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陳鄉長
冰封末世:我有購物係統 作者:龍王嘴不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會議室裏,每個人臉上都難掩疲憊,董麗淑向陳帆和管理人員匯報人口數據。
“共收留人,平均年齡37歲。”
“其中,男占比62%,女38%。”
“殘疾589人。”
“15歲以下621人。”
如今,避難所已經達到鄉級人口。
陳鄉長每日係統幣收入16.7億。
總餘額85億。
董麗淑匯報完,醫療部部長柳楊開始匯報體檢情況。
“據這一批幸存者描述,至少有500人在來的途中死亡,大部分是帶病強撐著來避難所的路上死亡的。”
“成功到達避難所的人裏,本周死亡29人,除此之外,有4人預計活不過一周。”
末世前,醫院匯報數據都是救活了多少,對於死亡數量都是用很委婉的方式一筆帶過。
如今整個避難所作風雷厲風行,有事說事不用迴避尖銳問題。
所有部門分別匯報了對這些幸存者的報告和接下來的安排。
等所有人說完後,郝朝陽起身插入u盤匯報道:“以上是我們氣象組這段時間對於氣溫做出的分析.....”
今天淩晨,郝朝陽的氣溫檢測報告顯示,邕城出現了零下70度的氣溫。
意味著邕城區域的氣溫還在持續下跌。
......
當夜,陳帆在獨立餐廳宴請了32個知曉自身秘密的人。
飯後,陳帆開口道:“我們要正式考慮南遷的問題了。”
即便知道陳帆一直有南遷的想法,當他真正做出選擇的時候大部分人都還是不由得緊張。
白小冰問道:“帆哥,我們現不挺好的嗎?為什麽要南遷?”
其實白小冰的問題也是這些知曉陳帆秘密的人心理的問題。
畢竟他們每天隻負責自己板塊的事情,沒有管理團隊那樣的大局觀。
陳帆解釋道:“如今這個避難所的規模,根本不足以支撐兩萬多人自給自足,你們就不擔心萬一哪天我的金手指失效了呢?”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咯噔一下,這的確是他們最擔心的。
曹子軒問道:“帆哥,在這之前我們把避難所建設到能夠自給自足的要求不就行了?”
陳帆笑道:“這個避難所建設得太倉促,基礎設施並不適合長期生存,就拿排汙來說,除非我們在地下鑽孔,把汙水排到地下水,但是現在的條件根本辦不到。”
“又或者搬遷到海邊重新建立避難所,把排汙管直通海水冰麵底部還流動的水。”
“可是既然選擇搬遷的話,我們為什麽不到地球上氣候最好的赤道線去?”
曹子軒無言以對,這些幸存者加入後,秦嶽每天用車輛把汙水運出去的事情他知道,即便在內部做淨水循環係統,也會有需要往外排的時候。
短期還好,一旦這場末世把他們都困在此處,未來將會是大麻煩。
最主要排水還隻是其中一項,陳帆可以舉出不少必須出門的工作。
比如外立麵太陽能的維護,垃圾處理等等。
“而且當初建立這個避難所,是為了有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吸引人來投靠的。”
“目前看似不錯,實際上很多東西都不適合長期生存,現在的氣溫也沒法向外擴建或者改造。”
趙廣生認同南遷的建議,他作為建設部負責人,這些方麵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說道:“如果選擇留在原地,我們要對避難進行外立麵的二次加厚,做好多年的室內生活,就拿吊機來舉例,低溫會使裸露在外的液壓油、潤滑油等變得粘稠,導致機械無法正常工作。”
“即便機械能在戶外運作,在外立麵攪拌水泥前需要搭建一個溫暖的環境,這樣一來工期將會很漫長。”
“外立麵已經安裝了太陽能,先要拆除再安裝,要知道溫度還在持續下降,那時候的溫度估計已經不允許我們這麽幹了。”
“加固避難所牆體如果選擇在內部開展,那樣一來又縮小不少內部空間,更加不夠農場維持小帆金手指消失後產生的隱患。”
所有人聽得頭都大,末世前看似很簡單的工作舉步維艱。
再加上氣象組今天的分析報告,越往後越不可能開展戶外工作。
王萌接觸心理醫生的時間最久,她說道:“即便小帆的金手指永遠存在,兩萬多人擠在這裏生活,像是擠在老鼠洞一樣的環境,誰敢保證幾十年不會出現其他心理問題呢?”
其實大家都知道,除非把人口減少一大半......
又或者隻帶1600多個正式成員離開,留下這幾天加入的人任其自生自滅。
但陳帆和其他知曉秘密的人都不會這麽做。
真要這麽做了,可能下半生都活在自責中。
所以這個想法不會有人提出。
徐亮問道:“帆哥,能保證我們去到赤道線後,那裏的溫度足夠我們建立起一個足夠大,又能自給自足的避難所嗎?”
陳帆答道:“氣象組的分析報告預計此時的赤道線氣溫在零下35-40度之間,假設我們在一個半月內才能到達理想地點,那時候當地的氣溫大約在零下四十多度,你們還記得四十多度的時候嗎?那時候很多戶外探索開展起來比如今將近零下70度輕鬆不少吧?。”
“按照我跟趙叔的估算,1個月內我們就能焊接出一個比現在避難所大10倍的鐵棚,這個規模才能勉強維持這麽多人的食物自給自足。”
“我能變出無數巨大的鐵板,隻要條件允許,我們甚至能建設更大規模的室內空間,隻要鐵棚內有足夠的供暖設備,就能在內部慢慢重建避難所牆體。”
“新的避難所必須滿足兩個基礎條件,一是附近有大型飲用水庫,即便我的金手指失效,我們也能輕鬆取得冰塊迴來化水飲用和灌溉,二是靠近海邊,可以建設一條加熱的管道排汙,氣溫即便再低,海麵的冰層很少超過20米。”
“我知道帶著這麽多人南遷很冒險,但是我們不能賭我的金手指永遠存在。”
“我們最理想的遷徙時間在這一個半月內,因為再往後延我們的出行難度將成倍增長。”
“明天我就公布南遷的決定,全員為南遷做好準備。”
話已至此,所有人全都表示一切聽從陳帆安排。
“共收留人,平均年齡37歲。”
“其中,男占比62%,女38%。”
“殘疾589人。”
“15歲以下621人。”
如今,避難所已經達到鄉級人口。
陳鄉長每日係統幣收入16.7億。
總餘額85億。
董麗淑匯報完,醫療部部長柳楊開始匯報體檢情況。
“據這一批幸存者描述,至少有500人在來的途中死亡,大部分是帶病強撐著來避難所的路上死亡的。”
“成功到達避難所的人裏,本周死亡29人,除此之外,有4人預計活不過一周。”
末世前,醫院匯報數據都是救活了多少,對於死亡數量都是用很委婉的方式一筆帶過。
如今整個避難所作風雷厲風行,有事說事不用迴避尖銳問題。
所有部門分別匯報了對這些幸存者的報告和接下來的安排。
等所有人說完後,郝朝陽起身插入u盤匯報道:“以上是我們氣象組這段時間對於氣溫做出的分析.....”
今天淩晨,郝朝陽的氣溫檢測報告顯示,邕城出現了零下70度的氣溫。
意味著邕城區域的氣溫還在持續下跌。
......
當夜,陳帆在獨立餐廳宴請了32個知曉自身秘密的人。
飯後,陳帆開口道:“我們要正式考慮南遷的問題了。”
即便知道陳帆一直有南遷的想法,當他真正做出選擇的時候大部分人都還是不由得緊張。
白小冰問道:“帆哥,我們現不挺好的嗎?為什麽要南遷?”
其實白小冰的問題也是這些知曉陳帆秘密的人心理的問題。
畢竟他們每天隻負責自己板塊的事情,沒有管理團隊那樣的大局觀。
陳帆解釋道:“如今這個避難所的規模,根本不足以支撐兩萬多人自給自足,你們就不擔心萬一哪天我的金手指失效了呢?”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咯噔一下,這的確是他們最擔心的。
曹子軒問道:“帆哥,在這之前我們把避難所建設到能夠自給自足的要求不就行了?”
陳帆笑道:“這個避難所建設得太倉促,基礎設施並不適合長期生存,就拿排汙來說,除非我們在地下鑽孔,把汙水排到地下水,但是現在的條件根本辦不到。”
“又或者搬遷到海邊重新建立避難所,把排汙管直通海水冰麵底部還流動的水。”
“可是既然選擇搬遷的話,我們為什麽不到地球上氣候最好的赤道線去?”
曹子軒無言以對,這些幸存者加入後,秦嶽每天用車輛把汙水運出去的事情他知道,即便在內部做淨水循環係統,也會有需要往外排的時候。
短期還好,一旦這場末世把他們都困在此處,未來將會是大麻煩。
最主要排水還隻是其中一項,陳帆可以舉出不少必須出門的工作。
比如外立麵太陽能的維護,垃圾處理等等。
“而且當初建立這個避難所,是為了有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吸引人來投靠的。”
“目前看似不錯,實際上很多東西都不適合長期生存,現在的氣溫也沒法向外擴建或者改造。”
趙廣生認同南遷的建議,他作為建設部負責人,這些方麵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說道:“如果選擇留在原地,我們要對避難進行外立麵的二次加厚,做好多年的室內生活,就拿吊機來舉例,低溫會使裸露在外的液壓油、潤滑油等變得粘稠,導致機械無法正常工作。”
“即便機械能在戶外運作,在外立麵攪拌水泥前需要搭建一個溫暖的環境,這樣一來工期將會很漫長。”
“外立麵已經安裝了太陽能,先要拆除再安裝,要知道溫度還在持續下降,那時候的溫度估計已經不允許我們這麽幹了。”
“加固避難所牆體如果選擇在內部開展,那樣一來又縮小不少內部空間,更加不夠農場維持小帆金手指消失後產生的隱患。”
所有人聽得頭都大,末世前看似很簡單的工作舉步維艱。
再加上氣象組今天的分析報告,越往後越不可能開展戶外工作。
王萌接觸心理醫生的時間最久,她說道:“即便小帆的金手指永遠存在,兩萬多人擠在這裏生活,像是擠在老鼠洞一樣的環境,誰敢保證幾十年不會出現其他心理問題呢?”
其實大家都知道,除非把人口減少一大半......
又或者隻帶1600多個正式成員離開,留下這幾天加入的人任其自生自滅。
但陳帆和其他知曉秘密的人都不會這麽做。
真要這麽做了,可能下半生都活在自責中。
所以這個想法不會有人提出。
徐亮問道:“帆哥,能保證我們去到赤道線後,那裏的溫度足夠我們建立起一個足夠大,又能自給自足的避難所嗎?”
陳帆答道:“氣象組的分析報告預計此時的赤道線氣溫在零下35-40度之間,假設我們在一個半月內才能到達理想地點,那時候當地的氣溫大約在零下四十多度,你們還記得四十多度的時候嗎?那時候很多戶外探索開展起來比如今將近零下70度輕鬆不少吧?。”
“按照我跟趙叔的估算,1個月內我們就能焊接出一個比現在避難所大10倍的鐵棚,這個規模才能勉強維持這麽多人的食物自給自足。”
“我能變出無數巨大的鐵板,隻要條件允許,我們甚至能建設更大規模的室內空間,隻要鐵棚內有足夠的供暖設備,就能在內部慢慢重建避難所牆體。”
“新的避難所必須滿足兩個基礎條件,一是附近有大型飲用水庫,即便我的金手指失效,我們也能輕鬆取得冰塊迴來化水飲用和灌溉,二是靠近海邊,可以建設一條加熱的管道排汙,氣溫即便再低,海麵的冰層很少超過20米。”
“我知道帶著這麽多人南遷很冒險,但是我們不能賭我的金手指永遠存在。”
“我們最理想的遷徙時間在這一個半月內,因為再往後延我們的出行難度將成倍增長。”
“明天我就公布南遷的決定,全員為南遷做好準備。”
話已至此,所有人全都表示一切聽從陳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