼東的段塵關係並不算大。
和華夏百姓的關係也不大。
雖然是邊境地區的節度使,還是從嶺南地區分割出來的,但這相比先前的交趾太守也是天壤之別。
這基本上是兩個品階的晉升,更為重要的是從早先的主政太守,一躍成為掌控一地軍政大權的節度使。
雖然還受到大唐的節製,但張俊幾乎可以完全和其它秘境獨立勢力相提並論。
在段塵治理遼東的這些時日,華夏軍部將整個大唐的安排全部轉移在安南,先後利用張俊影響力設計了多個華夏探索者作為安南地區的地方太守。
並且在早先世家影響力被段塵削弱的背景下,開始用自己人加強對地方的掌控。
如此時間一長,哪怕是張俊被調走,但是華夏對於安南地區的影響早已經根深蒂固。
交趾城中,張俊打開直播,忙碌著成為安南節度使後的各項事務。
此時在他麵前的是一張長長的統計表單,這張表單是張俊麾下的人根據段塵的標注在各地搜尋出來的大批財貨和糧草。
望著這些資源,此時的張俊還是有些難以相信的不真實感。
“段塵·····”
他口中呢喃著段塵的名字,一時間竟然說不出話來。
到了現在,張俊除了拚命發展報國,還能說些什麽呢?
叫來了心腹,他便做出安排:
“聯係安南剛剛遷移過來的安家和李家,將這份表單交給他們,這是組建商會的資源。”
看著心腹離去辦事,張俊又叫來了一名將軍,等待這將領走入屋子行禮之後,眼看四下無人,行動也逐漸隨意起來。
“常和,我好不容易從北境把你調動過來,你就是這樣報答我的?”
張俊麵色帶笑走上前,一把將想要坐到桌子上的常和給拽了下來。
“什麽事情,你就說吧,我們的大唐區統領。”
常和起身站直,望向張俊麵色也嚴肅起來。
“嗯,這份表單你拿過去,我準備安排建設一支新的安南軍,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來負責,現在距離國戰擂台還有一個月,多挑一些老兵,要快點形成戰鬥力。”
聽完此話,常和接過表單,越看嘴角的弧度就越大:
“張俊,真有你的,有了這錢糧,我們還有什麽事情不好說。”
“這件事情要注重保密,此外這並不是我自己找的,是前些時間三國統領過來留下的。”
張俊交代道。
聽完此話,常和沉默了下來,神情複雜。
三國的統領給他們大唐區的實在是太多了,越是提到段塵,常和就越感覺自己是個廢物。
“好了,別再多想了,段塵都說了:都是華夏的一份子。那我們還有什麽好矯情的,好好幹,這次國戰擂台我就看你大發神威了。”
張俊走上前去拍拍常和肩膀,這位將領年紀比他還年輕一些,這些年在北境也是戰功赫赫,實力達到了六階武將。
早先張俊沒有被提拔時,就是常和扛起的大唐區大梁、
隻是可惜沒有根據地,如今張俊掌控一方,正是需要這樣的人才。
····
神話三國
遼東
段塵的冊封文書正式的下來了,這是冊封段塵為遼東國相的文書,是董卓控製的朝廷下發的。
此時18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戰爭還在繼續,並且按照曆史來說還要持續半年的時間。
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前,所謂的大漢朝堂早已經名存實亡。
這封冊封文書不僅僅是段塵有,掌控朝堂的董卓麵臨著十八路諸侯的壓力,急需拉攏各地豪強。
這次的文書下達,就代表著朝堂影響力的步步削弱,真正的群雄割據爭霸時代要開啟了。
“卻沒想到,我竟然真的上了這漢末諸侯的名單!”
送走使者之後段塵一陣恍惚,這是來自親身參與曆史之後留下的不真實感。
這份文書既然送過來了,那段塵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這能夠更加的增強他主政遼東的合法性,同時也能夠為屬下進行封官。
不過按照他現在的權力,也就是掌控一郡而已,隻能冊封裨將和郡丞郡尉等,這些等留到往後細細研究。
而當這份朝堂冊封下發過後,整個幽州頗不寧靜···
襄平城公孫家
公孫度將案牘上的竹簡猛地扔到地上,望向府衙內一眾文臣武將有些激動:
“朝廷真的是完了,如此賊寇不剿滅就算了,竟然進行冊封,難道我大漢真的就孱弱至此了?”
他口中說著,下方楊毅等人卻是滿臉無奈。
如果不是朝廷孱弱,董卓又怎麽會不顧及三戶法來冊封本地的世家大族。
公孫家族能有在遼東主政的合法性,那有刀兵的之利的段塵又怎麽可能不會被冊封?
“不行,當下整個遼河以西盡數被這段塵掌控,並且已經開始染指玄菟郡與遼西郡,前段時間不僅搶奪我遼東各個世家土地,還誘騙掌控大批流民。”
“如果任由其發展下去,那這遼東豈不是真的盡歸段塵了?”
公孫度很此時很慌。
如果是段塵剛剛嶄露頭角之時,他還有著拉攏的心思,而現在當段塵攻下昌黎徹底掌控遼東國後,他便有些緊張了。
一支具有一定軍力,還有大片根據地的勢力擋在了他們麵前,還截斷了他們與中原的通道,這太可怕了···
“主公,萬萬不可!”
陽儀走上前躬身說道。
隨後他接著解釋:
“當下樂浪郡(朝鮮半島北部)還未完全控製,如果貿然向遼東國進兵,那樂浪人必反,我們早先努力也要功虧一簣。”
楊毅也走上前去表示反對:
“主公,這段塵單單掌控遼東一國,也就是一郡之地,無論吸引多少流民,終究是成不了氣候,等待我們徹底掌控樂浪郡,威服玄菟郡,進駐遼西郡,段塵必然歸服。”
當下的情況公孫度麾下文臣都能看出來,段塵剛來遼東,相比公孫家族根基尚淺,沒有必要大舉進攻最終兩敗俱傷。
被麾下文臣連番勸阻,公孫度的情緒也緩和了一些,但還是沒有放棄進攻的心思,再次問道:
“我們在掌控樂浪郡,那段塵也不會完全沒有動作,如若其先我們一步進駐遼西,那當如何?”
聽完此話,楊毅走上前去接著道:
“那段塵剛剛進駐遼東就得罪世家豪族,內部民望尚且不穩定又談何進駐遼西,我看長此以往,段塵不攻自破也。”
陽儀點頭之後跟著說道:
“遼東國靠近烏桓,公孫瓚將軍南下,烏桓動作活躍,有著烏桓牽製,這段塵無論如何也翻不起什麽風浪來。”
聽候麾下人才一番分析,公孫度也放下心來,臉色也不在那般難看,向著兒子公孫康交代:
“那段塵組建了所謂的遼東堅兵與遼東鐵騎,以遼東為名,有精銳的名聲,我方漁陽遊騎的訓練也要快上一些,不要被這遼東鐵騎超過了。”
公孫康聽後站出應是。
所謂的漁陽遊騎,是公孫家族手下掌控的一支精銳騎兵,以騎射為主,算是遼東不可多得的精銳。
遼東郡格局尚且平息。
但幽州的風波卻還未停止。
薊縣城內,劉虞同樣很焦慮,他被漢靈帝調任過來已經多年,但這些年一直受到名義上的屬下前將軍公孫瓚的掣肘。
公孫瓚參與討伐董卓後,劉虞能夠明顯感覺到自己舒服了許多,無論是日常主政還是應對烏桓,都算是得心應手。
隻是在這遼東地區突然冒出來的一股勢力打破了他一直想要維持的平衡。
處理完流民安置的事務之後劉虞叫來了手下的小吏,拿出一份早已經寫好的絹帛文書交代道:
“將這個交送給遼東段塵。”
小吏接過文書隨後離開,宮室內又變的空蕩。
劉虞停下手頭的工作,就這樣雙手背後仔細思索:
“這段塵的出現,能不能成為我遏製公孫瓚的幫手?”
公孫瓚馬上就要迴來了,所謂的18路聯軍在虎牢關外被阻攔了這麽長時間,估計到了最後也就是自討沒趣。
但是這對劉虞來說不是什麽好消息。
幽州很大,但卻也很小,一個幽州牧劉虞,一個公孫瓚,隨著漢室衰微兩大勢力之間的爭鬥越發的白熱化了。
而這所謂的一切,和遠在遼東的段塵關係並不算大。
和華夏百姓的關係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