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論功行賞的時候到了!
三國:努力就變強,我一刀敗呂布 作者:大兔子952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士族拖累,大軍行進速度緩慢,足足走了半個月才最終抵達了九江壽春。
劉協肉眼可見的白胖了一圈,整個人都紅潤細膩有光澤了。
文武百官們亦是跟著吃了些好的,穿的衣服也不再是有補丁的,而是換成了最好的蜀錦材質。
昔日在洛陽時,麵黃肌瘦,宛如乞丐的這一幫人,如今也是重新抖起來了。
袁術親自帶著他麾下的文臣武將出城去迎接了劉協,能看得出來,袁術很開心,臉都快笑開花了。
因為袁耀跟他說過,迎天子來是他稱帝的第一步。
隻要穩固自己的基本盤,不斷擴張自己的勢力,待足夠穩妥後讓劉協禪讓位置給他,再憑借有傳國玉璽的正統性,便可稱帝。
這可比他之前自己瞎尋思的稱帝方法強得多。
自己單方麵宣布稱帝那能對麽,誰能承認他啊,鐵亂臣賊子的。
不被圍攻都不可能,甚至袁紹還得跟他做分割,表示我是不認識這個袁術的。
現在的情況要好的多了,袁耀這一波操作,成功救了袁術也救了自己。
而後劉協入壽春,並在壽春開啟了正式的封賞大典。
袁術為大將軍,兼任揚州牧,加封壽春縣侯。
袁耀為驃騎將軍,兼任徐州牧,加封金陵縣候。
前麵都一樣,在最後分封的時候劉協額外多給了袁耀和袁術一個縣侯。
要知道在封賞列侯中,亭、鄉、縣,縣侯已經是能封賞的列侯中最大的了。
像呂布是溫侯,就是封地是溫縣的侯爵,可以說幹掉義父董卓後,封賞直接給他拉滿了。
而袁耀這個,比呂布的溫候還要更厲害,因為秣陵改名金陵後是要暫時當天子居所的,也就是大漢新都。
大漢新都成袁耀的封地了,這是何其的榮耀。
按理說根本不可能!
劉協身邊文武百官是表示了不讚同的,但,刀在袁耀手裏。
楊彪不得不給袁耀找補,表示這隻是天子暫時的居所,不是大漢首都從此固定,到時候肯定還要還於舊都的。
眾人這才連忙借坡下驢,表示認同,然後輕輕推開了架在脖子上刀片。
從這一刻起,百官意識到,這袁家人似乎和董卓之流並無不同……
倒是楊彪,因為幫忙說話,在重新規劃三公職位的時候,仍舊由楊彪來擔任太尉。
但剩餘的司徒、司空職位,就不能由原本的人繼續擔任了。
反正到時候皇帝不在壽春,而在金陵,所以袁耀直接把司徒司空全都換成了他的人。
在袁耀操作下,職掌籍田,戶口冊籍的司徒由閻象來擔任。
掌管土木工程的司空,由張紘來擔任。
這兩個人的安排,袁耀是有深意的,籍田和戶口冊籍,說白了就是田地和人口,也是袁耀的紅線,誰碰誰死,所以必須讓自己人掌握。
之後進行一步步的改革,也能更方便。
再就是司空掌管著土木工程,袁耀早就想著要修路、開礦、興建新的防禦工事等土木工程了。
因此這種事也必須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
隨後大司農由袁耀這個驃騎將軍·金陵候·徐州牧,親自擔任。
現在他的名號已經長的要命了。
至於說袁術手下的文臣武將,則全都穿插在了空缺的官職上,隻是也沒啥用,他們仍舊隻能繼續管袁術的那一畝三分地,管不到袁耀這邊來。
最後是劉協請求封賞一些帶他跑路出來的有功之臣,原本應該是十三個人封列侯,但董承和伏完兩人都沒了,所以封賞名單就變成了十一人。
分別是:丁衝、種輯、鍾繇、郭溥、董芬、劉艾、韓斌、楊眾、羅邵、伏德、趙蕤。
在這一坨裏麵,還真是讓袁耀給發現了個金子。
鍾繇!
這家夥可是個大才,原本劉協被曹操遷到許都,他也成了曹操麾下的官。
他有多強呢,當時西涼馬騰韓遂等勢力蠢蠢欲動,曹操便任命鍾繇去當司隸校尉,也就是掌控三輔之地,正麵對抗西涼勢力。
當時馬騰韓遂已經開打了,結果鍾繇一到,一通忽悠後,馬騰、韓遂都送一子到朝廷為人質。
就這麽牛逼!
給人忽悠瘸了,甚至還送出了質子!
曹操評價他,功比蕭何!
可以說,隻要你相信鍾繇,讓他去坐鎮一地,他就能幫你穩住那個地方。
這也讓袁耀重新對關中有了想法。
當時尋思著戰線拉的實在是太長了,基礎不夠牢靠太脆了,所以才不能留下占據關中。
但要是給鍾繇點支持,讓他去做原本他就要做的事情,有沒有可能幫他把關中守住?
如此一來,從揚州到汝南,再到關中,袁耀的勢力貫穿東西。
揚州這邊以長江為天險,西邊的關中則能以雄關為險,都有可以守的地方。
而且鍾繇還能從並州、涼州輸送戰馬和煤鐵,不用再擔心萬一和袁紹幹起來的話,袁紹會卡脖子。
袁耀覺得這個設想非常好,但有一點,得收服鍾繇,得讓他死心塌地的跟著他幹,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畢竟這位不是普通人,袁耀也不知道加錢有沒有用。
因此袁耀決定封賞大典結束以後,他就帶著他還有皇帝前往吳郡去看看他對當地做的一些小改變。
如果說一個人你沒辦法用加錢的方式去打動他,那他多半是有更高的追求,你得表現出足夠的能力,讓他覺得跟著你能走的更高更遠,因此讓其認可、臣服。
所以在封賞大典結束後,沒等袁術拿著傳國玉璽找到袁耀商量下什麽時候讓劉協禪位,袁耀已經帶著人往吳郡跑了。
而與此同時,距離劉協被袁耀帶走,也有了一個月的時間,全大漢基本上都已經接到了情報。
可以說大漢的軍閥們現在表情都相當精彩!
劉協肉眼可見的白胖了一圈,整個人都紅潤細膩有光澤了。
文武百官們亦是跟著吃了些好的,穿的衣服也不再是有補丁的,而是換成了最好的蜀錦材質。
昔日在洛陽時,麵黃肌瘦,宛如乞丐的這一幫人,如今也是重新抖起來了。
袁術親自帶著他麾下的文臣武將出城去迎接了劉協,能看得出來,袁術很開心,臉都快笑開花了。
因為袁耀跟他說過,迎天子來是他稱帝的第一步。
隻要穩固自己的基本盤,不斷擴張自己的勢力,待足夠穩妥後讓劉協禪讓位置給他,再憑借有傳國玉璽的正統性,便可稱帝。
這可比他之前自己瞎尋思的稱帝方法強得多。
自己單方麵宣布稱帝那能對麽,誰能承認他啊,鐵亂臣賊子的。
不被圍攻都不可能,甚至袁紹還得跟他做分割,表示我是不認識這個袁術的。
現在的情況要好的多了,袁耀這一波操作,成功救了袁術也救了自己。
而後劉協入壽春,並在壽春開啟了正式的封賞大典。
袁術為大將軍,兼任揚州牧,加封壽春縣侯。
袁耀為驃騎將軍,兼任徐州牧,加封金陵縣候。
前麵都一樣,在最後分封的時候劉協額外多給了袁耀和袁術一個縣侯。
要知道在封賞列侯中,亭、鄉、縣,縣侯已經是能封賞的列侯中最大的了。
像呂布是溫侯,就是封地是溫縣的侯爵,可以說幹掉義父董卓後,封賞直接給他拉滿了。
而袁耀這個,比呂布的溫候還要更厲害,因為秣陵改名金陵後是要暫時當天子居所的,也就是大漢新都。
大漢新都成袁耀的封地了,這是何其的榮耀。
按理說根本不可能!
劉協身邊文武百官是表示了不讚同的,但,刀在袁耀手裏。
楊彪不得不給袁耀找補,表示這隻是天子暫時的居所,不是大漢首都從此固定,到時候肯定還要還於舊都的。
眾人這才連忙借坡下驢,表示認同,然後輕輕推開了架在脖子上刀片。
從這一刻起,百官意識到,這袁家人似乎和董卓之流並無不同……
倒是楊彪,因為幫忙說話,在重新規劃三公職位的時候,仍舊由楊彪來擔任太尉。
但剩餘的司徒、司空職位,就不能由原本的人繼續擔任了。
反正到時候皇帝不在壽春,而在金陵,所以袁耀直接把司徒司空全都換成了他的人。
在袁耀操作下,職掌籍田,戶口冊籍的司徒由閻象來擔任。
掌管土木工程的司空,由張紘來擔任。
這兩個人的安排,袁耀是有深意的,籍田和戶口冊籍,說白了就是田地和人口,也是袁耀的紅線,誰碰誰死,所以必須讓自己人掌握。
之後進行一步步的改革,也能更方便。
再就是司空掌管著土木工程,袁耀早就想著要修路、開礦、興建新的防禦工事等土木工程了。
因此這種事也必須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
隨後大司農由袁耀這個驃騎將軍·金陵候·徐州牧,親自擔任。
現在他的名號已經長的要命了。
至於說袁術手下的文臣武將,則全都穿插在了空缺的官職上,隻是也沒啥用,他們仍舊隻能繼續管袁術的那一畝三分地,管不到袁耀這邊來。
最後是劉協請求封賞一些帶他跑路出來的有功之臣,原本應該是十三個人封列侯,但董承和伏完兩人都沒了,所以封賞名單就變成了十一人。
分別是:丁衝、種輯、鍾繇、郭溥、董芬、劉艾、韓斌、楊眾、羅邵、伏德、趙蕤。
在這一坨裏麵,還真是讓袁耀給發現了個金子。
鍾繇!
這家夥可是個大才,原本劉協被曹操遷到許都,他也成了曹操麾下的官。
他有多強呢,當時西涼馬騰韓遂等勢力蠢蠢欲動,曹操便任命鍾繇去當司隸校尉,也就是掌控三輔之地,正麵對抗西涼勢力。
當時馬騰韓遂已經開打了,結果鍾繇一到,一通忽悠後,馬騰、韓遂都送一子到朝廷為人質。
就這麽牛逼!
給人忽悠瘸了,甚至還送出了質子!
曹操評價他,功比蕭何!
可以說,隻要你相信鍾繇,讓他去坐鎮一地,他就能幫你穩住那個地方。
這也讓袁耀重新對關中有了想法。
當時尋思著戰線拉的實在是太長了,基礎不夠牢靠太脆了,所以才不能留下占據關中。
但要是給鍾繇點支持,讓他去做原本他就要做的事情,有沒有可能幫他把關中守住?
如此一來,從揚州到汝南,再到關中,袁耀的勢力貫穿東西。
揚州這邊以長江為天險,西邊的關中則能以雄關為險,都有可以守的地方。
而且鍾繇還能從並州、涼州輸送戰馬和煤鐵,不用再擔心萬一和袁紹幹起來的話,袁紹會卡脖子。
袁耀覺得這個設想非常好,但有一點,得收服鍾繇,得讓他死心塌地的跟著他幹,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畢竟這位不是普通人,袁耀也不知道加錢有沒有用。
因此袁耀決定封賞大典結束以後,他就帶著他還有皇帝前往吳郡去看看他對當地做的一些小改變。
如果說一個人你沒辦法用加錢的方式去打動他,那他多半是有更高的追求,你得表現出足夠的能力,讓他覺得跟著你能走的更高更遠,因此讓其認可、臣服。
所以在封賞大典結束後,沒等袁術拿著傳國玉璽找到袁耀商量下什麽時候讓劉協禪位,袁耀已經帶著人往吳郡跑了。
而與此同時,距離劉協被袁耀帶走,也有了一個月的時間,全大漢基本上都已經接到了情報。
可以說大漢的軍閥們現在表情都相當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