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管寧
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 作者:工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將軍何至於此,這些日我們這知將軍忙碌,自是不敢打擾的。”
坐在主位的一位白胡老者趕忙起身將段塵扶起,眼中帶著欣慰說道:
“早就聽聞遼東段塵少年成名,今日一看果然一表人才。”
他作為老者,這樣說也並無失禮,倒是瞬間將距離感給拉近了。
段塵於是也順勢和三人攀談起來。
這三人分別是管寧,邴原和王烈,按照段塵了解,都是從中原遷移到遼東避亂的士人。
都是很有才能的,可惜原先並未參政,可能也是段塵這些年在遼東搞出了些成績,倒是將這些名士給吸引而來了。
幾人暢聊,從白天一直聊到深夜,遼東局勢,執政理念,對百姓對文學的看法,幾乎是無話不談。
三人曆史上都是著名隱士,自然是有才能德行的文士。
隨著交談,段塵早先的擔憂也都淡化,能夠看出來,這些人至少是能辦實事的,也是能夠考慮到百姓的。
臨近夜晚,段塵依然在沉思,究竟這些文士要如何使用。
三人都是二流文士,但隻有管寧一人有精神天賦,擅長的方向各有側重,都算是良才。
段塵和郭嘉迴去的一路上,都在思考,係統記錄的屬性也適時的彈出:
【管寧】(神話三國)
【等級:二流文士(七階)】
【忠誠:72】
【屬性】:
武:39
統:53
謀:75
政:86
【精神天賦】:德化之風(教化之地民望凝聚度提升30%,區域內道德教化傳播速度倍增,可消解暴虐之氣)
【文士技】:
稷下遺韻(激活後提升所在區域文教產出,書院建設效率提升50%)
青州隱光(使勢力存在感降低10%,減少其它文士技能探查信息)
····
這位管寧絕對是德高望重的治世之才,無論是等階還是天賦,都是當前遼東頂級的。
“奉孝,我欲在遼東創辦書院,就以管寧為院長,你看如何呢?”
段塵詢問道。
早先他所擔心的,其實根本就沒有完美的解決辦法,但如果再遼東創辦書院,從下到上的培養自己的班底,長期來看還是能夠極大的削減世家派係影響的。
“主公,當下各地的學校剛剛搭建不到兩年,現在創辦書院,是不是有些過早了?”
郭嘉有些疑慮。
自段塵入駐遼東以來,教育從來都沒有耽擱,雖然不至於全麵普及,但在各個郡各個縣城都利用世家書籍傳播有官辦學府,專門供平民子弟上學。
其主要吸收的便是城市中多出來的這一批工人群體,還有小市民小商販加的孩子。
從世家書籍到華夏專門研發的三國教材,在教育部的安排下,一整套小初高三級的培養體係已經算是比較完善。
現在暫時是城市孩子入學,鄉鎮更多以投資族學為主,等到將來,這套教育體係肯定會運轉的越發健全。
幾座必要的學府,或許也到了搭建的時候。
“奉孝,現在先行創辦,吸收通過考核的世家子弟,或是豪門學子,等到將來我們遼東的教育運行健全後,就可以直接承接我們自己培養的人才。”
“主公想要讓平民子弟入書院?”
郭嘉驚訝問道。
以他的視角,很難想象,遼東教育普及是怎樣的一種情景,本以為段塵隻是想要培養一批能為自己所用的平民子弟。
卻不想他竟然想要讓他們進入書院。
在三國這個時代,書籍是最重要的資源,特別是對於想要成為文士的人來說,書籍就是他們的經驗,就是實實在在晉升的階梯。
而且來到遼東已久的郭嘉也清楚,大儒的書籍具有不可替性,那些從各個世界拿來的書籍雖然也有一定啟發效果,但並不能對文士有直接增幅。
更為嚴苛的來說,隻有竹簡上記錄的書籍有直接效果,傳承越久,典藏越久,家族子弟批閱感悟越多,對文士的增幅效果就越強。
書院的創辦,某種程度上就是世家內部文化資源的整合,給予各個世家子弟或是寒門一個上升通道。
但這也僅僅限於寒門,而不是平民,甚至不是普通豪族,兩者的區別依然天差地別。
郭嘉雖然心中有所預料,但真當段塵將此想法說出來時,他還是很難接受。
“奉孝,我想要讓天下平民都能接受到聖賢教育,你能支持我嗎?”
段塵望向郭嘉,神色認真道。
他來到這個世界,從來都不僅僅是為了稱霸,既然來了,那就一定要改變些什麽。
曆史上的三國之後便是五胡亂華,而後便是世家林立的天下,那是華夏民族最灰暗的時期。
他不知道這個世界,這樣的曆史還會不會發生,但自來到這裏之後,很多的規矩讓段塵很不舒服。
那或許是一種潛意識的抵抗,或許是一種與本時代的割裂。
以往是他沒有能力,但現在他有能力了,遼東的民望還在他身上,那段塵就想要為這些給自己提供民望的百姓做些什麽。
“主公,這很難···”
郭嘉咽了一口氣說道。
他作為寒門,雖然也有讀書的機遇,但生活和平民更為接近,百姓疾苦他看的很多。
也立誌跟隨明主平定天下再造乾坤。
但段塵的誌向好似已經不是他能夠想象的了。
眼見段塵神色中帶著失望,郭嘉也不似以往輕佻,反而是轉身直對段塵,
神色鄭重躬身行禮道:
“主公,嘉來遼東之前,僅僅認為主公有一統天下之誌,直到如今才明白,主公更有革新天下之心。”
“主公之誌願,亦是郭嘉之願也。”
隨後他話題一轉,接著道:
“然則,革新天下非一日之功,主公還是太過心急了···”
郭嘉話並沒有說盡,但段塵明白。
郭嘉很聰明,從幾件事情就能夠看出來段塵的態度。
屠世家其實並沒有什麽,但直接給百姓分田地古今少見,更多的是直接占為己有,或是租賃給百姓。
中原豪族遷移來此買地安置在大漢本就是正常的,但段塵卻寧願付出巨大代價讓其去北境開荒。
如今的招賢館招攬賢才本應該是讓人興奮歡喜,恨不得即刻召見任用的。
但段塵卻心中帶有顧慮,而稍顯怠慢。
種種作為都能看出,眼前這位大漢的破虜校尉對平民百姓極度寬仁,對世家豪族極度謹慎。
坐在主位的一位白胡老者趕忙起身將段塵扶起,眼中帶著欣慰說道:
“早就聽聞遼東段塵少年成名,今日一看果然一表人才。”
他作為老者,這樣說也並無失禮,倒是瞬間將距離感給拉近了。
段塵於是也順勢和三人攀談起來。
這三人分別是管寧,邴原和王烈,按照段塵了解,都是從中原遷移到遼東避亂的士人。
都是很有才能的,可惜原先並未參政,可能也是段塵這些年在遼東搞出了些成績,倒是將這些名士給吸引而來了。
幾人暢聊,從白天一直聊到深夜,遼東局勢,執政理念,對百姓對文學的看法,幾乎是無話不談。
三人曆史上都是著名隱士,自然是有才能德行的文士。
隨著交談,段塵早先的擔憂也都淡化,能夠看出來,這些人至少是能辦實事的,也是能夠考慮到百姓的。
臨近夜晚,段塵依然在沉思,究竟這些文士要如何使用。
三人都是二流文士,但隻有管寧一人有精神天賦,擅長的方向各有側重,都算是良才。
段塵和郭嘉迴去的一路上,都在思考,係統記錄的屬性也適時的彈出:
【管寧】(神話三國)
【等級:二流文士(七階)】
【忠誠:72】
【屬性】:
武:39
統:53
謀:75
政:86
【精神天賦】:德化之風(教化之地民望凝聚度提升30%,區域內道德教化傳播速度倍增,可消解暴虐之氣)
【文士技】:
稷下遺韻(激活後提升所在區域文教產出,書院建設效率提升50%)
青州隱光(使勢力存在感降低10%,減少其它文士技能探查信息)
····
這位管寧絕對是德高望重的治世之才,無論是等階還是天賦,都是當前遼東頂級的。
“奉孝,我欲在遼東創辦書院,就以管寧為院長,你看如何呢?”
段塵詢問道。
早先他所擔心的,其實根本就沒有完美的解決辦法,但如果再遼東創辦書院,從下到上的培養自己的班底,長期來看還是能夠極大的削減世家派係影響的。
“主公,當下各地的學校剛剛搭建不到兩年,現在創辦書院,是不是有些過早了?”
郭嘉有些疑慮。
自段塵入駐遼東以來,教育從來都沒有耽擱,雖然不至於全麵普及,但在各個郡各個縣城都利用世家書籍傳播有官辦學府,專門供平民子弟上學。
其主要吸收的便是城市中多出來的這一批工人群體,還有小市民小商販加的孩子。
從世家書籍到華夏專門研發的三國教材,在教育部的安排下,一整套小初高三級的培養體係已經算是比較完善。
現在暫時是城市孩子入學,鄉鎮更多以投資族學為主,等到將來,這套教育體係肯定會運轉的越發健全。
幾座必要的學府,或許也到了搭建的時候。
“奉孝,現在先行創辦,吸收通過考核的世家子弟,或是豪門學子,等到將來我們遼東的教育運行健全後,就可以直接承接我們自己培養的人才。”
“主公想要讓平民子弟入書院?”
郭嘉驚訝問道。
以他的視角,很難想象,遼東教育普及是怎樣的一種情景,本以為段塵隻是想要培養一批能為自己所用的平民子弟。
卻不想他竟然想要讓他們進入書院。
在三國這個時代,書籍是最重要的資源,特別是對於想要成為文士的人來說,書籍就是他們的經驗,就是實實在在晉升的階梯。
而且來到遼東已久的郭嘉也清楚,大儒的書籍具有不可替性,那些從各個世界拿來的書籍雖然也有一定啟發效果,但並不能對文士有直接增幅。
更為嚴苛的來說,隻有竹簡上記錄的書籍有直接效果,傳承越久,典藏越久,家族子弟批閱感悟越多,對文士的增幅效果就越強。
書院的創辦,某種程度上就是世家內部文化資源的整合,給予各個世家子弟或是寒門一個上升通道。
但這也僅僅限於寒門,而不是平民,甚至不是普通豪族,兩者的區別依然天差地別。
郭嘉雖然心中有所預料,但真當段塵將此想法說出來時,他還是很難接受。
“奉孝,我想要讓天下平民都能接受到聖賢教育,你能支持我嗎?”
段塵望向郭嘉,神色認真道。
他來到這個世界,從來都不僅僅是為了稱霸,既然來了,那就一定要改變些什麽。
曆史上的三國之後便是五胡亂華,而後便是世家林立的天下,那是華夏民族最灰暗的時期。
他不知道這個世界,這樣的曆史還會不會發生,但自來到這裏之後,很多的規矩讓段塵很不舒服。
那或許是一種潛意識的抵抗,或許是一種與本時代的割裂。
以往是他沒有能力,但現在他有能力了,遼東的民望還在他身上,那段塵就想要為這些給自己提供民望的百姓做些什麽。
“主公,這很難···”
郭嘉咽了一口氣說道。
他作為寒門,雖然也有讀書的機遇,但生活和平民更為接近,百姓疾苦他看的很多。
也立誌跟隨明主平定天下再造乾坤。
但段塵的誌向好似已經不是他能夠想象的了。
眼見段塵神色中帶著失望,郭嘉也不似以往輕佻,反而是轉身直對段塵,
神色鄭重躬身行禮道:
“主公,嘉來遼東之前,僅僅認為主公有一統天下之誌,直到如今才明白,主公更有革新天下之心。”
“主公之誌願,亦是郭嘉之願也。”
隨後他話題一轉,接著道:
“然則,革新天下非一日之功,主公還是太過心急了···”
郭嘉話並沒有說盡,但段塵明白。
郭嘉很聰明,從幾件事情就能夠看出來段塵的態度。
屠世家其實並沒有什麽,但直接給百姓分田地古今少見,更多的是直接占為己有,或是租賃給百姓。
中原豪族遷移來此買地安置在大漢本就是正常的,但段塵卻寧願付出巨大代價讓其去北境開荒。
如今的招賢館招攬賢才本應該是讓人興奮歡喜,恨不得即刻召見任用的。
但段塵卻心中帶有顧慮,而稍顯怠慢。
種種作為都能看出,眼前這位大漢的破虜校尉對平民百姓極度寬仁,對世家豪族極度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