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曹操:你跟我說這踏馬是工匠?
三國:努力就變強,我一刀敗呂布 作者:大兔子952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達,你不說來時這裏還是一片殘破麽?
如今這灰白色的堅城又是從何而來?”
曹操問道
荀攸亦是懵逼
“臣七日之前經過時,此處的確是一片殘破,便是有民夫在修繕城牆,也絕不可能這般快速。”
據記載,長安城的城高是三丈也就是十一二米左右。
根據《左傳》記載,非首都城市的城牆高度一般不超過首都的三分之一,這意味著這些城牆大約隻有三米高。
曾經的原武城,就是一個城寬不過兩百,高不過兩米半的小城。
如今,卻成了三米多高的灰白色堅城。
是,這個高度並不算高,別說搭個梯子就能上了,甚至連人和人搭個梯子也能上牆。
荀攸驚訝的是他修築城牆的速度!
今天他們能用七天時間把城牆完全修複,再給他們十天半個月的時間,他們就能把城牆築高到讓人無法攻城的地步。
這仿佛神話中的手段,鯀撒下息壤抵抗洪水,息壤頃刻間變成了堤壩。
如今來看,這息壤有點像是混凝土啊。
“無論如何,這原武必須拿下!”曹操下了狠心
“公達可確定這城中無駐軍否?”
荀攸連忙表示
“攸可拿項上人頭做擔保,太史慈大軍全數支援河內,這城中就算是有守軍,也不會超過三百!”
人言攻城,十倍而圍之,才有勝算。
如今一萬打幾百人,優勢完全在曹!
“攻城!在太史慈來之前,務必將原武攻下。
公達不會與某玩笑,那七日內築一城,這手段定是那袁耀搞出來的。
他有,某也當有!攻城後,不準濫殺無辜,尤其是修築城牆的工匠,都善待之!”
“喏!”
因為曹操急迫,此戰典韋甘當先登!
所謂先登,就是第一個登上城牆的人,也被稱作先登死士。
有典韋在,按理說應該不會有問題了。
但,曹軍和袁耀都不知道的是,這城中有一大才正被埋沒在工匠之中。
而此人,就是徐晃!
之前楊奉胡才李樂等人斬了韓暹,投靠了袁耀。
這三人因為戴罪立功,袁耀沒去殺他們,隻是剝奪了他們的兵權,允許他們派人迴家收拾財富,然後跟著他一起去吳郡養老。
這對他們三個已經是最好的發落了,三人就算是不想,也隻能接受。
因為他們麾下兩萬餘將士全被俘虜後打散成為了修路、挖礦的工人。
這些俘虜工人,本質上還是俘虜,隻能吃飽飯,沒有工資。
其中一部分機靈些的,表現好的,會被管理他們的科員上報。
上報後的這些人可以脫離俘虜的身份,轉而成為正式的工人,可以選擇學習成為鐵匠、木匠以及最新的職業,拌水泥的泥瓦匠,有工資,還管飯。
而楊奉麾下武將徐晃,就是表現較好的那個。
也恰好鍾繇發來請求,袁耀把當時這一批的轉為正式工的工人全都訓練成為泥瓦匠,包括徐晃,一並送去了河南尹。
徐晃自己都被磨平了棱角,隻想好好幹,然後娶個媳婦,生個孩子,組建個家庭。
要知道幹這個可不少掙呢,隻要趕在工期裏完成,每個工匠能額外領50錢的獎勵呢。
昨天徐晃等三百個工匠在兩個科員的帶領下,完成了原武城的修築,當天晚上還吃著火鍋唱著歌呢。
第二天忽然就看見外麵上萬大軍兵臨城下了。
工匠們本來就是賊兵轉職的工人,下意識的就抄起工具上牆駐守了。
兩個科員也是軍轉公,隻是沒有指揮守城的經驗,原本就是小兵。
這時候,徐晃站出來了
“諸位,袁公厚待我等,我等何以為報?”
三百個在袁耀麾下當俘虜挖礦、修路時都吃飽喝足,比當賊兵時待遇還要好的工匠,立刻高舉工具大喊
“以死報之!”
此時兩個科員見狀也站了出來
“那個,我講兩句啊。”
徐晃有些擔心這兩個小吏不想讓他們反抗,想要投降。
卻不曾想兩個科員都是袁耀死忠,被完美掌控的那種。
最開始說話細聲細語,說什麽我講兩句,下一秒立刻切換狂暴模式
“能有現在的美好生活是因為什麽?是因為你們生活在主公的庇護下!
若有人來打破了這庇護,你們又將迴到曾經水深火熱的時候!
你們還想每天吃兩頓飯麽?
你們還想一個月累死累活連10個大錢都拿不到麽!”
“不想!!!”
“那就幹死曹操那個老賊!澆給!”
說罷,兩個科員看向徐晃,表示我們動員完了,該你了兄弟。
他們知道徐晃的底子,曾經在白波賊軍中擔任過小將領,如今帶領他們守城還是沒問題的。
徐晃也不費話,在場的工匠都認識他,他直接高舉手中的鐵鍁
“將築牆剩餘的磚石、滾木都搬上城牆,將剩下的水泥都築成磚頭。
死守原武!”
徐晃拎著鐵鍁,親上城牆指揮著三百原本是兵卒的工匠防守,結果第一波就遇到了典韋登城!
因為沒有遠程武器,就隻能等敵人上牆後從上往下砸,順帶將他們梯子燒毀或推開。
徐晃指揮的井然有序,讓在軍中觀察情況的曹操一眼就看出來了。
“這叫裏麵沒有守將?
用三百人擋我三千人攻城,井然有序,分毫不讓。
這個守城的能力,分明是一員大將!”
荀攸沉默了,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解釋這件事情。
通過觀察,他可以確定城牆上都沒有身穿甲胄的士兵,全都是工匠。
可他也非常難以理解為什麽一群工匠能將守城這件事做的那麽輕鬆,好像之前就當過兵、守過城一樣。
更難以理解的是,當典韋先登上城的時候,一個手拎著鐵鍁的敵將居然和典韋戰了個不分勝負。
隨後更是在身旁幾個人的幫助下,將典韋直接驅趕下了城牆。
這踏馬是個普通工匠?
曹操都懵了,一個工匠給我典韋幹下城牆了?
袁耀是有病讓武將去當工匠,還是說他的工匠都是人均這個水平?
如今這灰白色的堅城又是從何而來?”
曹操問道
荀攸亦是懵逼
“臣七日之前經過時,此處的確是一片殘破,便是有民夫在修繕城牆,也絕不可能這般快速。”
據記載,長安城的城高是三丈也就是十一二米左右。
根據《左傳》記載,非首都城市的城牆高度一般不超過首都的三分之一,這意味著這些城牆大約隻有三米高。
曾經的原武城,就是一個城寬不過兩百,高不過兩米半的小城。
如今,卻成了三米多高的灰白色堅城。
是,這個高度並不算高,別說搭個梯子就能上了,甚至連人和人搭個梯子也能上牆。
荀攸驚訝的是他修築城牆的速度!
今天他們能用七天時間把城牆完全修複,再給他們十天半個月的時間,他們就能把城牆築高到讓人無法攻城的地步。
這仿佛神話中的手段,鯀撒下息壤抵抗洪水,息壤頃刻間變成了堤壩。
如今來看,這息壤有點像是混凝土啊。
“無論如何,這原武必須拿下!”曹操下了狠心
“公達可確定這城中無駐軍否?”
荀攸連忙表示
“攸可拿項上人頭做擔保,太史慈大軍全數支援河內,這城中就算是有守軍,也不會超過三百!”
人言攻城,十倍而圍之,才有勝算。
如今一萬打幾百人,優勢完全在曹!
“攻城!在太史慈來之前,務必將原武攻下。
公達不會與某玩笑,那七日內築一城,這手段定是那袁耀搞出來的。
他有,某也當有!攻城後,不準濫殺無辜,尤其是修築城牆的工匠,都善待之!”
“喏!”
因為曹操急迫,此戰典韋甘當先登!
所謂先登,就是第一個登上城牆的人,也被稱作先登死士。
有典韋在,按理說應該不會有問題了。
但,曹軍和袁耀都不知道的是,這城中有一大才正被埋沒在工匠之中。
而此人,就是徐晃!
之前楊奉胡才李樂等人斬了韓暹,投靠了袁耀。
這三人因為戴罪立功,袁耀沒去殺他們,隻是剝奪了他們的兵權,允許他們派人迴家收拾財富,然後跟著他一起去吳郡養老。
這對他們三個已經是最好的發落了,三人就算是不想,也隻能接受。
因為他們麾下兩萬餘將士全被俘虜後打散成為了修路、挖礦的工人。
這些俘虜工人,本質上還是俘虜,隻能吃飽飯,沒有工資。
其中一部分機靈些的,表現好的,會被管理他們的科員上報。
上報後的這些人可以脫離俘虜的身份,轉而成為正式的工人,可以選擇學習成為鐵匠、木匠以及最新的職業,拌水泥的泥瓦匠,有工資,還管飯。
而楊奉麾下武將徐晃,就是表現較好的那個。
也恰好鍾繇發來請求,袁耀把當時這一批的轉為正式工的工人全都訓練成為泥瓦匠,包括徐晃,一並送去了河南尹。
徐晃自己都被磨平了棱角,隻想好好幹,然後娶個媳婦,生個孩子,組建個家庭。
要知道幹這個可不少掙呢,隻要趕在工期裏完成,每個工匠能額外領50錢的獎勵呢。
昨天徐晃等三百個工匠在兩個科員的帶領下,完成了原武城的修築,當天晚上還吃著火鍋唱著歌呢。
第二天忽然就看見外麵上萬大軍兵臨城下了。
工匠們本來就是賊兵轉職的工人,下意識的就抄起工具上牆駐守了。
兩個科員也是軍轉公,隻是沒有指揮守城的經驗,原本就是小兵。
這時候,徐晃站出來了
“諸位,袁公厚待我等,我等何以為報?”
三百個在袁耀麾下當俘虜挖礦、修路時都吃飽喝足,比當賊兵時待遇還要好的工匠,立刻高舉工具大喊
“以死報之!”
此時兩個科員見狀也站了出來
“那個,我講兩句啊。”
徐晃有些擔心這兩個小吏不想讓他們反抗,想要投降。
卻不曾想兩個科員都是袁耀死忠,被完美掌控的那種。
最開始說話細聲細語,說什麽我講兩句,下一秒立刻切換狂暴模式
“能有現在的美好生活是因為什麽?是因為你們生活在主公的庇護下!
若有人來打破了這庇護,你們又將迴到曾經水深火熱的時候!
你們還想每天吃兩頓飯麽?
你們還想一個月累死累活連10個大錢都拿不到麽!”
“不想!!!”
“那就幹死曹操那個老賊!澆給!”
說罷,兩個科員看向徐晃,表示我們動員完了,該你了兄弟。
他們知道徐晃的底子,曾經在白波賊軍中擔任過小將領,如今帶領他們守城還是沒問題的。
徐晃也不費話,在場的工匠都認識他,他直接高舉手中的鐵鍁
“將築牆剩餘的磚石、滾木都搬上城牆,將剩下的水泥都築成磚頭。
死守原武!”
徐晃拎著鐵鍁,親上城牆指揮著三百原本是兵卒的工匠防守,結果第一波就遇到了典韋登城!
因為沒有遠程武器,就隻能等敵人上牆後從上往下砸,順帶將他們梯子燒毀或推開。
徐晃指揮的井然有序,讓在軍中觀察情況的曹操一眼就看出來了。
“這叫裏麵沒有守將?
用三百人擋我三千人攻城,井然有序,分毫不讓。
這個守城的能力,分明是一員大將!”
荀攸沉默了,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解釋這件事情。
通過觀察,他可以確定城牆上都沒有身穿甲胄的士兵,全都是工匠。
可他也非常難以理解為什麽一群工匠能將守城這件事做的那麽輕鬆,好像之前就當過兵、守過城一樣。
更難以理解的是,當典韋先登上城的時候,一個手拎著鐵鍁的敵將居然和典韋戰了個不分勝負。
隨後更是在身旁幾個人的幫助下,將典韋直接驅趕下了城牆。
這踏馬是個普通工匠?
曹操都懵了,一個工匠給我典韋幹下城牆了?
袁耀是有病讓武將去當工匠,還是說他的工匠都是人均這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