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不對勁,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對勁
三國:努力就變強,我一刀敗呂布 作者:大兔子952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哎,小說害人啊,下午看了個小說耽誤碼字了,今天更得稍微有點晚……)
“噢喲,這不是純爽局麽!”
本來袁耀還打算鑿陣來,沒想到他一到位,對麵直接就跑路了。
拿背來迎接他的鐵騎鑿陣,那不是純爽局麽!
“騎兵連,衝鋒!!!”
袁耀一馬當先,沉重的陌刀在他手上舉重若輕,輕巧的斬下一顆顆背對著他的腦袋。
可以說這場仗從他追上這幫人的那一刻開始,已經注定了結局。
【經驗+3】
【經驗+2】
【經驗+2】
……
袁耀的重裝鐵騎彷如進入了無人之境一般,背對著他的韓暹大軍就像是碰上了熱刀子的黃油一樣,被輕鬆融化切開。
重裝鐵騎勢如破竹的從大軍中間進入,在不停的衝鋒下,製造了一條直指洛陽的血肉之路。
韓暹見狀,嚇瘋了,幹脆果斷的放棄了自己的大軍,為了不引起袁耀的關注,甚至將身上的甲胄全部卸下,讓身邊親衛扔掉寫著韓字的大旗,帶著十幾輕騎從大路轉走小路逃竄。
按理說大軍不能輕易扔掉大纛,因為這是凝聚軍心的東西,就算是潰敗了,也能靠大纛來收攏殘兵。
但現在如果讓袁耀追上,命都要沒了,還要什麽大纛?
要什麽殘兵!
跑路活命才是最重要的!
他這一招果然奏效了,他有四千餘騎兵呢,都四散而逃,在他扔掉甲胄後,袁耀根本分不清誰是主將。
加上輕騎本來就比裝備沉重的鐵騎要跑得快,就算是有百分之十六的速度增幅,裝備的重量也彌補了這百分之十六的速度增幅。
騎兵大多數都跑掉了,隻留下了散的漫山遍野的可憐步兵。
袁耀抵達洛陽的第一日,大破韓暹一萬五千大軍,斬首三千餘級,俘虜五千餘人。
剩下的,全都跑散了。
韓暹自己則是驚恐不已的帶著十幾騎心腹親衛從小路跑迴了洛陽城。
也就是他在洛陽還留下了六千大軍,看住了董承的兵馬,否則這就是董承幫劉協奪迴王權的最好時機,他韓暹連迴來都迴不來。
韓暹大敗迴洛陽,身邊隻有十餘騎的事情,很快傳遍了殘破的洛陽城。
董承一拍大腿,憤恨自己怎麽就沒能趁這個時候拿下洛陽呢?
不過時間不能倒流,能見韓暹大敗也是一件喜事了,現在董承和楊彪等大臣就隻想知道大破韓暹的到底是誰!
太尉楊彪,也就是雞肋·楊修之父。
他分析了一下道
“可能是袁術的兵馬。”
劉協聞言大喜
“若真是左將軍兵馬可是大喜事一件啊。
當年袁紹刺董,成為天下美談。
後袁家全家皆被董卓那惡賊處死,袁家實為國之忠烈也!
若袁術來,朕無憂矣。”
董承卻並未太高興,除了他們這些沒兵權的‘忠臣’外,誰來迎奉天子不是想當董卓那樣的權臣!
當然,這也就是他們現在手上沒兵權罷了,但凡有兵權他們也是下一個董卓。
可見當年王允聯合呂布刺董,董卓身死後,掌握了呂布的王允何其囂張!
行事作風是一點不比董卓強到哪去。
李傕郭汜為什麽要打長安,就是因為王允沒給他們活路。
最後在賈詡一攛掇之下,直接幹進了長安。
這幫文人不是不想,隻是沒那個實力罷了。
董承現在不爽,也是因為韓暹在這,他還能當排名第二的權臣。
袁術要是來了,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可不會讓他繼續掌握著這麽多的兵馬,到時候他可不一定還有這樣的地位了。
但他這邊不願意,那邊劉協和楊彪已經在商量該怎麽把袁術部隊迎進洛陽了。
還問他呢
“董將軍,你覺得該如何做?”
董承很不爽,他就不想迎袁耀進來。
可他是純正的保皇派,一切都得順著皇帝的心思來。
他畢竟不是李傕郭汜之流……
“臣以為,可讓韓暹來麵見陛下,然後設刀斧手殺他。”
這是老傳統了,當年十常侍殺何進就用的這招,不過最後沒殺掉就是了。
現在這招早就爛大街了,所以董承說出來,就是為了讓韓暹發現的。
但這招沒先讓韓暹發現,卻先讓楊彪給否了。
楊彪雖是太尉,卻無兵權,所以他是很想迎袁術進來的。
畢竟都是大漢頂級世家,若有袁術照顧,那肯定會舒服不少,最起碼不用像現在這樣,住在破敗的洛陽城裏,就連一張床榻都沒有,一口飽飯都吃不上。
所以他一聽就覺得這不靠譜,這不是等著讓韓暹發現的麽!
“臣以為,董將軍所言不妥,這招太容易被韓暹看破了,當和袁術裏應外合!
由董將軍帶兵馬在韓暹作戰時打開城門,迎袁軍入城。”
劉協點了點頭
“此舉更為穩妥,董承將軍你速速去迎韓暹,務必不要暴露我等舉動。”
董承躬身抱拳拱手道了一聲喏,轉過身來以後臉上卻滿是陰沉之色。
他不想讓袁術的人入城,這對他們這幫菜雞而言是段位上的碾壓,他絕對不可能像現在這樣手握大權。
所以,他打算不著痕跡的讓韓暹警惕他,隻要他能守住這洛陽城,再找來楊奉和張楊、段煨等人來支援,合四萬大軍一定能將袁耀擊潰!
三輔之地亂?
卻也正好是他這個外戚大臣上位的時候!
如今韓暹兵馬銳減,正是他重掌大權的時候。
待他擊退了袁耀,穩定三輔之地,過不了多久就能重新將三輔之地發展起來。
屆時他拜大將軍合情合理!
想著,董承便招來了手下心腹,讓他光明正大的帶兵去各個城門駐守。
就說是幫助大將軍守城。
他相信,這麽直接的舉動,一定能讓韓暹明白他的計劃。
完事後他才去找到了驚魂未定的韓暹。
“大將軍!可知來者是誰?”
韓暹驚魂未定,連連擺手
“不知,不知!
隻知豎著袁字大旗。”
董承心中有數了,果然是那袁術的部隊麽。
“既然如此大將軍還不速速派人在敵軍來之前去駐防?”
韓暹聞言一愣,駐防?
他都囂張成什麽奶奶樣了,還提醒他去駐防?
這孫子有問題吧!
平日裏他可沒少仗著自己有兵權在董承麵前囂張跋扈,那時候董承可是氣的臉都紫了,不過不敢在它麵前說話太大聲就是了。
如今眼見著他虎落平陽,這家夥居然提醒他去駐防?
不對勁!
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對勁!
“噢喲,這不是純爽局麽!”
本來袁耀還打算鑿陣來,沒想到他一到位,對麵直接就跑路了。
拿背來迎接他的鐵騎鑿陣,那不是純爽局麽!
“騎兵連,衝鋒!!!”
袁耀一馬當先,沉重的陌刀在他手上舉重若輕,輕巧的斬下一顆顆背對著他的腦袋。
可以說這場仗從他追上這幫人的那一刻開始,已經注定了結局。
【經驗+3】
【經驗+2】
【經驗+2】
……
袁耀的重裝鐵騎彷如進入了無人之境一般,背對著他的韓暹大軍就像是碰上了熱刀子的黃油一樣,被輕鬆融化切開。
重裝鐵騎勢如破竹的從大軍中間進入,在不停的衝鋒下,製造了一條直指洛陽的血肉之路。
韓暹見狀,嚇瘋了,幹脆果斷的放棄了自己的大軍,為了不引起袁耀的關注,甚至將身上的甲胄全部卸下,讓身邊親衛扔掉寫著韓字的大旗,帶著十幾輕騎從大路轉走小路逃竄。
按理說大軍不能輕易扔掉大纛,因為這是凝聚軍心的東西,就算是潰敗了,也能靠大纛來收攏殘兵。
但現在如果讓袁耀追上,命都要沒了,還要什麽大纛?
要什麽殘兵!
跑路活命才是最重要的!
他這一招果然奏效了,他有四千餘騎兵呢,都四散而逃,在他扔掉甲胄後,袁耀根本分不清誰是主將。
加上輕騎本來就比裝備沉重的鐵騎要跑得快,就算是有百分之十六的速度增幅,裝備的重量也彌補了這百分之十六的速度增幅。
騎兵大多數都跑掉了,隻留下了散的漫山遍野的可憐步兵。
袁耀抵達洛陽的第一日,大破韓暹一萬五千大軍,斬首三千餘級,俘虜五千餘人。
剩下的,全都跑散了。
韓暹自己則是驚恐不已的帶著十幾騎心腹親衛從小路跑迴了洛陽城。
也就是他在洛陽還留下了六千大軍,看住了董承的兵馬,否則這就是董承幫劉協奪迴王權的最好時機,他韓暹連迴來都迴不來。
韓暹大敗迴洛陽,身邊隻有十餘騎的事情,很快傳遍了殘破的洛陽城。
董承一拍大腿,憤恨自己怎麽就沒能趁這個時候拿下洛陽呢?
不過時間不能倒流,能見韓暹大敗也是一件喜事了,現在董承和楊彪等大臣就隻想知道大破韓暹的到底是誰!
太尉楊彪,也就是雞肋·楊修之父。
他分析了一下道
“可能是袁術的兵馬。”
劉協聞言大喜
“若真是左將軍兵馬可是大喜事一件啊。
當年袁紹刺董,成為天下美談。
後袁家全家皆被董卓那惡賊處死,袁家實為國之忠烈也!
若袁術來,朕無憂矣。”
董承卻並未太高興,除了他們這些沒兵權的‘忠臣’外,誰來迎奉天子不是想當董卓那樣的權臣!
當然,這也就是他們現在手上沒兵權罷了,但凡有兵權他們也是下一個董卓。
可見當年王允聯合呂布刺董,董卓身死後,掌握了呂布的王允何其囂張!
行事作風是一點不比董卓強到哪去。
李傕郭汜為什麽要打長安,就是因為王允沒給他們活路。
最後在賈詡一攛掇之下,直接幹進了長安。
這幫文人不是不想,隻是沒那個實力罷了。
董承現在不爽,也是因為韓暹在這,他還能當排名第二的權臣。
袁術要是來了,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可不會讓他繼續掌握著這麽多的兵馬,到時候他可不一定還有這樣的地位了。
但他這邊不願意,那邊劉協和楊彪已經在商量該怎麽把袁術部隊迎進洛陽了。
還問他呢
“董將軍,你覺得該如何做?”
董承很不爽,他就不想迎袁耀進來。
可他是純正的保皇派,一切都得順著皇帝的心思來。
他畢竟不是李傕郭汜之流……
“臣以為,可讓韓暹來麵見陛下,然後設刀斧手殺他。”
這是老傳統了,當年十常侍殺何進就用的這招,不過最後沒殺掉就是了。
現在這招早就爛大街了,所以董承說出來,就是為了讓韓暹發現的。
但這招沒先讓韓暹發現,卻先讓楊彪給否了。
楊彪雖是太尉,卻無兵權,所以他是很想迎袁術進來的。
畢竟都是大漢頂級世家,若有袁術照顧,那肯定會舒服不少,最起碼不用像現在這樣,住在破敗的洛陽城裏,就連一張床榻都沒有,一口飽飯都吃不上。
所以他一聽就覺得這不靠譜,這不是等著讓韓暹發現的麽!
“臣以為,董將軍所言不妥,這招太容易被韓暹看破了,當和袁術裏應外合!
由董將軍帶兵馬在韓暹作戰時打開城門,迎袁軍入城。”
劉協點了點頭
“此舉更為穩妥,董承將軍你速速去迎韓暹,務必不要暴露我等舉動。”
董承躬身抱拳拱手道了一聲喏,轉過身來以後臉上卻滿是陰沉之色。
他不想讓袁術的人入城,這對他們這幫菜雞而言是段位上的碾壓,他絕對不可能像現在這樣手握大權。
所以,他打算不著痕跡的讓韓暹警惕他,隻要他能守住這洛陽城,再找來楊奉和張楊、段煨等人來支援,合四萬大軍一定能將袁耀擊潰!
三輔之地亂?
卻也正好是他這個外戚大臣上位的時候!
如今韓暹兵馬銳減,正是他重掌大權的時候。
待他擊退了袁耀,穩定三輔之地,過不了多久就能重新將三輔之地發展起來。
屆時他拜大將軍合情合理!
想著,董承便招來了手下心腹,讓他光明正大的帶兵去各個城門駐守。
就說是幫助大將軍守城。
他相信,這麽直接的舉動,一定能讓韓暹明白他的計劃。
完事後他才去找到了驚魂未定的韓暹。
“大將軍!可知來者是誰?”
韓暹驚魂未定,連連擺手
“不知,不知!
隻知豎著袁字大旗。”
董承心中有數了,果然是那袁術的部隊麽。
“既然如此大將軍還不速速派人在敵軍來之前去駐防?”
韓暹聞言一愣,駐防?
他都囂張成什麽奶奶樣了,還提醒他去駐防?
這孫子有問題吧!
平日裏他可沒少仗著自己有兵權在董承麵前囂張跋扈,那時候董承可是氣的臉都紫了,不過不敢在它麵前說話太大聲就是了。
如今眼見著他虎落平陽,這家夥居然提醒他去駐防?
不對勁!
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