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全是心眼子的韓暹,匈奴人必將再次偉大!
三國:努力就變強,我一刀敗呂布 作者:大兔子952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陽翟城外五裏
白匈聯盟大軍已經抵達,楊奉望著陽翟城,心裏滿是豪邁。
人生的轉折點來的就是這麽快。
前一秒被趕到了粱縣,無法再去爭掌握天子的權利。
下一秒就發現韓暹大敗,大家重新迴到了同一個起跑線上。
此次潁川之戰,他誌在必得!
大將軍的位置這次也應該輪到他來坐坐了!
正當他雄心壯誌的暢想著未來時,下麵士兵忽然來報
“報!陽翟城門打開,有一千兵馬從城中走了出來。”
韓暹猶如驚弓之鳥般,騰的站了起來
“可是一支騎兵!”
士兵搖頭
“隻是一支步卒。”
眾人紛紛看向韓暹,不明白韓暹為什麽這麽大反應。
韓暹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反應有點出格,連忙道
“我軍多步卒,隻有左賢王手上有四千騎兵,若騎兵出擊,當讓左賢王上陣。”
眾人紛紛點頭,韓暹見敷衍過去了,道
“那千人可立旗幟?”
士兵迴道
“並無旗幟。”
楊奉哈哈大笑
“這袁軍是被嚇傻了麽,麵對我等四萬大軍,竟隻讓一千步卒出城來應對我等?
韓兄,我看不用再等了,直接出兵殺了這一千兵馬然後攻城吧。
今日,咱們就將天子從賊子身邊救迴。”
楊奉表現的特別積極,這也正中韓暹下懷,他知道袁耀兵馬中那支鐵騎有多可怕,自然不可能再出頭。
既然楊奉想要出頭,那就讓他上。
“兄弟,之前是哥哥對不住你們,這次迎迴天子,哥哥隻報一箭之仇,不與爾等爭搶。”
眾人不疑有他,還道理當如此。
畢竟現在韓暹帶的兵馬是幾人中最弱的那一支,就連隻有四千騎兵的左賢王都要比韓暹那六千步卒強上不知道多少。
“好,那就讓我先試試他袁術的水平!”
楊奉說罷,帶著自己的大軍當了先鋒,直衝城牆下可憐無助卻能吃的伏完軍而去。
一千對四萬,不光伏完罵街,就連伏完手下那一千士兵也罵了街。
他們雖然身處微末,但也知道一些事。
一旦遇到了這種看上去一定是送死的事情,那百分百是主將得罪人了。
所以他們不罵袁耀,而罵這該死的伏完。
沒有他,他們多少還能好好活著。
此刻,這支千人部隊毫無戰鬥意誌,在八千楊奉軍如山唿海嘯般湧來的時候,這支部隊的士氣直接就崩盤了。
這千人開始四散而逃,伏完身邊就隻有幾個貼身家仆在幫他跑路。
城牆上觀看的劉協表情難堪,就算他知道自己這位嶽丈帶兵打仗的實力不行,可也不能這麽不堪。
這是在丟他的臉!
而對麵的楊奉軍士兵都快樂開花了,從來沒打過這麽好打的仗,紛紛鉚足了勁去衝殺那散亂的一千人。
這一刻,楊奉軍中毫無陣型可言。
而後麵的胡才和李樂見狀,就知道撿便宜的時候來了。
那一千人根本不比紙片強多少,根本擋不住楊奉的大軍。
若是讓楊奉第一個衝上城頭,拿下坐在城頭上的天子,那他們可就沒機會了。
於是胡才和李樂紛紛也帶著各自的兵馬發起了衝鋒。
匈奴左賢王納悶的看著韓暹,他不上是因為騎兵不適合攻城,那韓暹是為什麽不去呢?
四萬打一萬,對麵還如此孱弱,不堪一擊,這顯然是最好的時機。
為何韓暹按兵不動?
很快,左賢王知道了韓暹按兵不動的原因。
楊奉、胡才和李樂三人大軍,合有將近兩萬五千人馬,幾乎鋪天蓋地的全都集中在了陽翟城的北門,人員密密麻麻,根本就沒有陣型可言。
而要問為什麽都在北門,不去攻打別的門。
那是因為劉協就坐在北門城門樓上呢。
劉協幾次想跑,都被袁耀叮囑過的郭嘉死死摁在椅子上。
眼見著麵前鋪天蓋地的全都是敵軍人馬,可憐又無助的劉協都快哭出來了。
而就在這時,忽然山崩地裂般的鐵蹄聲響起。
一支恐怖的鐵騎部隊從聯軍側麵殺出,麵對著人員密集卻又毫無軍陣可言的李樂胡才楊奉等人的部隊,他們猶如無人之境。
一千鐵騎就好似是一列噴著黃煙的火車,帶著恐怖的動能撞進了密集的人群之中。
在這一刻,韓暹站起來了,眼中透著一股子興奮。
他終於把這支該死的鐵騎給等出來了!
韓暹連忙拉住了匈奴左賢王的胳膊
“快,就趁現在!帶你的騎兵去圍攻那支騎兵。”
左賢王不是傻子,瞬間就明白了韓暹為什麽在之前表現的那麽大度。
他肯定是之前就已經知道對麵那支部隊的情況了,是故意在讓其他人去爭,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好在他察覺不對,外加騎兵不善於攻城,這才能少死些人。
他可是看見了,這支恐怖的重裝鐵騎有多可怕。
衝進胡才等人陣營中的那一刻,就像是龍卷風襲擊停車場一樣,人要麽被撞的起飛,要麽就被直接碾在地上稀碎。
鐵騎一路勢如破竹,就說話的這會功夫,已經快把楊奉等人的軍陣從中間攔腰斬斷了!
兩萬餘人的大軍已經開始分崩離析,驚恐的士兵們在四散而逃,潰散已成大勢!
看的左賢王都一陣心驚,哪怕是他這種玩了一輩子騎兵的人,都要讚歎建造出這支部隊的人。
不過!
左賢王舔了舔嘴唇,他也看出了這支部隊最大的弊端!
他是馬背上長起來的,深刻知道馬匹可馱的重量,以及馱太多重物的話對於戰馬的速度影響有多大。
他們這些草原騎兵,雖然沒有馬鐙,卻仍舊可以在馬上開弓,他們能輕鬆溜死這幫隻擅長衝陣的重騎兵!
然後,這幫重騎兵的裝備就全都是他的了。
有這些裝備在,他自己也能組起一支恐怖的鐵騎部隊。
有此部隊在,他相信,自己一定能重現當年匈奴人的輝煌!
白匈聯盟大軍已經抵達,楊奉望著陽翟城,心裏滿是豪邁。
人生的轉折點來的就是這麽快。
前一秒被趕到了粱縣,無法再去爭掌握天子的權利。
下一秒就發現韓暹大敗,大家重新迴到了同一個起跑線上。
此次潁川之戰,他誌在必得!
大將軍的位置這次也應該輪到他來坐坐了!
正當他雄心壯誌的暢想著未來時,下麵士兵忽然來報
“報!陽翟城門打開,有一千兵馬從城中走了出來。”
韓暹猶如驚弓之鳥般,騰的站了起來
“可是一支騎兵!”
士兵搖頭
“隻是一支步卒。”
眾人紛紛看向韓暹,不明白韓暹為什麽這麽大反應。
韓暹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反應有點出格,連忙道
“我軍多步卒,隻有左賢王手上有四千騎兵,若騎兵出擊,當讓左賢王上陣。”
眾人紛紛點頭,韓暹見敷衍過去了,道
“那千人可立旗幟?”
士兵迴道
“並無旗幟。”
楊奉哈哈大笑
“這袁軍是被嚇傻了麽,麵對我等四萬大軍,竟隻讓一千步卒出城來應對我等?
韓兄,我看不用再等了,直接出兵殺了這一千兵馬然後攻城吧。
今日,咱們就將天子從賊子身邊救迴。”
楊奉表現的特別積極,這也正中韓暹下懷,他知道袁耀兵馬中那支鐵騎有多可怕,自然不可能再出頭。
既然楊奉想要出頭,那就讓他上。
“兄弟,之前是哥哥對不住你們,這次迎迴天子,哥哥隻報一箭之仇,不與爾等爭搶。”
眾人不疑有他,還道理當如此。
畢竟現在韓暹帶的兵馬是幾人中最弱的那一支,就連隻有四千騎兵的左賢王都要比韓暹那六千步卒強上不知道多少。
“好,那就讓我先試試他袁術的水平!”
楊奉說罷,帶著自己的大軍當了先鋒,直衝城牆下可憐無助卻能吃的伏完軍而去。
一千對四萬,不光伏完罵街,就連伏完手下那一千士兵也罵了街。
他們雖然身處微末,但也知道一些事。
一旦遇到了這種看上去一定是送死的事情,那百分百是主將得罪人了。
所以他們不罵袁耀,而罵這該死的伏完。
沒有他,他們多少還能好好活著。
此刻,這支千人部隊毫無戰鬥意誌,在八千楊奉軍如山唿海嘯般湧來的時候,這支部隊的士氣直接就崩盤了。
這千人開始四散而逃,伏完身邊就隻有幾個貼身家仆在幫他跑路。
城牆上觀看的劉協表情難堪,就算他知道自己這位嶽丈帶兵打仗的實力不行,可也不能這麽不堪。
這是在丟他的臉!
而對麵的楊奉軍士兵都快樂開花了,從來沒打過這麽好打的仗,紛紛鉚足了勁去衝殺那散亂的一千人。
這一刻,楊奉軍中毫無陣型可言。
而後麵的胡才和李樂見狀,就知道撿便宜的時候來了。
那一千人根本不比紙片強多少,根本擋不住楊奉的大軍。
若是讓楊奉第一個衝上城頭,拿下坐在城頭上的天子,那他們可就沒機會了。
於是胡才和李樂紛紛也帶著各自的兵馬發起了衝鋒。
匈奴左賢王納悶的看著韓暹,他不上是因為騎兵不適合攻城,那韓暹是為什麽不去呢?
四萬打一萬,對麵還如此孱弱,不堪一擊,這顯然是最好的時機。
為何韓暹按兵不動?
很快,左賢王知道了韓暹按兵不動的原因。
楊奉、胡才和李樂三人大軍,合有將近兩萬五千人馬,幾乎鋪天蓋地的全都集中在了陽翟城的北門,人員密密麻麻,根本就沒有陣型可言。
而要問為什麽都在北門,不去攻打別的門。
那是因為劉協就坐在北門城門樓上呢。
劉協幾次想跑,都被袁耀叮囑過的郭嘉死死摁在椅子上。
眼見著麵前鋪天蓋地的全都是敵軍人馬,可憐又無助的劉協都快哭出來了。
而就在這時,忽然山崩地裂般的鐵蹄聲響起。
一支恐怖的鐵騎部隊從聯軍側麵殺出,麵對著人員密集卻又毫無軍陣可言的李樂胡才楊奉等人的部隊,他們猶如無人之境。
一千鐵騎就好似是一列噴著黃煙的火車,帶著恐怖的動能撞進了密集的人群之中。
在這一刻,韓暹站起來了,眼中透著一股子興奮。
他終於把這支該死的鐵騎給等出來了!
韓暹連忙拉住了匈奴左賢王的胳膊
“快,就趁現在!帶你的騎兵去圍攻那支騎兵。”
左賢王不是傻子,瞬間就明白了韓暹為什麽在之前表現的那麽大度。
他肯定是之前就已經知道對麵那支部隊的情況了,是故意在讓其他人去爭,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好在他察覺不對,外加騎兵不善於攻城,這才能少死些人。
他可是看見了,這支恐怖的重裝鐵騎有多可怕。
衝進胡才等人陣營中的那一刻,就像是龍卷風襲擊停車場一樣,人要麽被撞的起飛,要麽就被直接碾在地上稀碎。
鐵騎一路勢如破竹,就說話的這會功夫,已經快把楊奉等人的軍陣從中間攔腰斬斷了!
兩萬餘人的大軍已經開始分崩離析,驚恐的士兵們在四散而逃,潰散已成大勢!
看的左賢王都一陣心驚,哪怕是他這種玩了一輩子騎兵的人,都要讚歎建造出這支部隊的人。
不過!
左賢王舔了舔嘴唇,他也看出了這支部隊最大的弊端!
他是馬背上長起來的,深刻知道馬匹可馱的重量,以及馱太多重物的話對於戰馬的速度影響有多大。
他們這些草原騎兵,雖然沒有馬鐙,卻仍舊可以在馬上開弓,他們能輕鬆溜死這幫隻擅長衝陣的重騎兵!
然後,這幫重騎兵的裝備就全都是他的了。
有這些裝備在,他自己也能組起一支恐怖的鐵騎部隊。
有此部隊在,他相信,自己一定能重現當年匈奴人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