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知識以無恥的方式
自家幼崽學掄語,曆代帝王樂瘋了 作者:棠億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言之身為幼兒園園長,當然想要保護自己幼兒園的孩子。
他也相信劉據不是衝動的人。
畢竟石德勸劉據反的時候,劉據也沒馬上反,而是先派人去求見劉徹,實在是見不到了才反。
這樣的人怎可能衝動。
隻是劉奭時代,那麽強盛的大漢,突然之間由盛轉衰。
從劉邦,到呂雉,到劉恆、劉啟、劉徹,再到霍光、劉詢,大漢連著出了七位強勢的掌權者。
每一位,都在為大漢的強盛添磚加瓦。
到了劉奭……集齊七位強者就贈送一個弱者似的,大漢帝國,突然衰敗了。
沈言之也怕劉據控製不住。
劉奭畢竟是劉據的曾孫,這位太子連自己老爹漢武大帝都敢幹,何況是自己曾孫。
“嗯。”劉據淡淡地答了聲,可沈言之分明看到他已經緊握拳頭,手背上凸起了一根根青筋。
“而且有的事你也不能怪劉奭,比如他執政時期極致的土地兼並速度。
那也是因為劉奭時期是小冰河時期,自然災害太多了,三天兩頭水災旱災蝗災,田地裏顆粒無收。
這種情況,地主豪強家裏有餘糧不受影響,普通農民家裏沒有餘糧,沒了收成就沒飯吃了,隻能把田地賣給豪強。
這才加劇了土地兼並。
這也不是劉奭能控製的。”沈言之說道。
事實上曆朝曆代以來,遇到小冰河時期,能平穩度過沒滅國,沒造成巨大動蕩的,也就隻有東漢鄧綏執政時期了。
可是千百年來能出多少個像鄧太後那樣的天才?
“嗯。”劉據沒多說什麽,這種自然災害造成的土地兼並,確實不是劉奭的錯。
“至於他停止了從你們家太祖開始的對地方豪強的監視,那他也沒辦法。
幾年自然災害下來,地主豪強從普通農民手中買的土地越來越多,豪強勢越來越強,劉奭已經沒有辦法像他之前的那七位掌權者那般控製豪強了。
這也不能完全怪他。”
沈言之一直覺得要辯證看曆史,不能把單獨事件脫離背景獨立看待。
和大漢前七位掌權者比,劉奭確實是很弱,可沈言之依舊覺得那不能完全怪他。
小冰河期的自然災害造成的土地兼並,讓世家豪強越來越難以控製,讓普通老百姓手中的土地越來越少。
劉奭看到連年天災,普通百姓更加活不下去,才減免賦稅,大赦天下。
可減免賦稅,大赦天下,又會讓朝廷的稅收減少,朝廷變弱,對世家豪強的控製能力就變得更弱,世家豪強更肆無忌憚發展壯大,兼並土地。
這些,是劉奭願意看到的?
在那麽多百姓開始吃不上飯的時候,他想通過減免賦稅,大赦天下的方式,減輕老百姓的負擔,他能有什麽錯?
他困在他那個時代那個位置,他沒辦法像後世人看曆史那樣有個上帝視角。
他也不知道他減免賦稅大赦天下會讓世族豪強徹底脫離朝廷的管控。
他或許想到這個結果,或許也想不到。
可不管他能不能想到,在他大赦天下,減免賦稅的那一刻,他的心,都是向著那些失去了土地,流離失所的百姓的。
他錯就錯在,他太弱了,身體又不好。
他任用的心腹,不是沒文化的太監,就是思想日漸腐朽的儒生,沒有一個像霍光那樣又強勢又聰明還心向大漢、心係百姓的能臣。
他做不到,也沒人能幫他做到去牽製外戚、豪強、宦官。
老天爺贈送給大漢帝國一個霍光,已經對大漢很好了,大漢哪來的好運再能有一個?
“園長,你不用勸我,我很生氣,但是我不會打奭兒的。
他畢竟才三歲,現在開始教他做一個強勢君主,還來得及,我隻是生氣罷了。”
劉據見沈園長一副怕幼兒園的小朋友被打,一直勸自己的樣子,便笑著說道。
“如果他是已經把大漢玩崩的那個四十歲的劉奭,我早就把他揍成半身不遂了。
可他是才三歲的劉奭,還能改,還能教,我會親自教,好好教好他。”
“可能……也不用那麽操心?”沈言之指了指已經和新同學混熟的劉奭。
“學廢了嗎?雖遠必誅!”小兕子叉著腰問劉奭。
劉奭點點頭。
“學廢了!雖遠必誅!”
“不對不對!”扶蘇搖頭。
“不是任何時候都要雖遠必誅的,劉老師說了要變通。”
“對!所以遠的時候雖遠必誅,有的時候也可以先把敵人引誘到自己跟前,再雖近也誅!”
“打遍天下無敵手,就沒人敢打你了哦!”
小兕子大姐頭帶頭把劉奭拉入“雖遠必誅教”,劉奭一臉崇拜地看著他的新同學。
“你們好厲害!我要向你們學習!”
劉據見到這一幕,笑了起來。
他也走過去,把劉奭抱在自己的雙腿上。
“太翁!”
“在幼兒園,叫老師。”劉據糾正劉奭。
“劉老師。”
“孩子們,我們今天也講故事好不好?”劉據看向一群小豆丁。
“好啊!!”小豆丁們點頭。
年齡壓製啊,劉據已經三十多歲了,這群小豆丁才兩三歲,他們還興衝衝地以為要聽故事了,卻不知道,知識要以故事的方式進入他們腦子了。
“我和你們講一個大漢時期的政策。
從漢高祖劉邦開始,連著七代掌權者,就一直在抑製土地兼並,抑製豪強作大。
所以一直把函穀關外的豪強士族遷移到長安城附近生活,監視他們。
可到了劉奭當皇帝的時候,各地新興起的豪強不配合了,不願意遷移了。
而且這時候朝廷勢弱,已經無法向前麵七位掌權者那般強行讓他們搬遷了。
如果你們是皇帝,你們會怎麽做?”
“雖遠必誅!雖近也誅!”小兕子搶答。
劉據摸摸她的頭,她才兩歲,也不指望她能說出什麽具體的東西來,但是這八個字,劉據還是讚同的。
劉據把劉奭扔向一邊,把小兕子抱在了懷裏。
雖然很想好好教育好劉奭這個不成器的曾孫,可越看越氣,不抱了。
還是一口一個“雖遠必誅”的小兕子可愛。
其餘小朋友都陷入沉思。
是啊,怎麽做呢?
豪強勢大,不配合,皇帝勢弱,這要怎麽做?
“連著七代掌權者,都有這個政策?”小嬴政不答反問。
“對。”劉據點頭。
“阿政你是想到什麽方法了嗎?”
他也相信劉據不是衝動的人。
畢竟石德勸劉據反的時候,劉據也沒馬上反,而是先派人去求見劉徹,實在是見不到了才反。
這樣的人怎可能衝動。
隻是劉奭時代,那麽強盛的大漢,突然之間由盛轉衰。
從劉邦,到呂雉,到劉恆、劉啟、劉徹,再到霍光、劉詢,大漢連著出了七位強勢的掌權者。
每一位,都在為大漢的強盛添磚加瓦。
到了劉奭……集齊七位強者就贈送一個弱者似的,大漢帝國,突然衰敗了。
沈言之也怕劉據控製不住。
劉奭畢竟是劉據的曾孫,這位太子連自己老爹漢武大帝都敢幹,何況是自己曾孫。
“嗯。”劉據淡淡地答了聲,可沈言之分明看到他已經緊握拳頭,手背上凸起了一根根青筋。
“而且有的事你也不能怪劉奭,比如他執政時期極致的土地兼並速度。
那也是因為劉奭時期是小冰河時期,自然災害太多了,三天兩頭水災旱災蝗災,田地裏顆粒無收。
這種情況,地主豪強家裏有餘糧不受影響,普通農民家裏沒有餘糧,沒了收成就沒飯吃了,隻能把田地賣給豪強。
這才加劇了土地兼並。
這也不是劉奭能控製的。”沈言之說道。
事實上曆朝曆代以來,遇到小冰河時期,能平穩度過沒滅國,沒造成巨大動蕩的,也就隻有東漢鄧綏執政時期了。
可是千百年來能出多少個像鄧太後那樣的天才?
“嗯。”劉據沒多說什麽,這種自然災害造成的土地兼並,確實不是劉奭的錯。
“至於他停止了從你們家太祖開始的對地方豪強的監視,那他也沒辦法。
幾年自然災害下來,地主豪強從普通農民手中買的土地越來越多,豪強勢越來越強,劉奭已經沒有辦法像他之前的那七位掌權者那般控製豪強了。
這也不能完全怪他。”
沈言之一直覺得要辯證看曆史,不能把單獨事件脫離背景獨立看待。
和大漢前七位掌權者比,劉奭確實是很弱,可沈言之依舊覺得那不能完全怪他。
小冰河期的自然災害造成的土地兼並,讓世家豪強越來越難以控製,讓普通老百姓手中的土地越來越少。
劉奭看到連年天災,普通百姓更加活不下去,才減免賦稅,大赦天下。
可減免賦稅,大赦天下,又會讓朝廷的稅收減少,朝廷變弱,對世家豪強的控製能力就變得更弱,世家豪強更肆無忌憚發展壯大,兼並土地。
這些,是劉奭願意看到的?
在那麽多百姓開始吃不上飯的時候,他想通過減免賦稅,大赦天下的方式,減輕老百姓的負擔,他能有什麽錯?
他困在他那個時代那個位置,他沒辦法像後世人看曆史那樣有個上帝視角。
他也不知道他減免賦稅大赦天下會讓世族豪強徹底脫離朝廷的管控。
他或許想到這個結果,或許也想不到。
可不管他能不能想到,在他大赦天下,減免賦稅的那一刻,他的心,都是向著那些失去了土地,流離失所的百姓的。
他錯就錯在,他太弱了,身體又不好。
他任用的心腹,不是沒文化的太監,就是思想日漸腐朽的儒生,沒有一個像霍光那樣又強勢又聰明還心向大漢、心係百姓的能臣。
他做不到,也沒人能幫他做到去牽製外戚、豪強、宦官。
老天爺贈送給大漢帝國一個霍光,已經對大漢很好了,大漢哪來的好運再能有一個?
“園長,你不用勸我,我很生氣,但是我不會打奭兒的。
他畢竟才三歲,現在開始教他做一個強勢君主,還來得及,我隻是生氣罷了。”
劉據見沈園長一副怕幼兒園的小朋友被打,一直勸自己的樣子,便笑著說道。
“如果他是已經把大漢玩崩的那個四十歲的劉奭,我早就把他揍成半身不遂了。
可他是才三歲的劉奭,還能改,還能教,我會親自教,好好教好他。”
“可能……也不用那麽操心?”沈言之指了指已經和新同學混熟的劉奭。
“學廢了嗎?雖遠必誅!”小兕子叉著腰問劉奭。
劉奭點點頭。
“學廢了!雖遠必誅!”
“不對不對!”扶蘇搖頭。
“不是任何時候都要雖遠必誅的,劉老師說了要變通。”
“對!所以遠的時候雖遠必誅,有的時候也可以先把敵人引誘到自己跟前,再雖近也誅!”
“打遍天下無敵手,就沒人敢打你了哦!”
小兕子大姐頭帶頭把劉奭拉入“雖遠必誅教”,劉奭一臉崇拜地看著他的新同學。
“你們好厲害!我要向你們學習!”
劉據見到這一幕,笑了起來。
他也走過去,把劉奭抱在自己的雙腿上。
“太翁!”
“在幼兒園,叫老師。”劉據糾正劉奭。
“劉老師。”
“孩子們,我們今天也講故事好不好?”劉據看向一群小豆丁。
“好啊!!”小豆丁們點頭。
年齡壓製啊,劉據已經三十多歲了,這群小豆丁才兩三歲,他們還興衝衝地以為要聽故事了,卻不知道,知識要以故事的方式進入他們腦子了。
“我和你們講一個大漢時期的政策。
從漢高祖劉邦開始,連著七代掌權者,就一直在抑製土地兼並,抑製豪強作大。
所以一直把函穀關外的豪強士族遷移到長安城附近生活,監視他們。
可到了劉奭當皇帝的時候,各地新興起的豪強不配合了,不願意遷移了。
而且這時候朝廷勢弱,已經無法向前麵七位掌權者那般強行讓他們搬遷了。
如果你們是皇帝,你們會怎麽做?”
“雖遠必誅!雖近也誅!”小兕子搶答。
劉據摸摸她的頭,她才兩歲,也不指望她能說出什麽具體的東西來,但是這八個字,劉據還是讚同的。
劉據把劉奭扔向一邊,把小兕子抱在了懷裏。
雖然很想好好教育好劉奭這個不成器的曾孫,可越看越氣,不抱了。
還是一口一個“雖遠必誅”的小兕子可愛。
其餘小朋友都陷入沉思。
是啊,怎麽做呢?
豪強勢大,不配合,皇帝勢弱,這要怎麽做?
“連著七代掌權者,都有這個政策?”小嬴政不答反問。
“對。”劉據點頭。
“阿政你是想到什麽方法了嗎?”