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豪族怎麽辦?
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 作者:工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嘉總是喜歡裝出波瀾不驚的樣子,臉昂起來,鼻子翹起,一邊用手捋順自己好不容易留出來的美髯,一遍用平淡的語氣說道:
“如果為主公打贏遼東大戰之前,如此多的名士豪族投奔確實稀奇,更多還是投入公孫度而去;但如今主公打贏了遼東大戰,那您就是大漢的破虜校尉,遼東四郡之主,稱霸關外的一方諸侯,虎視中原的一方霸主,退烏桓破鮮卑的大漢翹楚,重黎民安百姓的仁義之君····”
郭嘉越吹段塵越是感到尷尬,啥時候他在大漢也能闖出來如此名聲了,隨之趕忙製止:
“好了!好了!奉孝的意思我明白了。”
說起來其實也很簡單,天下人特別是豪族世家乃至於所謂名士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實實在在的明白,這天下誰才是潛力股。
段塵現在的情況便是,進一步能夠出山海關爭霸中原,退一步也能扼守山海關成為關外霸主,割據一方。
相比中原局勢不明朗的紛亂不休,能夠提早的移民關外享受安穩和平,甚至能夠提早投資段塵這個潛力股,的確是非常有性價比的。
“這樣吧,先給這些人才安排一些崗位,讓他們先幹活幾個月,過後我們再行考核,名士或者背後有世家支撐的,你自己看吧,我的意思是或許能夠成立一個遼東書院。”
段塵現在忙的團團轉,豪族的事情還沒安定,自然是不能接見,隻得是先行讓郭嘉出麵安排了。
在大漢這裏,雖然他背後有國家支撐,但很多東西也要入鄉隨俗,舉孝廉了這麽多年,他上來直接提出要搞科舉,那絕對是找死。
此外義務教育的推行也是一樣,隻能是等到經濟發展一些,造紙術等再普及一些,百姓生活再富足一些,才能完全推行,現在創辦學校挺好。
“主公,那些名士中確實有很不錯的人才,等到此事過後,您一定要親自召見。”
郭嘉有些難受,本來是想要找些人幹活的,現在倒是給自己加活幹了。
他是有分寸的,現在他雖然算是段塵的謀主,無論是選人用人都可以,但有一個前提就是先讓段塵看過了,要不然就算是越權了。
不過如今段塵確實忙碌,他還不能催促過多,直接是接著稟報:
“主公,還有一件事情,甄家來了。”
隨後,他接著說道:
“臣與甄家有些交情,這次前來估計也是探探口風的。”
其實交情不交情的倒是其次,主要是這個河北巨富竟然來到了遼東,確實讓段塵挺意外的。
“這樣吧,等此事過後,我會親自見見的。”
這些天世家豪族已經開始有了買地的需求,每每都被段塵先行製止,今晚確實也是要有個說法了。
相互對視一眼,段塵便讓人前去安排豪族見麵的事宜,地點就選在將軍府內的修建好的大型會議室中。
·····
夜晚的昌黎城同樣燈火通明。
街道之上來往的行人不減反增。
來迴有專門的警務兵巡邏,一年下來自然也不會再有不長眼的擾亂治安。
此時的昌黎經過幾次人口大遷移,單單城區人口就已經超過50萬人,放到當前的大漢也算是一大城了。
除了長安,洛陽,鄴城等幾座大都市,其它的也不遑多讓。
豪族的馬車行駛在城中的街道上,發出滋滋聲響,和那些依然來往的客車格格不入。
生活幾天,他們也熟悉了所謂的交通規則,趕往將軍府的一路上倒是沒有人出什麽新時代車禍。
馬車停在專門的停車場,從中下來的無一不是一身綢緞,乃至於穿金戴銀的貴人,有的還隨身帶著佩劍,身邊跟著部曲侍衛和陪同丫鬟,看起來非富即貴。
整個遼東新舊貴人,但就在此時的將軍府,恐怕都能牽扯一半出來。
段塵安排人招待的非常客氣周到,無論引導接待都算是高規格的,這批豪族將來可是他開發北部大平原的主力,此時怎麽可能照顧不周呢?
這也讓這些世家豪族安了心,單從招待來看,顯然這位實際上的遼東王,不是傳言那般肆意屠殺豪族之人。
眾人相繼進入會議室,坐到了軟座上,偏向現代化的會議室讓他們感到很稀奇,相互之間竟然也會因為前後位置而爭論。
好在豪族都是一些個體麵人,段塵沒有在意這樣,這群人自然也不會。
段塵和郭嘉上台,很快會議召開,首先便是什麽歡迎豪族來我家的客套之語,一番話說出,豪族眾人心中也更為安定。
張氏望著前方坐著的段塵兩人不由震驚,如此年輕的兩個青年,竟然已經支撐起整個遼東。
其愣神之時,段塵也咳嗽兩聲,喝一口玻璃保溫杯中的枸杞茶,開始說起了正事:
“對大家的安置,我們一直在思考,早先大家也都清楚,我們在遼東吸引來了不少流民,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分地。”
“遼東有大量的無主荒地,因為烏桓和鮮卑的侵擾,百姓苦不堪言,我上任之後,一邊分地,一邊開墾,把異族平定之後,接納大片流民,早先三郡的土地也都被分配給平民了。”
“為了穩定百姓,早先我在遼東曾發布過不準土地買賣的命令,一方麵是為了這些流民能夠安居樂業,有個活路,另一方麵也是不失信於民,既然分地也就實實在在,不談其它。”
段塵這話說的很好聽,難處表達很清楚,可早先還臉上帶笑,喝著保溫杯中枸杞茶的世家豪族代表的臉色可就變了,臉上和善的笑容也僵硬了許多。
對於他們來說,土地就是命根子,沒有土地什麽也談不明白。
有世家直接起身道:
“段將軍,我們舉族遷移至此,就是為了在此地安家,如果沒有土地,我們攜帶家資入此,又無恆產,不出兩代等待家資耗盡,又該如何。”
又有豪族道:
“我們遷移到遼東買房置地,又不是欺辱百姓,也就是想要安家而已,早就聽聞段將軍重貧民而輕富戶,今日一見果然屬實。”
說著他便掃榻而去,離開了會議室,場中氣氛一時僵硬。
段塵和郭嘉對視一眼並不意外。
“如果為主公打贏遼東大戰之前,如此多的名士豪族投奔確實稀奇,更多還是投入公孫度而去;但如今主公打贏了遼東大戰,那您就是大漢的破虜校尉,遼東四郡之主,稱霸關外的一方諸侯,虎視中原的一方霸主,退烏桓破鮮卑的大漢翹楚,重黎民安百姓的仁義之君····”
郭嘉越吹段塵越是感到尷尬,啥時候他在大漢也能闖出來如此名聲了,隨之趕忙製止:
“好了!好了!奉孝的意思我明白了。”
說起來其實也很簡單,天下人特別是豪族世家乃至於所謂名士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實實在在的明白,這天下誰才是潛力股。
段塵現在的情況便是,進一步能夠出山海關爭霸中原,退一步也能扼守山海關成為關外霸主,割據一方。
相比中原局勢不明朗的紛亂不休,能夠提早的移民關外享受安穩和平,甚至能夠提早投資段塵這個潛力股,的確是非常有性價比的。
“這樣吧,先給這些人才安排一些崗位,讓他們先幹活幾個月,過後我們再行考核,名士或者背後有世家支撐的,你自己看吧,我的意思是或許能夠成立一個遼東書院。”
段塵現在忙的團團轉,豪族的事情還沒安定,自然是不能接見,隻得是先行讓郭嘉出麵安排了。
在大漢這裏,雖然他背後有國家支撐,但很多東西也要入鄉隨俗,舉孝廉了這麽多年,他上來直接提出要搞科舉,那絕對是找死。
此外義務教育的推行也是一樣,隻能是等到經濟發展一些,造紙術等再普及一些,百姓生活再富足一些,才能完全推行,現在創辦學校挺好。
“主公,那些名士中確實有很不錯的人才,等到此事過後,您一定要親自召見。”
郭嘉有些難受,本來是想要找些人幹活的,現在倒是給自己加活幹了。
他是有分寸的,現在他雖然算是段塵的謀主,無論是選人用人都可以,但有一個前提就是先讓段塵看過了,要不然就算是越權了。
不過如今段塵確實忙碌,他還不能催促過多,直接是接著稟報:
“主公,還有一件事情,甄家來了。”
隨後,他接著說道:
“臣與甄家有些交情,這次前來估計也是探探口風的。”
其實交情不交情的倒是其次,主要是這個河北巨富竟然來到了遼東,確實讓段塵挺意外的。
“這樣吧,等此事過後,我會親自見見的。”
這些天世家豪族已經開始有了買地的需求,每每都被段塵先行製止,今晚確實也是要有個說法了。
相互對視一眼,段塵便讓人前去安排豪族見麵的事宜,地點就選在將軍府內的修建好的大型會議室中。
·····
夜晚的昌黎城同樣燈火通明。
街道之上來往的行人不減反增。
來迴有專門的警務兵巡邏,一年下來自然也不會再有不長眼的擾亂治安。
此時的昌黎經過幾次人口大遷移,單單城區人口就已經超過50萬人,放到當前的大漢也算是一大城了。
除了長安,洛陽,鄴城等幾座大都市,其它的也不遑多讓。
豪族的馬車行駛在城中的街道上,發出滋滋聲響,和那些依然來往的客車格格不入。
生活幾天,他們也熟悉了所謂的交通規則,趕往將軍府的一路上倒是沒有人出什麽新時代車禍。
馬車停在專門的停車場,從中下來的無一不是一身綢緞,乃至於穿金戴銀的貴人,有的還隨身帶著佩劍,身邊跟著部曲侍衛和陪同丫鬟,看起來非富即貴。
整個遼東新舊貴人,但就在此時的將軍府,恐怕都能牽扯一半出來。
段塵安排人招待的非常客氣周到,無論引導接待都算是高規格的,這批豪族將來可是他開發北部大平原的主力,此時怎麽可能照顧不周呢?
這也讓這些世家豪族安了心,單從招待來看,顯然這位實際上的遼東王,不是傳言那般肆意屠殺豪族之人。
眾人相繼進入會議室,坐到了軟座上,偏向現代化的會議室讓他們感到很稀奇,相互之間竟然也會因為前後位置而爭論。
好在豪族都是一些個體麵人,段塵沒有在意這樣,這群人自然也不會。
段塵和郭嘉上台,很快會議召開,首先便是什麽歡迎豪族來我家的客套之語,一番話說出,豪族眾人心中也更為安定。
張氏望著前方坐著的段塵兩人不由震驚,如此年輕的兩個青年,竟然已經支撐起整個遼東。
其愣神之時,段塵也咳嗽兩聲,喝一口玻璃保溫杯中的枸杞茶,開始說起了正事:
“對大家的安置,我們一直在思考,早先大家也都清楚,我們在遼東吸引來了不少流民,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分地。”
“遼東有大量的無主荒地,因為烏桓和鮮卑的侵擾,百姓苦不堪言,我上任之後,一邊分地,一邊開墾,把異族平定之後,接納大片流民,早先三郡的土地也都被分配給平民了。”
“為了穩定百姓,早先我在遼東曾發布過不準土地買賣的命令,一方麵是為了這些流民能夠安居樂業,有個活路,另一方麵也是不失信於民,既然分地也就實實在在,不談其它。”
段塵這話說的很好聽,難處表達很清楚,可早先還臉上帶笑,喝著保溫杯中枸杞茶的世家豪族代表的臉色可就變了,臉上和善的笑容也僵硬了許多。
對於他們來說,土地就是命根子,沒有土地什麽也談不明白。
有世家直接起身道:
“段將軍,我們舉族遷移至此,就是為了在此地安家,如果沒有土地,我們攜帶家資入此,又無恆產,不出兩代等待家資耗盡,又該如何。”
又有豪族道:
“我們遷移到遼東買房置地,又不是欺辱百姓,也就是想要安家而已,早就聽聞段將軍重貧民而輕富戶,今日一見果然屬實。”
說著他便掃榻而去,離開了會議室,場中氣氛一時僵硬。
段塵和郭嘉對視一眼並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