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心虛的老三,朱高煦最後的忠告
大明:拘靈遣將,被朱棣直播曝光 作者:當年騎著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棣毫不拖泥帶水的迴宮了,反倒是讓朱高煦有些意外。
老頭子究竟是幾個意思?
這算是支持自己?
“高煦啊,你爹似乎也有意對外動兵?”
朱元璋的聲音響了起來。
這裏的對外動兵,指的自然是對漠北以外的地方,畢竟對漠北動兵,已經是大明的必修課,幾年一小打,十來年一大打都是正常的!
“您也看出來了?”
朱高煦不置可否地反問道。
曆史上朱棣除了五征漠北之外,對外‘動兵’最多的,應該就屬鄭和下西洋了!
要知道鄭和那幾次下西洋,可不是什麽‘友好訪問’,讓大明對你友好的前提,是你必須要對大明俯首稱臣,承認大明天朝上國的地位,要來朝貢才行!
像是那些膽敢冒犯大明的小國,國家被滅,國王連同一家老小被鄭和綁迴來讓朱棣發落的也不是沒有!
再比如設立遼東地區的奴兒幹都司,永樂四年還滅了安南,設立了交趾布政司等等!
還不征之國呢!
其他的不說,安南就在朱元璋列的十五個不征之國當中,他永樂大帝還不是說滅就滅了?
所以聽到朱棣用什麽不征之國來搪塞自己的話,朱高煦壓根嗤之以鼻,在他這裏根本就是站不住腳的!
當然,還沒發生的事情,他沒必要跟朱元璋多說什麽,也不好解釋。
“你們父子倆全都是唯恐天下不亂的性格,尤其是你爹這個逆子,居然還要下什麽西洋!”
“興建寶船,操練水師,這麽都是燒錢的玩意!”
朱元璋氣哼哼地說道。
然而現在的他也隻能生生悶氣,壓根什麽都做不了,更阻止不了。
除非朱高煦能夠聽他的,但這個孫子很有自己的主意,壓根就不會被他給左右!
其實朱元璋生氣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自己定下的規矩破了,朱棣還是靠造反奪得的皇位,得位不正啊!
至於其他的,因為有朱高煦這小子的存在,朱元璋反而不會擔心。
他相信以朱高煦的本事,大明不管是遇到任何問題,也都能夠迎刃而解。
這小子雖然看似對皇位沒什麽興趣,但是對於大明的發展和強盛,還是很上心的!
畢竟其他人或許不清楚,朱元璋身為帝魂,這段時間跟著朱高煦,已經發現了他不少的小秘密了!
就比如這小子前些年就在暗中培養商隊和一些民間組織,甚至在南洋都已經有這小子布置的後手。
也就是說,為了隱藏自己,朱高煦雖然沒有在大明這邊搞什麽大動作,但是在周邊小國,那可是動作不斷,顯然都是為了以後做準備的!
“皇爺爺,時代變了,用不了多久您就會發現,其實我爹是對的!”
“隻不過他看待問題的目光還有時代的局限性,能力有限,能取得的成就也有限!”
朱高煦聞言,卻是一臉中肯地評價道。
朱元璋:“……”
這是當兒子的對老子的評價?
如果朱棣沒走,聽到朱高煦這麽評價他,不知道是應該高興呢,還是應該生氣呢?
你這麽牛逼,看問題這麽透徹,那你上啊!
“罷了,咱就看你們父子倆能折騰到什麽程度!”
朱元璋有些心累,他現在什麽都做不了,也就隻能當一個旁觀者。
其實他算是幸運的,誰能想到人死了之後,還能以亡靈甚至帝魂的形式繼續存在呢?
當然,前提是現有朱高煦這麽個逆天的玩意存在,普通人可沒有這麽變態的能力!
能夠在死後,還能夠再看大明,看大明未來的發展,對於朱元璋而言,更多的是一種恩賜。
更別說朱高煦還把馬秀英和朱標他們的亡靈,也都找迴來了。
自己今後還能有伴,也不會寂寞了!
從這點上而言,朱元璋那是打心裏感激這位孫子,也慶幸自己有一個如此逆天的孫子!
隻不過有些話,並不是朱元璋這種性格能夠隨便說出口的,他不善於表達感謝,但是對待朱高煦的態度,那絕對是獨一份!
……
翌日一大早。
朱高煦就帶著韋氏和嫡長子朱瞻壑進宮了。
至於側妃郭氏和其他還在吃奶的兒子,也沒必要帶著折騰。
禮數到了就行了。
坤寧宮內,朱高煦一家子在和徐妙雲話別。
“老二,到了封地之後一定要好好的,千萬別亂來,別讓娘跟你爹操心知道麽?”
身為母親,徐妙雲自然是放心不下這個兒子。
都說兒行千裏母擔憂,不管朱高煦現在多大了,有多大的能力,在她眼裏依舊還隻是自己的兒子而已!
“放心吧娘,兒子心裏有數!”
“兒子也爭取,有機會就迴京來看您!”
陪著徐妙雲用完了早膳,朱高煦知道時間差不多,也是時候動身了。
“一路小心!”
“記得常給娘寫信!”
徐妙雲最後叮囑道。
實際上徐妙雲很快就能和朱棣隨時通過直播間看到朱高煦在封地內的情況,要說她真的有多擔心也不至於,但是該說的話還是要說的。
早朝還在繼續當中。
朱高煦這邊在和徐妙雲告別完了之後,就帶著妻兒直接迴到了王府。
大門口,數百人的車隊已經整裝待發,還要先去城外,和已經駐紮在那邊的三衛兵馬匯合之後,再一起渡江北上。
“出發吧!”
朱高煦一聲令下,隊伍緩緩啟動,踏上了就藩的路程。
不過隊伍剛剛出了金川門,朱高煦就將坐下的馬兒勒停了下來。
“你們先去和三衛隊伍匯合,本王一會就過來!”
朱高煦讓隊伍繼續前進,而自己則留在了城門口。
“出來吧,別躲了!”
等隊伍走遠之後,朱高煦這才淡淡地開口了。
就見城門一側,一道熟悉的身影從角落裏走了出來,不是朱高燧那貨又是誰?
“二……二哥!”
朱高燧望著朱高煦的目光有些心虛,臉色尷尬地喊了一聲。
“既然來給我送行,躲著算怎麽迴事?”
朱高煦似笑非笑地盯著朱高燧問道。
“你沒生咱的氣吧?”
“昨天咱也是喝多了,才說的那些話,你可千萬別往心裏去!”
朱高燧苦笑著說道。
“行了,都是親兄弟,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
“二哥永遠是你二哥,不過我走了之後,你可得悠著點,最好給自己想一條後路,能就藩就盡早就藩吧!”
朱高煦拍了拍朱高燧的肩膀,算是臨別之前最後給他的忠告。
ps:新書求好評,求催更、追更,求打賞,讀者大佬們的支持,是作者爆更的動力!
老頭子究竟是幾個意思?
這算是支持自己?
“高煦啊,你爹似乎也有意對外動兵?”
朱元璋的聲音響了起來。
這裏的對外動兵,指的自然是對漠北以外的地方,畢竟對漠北動兵,已經是大明的必修課,幾年一小打,十來年一大打都是正常的!
“您也看出來了?”
朱高煦不置可否地反問道。
曆史上朱棣除了五征漠北之外,對外‘動兵’最多的,應該就屬鄭和下西洋了!
要知道鄭和那幾次下西洋,可不是什麽‘友好訪問’,讓大明對你友好的前提,是你必須要對大明俯首稱臣,承認大明天朝上國的地位,要來朝貢才行!
像是那些膽敢冒犯大明的小國,國家被滅,國王連同一家老小被鄭和綁迴來讓朱棣發落的也不是沒有!
再比如設立遼東地區的奴兒幹都司,永樂四年還滅了安南,設立了交趾布政司等等!
還不征之國呢!
其他的不說,安南就在朱元璋列的十五個不征之國當中,他永樂大帝還不是說滅就滅了?
所以聽到朱棣用什麽不征之國來搪塞自己的話,朱高煦壓根嗤之以鼻,在他這裏根本就是站不住腳的!
當然,還沒發生的事情,他沒必要跟朱元璋多說什麽,也不好解釋。
“你們父子倆全都是唯恐天下不亂的性格,尤其是你爹這個逆子,居然還要下什麽西洋!”
“興建寶船,操練水師,這麽都是燒錢的玩意!”
朱元璋氣哼哼地說道。
然而現在的他也隻能生生悶氣,壓根什麽都做不了,更阻止不了。
除非朱高煦能夠聽他的,但這個孫子很有自己的主意,壓根就不會被他給左右!
其實朱元璋生氣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自己定下的規矩破了,朱棣還是靠造反奪得的皇位,得位不正啊!
至於其他的,因為有朱高煦這小子的存在,朱元璋反而不會擔心。
他相信以朱高煦的本事,大明不管是遇到任何問題,也都能夠迎刃而解。
這小子雖然看似對皇位沒什麽興趣,但是對於大明的發展和強盛,還是很上心的!
畢竟其他人或許不清楚,朱元璋身為帝魂,這段時間跟著朱高煦,已經發現了他不少的小秘密了!
就比如這小子前些年就在暗中培養商隊和一些民間組織,甚至在南洋都已經有這小子布置的後手。
也就是說,為了隱藏自己,朱高煦雖然沒有在大明這邊搞什麽大動作,但是在周邊小國,那可是動作不斷,顯然都是為了以後做準備的!
“皇爺爺,時代變了,用不了多久您就會發現,其實我爹是對的!”
“隻不過他看待問題的目光還有時代的局限性,能力有限,能取得的成就也有限!”
朱高煦聞言,卻是一臉中肯地評價道。
朱元璋:“……”
這是當兒子的對老子的評價?
如果朱棣沒走,聽到朱高煦這麽評價他,不知道是應該高興呢,還是應該生氣呢?
你這麽牛逼,看問題這麽透徹,那你上啊!
“罷了,咱就看你們父子倆能折騰到什麽程度!”
朱元璋有些心累,他現在什麽都做不了,也就隻能當一個旁觀者。
其實他算是幸運的,誰能想到人死了之後,還能以亡靈甚至帝魂的形式繼續存在呢?
當然,前提是現有朱高煦這麽個逆天的玩意存在,普通人可沒有這麽變態的能力!
能夠在死後,還能夠再看大明,看大明未來的發展,對於朱元璋而言,更多的是一種恩賜。
更別說朱高煦還把馬秀英和朱標他們的亡靈,也都找迴來了。
自己今後還能有伴,也不會寂寞了!
從這點上而言,朱元璋那是打心裏感激這位孫子,也慶幸自己有一個如此逆天的孫子!
隻不過有些話,並不是朱元璋這種性格能夠隨便說出口的,他不善於表達感謝,但是對待朱高煦的態度,那絕對是獨一份!
……
翌日一大早。
朱高煦就帶著韋氏和嫡長子朱瞻壑進宮了。
至於側妃郭氏和其他還在吃奶的兒子,也沒必要帶著折騰。
禮數到了就行了。
坤寧宮內,朱高煦一家子在和徐妙雲話別。
“老二,到了封地之後一定要好好的,千萬別亂來,別讓娘跟你爹操心知道麽?”
身為母親,徐妙雲自然是放心不下這個兒子。
都說兒行千裏母擔憂,不管朱高煦現在多大了,有多大的能力,在她眼裏依舊還隻是自己的兒子而已!
“放心吧娘,兒子心裏有數!”
“兒子也爭取,有機會就迴京來看您!”
陪著徐妙雲用完了早膳,朱高煦知道時間差不多,也是時候動身了。
“一路小心!”
“記得常給娘寫信!”
徐妙雲最後叮囑道。
實際上徐妙雲很快就能和朱棣隨時通過直播間看到朱高煦在封地內的情況,要說她真的有多擔心也不至於,但是該說的話還是要說的。
早朝還在繼續當中。
朱高煦這邊在和徐妙雲告別完了之後,就帶著妻兒直接迴到了王府。
大門口,數百人的車隊已經整裝待發,還要先去城外,和已經駐紮在那邊的三衛兵馬匯合之後,再一起渡江北上。
“出發吧!”
朱高煦一聲令下,隊伍緩緩啟動,踏上了就藩的路程。
不過隊伍剛剛出了金川門,朱高煦就將坐下的馬兒勒停了下來。
“你們先去和三衛隊伍匯合,本王一會就過來!”
朱高煦讓隊伍繼續前進,而自己則留在了城門口。
“出來吧,別躲了!”
等隊伍走遠之後,朱高煦這才淡淡地開口了。
就見城門一側,一道熟悉的身影從角落裏走了出來,不是朱高燧那貨又是誰?
“二……二哥!”
朱高燧望著朱高煦的目光有些心虛,臉色尷尬地喊了一聲。
“既然來給我送行,躲著算怎麽迴事?”
朱高煦似笑非笑地盯著朱高燧問道。
“你沒生咱的氣吧?”
“昨天咱也是喝多了,才說的那些話,你可千萬別往心裏去!”
朱高燧苦笑著說道。
“行了,都是親兄弟,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
“二哥永遠是你二哥,不過我走了之後,你可得悠著點,最好給自己想一條後路,能就藩就盡早就藩吧!”
朱高煦拍了拍朱高燧的肩膀,算是臨別之前最後給他的忠告。
ps:新書求好評,求催更、追更,求打賞,讀者大佬們的支持,是作者爆更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